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式自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2252发布日期:2021-12-04 09:4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防滑式自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式自动注射器。


背景技术:

2.自动注射器是辅助预灌封注射制剂(灌装有药液的预灌封注射器即pfs,prefilled syringe)进行注射的一种医疗器械装置。由于预灌封注射制剂中药液的蛋白浓度较高,因此药液的粘度,也通常较高,较高的粘度导致直接推注预灌封注射制剂使药液进入病人皮下组织会比较困难,因此通常需要自动注射器装置辅助预灌封注射制剂进行注射,自动注射器内含动力弹簧,这个动力弹簧能为推注药液提供推注动力。
3.患者从包装盒中拿出自动注射器后,拔出笔帽,手握自动注射器后部按压皮肤进行注射。患者依据自动注射器靠近笔帽部位的视窗观察药物的注射情况。
4.但是,现有的自动注射器整体为圆柱形,且表面光滑,若没有阻挡,自动注射器有时候会从放置的平面上滚落。
5.具体来说:
6.患者在进行药物注射时,往往处于比平常更紧张的状态,或者有时身体状态本来就不佳。导致患者在使用自动注射器前后,可能会将其随意放置在自己周围平面上。若自动注射器还未使用,其从放置处滚落的话,可能会摔碎自动注射器内部的pfs,或者损坏自动注射器内部的结构,造成自动注射器的报废。摔碎pfs后,不利于人员对废物的处理,也可能导致患者或回收人员被碎裂的pfs划伤。
7.同时,如患者因紧张出汗,且该自动注射器手握面较为光滑,可能会导致患者无法握稳自动注射器,导致注射失败,甚至伤到自己。
8.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防滑式自动注射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式自动注射器。
10.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包括有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其中:所述注射器本体位于观察窗的后端设有握持区域,所述握持区域内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握持区域内还设置有若干防滑构造,所述观察窗与握持区域之间设置有止位构造。
11.进一步地,上述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其中,所述防滑纹路为条状纹路;或是为点阵纹路;或是为正向井字纹路。
12.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其中,所述防滑构造为若干防滑环。
13.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其中,所述防滑环之间等距离分布。
14.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其中,所述防滑环的最高点与注射器本体之间的距离为0.5至1毫米。
15.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其中,观察窗与握持区域起始位置的中间点设置有止位构造,该止位构造的反面位于注射器本体的镜像位置同样设置有另一个止位构造。
16.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其中,所述止位构造为圆弧止位凸起。
17.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其中,所述圆弧止位凸起上设置有反向井字纹路。
18.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9.1、依托于防滑纹路的存在,可以提高手部握持的摩擦力。
20.2、设有防滑构造,能够与防滑纹路配合,即使患者虚弱无力时也可以顺利握持完成注射。
21.3、设有止位构造,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握持期间对观察窗进行非必要的遮挡,确保顺利注射。
22.4、止位构造可以起到防翻滚的作用,避免意外滚动跌落。
23.5、整体构造简单,实施效果好,易于制造和使用。
2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25.图1是防滑式自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27.1 注射器本体
ꢀꢀꢀꢀꢀꢀꢀꢀꢀꢀꢀ
2 观察窗
28.3 条状纹路
ꢀꢀꢀꢀꢀꢀꢀꢀꢀꢀꢀꢀꢀ
4 正向井字纹路
29.5 防滑环
ꢀꢀꢀꢀꢀꢀꢀꢀꢀꢀꢀꢀꢀꢀꢀ
6 止位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如图1的防滑式自动注射器,包括有注射器本体1,注射器本体1上设置有观察窗2,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考虑到日常使用期间的防滑握持需要,在注射器本体1位于观察窗2的后端设有握持区域。具体来说,握持区域内设置有防滑纹路。同时,为了增加防滑效果,在握持区域内还设置有若干防滑构造。并且,为了避免患者握持不当对观察窗2进行遮挡,观察窗2与握持区域之间设置有止位构造6。这样,便于握持的时候感知当前注射器本体1处于手部的哪个位置,一旦握到止位构造6就表示可能存在观察窗2的遮挡,需要调整握持位置。
32.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拥有较佳的防滑效果,增加适当的表面摩擦力,采用的防滑纹路为条状纹路3,或是为点阵纹路。并且,为了实现防滑纹路的大范围覆盖,亦可以采用正向井字纹路4。
33.结合实际实施来看,采用的防滑构造为若干防滑环5,防滑环5之间等距离分布。这样,可以给手掌部位提供必要的防滑支持,增加手掌肌肉与注射器本体1的接触面积。同时,
为了拥有较佳的握持手感,防滑环5的最高点与注射器本体1之间的距离为0.5至1毫米。这样,既可以让患者感知到该防滑环5的位置,又不会显得突兀而搁手。
34.进一步来看,为了更好实现握持的止位,在观察窗2与握持区域起始位置的中间点设置有止位构造6,该止位构造6的反面位于注射器本体1的镜像位置同样设置有另一个止位构造6。这样,握持的时候,无论是手呈正向拳状握持还是反向握持,处于拳状的手的上端或是下端能有效感知到止位构造6的存在,避免再次前行。具体来说,止位构造6为圆弧止位凸起。这样,便于患者感知,发生握持错误的时候存在不适应感。
35.再进一步来看,圆弧止位凸起上设置有反向井字纹路。这样,可以与原本存在的防滑纹路相区别,避免用户顺延正向井字纹路4握持,即便是出现错误的握持还以为处于正确位置。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7.对患者经常握住的自动注射器区域增加摩擦力,使得患者在使用自动注射器时,可以握得更加稳固,即使患者虚弱无力时,也可以自己握住自动注射器进行注射。同时也给予了患者提示:该区域作为注射时手握部位的作用。
38.在观察窗旁边有带有纹路的凸起,患者在手握自动注射器时,该凸起给予患者提示作用,因患者主要依靠观察窗观察自动注射器的注射进程,凸起的部位会一定程度上阻止患者的手握住,防止患者的手遮挡住观察窗部分,影响患者观察注射情况。
39.另外,在放置自动注射器时,观察窗旁边的止位构造能有效的避免了自动注射器的滚动,起到防滑防跌落的作用。
40.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41.1、依托于防滑纹路的存在,可以提高手部握持的摩擦力。
42.2、设有防滑构造,能够与防滑纹路配合,即使患者虚弱无力时也可以顺利握持完成注射。
43.3、设有止位构造,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握持期间对观察窗进行非必要的遮挡,确保顺利注射。
44.4、止位构造可以起到防翻滚的作用,避免意外滚动跌落。
45.5、整体构造简单,实施效果好,易于制造和使用。
46.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构造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是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来进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术语“主”、“副”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主”、“副”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并且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组件上。
4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