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液敷贴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9492发布日期:2021-12-17 22:5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液敷贴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渗液敷贴及引流管。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引流管的固定一般采用生物膜进行固定,采用该方式固定时,由于患者汗出或伤口部位液体渗出而造成生物膜的脱落,使得无法有效的对引流管进行固定。
3.在使用过程中若引流管脱落将出现以下问题:
4.第一:积液不能顺利引流,病人从新穿刺费用昂贵,伤害也大;
5.第二:细菌会随穿刺点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6.第三:积液有可能会从穿刺点渗入皮下或肌层,引起皮肤水肿或血肿;
7.第四:空气从穿刺点进入人体会引起气肿,例如:皮下气肿、继发性气胸、腹腔胀气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渗液敷贴,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引流管固定,有效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引流管脱落;避免引发其他疾病。
9.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10.一种防渗液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安装在敷贴本体上的吸液层、安装在敷贴本体上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敷贴本体形成用于安装吸液层的安装槽。
11.吸液层安装在安装槽内,在使用时,吸液层安装在穿刺点位置,然后将引流管依次穿过敷贴本体、吸液层,使其一端进入穿刺点内;再敷贴本体贴好;即可完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将会出汗、穿刺点将出现积液,通过吸液层对于汗液、积液吸收,避免积液作用于敷贴本体周围使得敷贴本体与皮肤分离,从而无法对引流管进行固定;
12.当吸液层所吸收的液体较多时,为了避免吸液层上的液体向敷贴本体上漫延;从而使得敷贴本体与皮肤分离;对此采用橡胶圈将敷贴本体与吸液层的侧面隔离,使得吸液层上的液体无法漫延;进而不会使得敷贴本体与皮肤分离,进一步保证了对于引流管的固定。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液层为吸水棉垫。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敷贴本体靠近吸液层的一侧粘胶。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为压敏胶。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敷贴本体上设置有通孔a。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液层设置有与通孔a同轴且直径一致的通孔b。
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离型纸,所述吸液层位于离型纸与敷贴本体之间。
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敷贴本体远离离型纸一侧的防污染贴
纸。
20.一种引流管,包括上述的防渗液敷贴、以及与防渗液敷贴配合使用的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贯穿通孔a和通孔b。
2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a和通孔b形成用于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与引流管本体过盈配合。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吸液层,通过吸液层将有效的吸收患者的汗液和穿刺点所产生的积液;从而有效的避免汗液、积液等液体与敷贴本体接触,造成敷贴本体脱落从而无法有效的对于引流管的固定;
2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橡胶圈,通过将吸液层安装在橡胶圈内,使得吸液层与敷贴本体的粘胶相互隔离,当吸液层吸收大量的液体后,也不会出现液体流至粘胶的位置,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敷贴本体不会出现脱落;
2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污染贴纸和离型纸将使其在不使用时,不会被污染;
2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渗液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的仰视图。
30.其中:1、敷贴本体;11、通孔a;2、橡胶圈;3、吸液层;31、通孔b;4、防污染贴纸;5、离型纸;6、引流管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3.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

图3所示,
34.一种防渗液敷贴,包括敷贴本体1、安装在敷贴本体1上的吸液层3、安装在敷贴本体1上的橡胶圈2,所述橡胶圈2与敷贴本体1形成用于安装吸液层3 的安装槽。
35.吸液层3安装在安装槽内,在使用时,吸液层3安装在穿刺点位置,然后将引流管依次穿过敷贴本体1、吸液层3,使其一端进入穿刺点内;再敷贴本体 1贴好;即可完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将会出汗、穿刺点将出现积液,通过吸液层3对于汗液、积液吸收,避免积液作用于敷贴本体1周围使得敷贴本体1与皮肤分离,从而无法对引流管进行固定;
36.当吸液层3所吸收的液体较多时,为了避免吸液层3上的液体向敷贴本体1 上漫延;从而使得敷贴本体1与皮肤分离;对此采用橡胶圈2将敷贴本体1与吸液层3的侧面隔离,使得吸液层3上的液体无法漫延;进而不会使得敷贴本体1与皮肤分离,进一步保证了对于引流管的固定。
3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液体的吸收;所述吸液层3 为吸水棉垫。
3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敷贴本体1与皮肤的粘贴;所述敷贴本体1靠近吸液层3的一侧粘胶。
3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为压敏胶。
4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引流管能够有效的穿过敷贴本体1;所述敷贴本体1上设置有通孔a11。
41.优选的,敷贴本体1采用生物膜制成。
4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引流管能够有效的穿过吸液层3所述吸液层3设置有与通孔a11同轴且直径一致的通孔b31。
4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敷贴本体1与皮肤的有效粘接,同时避免若吸液层3裸露在外受细菌、灰尘的污染;还包括离型纸5,所述吸液层3位于离型纸5与敷贴本体1之间。
4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敷贴本体1远离离型纸5一侧的防污染贴纸4。
45.防污染贴纸4将有效的将通孔a11远离通孔b31的一端封闭,避免灰尘、细菌从通孔b31进入吸液层3;
46.如图2,图3所示;一种引流管,包括上述的防渗液敷贴、以及与防渗液敷贴配合使用的引流管本体6;所述引流管本体6贯穿通孔a11和通孔b31。
4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a11和通孔b31形成用于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与引流管本体6过盈配合。
48.采用过盈配合将有效的实现两者的相互固定。
49.当采用本引流管时,将引流管本体1的一端插入穿刺点,然后将敷贴本体1 贴在皮肤上即可。
5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