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1445发布日期:2021-07-23 14:1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加入无菌水,以便湿润气体。但是,常见的呼吸机灭菌水都是采用玻璃瓶盛放的,玻璃瓶不易回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安放,容易掉落损坏,甚至可能造成他人受伤;同时玻璃瓶盛放灭菌水会导致注水速度慢、浪费时间,且难以调节注水速度;另外目前注水过程中会采用一次性输液皮管连接灭菌水,容易造成针刺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包括储水瓶,所述储水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体的顶端中间设有挂钩,所述瓶盖的底端滑动卡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包括上管体,所述上管体的底端通过墨菲式滴管连接有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顶端套接固定有连接头,所述下管体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流量调节器,所述下管体的底端滑动套接有注水头。

作为优选,所述瓶体的底端中间一体成型有安装圈,所述瓶体的顶端中间一体成型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一侧设有进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瓶盖与所述安装圈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瓶盖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出水头。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呈s状,所述挂钩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圈内。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孔靠近所述瓶体顶面内侧壁的一端熔融粘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尺寸大于所述进气孔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墨菲式滴管的顶端与所述上管体的底端熔融连接,所述墨菲式滴管的底端与所述下管体的顶端熔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的下端内侧壁熔融固定在所述上管体的顶端内侧壁上,所述连接头的内侧尺寸与所述出水头的外侧尺寸相适配,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出水头卡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注水头包括中空环,所述中空环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出水管,所述中空环的顶端一体成型有连接管。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环内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熔融粘接在所述中空环的内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尺寸与所述下管体的外侧尺寸相适配,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下管体的底端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通过设置软塑料制成的储水瓶,并配置挂钩,可以减轻瓶体重量,便于悬挂安放,不易摔落破碎,也不会造成他人受伤;同时塑料软瓶可以用手挤压,也可以通过进气孔进行加压或补水,便于加快注水速度,还可通过墨菲式滴管观察注水速度并通过流量调节器调节速度;另外通过注水头直接连接呼吸机,减少针刺伤;此外通过两层过滤网过滤空气及灭菌水,可以保证灭菌水纯净无杂质,提高湿润空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中储水瓶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瓶体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中注水头的半剖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水瓶;11、瓶体;111、安装圈;112、固定圈;113、进气孔;12、瓶盖;121、出水头;13、挂钩;14、第一过滤网;

2、注水管;21、上管体;22、下管体;23、墨菲式滴管;24、连接头;

3、流量调节器;

4、注水头;41、中空环;42、出水管;43、连接管;44、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用新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用新型,而不是全部的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用新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包括储水瓶1,储水瓶1包括瓶体11,瓶体1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瓶盖12,瓶体11的顶端中间设有挂钩13,瓶盖12的底端滑动卡接有注水管2,注水管2包括上管体21,上管体21的底端通过墨菲式滴管23连接有下管体22,上管体21的顶端套接固定有连接头24,下管体2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流量调节器3,下管体22的底端滑动套接有注水头4。

本实施例中,瓶体11的底端中间一体成型有安装圈111。

进一步地,瓶盖12与安装圈111的尺寸相适配,瓶盖12与安装圈111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打开瓶盖12灌入灭菌水。

进一步地,瓶盖1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出水头121,通过突出式出水口方便出水。

本实施例中,瓶体11的顶端中间一体成型有固定圈112。

进一步地,挂钩13呈s状,挂钩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圈112内,挂钩13不使用时可以放下,便于收纳瓶体11,挂钩13需要使用时,可以掰起并悬挂在呼吸机把手或床架上,使用方便,降低储水瓶1掉落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固定圈112的一侧设有进气孔113,便于空气进入,以保证瓶体11内有足够的气压,实现注水过程。

进一步地,进气孔113靠近瓶体11顶面内侧壁的一端熔融粘接有第一过滤网14,第一过滤网14的尺寸大于进气孔113的尺寸,使过滤网14可以完全挡住进气孔113,避免外界杂质进入瓶体11内。

具体地,进气孔113的尺寸与注射器乳头的尺寸相适配,在注水过程中,可以通过空的注射器向瓶体11内注入空气,实现加压及加快注水速度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抽吸有灭菌水的注射器向瓶体11内注水,实现补水作用。

此外,进气孔113内还应配套有胶塞,在从安装圈111进行灌水时,可以避免灭菌水从进气孔113漏出,也可用于控制瓶体11内灭菌水的出水速度。

本实施例中,墨菲式滴管23的顶端与上管体21的底端熔融连接,墨菲式滴管23的底端与下管体22的顶端熔融连接,使上管体21、墨菲式滴管23、下管体22之间连接紧实密封,在注水过程中,可以通过墨菲式滴管23观察灭菌水的注水速度。

进一步地,连接头24的下端内侧壁熔融固定在上管体21的顶端内侧壁上,使连接头24结实稳固,不易松脱。

具体地,连接头24的内侧尺寸与出水头121的外侧尺寸相适配,连接头24与出水头121卡接配合,使注水管2与储水瓶1连接稳固,且便于拆卸更换。

本实施例中,注水头4包括中空环41,中空环41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出水管42,中空环41的顶端一体成型有连接管43,使注水头4结实稳固。

进一步地,中空环41内设有第二过滤网44,第二过滤网44熔融粘接在中空环41的内侧壁上,使第二过滤网44结实稳固,便于对灭菌水进行过滤,避免颗粒状杂质进入到呼吸机内。

进一步地,连接管43的内侧尺寸与下管体22的外侧尺寸相适配,连接管43与下管体22的底端卡接配合,使注水头4与下管体22连接稳固,且便于拆卸更换。

具体地,瓶体11、瓶盖12、注水管2均采用医用级软质pvc塑料制成,挂钩13、注水头4均采用医用级硬质pvc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机注水加湿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取用灌满灭菌水的储水瓶1,将注水管2的连接头24连接到瓶盖12上,其次将挂钩13掰起悬挂到靠近呼吸机的合适位置上,再将注水头4插入到呼吸机注水孔内,然后打开进气孔113即可正常进行注水操作,在注水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进气孔113对瓶体11进行加压或补水操作,可以通过墨菲式滴管23观察注水速度以便进行调节,也可通过流量调节器3调节注水速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用新型的限制,上述实用新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