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5662发布日期:2021-10-09 09:5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


背景技术:

2.听诊器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发明,已成为各科室最常见的临床诊断工具之一。目前常用的声学听诊器由听诊头、导音管和耳挂组成,通过收集心、肺及血管的声音并进行非线性放大,以辅助临床医师进行疾病诊断,是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的医疗检查工具。
3.但是传统听诊器由于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限制,临床医师在使用其进行体格检查时存在诸多不便。一般情况下,传统声学听诊器的导音胶管长度是固定不变的,这就使得检查者在听诊时需要与患者保持一定较近的距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期间或者患者有未知的传染性疾病时,无形中增加了检查医生被感染的可能性。此外,传统的声学听诊器为一体式结构,同一时间只能提供给一名医生进行听诊检查用,后续学生依次听诊时,获取的信息各不相同,不利于临床上级医生对年轻医生开展群体带教工作。并且在诊断时也因此存在主观性强的缺点,一些阵发性心肺异常听诊音也难以同时被多人捕获或因为不能实时保存回放而无法达成诊断共识。因此,若能在使用听诊器进行体格检查时减少医患接触,并且满足实时记录、多人诊疗的需求,将会是听诊器应用的一大进步。
4.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尤其是内科医生往往需要长时间佩戴或频繁使用听诊器对门诊及病房患者的心肺及血管听诊音进行定时复查。而传统的声学听诊器为了保证传导效果,在入耳部分仍常为质硬的材料,长期使用必然会引起耳部不适,甚至影响对听诊音的判断,造成疾病误判、错判。另外,传统导音管为pvc材料,音效好但抗拉性差,容易折断不易维护,在日常携带方面也时有不便。并且其声学传导的工作原理使得临床医生在嘈杂的环境中难以获得准确的听诊信息,而由导音胶管的晃动和摩擦产生的“听诊器效应”,也极大地干扰了医生的听诊结果。这些都与日渐增长的患者数量和诊疗质量需求相违背。
5.中国专利申请:cn211484642u,专利名称:一种无线听诊器,包括拾音部件和听音部件,所述拾音部件包括拾音主体及设置在拾音主体上的声音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充电模块和显示屏,所述声音处理模块收集拾音主体上的声音处理为声音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给听音部件,所述显示屏、声音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充电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该装置通过利用蓝牙技术将听诊信息传递到蓝牙耳机内,医生使用蓝牙耳机听诊,解决了传统的电子听诊器需要医生近距离诊断,对于一些传染疾病,医生可能被患者传染的问题。但该装置中连接设备并不具备聒噪功能,而且功能作用过于简单,不能够供多人同步使用,而且不能够进行数据的读取和转换,不具备远程诊疗及临床教学,所以使用起来还不太方便,
6.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胸件与耳件分离,可降噪和调节音量大小,供多人同步使用且带有存储功能并可将录音文件同步至医院信息系统,从而达到适用于远程诊疗及临床教学目的的便携式多功能分体式无线听诊器,但是关于这种新型的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目前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所述的无线听诊器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手持部分和耳机部分,所述的手持部分包括拾音器、手持柄以及显示器,所述手持柄为圆柱形结构,在所述手持柄的头端连接一拾音器,所述手持柄的尾端平面上还设置有显示器,且所述的拾音器为配备麦克风的听诊头,在拾音器的边缘还包裹有一薄层橡胶圈;所述手持柄的正对面上设置有计时开关,在计时开关的上方设置有音量调节按钮,所述手持柄的侧面设置有 usb插接口,在usb插接口的上方设置有电源开关以及无线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以及无线开关的一旁还设置有相对应的指示灯;所述手持柄的内部还包括传导电路、声音处理系统以及可充锂电池和存储器,且所述的usb插接口与可充锂电池以及存储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包括滤波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微处理器、无线模块;且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与传导电路电性连接;
10.所述的耳机部分为一对带有主动降噪功能的入耳式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的主体部分上设置有耳机电源开关、耳机无线开关以及耳机降噪功能开关,且在耳机开关和耳机无线开关的一旁还对应设置有相对应的耳机指示灯,所述无线耳机的主体部分上设置有mems 麦克风,所述无线耳机的主体部分的上部位置设置有扬声器,且所述无线耳机的内部还设置有充电口电路、聒噪处理器和无线收发模块;且所述的手持部分与耳机部分通过手持部分上的无线模块与耳机部分上的无线收发模块配对式连接。
11.在上述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导电路能够将拾音器收集的听诊音传导至声音处理器。
12.在上述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显示器上包含有电量显示、音量显示以及计时显示。
13.在上述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usb插接口可作为充电接口和内存信息的输出端口。
14.在上述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无线模块可进行“一对多”连接,其中手持部分为主设备,各无线耳机为从设备。
15.在上述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除本装置中原配的数副入耳式无线耳机外,也可为能与手持部分内部的无线模块建立连接的入耳式或头戴式无线耳机配对连接。
16.在上述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无线听诊器上还设置有上位pc系统;所述的上位pc系统为各科室的医院信息系统;所述的医院信息系统为与手持部分上无线模块的无线电协议配对的系统,能接收并同步无线听诊器发出的存储信息。
17.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整体为胸件与耳件独立的分体式结构,临床医生在进行心肺、血管听诊时,不会受到传统声学听诊器导音胶管长度的限制,可由患者自身或防护严密的护士操作手持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或者检查可疑有传染病的患者时,能
够保持相对较远的安全距离并减少接触时间。
19.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听诊时,声音处理系统的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可对拾音器收集的听诊音进行前期处理,并通过手持部分外部的音量调节按钮放大或以原声不放大将声音传输给无线耳机。此外,无线耳机可同时开启降噪模式,最终使检查医生获取最清晰而准确的听诊音,防止错听误判。
20.3、作为该实用新型主设备的手持部分具有功能集成度高、体积小的特点,因此更具便携性和实用性。其从设备的耳机部分可为任何能与之配对的无线耳机,因此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学生可自带无线耳机,现场“一对多”连接,实现学生同步收听、医生实时讲解教学的目的。
21.4、在本实用新型中每次使用时该无线听诊器获取的听诊信息都会通过声音处理系统的存储器将其保存,临床医生可利用数据线连接usb接口将其输出拷贝到移动设备中。同时在该无线听诊器的一定范围内若存在搭载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还可通过wi

fi实时传输数据到该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中。上述两种方式均可实现患者听诊信息的保存和后续的网络共享,进一步的可满足实时院内会诊或远程诊疗的需求。
附图说明
2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手持部分的头部示意图。
24.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手持部分的底部示意图。
25.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无线耳机的局部示意图。
26.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手持柄内部的部分工作流程图。
27.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无线耳机内部的部分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9.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30.1.拾音器
ꢀꢀꢀꢀꢀꢀꢀꢀꢀꢀꢀꢀꢀꢀ
2.手持柄
ꢀꢀꢀꢀꢀꢀꢀꢀꢀꢀꢀꢀꢀ
3.显示器
31.4.声音处理系统
ꢀꢀꢀꢀꢀꢀꢀꢀ
5.传导电路
ꢀꢀꢀꢀꢀꢀꢀꢀꢀꢀꢀ
6.可充锂电池
32.7.存储器
ꢀꢀꢀꢀꢀꢀꢀꢀꢀꢀꢀꢀꢀꢀ
8.无线耳机
ꢀꢀꢀꢀꢀꢀꢀꢀꢀꢀꢀ
11.麦克风
33.12.薄层橡胶圈
ꢀꢀꢀꢀꢀꢀꢀꢀꢀ
21.计时开关
ꢀꢀꢀꢀꢀꢀꢀꢀꢀꢀ
22.音量调节按钮
34.23.指示灯
ꢀꢀꢀꢀꢀꢀꢀꢀꢀꢀꢀꢀꢀ
24.usb插接口
ꢀꢀꢀꢀꢀꢀꢀꢀꢀ
25.电源开关
35.26.无线开关
ꢀꢀꢀꢀꢀꢀꢀꢀꢀꢀꢀ
42.滤波电路
ꢀꢀꢀꢀꢀꢀꢀꢀꢀꢀ
43.放大电路
36.44.a/d转换电路
ꢀꢀꢀꢀꢀꢀꢀꢀ
45.微处理器
ꢀꢀꢀꢀꢀꢀꢀꢀꢀꢀ
46.无线模块
37.81.耳机电源开关
ꢀꢀꢀꢀꢀꢀꢀ
82.耳机无线开关
ꢀꢀꢀꢀꢀ
83.耳机降噪功能开关
38.84.mems麦克风
ꢀꢀꢀꢀꢀꢀꢀꢀ
85.耳机扬声器
ꢀꢀꢀꢀꢀꢀꢀ
86.充电口电路
39.87.聒噪处理器
ꢀꢀꢀꢀꢀꢀꢀꢀꢀ
88.无线收发模块
ꢀꢀꢀꢀꢀ
89.耳机指示灯
40.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
41.请参见附图1

6所示,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手持部分的头部示意图。附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手持部分的底部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无线耳机的局部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手持柄内部的部分工作流程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上无线耳机内部的部分工作流程图。
42.本装置主要解决在目前的新冠状病情的形式下传统导管式听诊器需要与患者之间近距离接触容易造成感染,同时在目前临床教学方面,普通的听诊器同一时间只能提供给一名医生进行听诊检查用,后续学生依次听诊时,获取的信息各不相同,不利于临床上级医生对年轻医生开展群体带教工作的问题,对此特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
43.请参见附图1

3所示,所述的无线听诊器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手持部分和耳机部分,所述手持部分的形状近似为手电筒状,所述的手持部分包括拾音器1、手持柄2以及显示器3,所述手持柄2为圆柱形结构,该设置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握持,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携性,在所述手持柄2的头端连接一拾音器1,所述手持柄2的尾端平面上还设置有显示器 3,所述的显示器3可以为lcd显示屏,用来显示基本的功能信息;且所述的拾音器为配备麦克风11的听诊头,在拾音器1的边缘还包裹有一薄层橡胶圈12,所述的薄层橡胶圈 12能够在听诊器接触身体时更加贴合与患者的身体,达到很好的贴合性,进而更加准确的收集听诊到的声音,以便于准确做出听诊结果;所述手持柄2的正对面上设置有计时开关 21,所述的计时开关21用来计时心率,能够读取到患者每分钟的心跳次数,解决了传统边听诊心跳边看手表时间的问题,提高了诊断的效率性和正确性;在计时开关21的上方设置有音量调节按钮22,该设置能够解决在听诊检查者处于相对嘈杂的环境时,也能够通过调节音量来提高听诊的声音,使其能够更加准确的获取清晰准确的听诊音,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44.所述手持柄2的侧面设置有usb插接口24,在usb插接口24的上方设置有电源开关25以及无线开关26,所述电源开关25以及无线开关26的一旁还设置有相对应的指示灯23;所述手持柄2的内部还包括传导电路5、声音处理系统4以及可充锂电池6和存储器7,且所述的usb插接口24与可充锂电池6以及存储器7电性连接;所述的声音处理器4还包括滤波电路42、放大电路43、a/d转换电路44、微处理器45、无线模块46;且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4与传导电路5电性连接:所述的传导电路5、滤波电路42、放大电路43、a/d 转换电路44、微处理器45、无线模块46顺次电性连接;所述的存储器7与微处理器45电性连接,所述的存储器7用于存储微处理器45处理后的听诊音;所述的存储器7和可充电锂电池6与外部usb插接口24并行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45还与显示器3直接电性连接,所述的显示器3上可输出显示时间“t”、电量“e”和音量“v”;所述的音量“v”可调范围为0~ 9级,依次增大;
45.所述的耳机部分为一对带有主动降噪功能的入耳式无线耳机8,所述无线耳机8的主体部分上设置有耳机电源开关81、耳机无线开关82以及耳机降噪功能开关83,且在耳机电源开关81和耳机无线开关82的一旁还对应设置有相对应的耳机指示灯89;所述耳机降噪功能开关83的上方为两枚mems麦克风84,分别收集耳内和外界噪声;所述的mems麦克风84
上方为耳机扬声器85,且所述无线耳机8的内部还设置有充电口电路86、聒噪处理器87和无线收发模块88;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88作为从设备来连接手持部分;所述的耳机降噪处理器87用于开启无线耳机8的主动降噪功能,且所述的手持部分与耳机部分通过手持部分上的无线模块与耳机部分上的无线收发模块配对式连接,且本装置中的入耳式无线耳机的技术是现有一种较为成熟的耳机产品,本实用新型中可直接采用,这里就不再对蓝牙无线耳机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4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传导电路5能够将拾音器1收集的听诊音传导至声音处理系统4。所述拾音器本体内部的麦克风能够将收集到的声音信号通过传导电路传递到声音处理器内,并通过前置放大电路43、滤波电路42、a/d转换电路44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传送到微处理器45中进行处理,微处理器45将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利用无线模块传递给耳机,进而可以方便医生面对患有传染疾病的患者,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47.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显示器3上包含有电量显示、音量显示以及计时显示,且所述显示器3的设置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患者的听诊信息,以便于正确的进行诊断。
4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usb插接口24可作为充电接口和内存信息的输出端口。所述的usb插接口24不仅能够进行日常的充电功能,还可以将读取后的听诊信息作为内部储存器上的信息进行传输,防止患者的听诊数据丢失和损坏,而且也方便对患者的信息进行集中诊断。
4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需要进行心、肺及血管听诊时,首先轻按手持柄电源开关开启手持部分电源,手持柄电源指示灯同时亮起,并且显示器开启亮屏,满电量初始状态显示“t:00:00”、“e:100%”、“v:0”,接着轻按手持柄无线开关,手持柄无线指示灯亮起,无线处于待连接状态,此时说明手持部分已进入运行状态。下一步听诊检查者取出无线耳机快速轻按一次耳机电源/无线开关,待耳机电源/无线指示灯亮起后,将无线耳机靠近手持部分,长按耳机电源/无线开关,待耳机电源/无线指示灯开始闪烁,说明无线耳机内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已与手持柄内部的无线模块连接成功。此刻只需将拾音器紧贴患者需要听诊的部位,薄层橡胶圈可进一步保证其与皮肤紧密贴合以获取相对清晰的听诊音。传导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将麦克风收集的听诊音传输至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耳机部分,最终检查者可在相对自由且安全的距离之外完成听诊操作。其中,微处理器还可将处理后的听诊音信息保存在存储器中,后续可通过连接 usb插接口和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数据导出和回放;可充电锂电池用于对整个手持部分的电路进行供电,在电量不足时,使用usb数据线连接usb插接口和充电插头或者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将电量实时显示在显示器的电量显示“e”处。当需要进行心率计算时,只需轻按计时开关,显示器上的计时显示“t”开始计时,并在时间每计时分钟时于耳机部分发出提示音,从而免除目前检查者听诊心率时需要额外携带手表或时钟计时的不便;当听诊检查者处于相对嘈杂的环境时,可以轻按音量增大按钮调高听诊的声音,并与显示器上的音量显示“v”处显示0~9(音量逐级升高),或者轻按降噪功能开关,开启无线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从而隔绝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更加准确的获取听诊音并作出诊断。特别注意的是,在每次开启使用本无线听诊器时,初始音量均会归“0”,即处于听诊音的原声大小,以确保首次听诊检查能听诊出心音遥远或心音微弱的患者,防止漏诊。此外,若患者为住院病人,管床医生在行床边听诊检查时,手持部分的听诊信息还能通过无线电协议实现短距离、实时同步到医生办公室计
算机的上位医院信息系统中,方便心内科、呼吸内科医生对疑难病例进行院内会诊。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能够在临床医生进行心肺、血管听诊时,不会受到传统声学听诊器导音胶管长度的限制,可由患者自身或防护严密的护士操作手持部,特别是在新冠状疫情期间或者检查可疑有传染病的患者时,能够保持相对较远的安全距离并减少接触时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在面对嘈杂的环境中进行听诊时,声音处理系统的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可对拾音器收集的听诊音进行前期处理,并通过手持部分外部的音量调节按钮放大或以原声不放大将声音传输给无线耳机。此外,无线耳机可同时开启降噪模式,最终使检查医生获取最清晰而准确的听诊音,防止错听误判;且本实用新型主设备的手持部分具有功能集成度高、体积小的特点,因此更具便携性和实用性。其从设备的耳机部分可为任何能与之配对的无线耳机,因此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学生可自带无线耳机,现场“一对多”连接,实现学生同步收听、医生实时讲解教学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在每次使用时该无线听诊器获取的听诊信息都会通过声音处理系统的存储器将其保存,临床医生可利用数据线连接usb插接口将其输出拷贝到移动设备中。同时在该无线听诊器的一定范围内若存在搭载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还可通过wi

fi实时传输数据到该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中。上述两种方式均可实现患者听诊信息的保存和后续的网络共享,进一步的可满足实时院内会诊或远程诊疗的需求;且本装置中所述的耳机部分内部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便不多加赘述;所述的入耳式无线耳机5 为本实用新型原配的无线耳机;所述的耳机部分为支持与听诊器手持部分的无线模块建立“一对多”连接的任何入耳式或头戴式无线耳机;所述的工作原理附图5及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部主要功能模块,其电路连接及其他非主要元件存在但不在说明范围内。
51.实施例2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
5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无线模块可进行“一对多”连接,其中手持部分为主设备,各无线耳机为从设备。优选除本装置中原配的数副入耳式无线耳机外,也可为其它任何能与手持部分内部的无线模块建立连接的其它入耳式或头戴式无线耳机配对连接。
53.在临床带教方面,以往的心肺及血管听诊的带教方式常为上级医生使用传统声学听诊器,首先对患者进行听诊检查,然后学生依次听诊。这种带教方式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缺点,上级医生和学生不能同步检查,因而获取的听诊信息并不相同,使得上级医生在解释听诊结果或分析病情时,学生无法感同身受。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听诊器,在“一对多”连接无线耳机后,所有学生都可以与上级医生同步获取听诊信息,上级现场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带教效果大大提升,并且也减少了医患的接触,安全性明显增加,且能够与其它入耳式或头戴式无线耳机配对连接的设置更加方便与临床的教学,同时也节约了需要再次购买耳机的资源,节省了开支,避免了不的浪费。
54.实施例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听诊器
5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无线听诊器上还设置有上位pc系统;所述的上位pc系统为各科室的医院信息系统;所述的医院信息系统为与手持部分上无线模块的无线电协议配对的系统,能接收并同步无线听诊器发出的存储信息。
56.本实用新型得益于存储器47的功能和上位系统的存在,可将每次收集的听诊信息保存起来或上传至计算机网络,用作后续分析。
57.1、该无线听诊器可由患者持有,作为家庭长期心肺血管功能的监测,定期复查时
只需通过usb插接口24导出一段时间保存的所有信息。
58.2、战地医院作为特殊的医疗情境,常因医疗人力资源的匮乏导致心肺及血管相关疾病诊断延误。在使用配备了上位pc系统的本实用新型后,收集的听诊信息可同步至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远程传输至各医院专家进行实时诊断分析,及时制定医疗方案,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59.3、航天事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航天员的身体情况尤其是心肺、血管功能关系之大。但因航天人员的限制,常无法单独配备符合航天要求的医疗人员。此时,由航天员携带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听诊器,在太空工作时实时检测心脏、肺及血管,并传输至地面指挥中心,由专业医疗人员解读分析、监测、指导航天员相关注意事项,能够帮助航天员更加安全地完成航天工作。
6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