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27200688发布日期:2021-11-03 13:3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无论是抢救重度外伤还是内科危重病人,首要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只有呼吸道通畅(即开放气道),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人工辅助通气。为患者行气管插管术前以及过程中要保持患者气道开放,其一保证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其二是保证插管全程保持患者人头后仰,显露喉结。
3.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人工开放气道,主要方法包括仰头抬颏法和提颌法,仰头抬颏法是医生将一只手按压患者的前额,同时另一只手的示指和中指指尖在颏处抬起下颌;提颌法是使患者取仰卧位,临床医生站在床头,将双手掌根贴于患者头部两侧的顶

枕区域,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握住下颌角,向前移动下颌。
4.现有技术中人工开放气道的方法中存在以下不足:
5.s1、大多数徒手开放气道会伴随一定的颈椎移动,尤其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气道开放效果会改变,会影响治疗和抢救的效果;
6.s2、气道开放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效果也会因人而异,操作者的手法、专业程度以及体力等都会影响气道开放的效果;
7.s3、开放气道需要一直有人进行进行维持,尤其在进行抢救时,从而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不便。
8.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道开放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气道开放辅助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
12.颈枕板,所述颈枕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颈枕板上设置有弧形的颈枕部,所述颈枕部内设置有至少三组颈枕气囊,各组所述颈枕气囊均连接有充气接口;
13.头枕板,所述头枕板上设置有弧形的头枕部,所述头枕板一侧通过转动连接机构与所述颈枕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头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头枕升降机构,所述头枕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头枕板上下运动以使得所述头枕板与所述颈枕板之间形成夹角;
14.限位件,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侧座,所述限位侧座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锁定件,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锁定部,所述限位座相对的侧部设置有限位侧板,所述限位侧板的固定侧面设置有弹性限制部,所述限位侧板的连接侧面与所述限位座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以实现对不同患者的头部或颈部进行固定。
15.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颈枕板远离所述头枕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腔,所述开口腔内滑动连接有辅助颈板,所述辅助颈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辅助气囊,所述辅助气囊与所述颈枕气囊垂直设置。
16.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颈枕气囊包括中部支撑气囊、第一侧部气囊和第二侧部气囊,所述第一侧部气囊和第二侧部气囊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两侧。
17.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头枕板上的转动轴,所述颈枕板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两端设置供所述转动轴两端进行安装的安装通孔。
18.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头枕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和驱动件,所述升降杆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杆设置在所述头枕板远离所述颈枕板的一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开口槽内。
19.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杆和驱动齿轮,所述开口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安装驱动齿轮的安装槽,所述升降杆的侧部设置有锯齿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锯齿部相啮合。
20.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齿轮均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单元。
21.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杆和调节杆,所述滑动杆连接在所述连接侧面上,所述滑动杆的端部设置有滑动限位板,所述限位座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限位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腔的内部;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外套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限位板和所述滑动腔的侧壁相连接。
22.上述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所述滑动腔远离所述限位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壁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通孔内,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抵压在所述滑动限位板上,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调节通孔的外侧连接有旋转件。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道开放辅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颈枕板、头枕板和限位件,颈枕板上设置有弧形的颈枕部,颈枕部内设置有至少三组颈枕气囊,各组颈枕气囊均连接有充气接口,通过对颈枕气囊进行充气,实现对颈枕部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不同的患者均可以使用。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头枕板一侧通过转动连接机构与颈枕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头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头枕升降机构,头枕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头枕板上下运动以使得头枕板与颈枕板之间形成夹角,如此头枕板和颈枕板之间的角度合适,使得患者的气道能够自然开放,不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通过限位件能够对患者的头部或者颈部进行固定,且限位件的位置可调节,便于对不同患者的使用,从而避免在手术或抢救的过程中患者头部出现运动。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枕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头枕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底座;
34.1.1、限制侧板;1.2、滑动槽;1.3、锁定部;
35.2、颈枕板;
36.2.1、颈枕部;2.2、颈枕气囊;2.2.1、中部支撑气囊;2.2.2、第一侧部气囊;2.2.3、第二侧部气囊;2.3、开口腔;2.4、辅助颈板;
37.3、头枕板;
38.3.1、头枕部;3.2、转动连接机构;3.3、转动轴;
39.4、头枕升降机构;
40.4.1、升降杆;4.1.1、锯齿部;4.2、开口槽;4.3、驱动杆;4.4、驱动齿轮;4.5、安装槽;4.6、驱动单元;
41.5、限位件;
42.5.1、限位座;5.2、滑动块;5.3、限位侧板;5.4、弹性限制部;5.5、锁定件;
43.6、调节机构;
44.6.1、滑动杆;6.2、调节杆;6.3、滑动限位板;6.4、滑动腔;6.5、弹簧件;6.6、旋转件。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46.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道开放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颈枕板2、头枕板3和限位件5,颈枕板2设置在底座1上,颈枕板2上设置有弧形的颈枕部2.1,颈枕部2.1内设置有至少三组颈枕气囊2.2,各组颈枕气囊2.2均连接有充气接口;头枕板3上设置有弧形的头枕部3.1,头枕板3一侧通过转动连接机构3.2与颈枕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头枕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头枕升降机构4,头枕升降机构4能够驱动头枕板3上下运动以使得头枕板3与颈枕板2之间形成夹角;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侧座1.1,限位侧座1.1上设置有滑动槽1.2,限位件5包括限位座5.1,限位座5.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5.2,滑动块5.2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2内,限位座5.1上设置有锁定件5.5,滑动槽1.2内设置有锁定部1.3,限位座5.1相对的侧部设置有限位侧板5.3,限位侧板5.3的固定侧面设置有弹性限制部5.4,限位侧板5.3的连接侧面与限位座5.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以实现对不同患者的头部或颈部进行固
定。
47.具体的,底座1的形状为长方形,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侧座1.1,两个限位侧座1.1之间形成供颈枕板2和头枕板3进行安装的安装部,限位侧座1.1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第一段与颈枕板2的上表面相互平行,第二段与头枕板3倾斜角度最大时的表面相平行,颈枕板2和头枕板3均安装在底座1上,颈枕板2可以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底座1上,可选的,颈枕板2位于底座1上的高度也可实现调节,颈枕板2上设置有弧形的颈枕部2.1,颈枕部2.1的弯曲形状与人体的颈部形状相一致,在颈枕部2.1内设置有颈枕气囊2.2,颈枕气囊2.2至少有三组,也可以有多组,各组的颈枕气囊2.2至少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各组的颈枕气囊2.2共同连接有一个充气接口,通过充气接口能够对颈枕气囊2.2进行充气,使得各组颈枕气囊2.2的高度不同,如此通过多组颈枕气囊2.2能够对颈枕部2.1的形状进行调节,使得颈枕部2.1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颈部,实现对不同患者的颈部进行放置和固定。
48.本实施例中,头枕板3上设置有弧形的头枕部3.1,头枕部3.1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从而保护患者的皮肤,头枕部3.1供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放置,头枕部3.1的弯曲形状与人体的头部形状相一致,头枕板3一侧通过转动连接机构3.2与颈枕板2的侧部相连接,另一侧通过头枕升降机构4与底座1相连接,转动连接机构3.2可以是转动轴、转动杆,也可以是转动杆和齿轮相配合的的结构,转动连接机构3.2使得头枕板3和颈枕板2之间可转动连接,如此头枕板3和颈枕板2之间可转动形成不同的夹角,从而使得患者头部放置在头枕部3.1上后,使得患者的气道自然开放,头枕升降机构4可以是升降杆、伸缩杆或其他的机构,头枕升降机构4设置在头枕板3远离颈枕板2的一侧,如此通过头枕升降机构4能够驱动头枕板3相对于颈枕板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头枕板3和颈枕板2之间转动形成不同的夹角。
49.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包括限位座5.1,在限位侧座1.1上设置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沿限位侧座1.1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座5.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5.2,滑动块5.2能够沿滑动槽1.2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对限位侧板5.3位置的调节,在限位座5.1上设置有锁定件5.5,锁定件5.5可以是锁定杆、锁定销,在滑动槽1.2内设置有锁定部1.3,锁定部1.3可以是锁定凹槽或者锁定孔,当限位座5.1滑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锁定件5.5和锁定部1.3能够实现对限位座5.1位置的固定,在限位座5.1靠近颈枕板2或头枕板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侧板5.3,限位侧板5.3能够对患者的颈部或者头部进行限制和固定,限位侧板5.3远离限位座5.1的一侧为固定侧面,固定侧面上设置有弹性限制部5.4,弹性限制部5.4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如硅胶或记忆海绵制成的弹性限制部5.4,限位侧板5.3与固定侧面相对应的一侧为连接侧面,在连接侧面与限位座5.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可以是调节杆6.2、调节块或其他的结构,通过调节机构6能够实现对限位侧板5.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限位侧板5.3能够对不同的患者的头部或颈部进行固定。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颈枕板2、头枕板3和限位件5,颈枕板2上设置有弧形的颈枕部2.1,颈枕部2.1内设置有至少三组颈枕气囊2.2,各组颈枕气囊2.2均连接有充气接口,通过对颈枕气囊2.2进行充气,实现对颈枕部2.1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不同的患者均可以使用。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道开放辅助装置,头枕板3一侧通过转动连接机构3.2与颈枕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头枕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头枕升降机构4,头枕升降机构4能够
驱动头枕板3上下运动以使得头枕板3与颈枕板2之间形成夹角,如此头枕板3和颈枕板2之间的角度合适,使得患者的气道能够自然开放,不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通过限位件5能够对患者的头部或者颈部进行固定,且限位件5的位置可调节,便于对不同患者的使用,从而避免在手术或抢救的过程中患者头部出现运动。
5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颈枕板2远离头枕板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腔2.3,开口腔2.3内滑动连接有辅助颈板2.4,辅助颈板2.4能够从开口腔2.3内拉出从而增加颈枕板2的长度,辅助颈板2.4也能够收藏至开口腔2.3的内部,如此使得颈枕板2和辅助颈板2.4相互配合以供不同的患者使用,辅助颈板2.4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辅助气囊,多个辅助气囊依次间隔设置,辅助气囊与颈枕气囊2.2垂直设置,对辅助气囊进行充气,且使得各辅助气囊的充气量不同,如此使得辅助颈板2.4与患者颈部的生理曲线相同,增加使用的舒适性。
5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颈枕气囊2.2包括中部支撑气囊2.2.1、第一侧部气囊2.2.2和第二侧部气囊2.2.3,第一侧部气囊2.2.2和第二侧部气囊2.2.3对称设置在中部支撑气囊2.2.1的两侧;第一侧部气囊2.2.2和第二侧部气囊2.2.3至少有一组,也可以有两组或多组,如此通过中部支撑气囊2.2.1、第一侧部气囊2.2.2和第二侧部气囊2.2.3从而能够对不同患者的颈部进行放置和固定。
5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动连接机构3.2包括设置在头枕板3上的转动轴3.3,颈枕板2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两端设置供转动轴3.3两端进行安装的安装通孔;转动轴3.3转动连接在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轴3.3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安装通孔的内部,如此使得头枕板3能够相对于颈枕板2进行转动。
5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头枕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杆4.1和驱动件,升降杆4.1有两个,两个升降杆4.1设置在头枕板3的远离颈枕板2的一侧,底座1上设置有开口槽4.2,升降杆4.1滑动连接在开口槽4.2内;升降杆4.1能够能够完全收藏至开口槽4.2的内部,也可以从开口槽4.2的内部滑出,从而实现对头枕板3与颈枕板2之间角度的调节。
5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驱动件包括驱动杆4.3和驱动齿轮4.4,开口槽4.2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安装驱动齿轮4.4的安装槽4.5,升降杆4.1的侧部设置有锯齿部4.1.1,驱动齿轮4.4与锯齿部4.1.1相啮合;驱动杆4.3与驱动齿轮4.4均相连接,驱动杆4.3上连接有驱动单元4.6;驱动单元4.6可以是能够进行正反转的驱动电机,也可以摇杆,通过驱动单元4.6能够驱动驱动杆4.3进行转动,驱动杆4.3转动会使得驱动齿轮4.4转动,驱动齿轮4.4能够驱动升降杆4.1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头枕板3与颈枕板2之间角度的调节。
5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机构6包括滑动杆和调节杆6.2,滑动杆连接在连接侧面上,滑动杆的端部设置有滑动限位板6.3,限位座5.1内设置有滑动腔6.4,滑动限位板6.3滑动连接在滑动腔6.4的内部,滑动限位板6.3能够沿滑动腔6.4进行滑动但不会从滑动腔6.4内滑出;滑动腔6.4内设置有弹簧件6.5,弹簧件6.5外套在滑动杆上,弹簧件6.5的两端分别与滑动限位板6.3和滑动腔6.4的侧壁相连接。
5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动腔6.4的远离限位侧板5.3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通孔,调节通孔的壁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6.2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杆6.2转动连接在调节通孔内,调节杆6.2的一端抵压在滑动限位板6.3上,调节杆6.2的另一端位于调节通孔的外侧连接有旋转件6.6,通过对旋转件6.6进行转动可使得调节杆6.2转动,调节杆6.2的一端驱动滑动限位板6.3沿滑动腔6.4进行转动,如此实现对限位侧板5.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限
位侧板5.3对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限制和固定,当不需要进行固定时,此时反方向的转动旋转件6.6,在弹簧件6.5的作用下,滑动限位板6.3和限位侧板5.3恢复至初始位置。
59.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