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3666发布日期:2021-12-25 00:0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器械领域,即一种保健椅。


背景技术:

2.俗话说“万病之源,起于颈椎”。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阶层和机不离手的低头族们,由于长时间保持僵硬的姿势,必然引起连接椎骨之间的软筋发生变形或萎缩,进而触碰椎管内外的神经引起疼痛,表现为腰酸背痛、脖子发硬、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疲劳健忘,头痛心烦等亚健康症状,如不及时调理,逐渐气滞血瘀,就会出现更大疾病。
3.在世界成年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高达75%以上,《中国城市白领亚健康状态白皮书》表明,中国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4.依据《黄帝内经》:“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古老智慧,及人体自然下坠的原理,通过牵引拉伸的方式,能让身体逐渐恢复到“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的状态,有效解决了“亚健康”这一世界性难题。
5.2015年本人因头晕目眩,脖子不能动而住院治疗,经过拍片诊断,发现颈椎的七节全部增生,连接颈椎骨之间软筋变形凸起压迫神经而致,于是住院进行为期二周的牵引伸筋治疗后得以康复出院,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患有腰酸背痛也缓解了许多。
6.研究中发现,腰酸背痛,脖子发硬,心情烦躁,不易睡眠等症状均和人体的中枢神经之一的脊椎有关,脊椎骨中分布着大量神经,它是人体神经系统重要的通道,和人体全身的神经相连,通过反射传递到大脑。因此脊椎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可以引起人体脊椎骨中心神经的变化,从而引起相对应的反射区产生痛感,这正是引起亚健康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7.既然亚健康是由脊椎变形而引起,而牵引伸筋是预防、治疗亚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筋长一寸、命延十年”、“骨正筋柔、气血自流”。
8.正在兴起的瑜伽热、太极拳热,其原理均为牵引伸筋,保护脊椎,这已成为全人类健康的一大趋势。因此设计出一种伸筋保健椅。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颈椎、腰椎、脊椎之间的软筋发生变形或萎缩,压迫神经引发疼痛,而设计一种保健椅。
10.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健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腿、座面、扶手、椅背、撑颈装置,升降机构和驱动装置,所述的撑颈装置包括颌骨钳夹、头枕,升降机构包括槽形滑道和滑柱,撑颈装置设置在椅背的上方与升降机构的滑柱上部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滑道镶嵌在椅背中,升降机构由驱动装置驱动。
11.所述颌骨钳夹有两支,分别安装在钳夹鞘内,钳夹鞘通过铰接轴、铰接座铰接在头枕的两侧,并可围绕铰接轴开合;在钳夹鞘下部和铰接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600的沟槽,沟槽围绕铰接轴辐射状分布,钳夹鞘上部和铰接座间设有压缩弹簧;颌骨钳夹与钳夹鞘滑动
配合,在钳夹鞘的一侧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弹簧和定位球,定位球与颌骨钳夹上设置的凹坑对应。
12.所说的升降机构包括槽形滑道和滑柱,槽形滑道与椅背固定连接并且槽口向外,滑柱与槽形滑道滑动配合,滑柱的外侧面上设有齿条,齿条的下端设有与其啮合的齿轮,齿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13.所说的驱动装置是一种涡轮涡杆减速电机,通过设置在扶手上的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
14.更进一步,所说的驱动装置是一种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端与滑柱铰连接,下端与椅背铰连接,通过设置在扶手上的开关,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实现升降机构的上下运动。
15.所说的保健椅是一种转椅或固定座椅
16.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颈椎的牵引,使颈椎及椎骨和连接处的软筋达到正常值,解除对脊椎骨内神经触碰,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 是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 是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 是颌骨钳夹开合示意图;
20.图4 是颌骨钳夹与头枕连接示意图;
21.图5 是颌骨钳夹铰接示意图;
22.图6 是钳夹鞘下部和铰接座的接触面上设置的600沟槽示意图;
23.图7 是颌骨钳夹定位装置示意图;
24.图8 是图1、图9 a

a剖面放大图;
25.图9 是齿轮齿条升降机构示意图;
26.图10是电动推杆升降机构示意图;
27.图11是图10 b

b剖面图;
28.图12是第六实施例固定座椅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固定座椅电动推杆升降机构示意图;
30.图14是颌骨钳夹合拢时结构示意图。
31.由图可见:椅腿1,座面2,扶手3,椅背4,撑颈装置5,颌骨钳夹501、头枕502、钳夹鞘503、铰接轴504、铰接座505、压缩弹簧506、定位装置507、弹簧5071、定位球5072,升降机构6,槽形滑道601、滑柱602、齿条603、齿轮604,驱动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是:长期受压迫的颈椎、腰椎、脊椎之间的软筋发生变形或萎缩,压迫神经引发疼痛,通过一段时间牵引伸筋治疗,使脊椎骨和连接处的软筋恢复正常,疼痛自然消失,症状得以康复。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几种实施例。
33.第一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保健椅,包括椅腿1、座面2、扶手3、椅背4、撑颈装置5,升降机构6和驱动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颈装置5包括颌骨钳夹501、头枕502,升降机构6包括槽形滑道601和滑柱602,撑颈装置5设置在椅背4的上方与升降机构6的滑柱
602上部固定连接,升降机构6的滑道601镶嵌在椅背4中,升降机构6由驱动装置7驱动。
34.升降机构6的上下运动,带动撑颈装置5上下运动,撑颈装置5中的两支颌骨钳夹501和头枕502环抱在下颌骨和头的后枕部,带动人的头部上下运动,使得人的颈椎、腰椎得以拉伸。
35.第二实施例,如图1、2、3、4、5、6、7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颌骨钳夹501有两支,分别安装在钳夹鞘503内,钳夹鞘503通过铰接轴504、铰接座505固定在头枕502的两侧,并可围绕铰接轴504开合;在钳夹鞘503下部和铰接座505的接触面上均设有600的沟槽,沟槽围绕铰接轴504辐射状分布,钳夹鞘503上部和铰接座505间设有压缩弹簧506;压缩弹簧506将钳夹鞘503紧紧地压在铰接座505上,加之在弹簧506和接触面上设置的600沟槽的作用下,使颌骨钳夹501相对铰接座505不易随意转动,调节弹簧的压力,可以增减沟槽的摩擦力,在未拉伸前,不受升降机构6升降力的作用,两支颌骨钳夹501较易开合,开合时只克服压缩弹簧506施加的压力所引起的摩擦力;当拉伸时,升降机构6作用在铰接座505上的力增大,钳夹鞘503和铰接座505间的摩擦力增大,保证两支颌骨钳夹501在拉伸时不会突然张开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6.为满足不同人体大小的需要,颌骨钳夹501与钳夹鞘503滑动配合,颌骨钳夹501相对钳夹鞘503可以拉出或推入,适应人体大小的需要,钳夹鞘503的一侧设有定位装置507,定位装置507包括弹簧5071和定位球5072,定位球5072与颌骨钳夹501上设置的凹坑对应,凹坑在颌骨钳夹501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在拉出或推入时,颌骨钳夹501上设置的凹坑壁挤压定位球5072,凹坑壁斜面向上推动定位球5072,克服弹簧5071的弹力使定位球5072脱离凹坑,滑向另一个凹坑,颌骨钳夹501可以拉出或推入并且实现定位。
37.第三实施例,如图8、9、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说的升降机构6包括槽形滑道601和 滑柱602,槽形滑道601与椅背4固定连接并且槽口向外,滑柱602与槽形滑道601滑动配合,滑柱602的外侧面上设有齿条603,齿条603的下端设有与其啮合的齿轮604,齿轮604通过驱动装置7驱动旋转,在齿轮604的作用下,齿条603可上下运动,带动撑颈装置5上下移动,实现对颈椎的牵引拉伸作用。
38.第四实施例,如图1、8、9、12、14所示,在上述施例的基础上,所说的驱动装置7是一种涡轮涡杆减速电机,如图8所示,这种减速电机具有自锁功能,通过设置在扶手3上的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升降机构6的升降运动,并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自锁。
39.第五实施例,如图2、10、11、13所示,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说的驱动装置7是一种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端与滑柱602铰连接,下端与椅背4铰连接,通过设置在扶手3上的开关,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实现升降机构的上下运动。
40.这种驱动装置7有多种,如一种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上端与滑柱602铰连接,下端与椅背4铰连接,在扶手3上设置手动液压泵,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或是一种气缸,气缸的上端与滑柱602铰连接,下端与椅背4铰连接,在扶手3上设置进气阀和放气阀,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或是一种手动升降机构,通过设置在扶手3上的摇杆,使第三实施例中的齿轮604转动,带动齿条603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
41.第六实施例,如图1、2、12、13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说的保健椅是一种转椅或固定座椅。
42.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