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8433发布日期:2021-12-31 21:1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蒸汽发生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具。


背景技术:

2.以前,已知有能够向喉、鼻供给温热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具(日本特开2011

18894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

188947号公报的蒸汽发生器具具备:以成为在一部分具有开口的袋状的方式结合而成的第1片体(panel)和第2片体;和包含在各片体内的平板状的蒸汽发生体,构成为通过使第1片体和第2片体间的开口张开而形成能够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杯状。根据日本特开2011

188947号公报的蒸汽发生器具,能够通过向喉、鼻供给温热蒸汽而提高呼吸道粘膜的功能,得到预防感冒、流感等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具,所述蒸汽发生器具具备在贴面侧端部具有开口的有底筒状的口罩主体和能够在所述口罩主体的内部空间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体,所述口罩主体具有从所述贴面侧端部朝向位于该贴面侧端部的相反侧的闭塞侧端部变窄的周面,所述口罩主体的周面具有朝向所述内部空间凹陷的凹陷部,在所述口罩主体的周面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一对所述凹陷部。
附图说明
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蒸汽发生器具的图。
5.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汽发生器具的口罩主体的展开状态的展开图。
6.图3是沿着图2的a

a’线的剖面图。
7.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汽发生器具的折叠状态的图。
8.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汽发生器具的使用状态的图。
9.图6是使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汽发生器具变形为杯状的状态下的剖面图。
10.图7是表示测量水蒸汽产生量的装置的示意图。
11.图8是表示从与开口相对的方向观察使贴面侧端部开口的状态的杯主体的状态的图。
12.图9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口罩主体的图。
13.图10是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口罩主体的图。
14.图11是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口罩主体的图。
15.图12是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口罩主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日本特开2011

188947号公报的蒸汽发生器具从对使用者的面部的贴合性和使用时用手握持时的把持性的观点出发尚有改善的余地。
17.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使用者的面部的贴合性和使用时用手握持时的把持性优异的蒸汽发生器具。
18.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具,所述蒸汽发生器具具备:在贴面侧端部具有开口的有底筒状的口罩主体;和能够在所述口罩主体的内部空间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体,所述口罩主体具有从所述贴面侧端部朝向位于该贴面侧端部的相反侧的闭塞侧端部变窄的周面,所述口罩主体的周面具有朝向所述内部空间凹陷的凹陷部,在所述口罩主体的周面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一对所述凹陷部。
19.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具对使用者的面部的贴合性和使用时用手握持时的把持性优异。
20.[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
[0021]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是对各权利要求涉及的发明进行限定,此外,并非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于发明的解决方案都是必须的。
[0022]
[蒸汽发生器具的整体构成]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具备:能够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杯状的口罩主体2;和能够在口罩主体2的内部空间4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体3。
[0024]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杯状”是指一个端部开放,并且另一个端部闭塞的筒状,即有底筒状,其主体部的形状不限于圆筒形状,例如也包括方筒形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形成为杯状的口罩主体2的开放侧的端部称为“贴面侧端部5”,将位于贴面侧端部5的相反侧的闭塞侧的端部称为“闭塞侧端部6”。进一步,在本说明书中,将从平面方向观察“贴面侧端部5”和“闭塞侧端部6”配置成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口罩主体2的状态(即,图4的状态)下的上缘部称为“上侧侧缘部7”,将该状态下的下缘部称为“下侧侧缘部8”。此处,“上侧侧缘部7”是在以形状保持成杯状的口罩主体2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时,位于鼻侧的边缘部,“下侧侧缘部8”是在该状态下位于口侧(颌侧)的边缘部。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口罩主体2以后述的水平中心线13a为界上下对称,因此,也能够上下颠倒地佩戴,即以下侧侧缘部8位于鼻侧,上侧侧缘部7位于口侧(颌侧)的方式佩戴于使用者。
[0025]
[口罩主体的构成]
[0026]
如图1所示,口罩主体2具备形成该口罩主体2的半周面的第1片体部10a和形成剩余的半周面的第2片体部10b。图2是使口罩主体2以成为杯状时的内表面向上的方式展开的状态下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a

a’线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在闭塞侧端部6一体地连续,且具有以两个片体部10a、10b的闭塞侧端部6为界左右对称的形状。换句话说,口罩主体2由将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配置为左右对称而成的片状部件构成。
[0027]
如图2所示,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分别形成为从贴面侧端部5朝向闭塞侧端部6变窄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大致扇状。具体而言,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圆弧状地形成有贴面侧端部5,并且大致直线状地形成有闭塞侧端部6。此外,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中,从贴面侧端部5的上端至闭塞侧端部6的上端的上侧侧缘部7和从贴面侧端部5的下端至闭塞侧端部6的下端的下侧侧缘部8朝向在闭塞侧端部6侧彼此交叉的方向倾斜。进一步,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分别具有以连结第1片体部10a的贴面侧
端部5的中心和第2片体部10b的贴面侧端部5的中心的中心线(以下,称为“水平中心线13a”)为界上下对称的形状。
[0028]
贴面侧端部5具有75mm以上且200mm以下的曲率半径,优选具有80mm以上且120mm以下的曲率半径,进一步优选具有85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曲率半径。此外,贴面侧端部5具有160mm以上且220mm以下的圆弧长度,优选具有170mm以上且210mm以下的圆弧长度,进一步优选具有180mm以上且200mm以下的圆弧长度。
[0029]
如图2所示,在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分别形成有凹陷部12。凹陷部12形成为朝向水平中心线13a(各片体部10a、10b的内侧)描绘平缓的圆弧的凹状。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2是指在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上,朝向各片体部10a、10b的内侧的圆弧部分。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分别在从贴面侧端部5至闭塞侧端部6的范围具有朝向各片体部10a、10b的外侧的圆弧状的贴面侧圆弧部7a、8a、朝向各片体部10a、10b的内侧的圆弧状的凹陷部12、12、和朝向各片体部10a、10b的外侧的圆弧状的闭塞侧圆弧部7b、8b连续的波浪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凹陷部12被贴面侧圆弧部7a、8a和闭塞侧圆弧部7b、8b夹着。并且,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是指从贴面侧圆弧部7a的顶点(上侧拐点uf)至闭塞侧圆弧部7b的顶点(下侧拐点lf)的区域,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是指从贴面侧圆弧部8a的顶点(上侧拐点uf)至闭塞侧圆弧部8b的顶点(下侧拐点lf)的区域。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将使口罩主体2变形为杯状时的手指的按压力高效地传递至贴面侧端部5侧,顺畅地进行开口的张开的观点出发,优选凹陷部12为朝向贴面侧端部5侧的凹状。各凹陷部12尤其优选如图2所示,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的凹陷方向13b与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的凹陷方向13c的交叉点位于比各片体部10a、10b的矩心位置靠近贴面侧端部5侧的位置。此外,进一步优选该交叉点位于水平中心线13a上。
[0032]
凹陷部12在头顶部具有10mm以上且50mm以下的曲率半径,优选具有20mm以上且40mm以下的曲率半径,进一步优选具有25mm以上且35mm以下的曲率半径。此外,凹陷部12具有20mm以上且60mm以下的圆弧长度,优选具有30mm以上且50mm以下的圆弧长度,进一步优选具有35mm以上且45mm以下的圆弧长度。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口罩主体2具有多层结构。即,口罩主体2具备内表面片14和外表面片16,该内表面片14形成成为杯状时的内表面,该外表面片16形成成为杯状时的外表面。内表面片14和外表面片16形成为相同形状相同大小,在这些内表面片14和外表面片16之间配置有蒸汽发生体3。
[0034]
蒸汽发生体3以闭塞侧端部6为界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于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两者。具体而言,从在用杯状的口罩主体2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时,产生由使用者的口、鼻及脸颊和蒸汽发生体3包围的空间(参照图6),不抑制水蒸汽产生地提高蒸汽发生器具1内的温度和绝对湿度的观点,以及抑制蒸汽发生体3与肌肤接触的观点出发,蒸汽发生体3优选如图2和图3所示,左右对称地配置于口罩主体2的闭塞侧端部6附近。
[0035]
更具体而言,各蒸汽发生体3优选配置成各蒸汽发生体3的闭塞侧端部6侧的端部与闭塞侧端部6之间的距离d1(参照图3)为15mm以下,进一步优选配置成12mm以下,此外,优选配置成该最短距离为5mm以上,进一步优选配置成7mm以上。此外,各蒸汽发生体3优选配
置成各蒸汽发生体3的贴面侧端部5侧的端部与贴面侧端部5之间的距离d2(参照图3)为15mm以上,进一步优选配置成20mm以上,此外,优选配置成该最短距离为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配置成25mm以下。另外,这些距离d1和距离d2是指水平中心线13a上的距离。
[0036]
在外表面片16上涂敷有粘接剂(未图示),蒸汽发生体3和内表面片14经由该粘接剂粘接于外表面片16上。作为粘接剂,优选使用热熔型粘接剂,但不限于此,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固定方式。另外,也可以代替在外表面片16涂敷粘接剂的构成或者除此以外,采用在内表面片14涂敷粘接剂的构成。
[0037]
内表面片14和外表面片16的材料能够使用卫生用口罩的技术领域中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材料,只要是具有一定的透气性的材料则不对其种类作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无纺布或纱布等纤维片,从加工容易度和经济性的观点、以及得到良好的保形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无纺布。
[0038]
作为无纺布的纤维原材料,例如优选由选自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pe(聚乙烯)、pp(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人造丝;棉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纤维构成。此外,作为无纺布,能够采用使用上述的1种或2种以上的原材料的纤维,通过热风法、纺粘法、针刺法、熔喷法、梳理法、热熔接法、水流交织法、溶剂粘接法等所制得的无纺布,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在内表面片14和外表面片16两者由单层或多层的无纺布构成的情况下,蒸汽发生体3被2片以上的无纺布夹持。
[0039]
从使扩散的蒸汽的作用高效地作用于蒸汽发生器具1的使用者的身体的观点出发,优选内表面片14具有透气性。另一方面,外表面片16能够根据产品的设计而使用任意的材料,可以是透气性片、也可以是非透气性片,此外,可以具有伸缩性、也可以是非伸缩性的。作为具有伸缩性的片,可列举含有弹性纤维作为构成纤维的片、含有弹性长丝的片、通过罗纹编织等结构而体现伸缩性的片等。
[0040]
此外,内表面片14和外表面片16只要具有在使用者拿在手中时能够发挥可以保持形状的程度的刚性的克重即可。内表面片14优选选择以改善肌肤触感为目的的构成材料,外表面片16优选选择在对口罩主体2赋予保形性方面适宜的构成材料。
[0041]
具体而言,内表面片14的克重优选为20g/m2以上,更优选为4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g/m2以上,此外,优选为150g/m2以下,更优选为12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下。此外,外表面片16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上,更优选为5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上,此外,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下。
[0042]
如图4所示,口罩主体2在以闭塞侧端部6为中心将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折叠的状态下,以内表面片14成为内侧的方式将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除贴面侧端部5以外的边缘部(闭塞侧端部6、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相互结合,由此形成为在贴面侧端部5具有开口的袋状。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主体2中,在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彼此重叠的状态下,第1片体部10a的上侧侧缘部7和第2片体部10b的上侧侧缘部7通过上侧侧缘结合部20而密封,并且第1片体部10a的下侧侧缘部8和第2片体部10b的下侧侧缘部8通过下侧侧缘结合部22而密封。
[0043]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结合”除了通过热溶接、超声波溶接、高频溶接和粘接剂等任意的方法使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事后粘接的构成以外,还包括例如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从最初一体地形成的构成。因此,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闭塞侧端部6是第1片
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一体地连续的构成,因此,从最初开始闭塞,在本说明书中,这样的闭塞状态也包含在“结合”中。
[0044]
如图4所示,上侧侧缘结合部20具有沿着上侧侧缘部7的线形状,下侧侧缘结合部22具有沿着下侧侧缘部8的线形状。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上侧侧缘结合部20和下侧侧缘结合部22以从贴面侧端部5朝向闭塞侧端部6,这些上侧侧缘结合部20和下侧侧缘结合部22的间隔逐渐收窄的方式,相对于水平中心线13a倾斜。此外,从使口罩主体2变形为沿着鼻和颌的形状,形成相对于面部的立体形状的贴合性良好的蒸汽发生器具1的观点出发,上侧侧缘结合部20和下侧侧缘结合部22弯曲成沿着凹陷部12的形状,即朝向水平中心线13a(各片体部10a、10b的内侧)描绘平缓的圆弧的凹状。
[0045]
如图4所示,上侧侧缘结合部20从上侧侧缘部7向水平中心线13a侧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由此,在上侧侧缘部7与上侧侧缘结合部20之间形成有未实施结合处理的干边(dry edge)24。此外,下侧侧缘结合部22也同样地从下侧侧缘部8向水平中心线13a侧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由此,在下侧侧缘部8与下侧侧缘结合部22之间形成有未实施结合处理的干边24。上侧侧缘结合部20相对于上侧侧缘部7隔开0.5mm以上且5.0mm的间隔而设置于内侧,下侧侧缘结合部22相对于下侧侧缘部8隔开0.5mm以上且5.0mm的间隔而设置于内侧。
[0046]
具备以上构成的口罩主体2构成为通过将手放置在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和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并向使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彼此靠近的方向按压,使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未结合的圆弧状的周边部(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张开,从而从平面的袋状(参照图4)变形为立体的杯状(参照图1)。
[0047]
口罩主体2具有在使用者手持的状态下能够维持杯状(能够形状保持)的程度的刚性。此外,如图1所示,口罩主体2具有在形状保持为杯状的状态(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张开的状态)下,从贴面侧端部5朝向闭塞侧端部6变窄的周面。进一步,口罩主体2的周面具有朝向内部空间4凹陷的凹陷部12,在口罩主体2的周面的相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形成有一对该凹陷部12。
[0048]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口罩主体2的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具有能够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大小。
[0049]
具体而言,口罩主体2优选形状保持为杯状的状态下的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宽度w(参照图8)为40mm以上,更优选为6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此外,优选为170mm以下,更优选为1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0mm以下。这样,通过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宽度w为40mm以上,具有能够成为可以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大小,并且防止蒸汽发生体3与口和鼻的距离过宽,从而产生适度的温感和蒸汽量的优点。此外,通过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宽度w为170mm以下,具有能够防止蒸汽发生体3过度地靠近口和鼻,产生适度的温感和蒸汽量的优点。进一步,通过为该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宽度w,在后述的能够变更开口的大小的构成中也能够毫无问题地使用。另外,如图8所示,“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宽度w”是指形状保持为杯状的状态下的第1片体部10a的贴面侧端部5的中心与第2片体部10b的贴面侧端部5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0050]
此外,口罩主体2优选形状保持为杯状的状态下的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高度h(参照图8)为50mm以上,更优选为7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50mm以下,更优选为14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0mm以下。这样,通过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高度h为50mm
以上,具有能够成为可以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大小,并且防止蒸汽发生体3与口和鼻的距离过宽,从而产生适度的温感和蒸汽量的优点。此外,通过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高度h为150mm以下,具有能够防止蒸汽发生体3过度地靠近口和鼻,产生适度的温感和蒸汽量的优点。进一步,通过为该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高度h,在后述的能够变更开口的大小的构成中也能够毫无问题地使用。另外,如图8所示,“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的高度h”是指形状保持为杯状的状态下的上侧侧缘部7和贴面侧端部5的交点与下侧侧缘部8和贴面侧端部5的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0051]
如图5和图6所示,口罩主体2在用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状态下,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空间4的容积优选为50ml以上且200m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ml以上且150ml以下。通过将内部空间4的容积设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够良好地保持处理性、外观,并赋予充分的蒸汽感。此外,通过将内部空间4的容积设为上述下限值以上,易于呼吸并易于赋予蒸汽和香气成分。
[0052]
另外,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空间4不限于是通过口罩主体2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而形成的封闭的空间,也可以在口罩主体2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此处所说的微小的间隙是指按通常的方法佩戴蒸汽发生器具1时可能产生的间隙。因为该间隙是不损害由蒸汽发生体3产生的蒸汽带来的效果的程度的大小,所以即使在具有这样的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间隙部分作为沿着口罩主体2的边缘部封闭的部分来处理。
[0053]
[内部空间的容积测量法]
[0054]
此处,内部空间4的容积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测定。即,能够使用利用digital human technology inc.制造的平均人头数据(申请时的最新数据)造型的人头模型,再现蒸汽发生器具1的使用状态,并使用三维测量仪进行三维数据化来进行测定。此外,通过如日本特开2012

205926号公报所示那样,在口罩的内侧配置液体不透过性的薄膜并向该部分注水,成为与佩戴口罩相同的状态,朝下佩戴于面部,然后测量剩余的水的量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大致同样的值,因此,在因蒸汽发生器具1的形状而难以进行三维数据化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日本特开2012

205926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来测定内部空间4的容积。
[0055]
[蒸汽发生体的构成]
[0056]
蒸汽发生体3构成为能够通过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热并且产生水蒸汽,向使用者供给温热的水蒸汽。作为这样的蒸汽发生体3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采用粉体的混合物、抄造片等片状,或者在基材上涂敷有分散液等的涂布片等。此外,蒸汽发生体3优选含有易氧化性金属、碳成分和水。
[0057]
易氧化性金属是释放氧化反应热的金属,可以列举例如选自铁、铝、锌、锰、镁和钙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粉末或纤维。其中,从处理性、安全性、制造成本、保存性和稳定性的方面来看,优选铁,尤其优选铁粉。作为铁粉,可以列举例如还原铁粉和雾化铁粉等。易氧化性金属的粒子的粒径例如能够为0.1~300μm左右。
[0058]
碳成分具有保水能力、氧供给能力和催化能力的至少1种功能,优选兼具这3种功能。作为碳成分,例如能够使用选自活性炭、乙炔黑、和石墨中的1种或2种以上。在它们之中,从湿润时易于吸附氧、将发热体中的水分保持为一定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使用活性炭。
[0059]
蒸汽发生体3还含有保水材料,优选蒸汽扩散性优异的材料。作为保水材料,可以列举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淀粉、沸石、珠光体、蛭石等。
[0060]
蒸汽发生体3的平面形状无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从制造效率、处理容易度、加温加湿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长方形、大致正方形等四边形,从处理容易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大致正方形。此外,蒸汽发生体3例如优选在蒸汽发生器具中设置1个或2个以上,优选设置于片体内,更优选设置于左右的两个片体中。2个蒸汽发生器具的发热特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更优选相同。
[0061]
此外,蒸汽发生体3也可以被香料组合物赋香。香料组合物可以是天然香料或合成香料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它们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作为香料组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萜类烃、单萜醇类、倍半萜醇类、芳香族醇、醋酸酯类、具有羰基的化合物、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和紫罗兰酮等香气成分,以及含有精油等的组合物。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此外,香料组合物中除了上述香料成分和精油以外,还能够含有例如“合成香料化学和商品知识”(印藤元一著化学工业日报社)中记载的香料成分、溶剂。作为溶剂,能够含有二丙二醇、乙基二甘醇、肉豆蔻酸异丙酯、苯甲酸苄酯、柠檬酸三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0062]
香料组合物的含量能够根据其种类、蒸汽发生器具1的具体的用途等来适当选择。虽然取决于香料组合物的种类,但作为一般的范围,香料组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蒸汽发生体3的易氧化性金属100质量份优选为0.5以上且6以下质量份,更优选为0.7以上且4.5以下质量份。
[0063]
关于对蒸汽发生体3赋香的方法,在香料组合物为液体的情况下,有通过喷雾等直接对蒸汽发生体3添加香料组合物的方法。此外,还有对蒸汽发生体3的构成材料(片或原料等)等赋香从而制成赋香片、粉末香料或糊状的赋香物的方法。在香料组合物为固体的情况下,有使香料组合物吸附于蒸汽发生体3、或收纳于蒸汽发生体3内等来进行添加的方法。
[0064]
进一步,蒸汽发生体3分别从水蒸汽产生开始起10分钟放出的累积水蒸汽产生量(以下,称为“10分钟蒸汽产生量”)优选为250mg以上,更优选为350m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0mg以上,此外,优选为1000mg以下,更优选为850m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0mg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蒸汽产生量,能够在开始使用蒸汽发生器具1的最初的10分钟供给适当量的水蒸汽,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赋予由蒸汽产生的效果。
[0065]
[水蒸汽产生量测量法]
[0066]
此处,蒸汽发生体3的10分钟蒸汽产生量是使用图7所示的装置30,通过如下的方式测定的数值。图7所示的装置30具备铝制的测量室(容积2.1l)31、使除湿空气(湿度小于2%,流量2.1l/分钟)流入测量室31的下部的流入路32、使空气从测量室31的上部流出的流出路33、设置于流入路32的入口温湿度计34和入口流量计35、设置于流出路33的出口温湿度计36和出口流量计37、和设置于测量室31内的温度计(热敏电阻)38。作为温度计38,使用温度分辨率为0.01℃左右的温度计。
[0067]
蒸汽发生体3的位于肌肤侧的面(口罩主体2的内表面侧的面)的表面温度的测定通过在测量环境温度30℃(30
±
1℃)下从阻氧袋取出蒸汽发生体3,将蒸汽发生体3的位于肌肤侧的面、即水蒸汽放出面朝上载置于测量室31,将带有金属球(4.5g)的温度计38放置于其上来测量。此外,在该状态下从下部流出除湿空气,根据由入口温湿度计34和出口温湿度计36测量到的温度和湿度求出空气流入测量室31前后的绝对湿度的差,并根据由入口流量计35和出口流量计37测量到的流量计算出蒸汽发生体3放出的水蒸汽量。然后,将以从阻
氧袋取出蒸汽发生体3的时间点为起点,在10分钟后测得的水蒸汽量的总量作为10分钟蒸汽产生量。
[0068]
[蒸汽发生器具的使用方法]
[0069]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007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体3与口罩主体2成为一体,因此,在蒸汽发生器具1整体封入阻氧袋的状态下进行保管。在该保管状态下,口罩主体2以袋状的状态折叠。
[0071]
首先,使用者在使用时将阻氧袋开封,将蒸汽发生器具1从阻氧袋取出。由此,蒸汽发生体3与空气接触,通过包含于蒸汽发生体3的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蒸汽发生体3开始发热。
[0072]
在从阻氧袋取出蒸汽发生器具1后,如图5所示,使用者将手指放置在口罩主体2的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和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将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按压。由此,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未结合的圆弧状的周边部(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张开,口罩主体2从平面的袋状变形成立体的杯状。使用者以用像这样变形成杯状的口罩主体2覆盖口和鼻的方式,使口罩主体2靠近面部。另外,此时,优选使口罩主体2的贴面侧端部5紧贴于使用者的面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不损害蒸汽效果的范围内,在使口罩主体2的贴面侧端部5从使用者的面部离开的状态下使用。
[0073]
然后,在这样用口罩主体2覆盖口和鼻的状态下蒸汽发生体3发热,由此,利用该热加热包含于蒸汽发生体3的水从而成为规定温度的水蒸汽(温热蒸汽),经由口罩主体2的内表面片14释放到口罩主体2的内部空间4,供给到使用者的口、鼻。此时,蒸汽发生体3被赋香,因此,香气成分与水蒸汽一同也被使用者吸入。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向使用者供给温热蒸汽和香气成分。
[0074]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具备:能够变形为在贴面侧端部5具有开口的有底筒状(杯状)的口罩主体2;和能够在口罩主体2的内部空间4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体3,变形为杯状的状态的口罩主体2具有从贴面侧端部5朝向闭塞侧端部6变窄的周面,该周面具有朝向内部空间4凹陷的凹陷部12,在口罩主体2的周面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一对该凹陷部12。
[0075]
并且,根据具有这样的构成的蒸汽发生器具1,如图6所示,在以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时,形成于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一个凹陷部12)的内表面侧12b与使用者的鼻贴合,并且形成于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另一个凹陷部12)的内表面侧12b与使用者的颌贴合,因此,能够提高相对于使用者的面部的贴合性,防止在内部空间4内产生的蒸汽漏出。
[0076]
此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中,在以贴面侧端部5的开口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时,形成于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的外表面侧12a与使用者的手指(例如食指)贴合,并且形成于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的外表面侧12a与使用者的其他手指(例如大拇指)贴合,因此,使用时用手握持时的把持性也优异。
[0077]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通过形成这一对凹陷部12,与没有形成该一对凹陷部12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形成于口罩主体2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的空间的体积,因此,能够提高相对于蒸汽量的蒸汽效果。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与没有形成一对凹陷部12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少的蒸汽量得到相同的蒸汽效果,或者用同样的蒸汽
量得到更优异的蒸汽效果。
[0078]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中,将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结合的上下一对侧缘结合部(上侧侧缘结合部20和下侧侧缘结合部22)相对于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隔开0.5mm以上且5.0mm以下的间隔设置于内侧,由此,在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与各侧缘结合部20、22之间形成干边24。根据具有这样的构成的蒸汽发生器具1,能够对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赋予柔软性,因此,还具有使用时用手握持时手指不容易疼痛的优点。
[007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中,贴面侧端部5形成为圆弧状,因此,对使用者脸颊的贴合性也提高,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对使用者的面部的贴合性,防止在内部空间4内产生的蒸汽漏出。
[0080]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中,通过将蒸汽发生体3配置于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两者,能够使左右鼻腔吸入同等的蒸汽量。此外,当由配置于第1片体部10a的蒸汽发生体3和配置于第2片体部10b的蒸汽发生体3向内部空间4供给10分钟的蒸汽产生量超过500mg时,由于向喉咙、鼻部供给了充足的温热蒸汽,从而能够提高呼吸道粘膜的功能,活化纤毛运动,得到预防感冒、流感等的效果。
[0081]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具1中,因为蒸汽发生体3被赋香,所以例如能够通过对蒸汽附加使人愉悦的香气而提高放松效果。
[0082]
以上,例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范围。能够对上述各实施方式附加多种变更或改良。
[0083]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没有挂耳,使用者手持型(用手握持口罩主体2使用的类型)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插入挂耳式口罩的内侧等,不以手握持地使用。
[008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口罩主体2具有能够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开口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口罩主体2的开口也可以是能够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至少一者的程度的大小。
[0085]
此外,口罩主体2也可以是能够变更开口的大小的构成。作为这样的用于变更开口大小的构成,例如例示了如图9(a)和图9(b)所示,通过将口罩主体2a、2b的一部分(上部侧暂时结合部40、下部侧暂时结合部42)断开而使开口变大的构成。上部侧暂时结合部40和下部侧暂时结合部42是例如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以打孔状或连续密封状而结合的部位,能够通过使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相互分离的操作来断开。该结合不限于打孔状或连续密封状,只要是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能够在上部侧暂时结合部40、下部侧暂时结合部42结合并如上所述断开,则可以是任意的方法。另外,“结合”的意思如上文所述。
[0086]
在这样的变形例中,上部侧暂时结合部40例如能够如图9(a)所示的口罩主体2a那样,采用从上侧侧缘部7与贴面侧端部5的交点沿着贴面侧端部5延伸的构成、或例如如图9(b)所示的口罩主体2b那样,采用从上侧侧缘部7的中途部向贴面侧端部5延伸的构成等任意的构成。此外,下部侧暂时结合部42例如能够如图9(a)所示的口罩主体2a那样,采用从下侧侧缘部8与贴面侧端部5的交点沿着贴面侧端部5延伸的构成,或者例如如图9(b)所示的口罩主体2b那样,采用从下侧侧缘部8的中途部朝向贴面侧端部5延伸的构成等任意的构
成。
[0087]
根据这样的变形例涉及的口罩主体2a、2b,能够使上部侧暂时结合部40和下部侧暂时结合部42断开而自由地变更开口的大小,因此,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使用者的年龄(大人、儿童)、面部尺寸等,在使用者侧调整开口的大小。
[0088]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口罩主体2是可折叠的构成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预先保形。
[0089]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口罩主体2通过将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在闭塞侧端部6一体地连续的一片的片状部件折叠并将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结合而形成为袋状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口罩主体2也可以通过将彼此分离的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重合,将闭塞侧端部6、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结合而形成为袋状。
[009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在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分别各形成1个凹陷部12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凹陷部12的个数能够任意变更。在像这样形成多个凹陷部12的情况下,具有能够提高用多根手指把持口罩主体2时的手指的贴合性,更进一步稳定地支承口罩主体2这样的优点。
[009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分别具有上下对称的形状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上下不对称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为形成于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的个数与形成于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的个数不同的构成。作为这样的变形例,例如例示了如图10所示的口罩主体2c那样,在上侧侧缘部7形成有2个凹陷部12a、12b,在下侧侧缘部8形成有1个凹陷部12的构成。形成于上侧侧缘部7的凹陷部12a、12b具有比形成于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小的曲率半径和短的圆弧长度。根据这样的口罩主体2c,例如,能够在形成于上侧侧缘部7的2个凹陷部12a、12b上放置2根手指(例如食指和中指或者中指和无名指),在形成于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放置1根(例如,大拇指)的状态下把持口罩主体2c,因此,与上下各用一根手指把持的情况相比,具有能够稳定地支承口罩主体2c这样的优点。
[009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形成于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的凹陷部12处放置手指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使手指插入靠近凹陷部12形成的贯通孔54或狭缝56的构成。作为这样的变形例,例示了例如像图11所示的口罩主体2d那样,具有从口罩主体2d的周面延伸的余白部50、52(具体而言,从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以凸缘状延伸的余白部50、52),在该余白部50、52的与凹陷部12接近的位置分别形成由能够使使用者的手指插通的大小构成的贯通孔54的构成。此外,也可以代替贯通孔54,例如像图12所示的口罩主体2e那样,为形成能够使手指插通的狭缝56的构成。进一步,该贯通孔54或狭缝56在图11和图12中在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各设置有一个,但其个数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在上侧侧缘部8设置两个,在下侧侧缘部8设置一个。这样的情况下,与上下各用一根手指把持的情况相比,能够稳定地支承口罩主体2d、2e。根据这样的口罩主体2d、2e,具有即使长时间把持口罩主体2d、2e也不容易疲劳的优点。
[009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贴面侧端部5形成为圆弧状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直线状等任意的形状。
[009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以夹着凹陷部12的方式设置朝向各片体部10a、10b的
外侧的圆弧状的贴面侧圆弧部7a、8a和闭塞侧圆弧部7b、8b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凹陷部12的两侧形成为直线状的构成。
[0095]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上侧侧缘部7和下侧侧缘部8形成有干边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没有形成干边的构成。
[0096]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分别各设置一个蒸汽发生体3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在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分别设置多个蒸汽发生体3的构成,也可以为仅在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任一者设置蒸汽发生体3的构成。此外,不限于蒸汽发生体3内包于第1片体部10a和第2片体部10b的构成,可以为在口罩主体2的内表面设置口袋状的收纳部,在该收纳部装卸蒸汽发生体3的构成,也可以为使用粘接剂等固定方式在口罩主体2的内表面固定蒸汽发生体3的构成。进一步,在这样随后对口罩主体2附加蒸汽发生体3的类型中,也可以在仅将蒸汽发生体3封入阻氧袋的状态下进行保管。在设有多个蒸汽发生体3的情况下,各自的蒸汽特性、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从对使用者均匀地供给蒸汽、香气的观点出发,优选相同形状且具有相同的蒸汽特性。
[0097]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蒸汽发生体3被赋香的蒸汽发生器具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没有被赋香的蒸汽发生体。
[0098]
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如上所述的变形例明显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0099]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以下的蒸汽发生器具。
[0100]
<1>
[0101]
一种蒸汽发生器具,其中,具备:在贴面侧端部具有开口的有底筒状的口罩主体;和能够在所述口罩主体的内部空间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体,
[0102]
所述口罩主体具有从所述贴面侧端部朝向位于该贴面侧端部的相反侧的闭塞侧端部变窄的周面,
[0103]
所述口罩主体的周面具有朝向所述内部空间凹陷的凹陷部,
[0104]
在所述口罩主体的周面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一对所述凹陷部。
[0105]
<2>
[0106]
如上述<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具备形成该口罩主体的半周面的第1片体部和形成剩余的半周面的第2片体部,
[0107]
所述第1片体部和所述第2片体部形成为除所述贴面侧端部以外的边缘部相互结合的袋状,构成为能够通过使所述贴面侧端部的开口张开而变形为所述有底筒状,
[0108]
所述第1片体部和所述第2片体部在从所述贴面侧端部至所述闭塞侧端部的一对侧缘部具有所述凹陷部。
[0109]
<3>
[0110]
如上述<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在所述一对侧缘部分别设置有使所述第1片体部和所述第2片体部相互结合的侧缘结合部,各侧缘结合部具有沿着所述凹陷部的形状。
[0111]
<4>
[0112]
如上述<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各侧缘结合部相对于所述侧缘部隔开
0.5mm以上且5.0mm以下的间隔设置于内侧,在所述侧缘部与所述侧缘结合部之间形成有干边。
[0113]
<5>
[0114]
如上述<2>~<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第1片体部和所述第2片体部圆弧状地形成有所述贴面侧端部。
[0115]
<6>
[0116]
如上述<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贴面侧端部优选具有75mm以上且200mm以下的曲率半径,更优选具有80mm以上且120mm以下的曲率半径,进一步优选具有85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曲率半径。
[0117]
<7>
[0118]
如上述<5>或<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贴面侧端部优选具有160mm以上且220mm以下的圆弧长度,更优选具有170mm以上且210mm以下的圆弧长度,进一步优选具有180mm以上且200mm以下的圆弧长度。
[0119]
<8>
[0120]
如上述<2>~<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蒸汽发生体以所述闭塞侧端部为界配置于所述第1片体部和所述第2片体部两者。
[0121]
<9>
[0122]
如上述<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蒸汽发生体中,该蒸汽发生体的所述闭塞侧端部侧的端部与所述闭塞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优选配置为15mm以下,进一步优选配置为12mm以下,此外,该最短距离优选配置为5mm以上,进一步优选配置为7mm以上。
[0123]
<10>
[0124]
如上述<8>或<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蒸汽发生体中,该蒸汽发生体的所述贴面侧端部侧的端部与所述贴面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优选配置为15mm以上,进一步优选配置为20mm以上,此外,该最短距离优选配置为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配置为25mm以下。
[0125]
<11>
[0126]
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蒸汽发生体的10分钟蒸汽产生量为250mg以上。
[0127]
<12>
[0128]
如上述<1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蒸汽发生体更优选为10分钟蒸汽产生量为350m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0mg以上,此外,优选为1000mg以下,更优选为850m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0mg以下。
[0129]
<13>
[0130]
如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蒸汽发生体被2片以上的无纺布夹持。
[0131]
<14>
[0132]
如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蒸汽发生体被赋香。
[0133]
<15>
[0134]
如上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能够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
[0135]
<16>
[0136]
如上述<1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在以所述贴面侧端部的开口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状态下,形成于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的内部空间的容积优选为50ml以上且200m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ml以上且150ml以下。
[0137]
<17>
[0138]
如上述<15>或<1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在以所述贴面侧端部的开口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时,一个所述凹陷部的内表面侧与使用者的鼻贴合,另一个所述凹陷部的内表面侧与使用者的颌贴合。
[0139]
<18>
[0140]
如上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的所述贴面侧端部的开口张开的状态下的该贴面侧端部的开口的宽度优选为40mm以上,更优选为6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此外,优选为170mm以下,更优选为1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有130mm以下。
[0141]
<19>
[0142]
如上述<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的所述贴面侧端部的开口张开的状态下的该贴面侧端部的开口的高度优选为50mm以上,更优选为7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50mm以下,更优选为14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0mm以下。
[0143]
<20>
[0144]
如上述<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凹陷部为朝向所述贴面侧端部侧的凹状。
[0145]
<21>
[0146]
如上述<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凹陷部在头顶部优选具有10mm以上且50mm以下的曲率半径,更优选具有20mm以上且40mm以下的曲率半径,进一步优选具有25mm以上且35mm以下的曲率半径。
[0147]
<22>
[0148]
如上述<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凹陷部在头顶部优选具有20mm以上且60mm以下的圆弧长度,更优选具有30mm以上且50mm以下的圆弧长度,进一步优选具有35mm以上且45mm以下的圆弧长度。
[0149]
<23>
[0150]
如上述<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具备形成内表面的内表面片和形成外表面的外表面片,
[0151]
所述内表面片的克重优选为20g/m2以上,更优选为4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g/m2以上,此外,优选为150g/m2以下,更优选为12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下,
[0152]
所述外表面片16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上,更优选为5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上,此外,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下。
[0153]
<24>
[0154]
如上述<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构成为能够变更开口的大小。
[0155]
<25>
[0156]
如上述<2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构成为能够通过断开该口罩主体的一部分而变更开口的大小。
[0157]
<26>
[0158]
如上述<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凹陷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口罩主体的上侧侧缘部和下侧侧缘部,
[0159]
形成于所述上侧侧缘部的所述凹陷部和形成于所述下侧侧缘部的所述凹陷部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多个。
[0160]
<27>
[0161]
如上述<2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在所述上侧侧缘部形成有2个所述凹陷部,在所述下侧侧缘部形成有1个所述凹陷部。
[0162]
<28>
[0163]
如上述<2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形成于所述上侧侧缘部的所述凹陷部具有比形成于所述下侧侧缘部的所述凹陷部小的曲率半径和短的圆弧长度。
[0164]
<29>
[0165]
如上述<1>~<2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具有从该口罩主体的周面延伸的余白部,在该余白部中的与所述凹陷部接近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使使用者的手指插通的贯通孔或狭缝。
[0166]
<30>
[0167]
如上述<1>~<29>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其中,是不具有挂耳,使用者手持型的蒸汽发生器具。
[0168]
符号的说明
[0169]
1:蒸汽发生器具
[0170]
2:口罩主体
[0171]
3:蒸汽发生体
[0172]
4:内部空间
[0173]
5:贴面侧端部
[0174]
6:闭塞侧端部
[0175]
7:上侧侧缘部
[0176]
8:下侧侧缘部
[0177]
10a:第1片体部
[0178]
10b:第2片体部
[0179]
12:凹陷部
[0180]
14:内表面片
[0181]
16:外表面片
[0182]
20:上侧侧缘结合部(侧缘结合部)
[0183]
22:下侧侧缘结合部(侧缘结合部)
[0184]
24:干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