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照明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4734发布日期:2021-08-31 13:4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照明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检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照明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耳、鼻、喉是人体的小部位,分布在大脑的周围,其小病小疼往往容易遭到人们的忽视,任其发展,耳、鼻、喉得了病最容易受牵连的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受损,进而影响全身,其后果可想而知。

传统的耳鼻喉照明装置检查时,由于特殊的身体结构,导致在检查时内部较暗,视野效果较差,在对深处进行上药时,导致无法精准的上药,传统的上药管和照明装置为分开的结构,从而在上药时,操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照明检查装置,便于在对耳鼻喉进行照明时,同时对其损伤部位进行上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照明检查装置,包括鹅颈管,所述鹅颈管最上端设置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内部设置有与其适配滑动的推动塞,所述活动管上表面设置有上药管,所述上药管内部设置有与其适配滑动的活塞,所述上药管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绕上药管一圈,所述鹅颈管最下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鹅颈管一端连接有橡胶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管上表面竖向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上药管靠近内螺纹槽一侧设置有螺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正下方设置有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药管正上方设置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嘴,所述橡胶嘴为四个弧形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气囊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气囊远离连接管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橡胶气囊靠近连接管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橡胶气囊两端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靠近鹅颈管一端均设置有挡板,前端所述挡板置于橡胶气囊内部,后端所述挡板置于橡胶气囊外侧,所述活塞杆与橡胶气囊连接处设置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孔与连接管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上药管与照明灯一体的设计,照明灯一端深入到患者的损伤处,对其补光,此时手动按压橡胶气囊,使得橡胶气囊内部的气体进入到鹅颈管的内部,此时鹅颈管的内部压强上升,从而使得推动塞向活塞的方向推动,并将活塞向上药管的上端挤压,从而将上药管内部的药物挤压至患者的损伤处,便于在耳鼻喉损伤部位进行照明上药,上药管与照明灯一体的结构,上药更加便捷。

2、通过设置的螺管与内螺纹槽,便于上药管与活动管的拆卸,从而便于对上药管进行循环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药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气囊结构示意图。

其中:1、鹅颈管;2、活动管;3、推动塞;4、内螺纹槽;5、上药管;6、活塞;7、推杆;8、照明灯;9、螺纹管;10、锥形头;11、橡胶嘴;12、软管;13、连接管;14、橡胶气囊;15、进气孔;16、活塞杆;17、挡板;18、弹簧;19、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照明检查装置,包括鹅颈管1,鹅颈管1最上端设置有活动管2,活动管2内部设置有与其适配滑动的推动塞3,活动管2上表面设置有上药管5,上药管5内部设置有与其适配滑动的活塞6,上药管5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8,照明灯8绕上药管5一圈,鹅颈管1最下端连接有软管12,软管12远离鹅颈管1一端连接有橡胶气囊14。

在使用时,将液体药物加入到上药管5内部的活塞6上端,此时将照明灯8一端深入到患者的损伤处,对其补光,此时手动按压橡胶气囊14,使得橡胶气囊14内部的气体进入到鹅颈管1的内部,此时鹅颈管1的内部压强上升,从而使得推动塞3向活塞6的方向推动,并将活塞6向上药管5的上端挤压,从而将上药管5内部的药物挤压至患者的损伤处,便于在耳鼻喉损伤部位进行照明上药,上药管5与照明灯8一体的结构,上药更加便捷。

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管2上表面竖向开设有内螺纹槽4,上药管5靠近内螺纹槽4一侧设置有螺纹管9,便于上药管5与活动管2的拆卸,从而便于对上药管5进行循环的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塞6正下方设置有推杆7,便于推动活塞6。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药管5正上方设置有锥形头10,锥形头10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嘴11,橡胶嘴11为四个弧形板结构。

通过上药管5上方锥形头10的锥形结构,提高锥形头10处的压力,便于上药管5内部药物的集中,同时,通过橡胶嘴11四个弧形橡胶板的结构,在常态下处于关闭的状态,当锥形头10一端压强上升是,此时橡胶嘴11开启,从而防止在未使用时,药物从上药管5上端溢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橡胶气囊14与软管12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管13,便于与橡胶气囊14的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橡胶气囊14远离连接管13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气孔15,橡胶气囊14靠近连接管13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连通孔19,橡胶气囊14两端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6,两个活塞杆16靠近鹅颈管1一端均设置有挡板17,前端挡板17置于橡胶气囊14内部,后端挡板17置于橡胶气囊14外侧,活塞杆16与橡胶气囊14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8。

在常态下,两端挡板17与进气孔15、连通孔19在弹簧18的作用下,使得橡胶气囊14两端封闭状态,当对橡胶气囊14进行挤压时,此时橡胶气囊14内部空间变小,压强增大,从而气体通过连通孔19对后端挡板17推动加压,从而使得后端挡板17与连通孔19之间开启,连通孔19与连接管13相互连通,从而对鹅颈管1内部加压,当松开橡胶气囊14时,此时后端挡板17在弹簧18的作用下,弹性回弹,使得后端挡板17将连通孔19封闭,同时进气孔15在内部负压的状态下,向橡胶气囊14内部进气,从而便于通过橡胶气囊14循环的向鹅颈管1内部加压。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通孔19与连接管13相互连通,便于气体的流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