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0452发布日期:2021-08-24 12:1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尤其适应于脊柱内镜手术的术前定位。



背景技术:

脊柱微创手术用于治疗各种脊柱疾病,如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脊柱创伤性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效果佳等多个优点,但是术前切口需精确定位,否则将导致术中操作困难,术中透视较多,患者及术者需经受较常规手术数倍剂量的x线照射,因此,该手术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术前手术切口的精确定位。

现有的脊柱术前定位装置通常采用网格定位板,该网格定位板由横向金属线条和纵向金属线条构成的网格定位板,网格定位板用于在射线透视环境下作为参照物辅助绘制定位线,虽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有时候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脊柱内镜手术的术前需要绘制倾斜的定位线,而现有的网格定位板并没有相应的斜线作为参照,手术医生常常需要使用可透视钢针作为临时定位工具,往往增加了不必要的透视时间及次数,同时定位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可准确辅助绘制脊柱内镜手术的定位斜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横向金属线条和纵向金属线条构成的网格定位板,网格定位板具有纵向排列的多个单元行,每个单元行包括四个第一单元格和两个第二单元格,第一单元格的长、宽均为1厘米,第二单元格的长为2.5厘米,宽为1厘米,两个第二单元格横向排列在中间,四个第一单元格横向排列在两第二单元格的两侧,构成第二单元格的横向金属线条上形成有分隔标记,该分隔标记将第二单元格的长分隔成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靠近第一单元格为1厘米,第二段靠近相邻的第二单元格为1.5厘米,网格定位板设置有上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一侧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当前第二单元格的对角。

所述网格定位板设置有上定位区和下定位区,上定位区由四个相邻的所述单元行构成,每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一侧的所述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下定位区由四个相邻的所述单元行构成,每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一侧的所述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从下往上三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另一侧的第二斜向金属线条,该第二斜向金属线条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上一第二单元格的对角,上定位区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与下定位区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位于不同侧。

所述上定位区和下定位区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单元行。

所述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的夹角为22度。

所述第二斜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的夹角为39度。

所述横向金属线条、纵向金属线条和第一斜向金属线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所述分隔标记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网格定位板上设置第一斜向金属线条,第一斜向金属线条可用于辅助绘制脊柱内镜手术所需的定位斜线,该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当前第二单元格的对角,该第二单元格的长为2.5厘米,宽为1厘米,即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的夹角为22度,22度倾斜的定位斜线符合大多数患者脊柱形状的需求,如果患者脊柱形状特殊则可借助分隔标记绘制34度倾斜的定位斜线,或者借助第二斜向金属线条绘制39度倾斜的定位斜线,网格定位板两面皆可用,并且通过切换网格定位板两面定位实现不同的辅助需求,网格定位板设置上定位区和下定位区可以保证定位板放置一次,即使上下位置略有偏差,也可实现快速准确定位,从而减少术中放射暴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包括由横向金属线条1和纵向金属线条2构成的网格定位板,横向金属线条1、纵向金属线条2、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和第二斜向金属线条6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网格定位板具有纵向排列的多个单元行,每个单元行包括四个第一单元格3和两个第二单元格4,第一单元格3的长、宽均为1厘米,第二单元格4的长为2.5厘米,宽为1厘米,两个第二单元格4横向排列在中间,四个第一单元格3横向排列在两第二单元格4的两侧,构成第二单元格4的横向金属线条1上形成有圆形的分隔标记11,该分隔标记11将第二单元格4的长分隔成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靠近第一单元格3为1厘米,第二段靠近相邻的第二单元格4为1.5厘米。

网格定位板设置有上定位区a和下定位区b,上定位区a由四个相邻的单元行构成,每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21右侧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21与横向金属线条1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当前第二单元格4的对角;下定位区b由四个相邻的单元行构成,每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21左侧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和从下往上的三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21右侧的第二斜向金属线条6,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21与横向金属线条1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当前第二单元格4的对角,第二斜向金属线条6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21与横向金属线条1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上一第二单元格4的对角,即上定位区a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与下定位区b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位于不同侧,这样可以根据需要翻转网格定位板实现上下侧不同定位斜线的辅助绘制,上定位区a和下定位区b之间设置一个单元行作为上定位区a和下定位区b的区分,这样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与横向金属线条1的夹角为22度,借助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绘制22度倾斜的定位斜线,可以符合大多数患者脊柱形状的需求;第二斜向金属线条6与横向金属线条1的夹角为39度,可以借助第二斜向金属线条6绘制39度倾斜的定位斜线,或者借助分隔标记11绘制34度倾斜的定位斜线7,由于34度倾斜的定位斜线7较短,因此,不用设置斜向金属线条作为参照也可以符合精度要求。

具体操作方式为:

患者俯卧位趴在手术台上,术者在患者腰部摸到脊柱的棘突,以及两侧的髂后上棘,以该棘突为定位中心将网格定位板放置在患者体表,以髂后上棘连线作为参照(腰4-5椎间隙附近),上下移动网格定位板,将其移至病变节段附近,在透视下通过横向金属线条1确定椎间隙,并根据患者脊柱形状选用第一斜向金属线条5、第二斜向金属线条6和分隔标记11中的一个作为参照绘制定位斜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横向金属线条和纵向金属线条构成的网格定位板,网格定位板具有纵向排列的多个单元行,每个单元行包括四个第一单元格和两个第二单元格,第一单元格的长、宽均为1厘米,第二单元格的长为2.5厘米,宽为1厘米,两个第二单元格横向排列在中间,四个第一单元格横向排列在两第二单元格的两侧,构成第二单元格的横向金属线条上形成有分隔标记,该分隔标记将第二单元格的长分隔成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靠近第一单元格为1厘米,第二段靠近相邻的第二单元格为1.5厘米,网格定位板设置有上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一侧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当前第二单元格的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定位板设置有上定位区和下定位区,上定位区由四个相邻的所述单元行构成,每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一侧的所述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下定位区由四个相邻的所述单元行构成,每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一侧的所述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从下往上三个单元行设置有位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另一侧的第二斜向金属线条,该第二斜向金属线条从中心纵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交汇点向上倾斜延伸至上一第二单元格的对角,上定位区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与下定位区的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位于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区和下定位区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单元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的夹角为22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向金属线条与横向金属线条的夹角为39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金属线条、纵向金属线条和第一斜向金属线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标记为圆形。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术前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横向金属线条和纵向金属线条构成的网格定位板,网格定位板具有纵向排列的多个单元行,每个单元行包括四个第一单元格和两个第二单元格,在网格定位板上设置第一斜向金属线条,第一斜向金属线条可用于辅助绘制脊柱内镜手术所需的22度倾斜的定位斜线,符合大多数患者脊柱形状的需求,如果患者脊柱形状特殊则可借助分隔标记绘制34度倾斜的定位斜线,或者借助第二斜向金属线条绘制39度倾斜的定位斜线,从而适应不用体型患者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君;仇艳艳;吴小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