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0566发布日期:2023-05-05 13:5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主复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


背景技术:

1、患者在膝关节手术后,一般会有两周以上的复健周期。复健周期分为五个阶段:术后创口恢复期、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关节肌肉群恢复期、复合肌力综合训练和步态矫正恢复期。在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中,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复健。专利号为cn201810399247.3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用于膝关节复健的装置,包括设有大腿定位套箍的固定轴和设有小腿定位套箍的转动轴,可使大腿和小腿分别受到转动轴和固定轴的限位,达到与转动轴和固定轴之间的夹角相同的角度进行牵引,转动轴靠固定轴的一端设有定位凹槽,固定轴的相应端设有与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连接处贯穿有转孔,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相适配并设在转轴内实现转动轴与固定轴的转动连接,可避免转动轴与固定轴的脱离,对患者起到充分保护,转轴中位于定位凹槽两侧的部分均套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预紧力方向朝向固定轴。但是,其也有不足之处:其在工作的时候稳定性能差,角度不可控,操作的时候需要医护人员帮助,费时费力,十分不便,而且其对于大腿和小腿的固定采用绑带结构,操作复杂,固定效果差,舒适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采用患者自主复健方式,可以由患者独立完成康复训练;避免了康复医师与患者之间训练感受的语言交流信息偏差和训练精准的感觉偏差,有效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改善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不但如此,康复辅具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高频度、高质量且任意负荷强度的器械训练,充分满足患者长时间治疗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包括支架、设在所述支架上的大腿固定部、铰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小腿固定部、用于带动所述小腿固定部旋转的旋转控制部、将所述旋转控制部和所述小腿固定部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小腿固定部旋转角度的控制部。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腿固定部包括上圆弧形板以及和所述上圆弧形板连接的下侧向卡板。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控制部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旋转轴、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主动齿轮、设在所述支架上和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固定的主动带轮以及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端部的手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上的铰接轴、固定在所述铰接轴上的滚筒、一端和所述滚筒固定且另一端和所述小腿固定部固定的连接绳、固定在所述铰接轴上的从动带轮以及将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连接起来的连接皮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腿固定部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上的侧向连接板、设在所述侧向连接板上的侧向贯穿槽、上弧形连接板、设在所述上弧形连接板上和所述侧向贯穿槽相配合的上外延卡板、设在所述上弧形连接板上的上侧向卡槽、下弧形连接板以及设在所述下弧形连接板上和所述上侧向卡槽相配合的下延伸卡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部包括和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上限位片、设在所述上限位片上的上限位面、和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固定的下限位片以及设在所述下限位片上的下限位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限位面、下限位面成30°-120°夹角。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其采用患者自主复健方式,可以由患者独立完成康复训练;避免了康复医师与患者之间训练感受的语言交流信息偏差和训练精准的感觉偏差,有效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改善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不但如此,康复辅具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高频度、高质量且任意负荷强度的器械训练,充分满足患者长时间治疗需求。



技术特征:

1.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在所述支架(1)上的大腿固定部(2)、铰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小腿固定部(3)、用于带动所述小腿固定部(3)旋转的旋转控制部(4)、将所述旋转控制部(4)和所述小腿固定部(3)连接起来的连接部(5)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小腿固定部(3)旋转角度的控制部(6);所述旋转控制部(4)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旋转轴(401)、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01)上的主动齿轮(402)、设在所述支架(1)上和所述主动齿轮(40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403)、和所述从动齿轮(403)同轴固定的主动带轮(404)以及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01)端部的手轮(405);所述控制部(6)包括和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上限位片(601)、设在所述上限位片(601)上的上限位面(602)、和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固定的下限位片(603)以及设在所述下限位片(603)上的下限位面(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固定部(2)包括上圆弧形板(201)以及和所述上圆弧形板(201)连接的下侧向卡板(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铰接轴(501)、固定在所述铰接轴(501)上的滚筒(502)、一端和所述滚筒(502)固定且另一端和所述小腿固定部(3)固定的连接绳(503)、固定在所述铰接轴(501)上的从动带轮(504)以及将所述从动带轮(504)和所述主动带轮(404)连接起来的连接皮带(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部(3)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侧向连接板(301)、和所述侧向连接板(301)固定连接的上弧形连接板(302)以及和所述上弧形连接板(302)连接的下弧形连接板(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面(602)、下限位面(604)成30°-120°夹角。


技术总结
用于膝关节术后关节角度步进恢复期的自主复健辅具,包括支架、设在所述支架上的大腿固定部、铰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小腿固定部、用于带动所述小腿固定部旋转的旋转控制部、将所述旋转控制部和所述小腿固定部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小腿固定部旋转角度的控制部。本技术采用患者自主复健方式,可以由患者独立完成康复训练;避免了康复医师与患者之间训练感受的语言交流信息偏差和训练精准的感觉偏差,有效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改善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不但如此,康复辅具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高频度、高质量且任意负荷强度的器械训练,充分满足患者长时间治疗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唐致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致远
技术研发日:2020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