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

文档序号:26028511发布日期:2021-07-27 13:3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内科按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神经内科病症患者普遍患有偏瘫等症状,对于腿部偏瘫的患者,物理性的按摩护理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申请号为cn20192138405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按摩躺椅,包括躺椅,躺椅的一侧两端分别铰接躺板的一端,躺板内设置有直槽,直槽内设置有对称的圆杆一,直槽内设置有按摩板二,每个圆杆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躺板,每个圆杆一分别穿过按摩板二的一端,按摩板二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球二,躺椅的下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按摩躺椅,有利于实现神经内科护理按摩。但是,使用该装置进行神经内科护理按摩时,无法调节按摩板按摩的程度,且对腿部的按摩位置不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解决了使用该装置进行神经内科护理按摩时,无法调节按摩板按摩的程度,且对腿部的按摩位置不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包括躺板部、靠背部和铺设组件,所述躺板部顶端中心开设有矩槽,所述矩槽底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齿板,所述矩槽内两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侧面中心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底端和齿板顶端啮合,两组的所述齿轮相对侧面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外壁上固定套设有滚动筒,所述滚动筒侧壁上圆周均匀排布的按摩球头,所述躺板部顶端在矩槽顶端边缘角部位置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铺设组件包括有连接框和软垫,所述连接框顶端角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躺板部顶端一边缘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相对侧壁中心转动有转杆,所述转动槽侧壁在转杆上方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定位穿孔,所述定位穿孔贯穿躺板部侧面设置,所述靠背部侧面中心线上设置有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槽两端中心转动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贯穿调节滑块且端部转动贯穿靠背部,所述调节滑块侧面设置有靠枕,所述靠背部底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两端对称开设有辅助定位孔,所述辅助定位孔和定位穿孔内部插接有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矩槽的深度大于躺板部高度的一板,所述齿板的长度等于矩槽的长度,所述齿板长度方向上的侧面和矩槽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不接触,两组的所述齿板以矩槽长度方向上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齿板的高度小于矩槽深度的一半,所述齿板顶端两侧固定固定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在矩槽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上,所述滑槽的长度等于矩槽的长度,所述滑块端部面和矩槽开口面平齐,所述伺服电机底端和矩槽底端不接触,所述齿轮顶端所处水平面低于矩槽顶端所处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滚动筒固定套设在连杆外壁中心且滚动筒的长度等于两组齿板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所述滚动筒顶端所处水平面略高于矩槽顶端所处水平面,所述滚动筒底端和矩槽底端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边缘形状大小等于矩槽顶端边缘的形状大小,所述贯穿孔和连接孔配合设置且均为螺纹孔,所述贯穿孔和连接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长度等于靠背部的宽度,所述定位穿孔沿着转杆端部圆周圈的半部区域圆周等间距设置,所述套筒的长度等于靠背部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孔端部的圆心位于靠背部一侧面长度中心线上,所述定位杆的长度略大于辅助定位孔和定位穿孔的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调节滑槽端部靠近靠背部顶端设置,所述调节滑槽的长度大于靠背部长度的一半,所述调节滑块的高度等于调节滑槽的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转动槽、转杆、定位穿孔、套筒、辅助定位孔和定位杆,在进行靠背部的调整是,利用转杆,可以带动靠背部转动,通过选择合适位置的辅助定位孔与定位穿孔对齐,可以调整靠背部的转动角度,利用定位杆插接入辅助定位孔和定位穿孔内进行限位固定,便于调节;通过设置调节滑槽、调节滑块和调节螺杆,可以利用调节滑块和调节螺杆的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调整调节滑块在调节滑槽内的位置,从而对靠枕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设置齿板、滑槽、滑块,伺服电机、齿轮、连杆、滚动筒和按摩球头,在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下,利用伺服电机带动齿轮在齿板上转动前行,使得滚动筒转动前行,利用其上的按摩球头实现按摩,可以自腿部一端滚动至另一端,对整个腿部进行按摩。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躺板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铺设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靠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躺板部;2、靠背部;3、矩槽;4、齿板;5、滑槽;6、滑块;7、伺服电机;8、齿轮;9、连杆;10、滚动筒;11、按摩球头;12、连接孔;13、连接框;14、软垫;15、贯穿孔;16、连接螺栓;17、转动槽;18、转杆;19、定位穿孔;20、调节滑槽;21、调节滑块;22、调节螺杆;23、靠枕;24、套筒;25、辅助定位孔;26、定位杆;2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包括躺板部1、靠背部2和铺设组件,躺板部1顶端中心开设有矩槽3,矩槽3的深度大于躺板部1高度的一板,矩槽3底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齿板4,齿板4的长度等于矩槽3的长度,齿板4长度方向上的侧面和矩槽3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不接触,两组的齿板4以矩槽3长度方向上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齿板4的高度小于矩槽3深度的一半,齿板4顶端两侧固定固定有限位板27,矩槽3内两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5,述滑槽5设置在矩槽3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上,滑槽5的长度等于矩槽3的长度,滑槽5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端部面和滑槽5开口面平齐,滑块6侧面中心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底端和矩槽3底端不接触,伺服电机7输出端连接有齿轮8,齿轮8顶端所处水平面低于矩槽3顶端所处水平面,齿轮8底端和齿板4顶端啮合,两组的齿轮8相对侧面固定有连杆9,连杆9外壁上固定套设有滚动筒10,滚动筒10固定套设在连杆9外壁中心且滚动筒10的长度等于两组齿板4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滚动筒10顶端所处水平面略高于矩槽3顶端所处水平面,滚动筒10底端和矩槽3底端不接触,滚动筒10侧壁上圆周均匀排布的按摩球头11,躺板部1顶端在矩槽3顶端边缘角部位置设置有连接孔12,铺设组件包括有连接框13和软垫14,连接框13的内边缘形状大小等于矩槽3顶端边缘的形状大小,连接框13顶端角部开设有贯穿孔15,贯穿孔15和连接孔12配合设置且均为螺纹孔,贯穿孔15和连接孔12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6;

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躺板部1顶端一边缘开设有转动槽17,转动槽17的长度等于靠背部2的宽度,转动槽17相对侧壁中心转动有转杆18,转动槽17侧壁在转杆18上方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定位穿孔19,定位穿孔19沿着转杆18端部圆周圈的半部区域圆周等间距设置,定位穿孔19贯穿躺板部1侧面设置,靠背部2侧面中心线上设置有调节滑槽20,调节滑槽20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21,调节滑槽20端部靠近靠背部2顶端设置,调节滑槽20的长度大于靠背部2长度的一半,调节滑块21的高度等于调节滑槽20的深度,调节滑槽20两端中心转动有调节螺杆22,调节螺杆22螺纹贯穿调节滑块21且端部转动贯穿靠背部2,调节滑块21侧面设置有靠枕23,靠背部2底端连接有套筒24,套筒24的长度等于靠背部2的宽度,套筒24两端对称开设有辅助定位孔25,辅助定位孔25端部的圆心位于靠背部2一侧面长度中心线上,辅助定位孔25和定位穿孔19内部插接有定位杆26,定位杆26的长度略大于辅助定位孔25和定位穿孔19的长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对腿部偏瘫患者进行按摩物理治疗时,利用连接螺栓16和贯穿孔15以及连接孔12的螺纹配合,将铺设组件安装固定在躺板部1上部,接着调节靠背部2的倾斜程度,靠背部2上的套筒24固定在转杆18外壁上,利用转杆18的转动作用,可以带动靠背部2转动,通过选择合适位置的辅助定位孔25与定位穿孔19对齐,可以调整靠背部2的转动角度,利用定位杆26插接入辅助定位孔25和定位穿孔19内对靠背部2进行限位固定,最后利用调节滑块21和调节螺杆22的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调节螺杆22调整调节滑块21在调节滑槽20内的位置,从而对靠枕23的位置进行调整,患者躺在设备上,腿部放置在铺设组件上方,背部靠设在靠背部2上,通过外部的开关启动伺服电机7,在滑槽5和滑块6的配合下,利用伺服电机7带动齿轮8转动,齿板4和齿轮8啮合,使得齿轮8在齿板4上转动前行,使得滚动筒10转动前行,利用其上的按摩球头11实现对患者腿部的按摩,滚动筒10可以可以自腿部一端滚动至另一端,对整个腿部进行按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