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7920发布日期:2021-07-13 15:1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冷凝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机管路除基本的进气和出气管道外,还包括y型管和集水杯,y型管下端的集水杯主要用于接取冷凝水。由于冷凝水是由患者呼吸道湿热气体凝集而成,很可能含有细菌,尤其是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所呼出气体凝集成的冷凝水,属于高度危险医疗废物。而现有的集水杯容量通常较小,因此,常常需要护理人员在集水杯中集满水之前取下集水杯,倾倒掉里面的冷凝水,再接回到y型管下端继续使用,频繁更换集水杯不仅会加重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在更换集水杯的过程中,会增加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此外由于呼吸机管路弯曲,冷凝水可能滞留在呼吸机的出气管道中,滞留在出气管道中的冷凝水不仅可能进入到呼吸机中,也有可能进入到患者的呼吸道中,危害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处理装置,用于避免频繁更换集水杯,避免管路中存在的冷凝水进入到呼吸机中,避免管路中存在的冷凝水进入到患者的呼吸道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y型管、集水杯、第一段出气管道、第二段出气管道,其特征在于,集水杯为塑料材质,y型管的下端与集水杯的上端通过外内螺纹连接,集水杯的外壁上粘贴固定有两个高、低设置的第一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集水杯的底部连接有一根导液管,导液管的中部连接有一电磁阀,导液管的下端与负压吸引器相连,第一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以及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非接触式传感器、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与关;第一段出气管道与第二段出气管道外均套设有保温管套;保温管套均悬挂在旋转支架上,保温管套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挂钩,旋转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用于挂钩悬挂的挂环,旋转支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架上。

优选地,保温管套为夹层结构且保温管套的夹层中缠绕有水管,水管的一端与水箱下部的出水口相连,水管依次缠绕两个保温管套后与水箱顶部的进水口相连,水箱的出水口与水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有一用于将水箱中的水注入到水管中的水泵,水箱的下部且位于出水口附近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横向设置的、用于加热水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的一端密封固定在水箱内的箱壁上且加热通道的另一端与箱壁之间留有间隙,加热通道中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热丝。

优选地,电热丝与温控器电性相连,温控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水箱的外壁上。

优选地,旋转支架的弯管为碳素钢材质且部分旋转支架弯曲成v字型,y型管位于旋转支架的v字型部分的中部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以及电磁阀、控制器的设置,实现对集水杯中凝集的冷凝水及时排出;负压吸引器的设置,实现对集水杯中冷凝水的收集;保温管套的设置,避免患者呼出的气体在第一段出气管道、第二段出气管道上发生水凝集;旋转支架的设置且将旋转支架弯曲成v字型,冷凝水顺着第一段出气管道、第二段出气管道的内壁进入到y型管中,避免冷凝水进入到呼吸机中,也避免冷凝水进入到患者的呼吸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段出气管道、第二段出气管道、y型管、集水杯、导液管、负压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管套、水管、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控制电磁阀门开关的流程图。

其中,图中各标号为:1、y型管;2、集水杯;3、第一段出气管道;4、第二段出气管道;5、第一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6、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7、导液管;8、电磁阀;9、负压吸引器;10、控制器;11、保温管套;12、旋转支架;13、挂钩;14、挂环;15、支撑架;16、水管;17、水箱;18、水泵;19、加热通道;20、电热丝;21、温控器;22、呼吸机;23、湿化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一种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y型管1、集水杯2、第一段出气管道3、第二段出气管道4,集水杯2为塑料材质,y型管1的下端与集水杯2的上端通过外内螺纹连接,集水杯2的外壁上粘贴固定有两个高、低设置的第一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5、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6,集水杯2的底部连接有一根导液管7,导液管7的中部连接有一电磁阀8,导液管7的下端与负压吸引器9相连,第一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5、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6以及电磁阀8均与控制器10电性相连,控制器1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非接触式传感器5、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6的水位信号控制电磁阀8的开与关,当第一非接触式传感器5感应到液体时,控制器10控制电磁阀8打开,当第二非接触式传感器6未感应到液体时,控制器10控制电磁阀8关闭;第一段出气管道3与第二段出气管道4外均套设有保温管套11;保温管套11均悬挂在旋转支架12上,保温管套1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挂钩13,旋转支架1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用于挂钩13悬挂的挂环14,旋转支架12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架15上,控制器10也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15上。

保温管套11为夹层结构且保温管套11的夹层中缠绕有水管16,水管16的一端与水箱17下部的出水口相连,水管16依次缠绕两个保温管套11后与水箱17顶部的进水口相连,水箱17中注入有适量的无菌水,水箱17的出水口与水管16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有一用于将水箱17中的水注入到水管16中的水泵18,水箱17的下部且位于出水口附近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横向设置的、用于加热水的加热通道19,加热通道19的一端密封固定在水箱16内的箱壁上且加热通道19的另一端与箱壁之间留有间隙,加热通道16中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热丝20。

电热丝20与温控器21电性相连,温控器21通过螺栓固定在水箱16的外壁上。

旋转支架12的弯管为碳素钢材质,旋转支架12可任意弯曲、旋转,部分旋转支架弯曲成v字型,y型管1位于旋转支架的v字型部分的中部下方。

第一非接触式传感器5、第二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6可选用型号为xkc-y25的液面传感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第二段出气管道的一端连接到呼吸机22上,将第一段出气管道的一端连接到插入患者体内的管道上,打开温控器,将电热丝调节至适当的加热温度,经呼吸机泵入的、经湿化瓶23湿化后的空气进入患者体内,患者呼出的气体经第一段出气管道、y型管、第二段出气管道后进入到呼吸机中。保温管套对部分第一段出气管道和部分第二段出气管道进行保温加热处理,避免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变成冷凝水,当患者呼出的气体经y型管时,由于y型管未设置保温加热装置,水蒸气在此预冷凝结成水滴并进入到集水杯中,旋转支架对保温管套提供支撑,v字形的旋转支架确保冷凝水顺着管道进入到集水杯中;当第一非接触式传感器感应到液体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当第二非接触式传感器未感应到液体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冷凝水在负压吸引器的负压吸引下,进入到负压吸引器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