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0547发布日期:2021-10-24 05:4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


背景技术:

2.棘突打孔器的作用是对脊椎上的棘突处进行打孔,结构形状为夹持钳形式,工作方式多为夹持施压型打孔;通过对棘突的夹持施力,使得打孔器前端的尖锐部刺穿棘突以形成一个贯通的固定孔。
3.但是在患者骨质疏松、脆弱等情况下,夹持施压型的棘突打孔器会对原本脆弱的棘突处造成额外的损伤,且该损伤的如导致棘突的固定孔周围出现裂缝等,不利于将棘突处的固定孔作为用于骨骼固定的锚点。
4.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夹持施压型棘突打孔器不能使用在脆弱的棘突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施压型棘突打孔器不能使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问题;达到棘突打孔器可以适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效果。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所述手摇式棘突打孔器作用在脊椎骨的棘突上,包括:夹持臂,所述夹持臂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持臂相对设置;所述夹持臂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为长条状;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主壳体上,且端盖和主壳体配合构成一个容置腔;旋切刀头,所述旋切刀头设置在主壳体上;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容置腔内,且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旋切刀头,另一端对外露出;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两个夹持臂;其中,至少一个夹持臂和连接架之间活动连接,通过连接架使得两个夹持臂之间的间距可调。
7.作为优选,所述旋切刀头的前端为带齿的圆筒状,且所述旋切刀头的前端相对于主壳体的内侧外露。
8.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输入件,所述输入件设置在容置腔上,且所述输入件的部分相对于容置腔外露;输出件,所述输出件设置在旋切刀头上;以及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分别连接并作用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上。
9.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具体为传动带或传动齿轮组。
10.作为优选,所述主壳体和端盖之间螺钉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主壳体的前端内侧设置有定位齿。
12.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齿设置在旋切刀头的前端。
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一移动槽,且所述移动槽上设置有一移动件;其中,所述移动件和一夹持臂固定连接,通过移动件使得夹持臂沿移动槽移动。
14.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臂还包括一手摇件,所述手摇件连接并作用在传动组件上,通
过手摇件使得旋切刀头转动。
15.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臂还包括一气动件,所述气动件连接并作用在传动组件上;其中,所述气动件可连接一气源,并通过气源使得气动件带动旋切刀头转动。
1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7.1、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旋切刀头和与旋切刀头配合的传动组件,使得本装置可以采用磨削的方式对棘突进行打孔操作;基于磨削时对棘突处的施力小,以保证对于脆弱的棘突可以安稳的完成打孔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施压型棘突打孔器不能使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问题;达到棘突打孔器可以适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效果。
18.2、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主壳体上设置固定齿,以使得本装置在夹持棘突时,可以稳定的固定位置,以避免在打孔过程中本装置相对于棘突滑移。保证本装置的打孔一气呵成,一遍对棘突处操作额外的损伤。
19.3、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手摇件或气动件,使得操作者可以使旋切刀头转动,以便于本装置对棘突进行磨削式打孔。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在脊椎骨上的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又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在脊椎骨上的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的仰视向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持臂的俯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又一种夹持臂的俯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再一种夹持臂的俯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再再一种夹持臂的俯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脊椎骨;11、棘突;2、打孔器;21、夹持臂;211、主壳体;212、端盖;213、定位齿;214、旋切刀头;215、输出件;216、输入件;217、传动件;22、连接架;221、移动槽;222、移动件;23、手摇件;24、气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通过设置旋切刀头214和与旋切刀头214配合的传动组件,使得本装置可以采用磨削的方式对棘突11进行打孔操作;基于磨削时对棘突11处的施力小,以保证对于脆弱的棘突11可以安稳的完成打孔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施压型棘突打孔器不能使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问题;达到棘突打孔器可以适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效果。
3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2.一种手摇式棘突打孔器,手摇式棘突打孔器作用在脊椎骨1的棘突11上,包括:夹持臂21、连接件以及手摇件23或气动件24。其中,夹持臂2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持臂21相对设置,以夹持在棘突11的两侧,并利用手摇件23或气动件24带动夹持臂21上的旋切刀头214转动,以磨削的方式在棘突11上打孔。
33.夹持臂21,夹持臂21包括:主壳体211、定位齿213、端盖212、旋切刀头214以及传动组件。其中,主壳体211为长条状;定位齿213设置在主壳体211的前端内侧,且定位齿213设置在旋切刀头214的前端;端盖212设置在主壳体211上,如端盖212和主壳体211之间螺钉连接,且端盖212和主壳体211配合构成一个容置腔;旋切刀头214设置在主壳体211上,旋切刀头214的前端为带齿的圆筒状,且旋切刀头214的前端相对于主壳体211的内侧外露;传动组件设置在容置腔内,且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旋切刀头214,另一端对外露出;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旋切刀头214相对于主壳体211转动。
34.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输入件216、输出件215以及传动件217。输入件216设置在容置腔上,且输入件216的部分相对于容置腔外露;输出件215设置在旋切刀头214上;传动件217分别连接并作用在输入件216和输出件215上。需要说明的是,传动件217具体为传动带或传动齿轮组,输入件216和输出件215可以选择齿轮。
35.连接架22,连接架22连接两个夹持臂21;其中,至少一个夹持臂21和连接架22之间活动连接,通过连接架22使得两个夹持臂21之间的间距可调。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架22上设置有一移动槽221,且移动槽221上设置有一移动件222;其中,移动件222和一夹持臂21固定连接,通过移动件222使得夹持臂21沿移动槽221移动。
36.手摇件23,用于手摇转动;手摇件23连接并作用在传动组件上,通过手摇件23使得旋切刀头214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传动组件的输入件216和手摇件23之间设置一个软轴,以便于手摇件23可以远离夹持臂21,以便于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力摇动。
37.气动件24,用于气动转动,气动件24连接并作用在传动组件上;其中,气动件24可连接一气源,并通过气源使得气动件24带动旋切刀头214转动。
38.工作原理:
39.利用两个夹持臂21上的定位齿213对棘突11进行夹持,并通过手摇件23或气动件24来带动传动组件动作,利用传动组件带动旋切刀头214相对于棘突11进行磨削动作,以在棘突11上打孔。
40.技术效果:
41.1、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旋切刀头和与旋切刀头配合的传动组件,使得本装置可以采用磨削的方式对棘突进行打孔操作;基于磨削时对棘突处的施力小,以保证对于脆弱的棘突可以安稳的完成打孔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施压型棘突打孔器不能使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问题;达到棘突打孔器可以适用在脆弱的棘突上的技术效果。
42.2、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主壳体上设置固定齿,以使得本装置在夹持棘突时,可以稳定的固定位置,以避免在打孔过程中本装置相对于棘突滑移。保证本装置的打孔一气呵成,一遍对棘突处操作额外的损伤。
43.3、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手摇件或气动件,使得操作者可以使旋切刀头转动,以便于本装置对棘突进行磨削式打孔。
44.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4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