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3570发布日期:2021-10-09 09:4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


背景技术:

2.疑难病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很高,且逐年呈增加趋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和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将围绕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据陈旻湖教授介绍,中国ibd发病率近年来增加显著,预计2025年将达到150万,且发病人群偏年轻化。据统计,内科治疗失败率约40%,且容易复发。炎症性肠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产力和日常生活,担心ibd反复发作的恐惧及频繁如厕的羞愧感不但给他们带来生理负担,而且也会极大影响患者的情感和社会功能,易使其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一切连锁反应,原因在于疾病没有获得有效治疗。
3.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特殊装置通过肠镜管道将药物送达病变部位。虽然研究共识表明,对于远段炎症性肠病局部治疗有效,联合治疗更好,但是,症性肠病的局部治疗仅限于局部药物灌肠和肛入治疗。通过本人实践发现中药局部治疗配合整体治疗,及现在西医和中医理论研究发现,内治法与局部外治法是促进症性肠病快速愈合的有效途径,但是,症性肠病的局部治疗仅限于局部药物灌肠和肛入治疗。症性肠病的局部治疗仅限于局部药物灌肠和肛入治疗,范围仅仅局限在一小部分肠段,目前的肠镜管道送药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喷洒至肠道四壁药物均匀覆盖于肠壁,药物不能直达病位,容易堵塞,效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了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目前的肠镜管道送药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喷洒至肠道四壁药物均匀覆盖于肠壁,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安装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鞘管,所述外鞘管的内壁穿插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壁套接有塑料网,所述内套管远离外鞘管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端帽,所述安装管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漏斗型盛药器,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套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风扇。
6.优选的,所述塑料网设置于外鞘管与内套管之间,所述塑料网螺旋设置于内套管的外壁。
7.优选的,所述漏斗型盛药器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流量栓。
8.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短管阀门。
9.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所述盖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开关。
10.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内壁且位于电风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接线端与电风扇的接线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肠镜活检孔道,插入此器械,通过漏斗型盛药器将药粉送进安装管内,通过打开开关,本装置通过电风扇匀速传送风力,将药物粉末或药液比较均匀的送入管道,解决了目前的装置使用喷射管容易堵塞,效率低的问题。
13.2、通过内套管前端设置的网状结构,使喷洒范围广且均匀,效率高,符合肠道管状解剖特点,短管阀门用于连接送入氢气管道。
14.3、通过外鞘管、内套管、塑料网等装置的联合设置装置,克服喷射管容易堵塞,效率低,且无法喷洒至肠道四壁的缺点。
15.4、本装置通过漏斗出口阀的设计防止药粉反流至漏斗型盛药器,流量栓可控制药物及药液较均匀进入,有效避免药物滞留,有效使药物均匀覆盖于肠壁,为治疗疑难病炎症性肠病提供可靠的局部治疗方法,药物直达病位,促进溃疡面快速愈合。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安装管;2、连接管;3、外鞘管;4、内套管;5、塑料网;6、端帽;7、漏斗型盛药器;8、流量栓;9、短管阀门;10、盖体;11、把手;12、防滑槽;13、电风扇;14、电源;1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经肠镜涡旋气流局部药物喷洒器,包括安装管1,安装管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连接管2远离安装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鞘管3,外鞘管的内壁穿插设置有内套管4,内套管4的作用是药物和气流通道,实际合适外鞘管3外径为2.4mm(+-0.1mm)、工作有效长度为1600

2300mm、内套管4外径为2.1mm(0.800-0.830),内套管4的外壁套接有塑料网5,内套管4远离外鞘管3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端帽6,安装管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漏斗型盛药器7,安装管1的内壁套接有盖体10,盖体1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11,安装管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风扇13。
2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肠镜活检孔道,插入此器械,通过漏斗型盛药器7将药粉送进安装管1内,通过流量栓8可控制药物及药液较均匀进入,有效避免药物滞留,短管阀门9的设计防止药粉反流至漏斗型盛药器7,短管阀门9用于连接送入氢气管道,稍凸出,不使用的时候用螺帽旋盖住,通过打开开关15,使电风扇13匀速传送风力,将药物粉末或药液比较均匀的送入管道(此管道为插入内镜),若用喷射管容易堵塞,效率低,通过内套管4前端设置
的网状结构,使喷洒范围广且均匀,效率高,符合肠道管状解剖特点,用电风扇13及短管阀门9,可有效控制均匀喷洒。
24.具体的,塑料网5设置于外鞘管3与内套管4之间,塑料网5螺旋设置于内套管4的外壁。
25.在本实施例中,塑料网5与内套管4前端连接,与内套管4一体,内套管4向前推出后接着塑料网5出来,塑料网5类似鱼网螺旋设置在外鞘管3内,塑料网5与内套管4颜色不一样,出了外鞘管3可自动弹开,长约4

6mm,塑料网5和内套管4均放置在外鞘管3内,外鞘管3柔软、光滑、透明,塑料网5为蓝色或黑色,接头微孔应该无微粒或杂质,采用无菌包装。
26.具体的,漏斗型盛药器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流量栓8。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流量栓8可控制药物及药液较均匀进入,有效避免药物滞留。
28.具体的,安装管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短管阀门9。
29.在本实施例中,短管阀门9的设计防止药粉反流至漏斗型盛药器7,短管阀门9用于连接送入氢气管道,稍凸出,不使用的时候用螺帽旋盖住。
30.具体的,把手11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12,盖体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开关15。
31.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槽12的设置避免把手11在使用的滑落,具有防滑的效果,通过开关15控制电源14。
32.具体的,安装管1的内壁且位于电风扇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14,电源14的接线端与电风扇13的接线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电源14为电风扇13的运转提供动力。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肠镜活检孔道,插入此器械,通过漏斗型盛药器7将药粉送进安装管1内,通过流量栓8可控制药物及药液较均匀进入,有效避免药物滞留,短管阀门9的设计防止药粉反流至漏斗型盛药器7,通过打开开关15,使电风扇13匀速传送风力,将药物粉末或药液比较均匀的送入管道(此管道为插入内镜),若用喷射管容易堵塞,效率低,通过内套管4前端设置的网状结构,使喷洒范围广且均匀,效率高,符合肠道管状解剖特点,用电风扇13及短管阀门9,可有效控制均匀喷洒,短管阀门9用于连接送入氢气管道,稍凸出,不使用的时候用螺帽旋盖住。
35.尽管已经表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