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

文档序号:27402029发布日期:2021-11-15 23:3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


背景技术:

2.目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是对上颌窦粘膜进行剥离的一种医疗器械,医护人员通过合适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分离上颌窦粘膜,将上颌窦底粘膜剥离,并向上推起,逐渐达到要求提起的高度。
3.根据发明人了解到的相关技术,有些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是由韩国登腾公司生产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包括手柄和剥离头,剥离头设于手柄的中心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的有效剥离范围是以手柄和剥离头的连接处为圆心,且以剥离头的半径的圆的区域,从而对上颌窦粘膜进行剥离。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种植孔径一般为3.3-5mm,剥离头的半径为0.8-1mm,由此,现有的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无法进行大范围的剥离,剥离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以解决现有的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的剥离范围小和剥离效率低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其包括:
6.手柄,所述手柄为细长形;
7.剥离部,所述剥离部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剥离部分别设于所述手柄相对的两侧,所述剥离部包括连接杆和剥离头,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手柄和所述剥离头连接,所述剥离头的长度为3mm-4.8mm。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头的形状呈类“鸭舌帽”设置,且所述剥离头的线角圆钝。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剥离头的长度不一样。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的夹角为110
°
-135
°
,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剥离头连接。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的长度为10mm-18mm,且所述第二杆体设有刻度线,相邻的所述刻度线之间的间距为2mm。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剥离头的朝向相反。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为1mm。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头的高度为1mm。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头具有相对设置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剥离头的头部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设为l1,所述剥离头的尾部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
侧壁之间的距离设为l2,所述l1大于所述l2。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和所述剥离部的材质为纯钛金属、钛合金和不锈钢中的一种。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8.该剥离头的长度为3mm-4.8mm,由此,该剥离头的长度满足种植孔径的范围,如此可以显著增加上颌窦粘膜剥离的范围,提高上颌窦粘膜剥离的效率,使得上颌窦粘膜的剥离更为有效。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剥离头和第二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剥离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手柄;2、连接杆;21、第一杆体;22、第二杆体;3、剥离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其包括手柄1和剥离部,手柄1为细长形;剥离部设为两个,两个剥离部分别设于手柄1相对的两侧,剥离部包括连接杆2和剥离头3,连接杆2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手柄1和剥离头3连接,剥离头3的长度为3mm-4.8mm。
26.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该剥离头3的长度为3mm-4.8mm,由此,该剥离头3的长度满足种植孔径的范围,如此可以显著增加上颌窦粘膜剥离的范围,提高上颌窦粘膜剥离的效率,使得上颌窦粘膜的剥离更为有效。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操作,剥离头3的形状呈类“鸭舌帽”设置,且剥离头3的线角圆钝,从而可以略微滚动剥离头3,进而获得不同的剥离角度,使得该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的可操作性更强。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两个剥离头3的长度不一样,换言之,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的剥离头3,从而适应不同的患者。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连接杆2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之间的夹角为110
°
-135
°
,第一杆体21与手柄1连接,第二杆体22与剥离头3连接,由此,医护人员只需要对手柄1进行微调整,即可实现剥离头3进入上颌窦底,使得上颌窦粘膜的剥离更为有效。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第二杆体22的长度为10mm-18mm,从而
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第二杆体22设有刻度线,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间距为2mm,从而便于医护人员知道第二杆体22进入上颌窦底的深度。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所示,两个剥离头3的朝向相反。由此,医护人员只需要将手柄1旋转一定的角度,并且将两个剥离头3调换角度,即可选用不同的剥离头3。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第二杆体22的直径为1mm,从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剥离头3的高度h为1mm,从而与人体的上颌窦相适配,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此外,当剥离头3的长度v不同时,宽度w也随之不同,如当剥离头3的长度v为3mm时,剥离头3的宽度w为2mm;当剥离头3的长度v为3.6mm时,剥离头3的宽度w为2.8mm;当剥离头3的长度v为4.6mm时,宽度w为3mm;当剥离头3的长度v为4mm时,宽度w为3mm,从而提供多种不同尺寸的剥离头3,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患者,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剥离头3的宽度是指剥离头3的最大宽度,剥离头3的头部和剥离头3的尾部均略收窄。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剥离头3具有相对设置的头部和尾部,剥离头3的头部与第二杆体22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设为l1,剥离头3的尾部与第二杆体22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设为l2,l1大于l2。由此,该第二杆体22不会对剥离头3进入上颌窦产生阻碍,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优选地,l1与l2之间的比值可以为9:1~18:1,其中,经过测试发现,当剥离头3的长度为4.6mm和第二杆体22的直径为1mm时,l1与l2分别为3.4mm和0.2mm;当剥离头3的长度为4mm时和第二杆体22的直径为1mm时,l1与l2分别为2.8mm和0.2mm;当剥离头3的长度为3.6mm时和第二杆体22的直径为1mm时,l1与l2分别为2.4mm和0.2mm;当剥离头3的长度为3mm和第二杆体22的直径为1mm时,l1与l2分别为1.8mm和0.2mm,上述尺寸的剥离头3的剥离效果最佳。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3所示,手柄1和剥离部的材质为纯钛金属、钛合金和不锈钢中的一种,由此,提高了该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的使用寿命。
36.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的使用方法,其过程为,医护人员将该剥离头3从牙槽嵴顶伸入上颌窦底后,轻柔转动该剥离头3,可以剥离上颌窦粘膜,使得粘膜松弛,并且可以往上膨起。
37.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颌窦提升粘膜剥离器,该剥离头3的长度为3mm-4.8mm,由此,该剥离头3的长度满足种植孔径的范围,如此可以显著增加上颌窦粘膜剥离的范围,提高上颌窦粘膜剥离的效率,使得上颌窦粘膜的剥离更为有效。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