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0694发布日期:2022-01-21 10:1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其要求于2019年4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29,167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医疗装置,并且更特别是涉及用于紧固组织或修复材料的医疗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组织的紧固长期以来一直是医疗行业的需要,对应地已经开发出用于不同的应用和用途的有限数量的紧固装置。在这些装置中具有通常与诸如腹腔镜疝修补术等微创手术一起使用的腹腔镜紧固装置或钉枪。典型的腹腔镜手术涉及将薄且细长的器械插入到腹部的相对较小的切口或进入孔中,以从内部到达腹壁中的疝缺损部。此外,腹腔镜器械用于将修复网片定位在缺损部上方并使用钉子将修复网片紧固在内腹壁上、将组织紧固在一起等。小切口提供了导致较少不适感且恢复快速的微创手术。一种这样的外科手术可包括涉及到制作小切口和在腹腔内施加紧固件的疝修补。

一些腹腔镜钉枪提供相对较薄且细长的管状构件,其包含可部署的钉子并且具有定位在其远侧尖端处的端部发射机构或侧部发射机构。传统腹腔镜钉枪的一些缺点包括从安装位置迁移的钉子是刚性且锋利的以及难以使安装部位(例如,腹壁)扭曲以获得适当的插入角度。

例如,在金属制线圈状钉子的情况下,这些钉子可能对患者造成刺激或疼痛、从腹壁脱落或引起其他术后并发症。为了解决与金属钉子相关的这些缺点,开发并使用了吸收性钉子。吸收性钉子被设计为最终被身体吸收,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患者造成较少的刺激或疼痛。然而,吸收性钉子也倾向于提供不够理想的保持或拉伸强度。在这种情况下,缝合疝缺损部或将修复网片缝合到腹壁可能更有效。然而,缝合所涉及的相对较复杂的本质使得难以通过腹腔镜或其他微创手术在疝缺损部上使用缝线。

因此,需要对于外科医生或用户来说明显使安装过程便利的组织紧固或在组织中装入缝线的微创或腹腔镜手段。还需要一种提供用于闭合组织和/或将修复网片紧固到组织上的更有效且更可靠的手段的医疗紧固装置。此外,需要一种采用在不会不利地影响组织保持强度的情况下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疼痛和其他并发症的紧固件的医疗紧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外科紧固件。该外科紧固件包括位于外科紧固件的近端部处的基部。第一臂和第二臂围绕纵向轴线从基部朝向外科紧固件的远端部螺旋形地延伸。在第一臂的远端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针拘限区,并且在第二臂的远端部分上设置有第二针拘限区。第一针拘限区和第二针拘限区被构造为在第一针和第二针从紧固件部署装置伸出时与相应的第一针和第二针接合,并且在第一针和第二针缩回到紧固件部署装置中时与相应的第一针和第二针脱离。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在组织中安装外科紧固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针接口处装载外科紧固件,使第一针和第二针沿着外科紧固件的第一螺旋臂和第二螺旋臂延伸,将第一针与设置在第一螺旋臂的远端部分上的第一针拘限区接合,将第二针与设置在第二螺旋臂的远端部分上的第二针拘限区接合,通过第一针拘限区和第二针拘限区拉动外科紧固件穿过组织,并且使第一针和第二针缩回以使第一针和第二针与相应的第一针拘限区和第二针拘限区脱离。

另一个实施方式采用紧固件部署装置的形式。该紧固件部署装置包括第一螺旋针和第二螺旋针,其中第一螺旋针和第二螺旋针设置在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处。紧固件部署装置还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驱动轴,其中该驱动轴设置在外套管内并耦合至第一螺旋针和第二螺旋针,以及位于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近端部处的驱动机构,其中该驱动机构操作性地耦合至驱动轴并且被构造为同时使第一螺旋针和第二螺旋针在轴向上沿着纵向轴线且在径向上围绕纵向轴线进行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具有远端部和近端部的丝杠,其中该丝杠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在远端部处操作性地耦合至驱动轴并且包括位于丝杠的外周上的螺纹部分。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地安装在外壳内的导向螺母,其中该导向螺母被构造为接收丝杠的螺纹部分,以及被构造为沿着纵向轴线向丝杠的近端部施加致动力的致动装置。致动力使得丝杠的螺纹部分在导向螺母内同时沿着纵向轴线在轴向上前进以及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又一个实施方式采用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铰接装置的形式。该铰接装置包括柔性驱动轴,其被构造为在近端部处接收来自致动器的插入输入并将该插入输入传递到针接口,以在远端部处安装外科紧固件。该铰接装置还包括近端外套管、将远端部连接至近端外套管的铰接筋以及沿着内铰接管的长度具有多个铰接接头的内铰接管,该内铰接管围绕柔性驱动轴设置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近端外套管内。该铰接装置还包括铰接致动器,其被构造为将近端外套管远离远端部缩回以按序地露出多个铰接接头中的铰接接头,从而使得被铰接筋拉动的远端部在露出的铰接接头处弯曲。

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的方面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一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二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三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四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五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紧固件部署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邻近针接口的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安装在针接口上的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方法;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外科紧固件的安装的多个立体图;

图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安装后的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和侧视图;

图1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部件的分解图和组装图;

图1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缩回和伸出状态的驱动机构和针接口的剖视图;

图14A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轭架和安装有驱动机构的轭架的立体图;

图14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缩回和伸出状态的驱动机构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脉冲能量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16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致动期间的脉冲能量驱动机构的剖视图和触发棘爪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安装外科紧固件之后的脉冲能量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1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连续能量驱动机构的各方面的剖视图;

图1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铰接装置的未进行组装的部件;

图2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平直状态的组装后的铰接装置;

图2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铰接状态的组装后的铰接装置;

图2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示例性柔性管的侧视图;

图2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示例性柔性管的立体图;

图2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双筋铰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图24的双筋铰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6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铰接控制部分的立体图;

图2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移除了铰接控制旋钮的图26的铰接控制部分的立体图;

图2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图27的铰接控制部分的分解图;

图2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处于未铰接位置的图26的紧固件部署装置;

图3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部分铰接位置的图26的紧固件部署装置;并且

图3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完全铰接位置的图27的紧固件部署装置。

虽然本公开容许各种变型和替代构造,但是其特定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已经在附图中被示出并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无意于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地,用意在于涵盖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型、替代构造和等同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具体参照图1,图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一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1描绘了外科紧固件102-1的立体图100。图1至图5描绘了外科紧固件102-1至102-5,它们彼此共享许多相同的特征并用于教导本文公开的外科紧固件102的不同实施方式。因此,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表示各种外科紧固件102之间的相同特征。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整个详细描述中所使用的惯例具有如图所示位于右侧的近端方向和如图所示位于左侧的远端方向。尽管术语外科紧固件自始至终用于描述各种固定装置,但应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外科紧固件102总体上是柔性的,类似于缝线。

本文公开的外科紧固件102可用于将网片紧固至组织、将第一块组织紧固至第二块组织等。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可被实现为吸收性紧固件。外科紧固件102也可以被实现为柔性紧固件,例如通过聚合材料生产。吸收性紧固件可由被构造为在被安装在组织中时溶解的部件和材料制造。此外,柔性紧固件可使患者感到舒服、允许外科紧固件102在被安装到组织中时适度弯曲而不撕裂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由永久性或不可吸收性材料制成,作为可能的非限制性例子例如为聚丙烯、聚酯或尼龙。

回到图1的讨论,外科紧固件102-1包括位于外科紧固件102-1的近端部106处的基部104。将在下文中更充分地讨论的是,基部104可以是被实现为完整的圆(例如,圆环126)、图2的半圆部202等的圆形基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部104可以通过与驱动轴关联的任何互补形状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在腹腔镜手术中通过紧固件部署装置进行安装,该紧固件部署装置包括驱动轴,该驱动轴被构造为在受到来自患者体外的驱动机构的控制(例如,驱动)的同时到达患者体内的紧固部位。当希望在患者体内制作小切口时,可以改变驱动轴的尺寸和形状。因此,外科紧固件102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对应地改变(例如,改变为椭圆形、矩形、多边形),以在形状和尺寸上与驱动轴互补。目前,设想外科紧固件102在形状上与具有圆形横截面轮廓的驱动轴相容。

外科紧固件102-1还包括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围绕纵向轴线114从基部104朝向外科紧固件102-1的远端部108螺旋形地延伸。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包括外周表面122并且还包括侧表面124。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都在相同方向上围绕纵向轴线114螺旋形地延伸,使得它们形成双螺旋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形成圆形双螺旋,其中外周表面122在外科紧固件102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相对于纵向轴线114具有恒定的半径测量值。

虽然外科紧固件102-1至102-5被描绘和描述为具有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包括两个以上的臂。例如,具有三(3)个臂的外科紧固件102可包括从彼此间隔开的三个点处从基部104螺旋形地伸出的三个臂。这样,用于安装外科紧固件102的针接口可适于包括与外科紧固件102上的臂数量相同的针。

外科紧固件10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臂110的远端部分上的第一针拘限区116和设置在第二臂112的远端部分上的第二针拘限区118。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被构造为在第一针和第二针(例如,图7的螺旋针704、706)从紧固件部署装置(例如,图6的紧固件部署装置602)伸出时与相应的第一针和第二针接合,并且在第一针和第二针缩回到紧固件部署装置中时与相应的第一针和第二针脱离。

总体而言,当安装外科紧固件102时,针拘限区(例如,116、118)用于与相应的针(例如,702、704)接合。针拘限区在外科紧固件102的远端部108处设置在臂(例如,110、112)的远端部分上。针拘限区和大体刚性的针之间的接合允许伸出的针从外科紧固件102的远端部108拉动外科紧固件102穿过网片和/或组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被构造为使第一针的尖端和第二针的尖端延伸穿过相应的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以穿透组织。例如,第一针拘限区116可以包括第一针孔128并且第二针拘限区118可以包括第二针孔130。第一针孔128和第二针孔130的尺寸可以被设置成使得第一针的穿刺尖端和第二针的穿刺尖端可以穿过相应的第一针孔128和第二针孔130。针拘限区116、118的内表面可以包括互补的形状,以促进与第一针和第二针的接合。在下面更详细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针拘限区被构造为围住针的尖端,使得针不会延伸穿过外科紧固件102。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的尖端刺穿组织或网片。

外科紧固件102还可包括保持装置120。一旦被安装,保持装置120防止外科紧固件102在安装后缩回。随着针(例如,702、704)在将外科紧固件102安装到组织或网片中之后缩回,保持装置120将外科紧固件102保持在组织内,并且针与针拘限区域116、118脱离(例如,分隔开)。保持装置120可以被实现为在缩回时呈现出与被拉动穿过组织时所经历的摩擦力相比增加的摩擦力的倾斜的突出轮廓或其他类似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的外周表面122是光滑的。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保持装置120可以设置在臂110、112各自的侧表面124上。因此,保持装置120延伸到第一臂110与第二臂112之间的开放空间132中(在图1中由虚线圆圈表示)。保持装置120可以被实现在臂110、112各自的两个侧表面124(例如,彼此相对的侧表面)上。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二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2描绘了第二外科紧固件102-2的立体图200。第二外科紧固件102-2包括许多与第一外科紧固件102-1相同的特征,包括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第一针拘限区116、第二针拘限区118和保持装置120。第二外科紧固件102-2沿着纵向轴线114从近端部106延伸到远端部108。结合外科紧固件102-2的讨论所公开的方面可以应用于本文公开的其他外科紧固件1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的基部104由半圆部202实现。半圆部202延伸通过大于180度的弧(例如,大于半圆),以提供围绕驱动轴的抓握部。半圆部202的开口允许基部104从与纵向轴线114横切的方向围绕驱动轴安装。

在视图200中还描绘了具有凹部204的保持装置120。由于保持装置120的侧面可以暂时变形进入到凹部204的空间中然后在完成紧固件插入时回弹到变形前的形状以防止紧固件缩回,因此凹部204可以减小外科紧固件102穿过组织时的插入力。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三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3描绘了第三外科紧固件102-3的立体图300。与外科紧固件102-2一样,外科紧固件102-3也包括许多与外科紧固件102-1相同的特征。结合外科紧固件102-3的讨论公开的方面可以应用于本文公开的其他外科紧固件102。

外科紧固件102-3还可以包括反旋转锁定特征302。图1、图3至图5描绘的但为了清楚仅在图3和图4中标出的反旋转锁定特征302以成角度或倾斜的方式从基部104朝向远端部108延伸,以在紧固件插入基本上要完成时在基部104旋转到与紧固接口(例如,安装外科紧固件102的组织或网片)齐平时允许反旋转锁定特征302沿着紧固接口滑动。反旋转锁定特征的形状随后提供抵靠紧固接口的阻力,以防止安装的外科紧固件102围绕纵向轴线114的反旋转(例如,在缩回方向上退出)。进一步设想的是,外科缝线102包括设置在基部104上的单个反旋转锁定特征302或多个反旋转锁定特征302。例如,图2的外科紧固件102-2可以包括位于基部104的对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进行连接的部分(例如,半圆部形基部202)上的反旋转锁定特征302,或者位于半圆部形基部202的开口处的半圆部形基部202的端部上的反旋转锁定特征302。

还如视图300中所示,第一臂110从第一点304处从基部104伸出,并且第二臂112从第二点306处从基部104伸出。第一点304可以设置为与第二点306相对。因此,在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以相同方向和相同角度围绕纵向轴线114螺旋形地延伸的情况下,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插入穿过组织的彼此物理分离的部分,以增加外科紧固件保持安装在组织内的能力。这种增加的距离允许外科紧固件102的臂110、112接合并插入穿过彼此物理分离的组织。这增加了与外科紧固件102相互作用的组织的表面积,以在组织内提供更强的保持力。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四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4描绘了第四外科紧固件102-4的立体图400。类似于外科紧固件102-2和102-3,外科紧固件102-4也包括许多与外科紧固件102-1相同的特征。结合外科紧固件102-4的讨论所公开的方面可以应用于本文公开的其他外科紧固件102。如视图400中所示,外科紧固件102-4包括间距402、穿刺尖端404和长度406。

第一臂110以间距402从基部104伸出。间距402被描绘为臂从基部伸出的角度,但是间距402也可以通过臂110、112在围绕纵向轴线114完成完整的一圈之前在轴向方向上延伸通过的长度实现。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都可以以相同的间距402从基部104伸出、从彼此相对地设置的点(例如,点304、306)伸出,从而可以呈现双螺旋形状。尽管可以使用间距402的其他值,但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臂110、112围绕纵向轴线旋转一整圈跨过的长度可以是基部的直径的二至四倍的倍数。因此,对于具有直径为四毫米的基部104的外科紧固件102,该外科紧固件102具有的臂110、112的间距402可对应于跨过近端部106与远端部108之间的范围在八(8)到十六(16)毫米内的长度406围绕纵向轴线114旋转的一整圈。

外科紧固件102的臂的间距402可以与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针的间距互补。因此,在外科紧固件102的安装期间,随着外科紧固件102穿透组织,针和臂保持彼此对准。

在视图400中还描绘了穿刺尖端404。穿刺尖端404设置在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的远端部上(例如,在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的远端部处)。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被构造为围住第一针和第二针的相应尖端。与结合外科紧固件102-1讨论的实施方式相比,外科紧固件102-4的穿刺尖端404执行组织的刺穿。在使用穿刺尖端404的实施方式中,针的尖端可以是钝的或圆形的尖端,以防止外科紧固件102的意外刺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由聚合物基材料模制而成。模具可以生产跨过外科紧固件102的长度406具有不同厚度的外科紧固件。例如,具有穿刺尖端404的针拘限区116、118在针拘限区116、118处可以比臂110、112的厚度更厚。这种变化的厚度允许在穿刺尖端404的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刚度并且沿着臂110、112的区域具有更大的柔性。外科紧固件102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具有更厚的尺寸。例如,基部104可被模制成厚度大于臂110、112的厚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由圆柱形聚合物管制成,其中臂、基部、针拘限区等特征在圆柱形管中激光切割而成。在由圆柱形管进行制造的这些实施方式中,跨过外科紧固件102的厚度可以是均匀的。这样,可以优选地安装利用针的尖端来刺穿组织或网片的外科紧固件102,而不是使外科紧固件102具有穿刺尖端404。通过激光切割圆柱形聚合物管制造的外科紧固件102至少部分在图2和图5中描绘。

外科紧固件102还包括长度406。长度406在近端部106与远端部108之间测量并且可以对应于在安装期间针延伸超出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侧尖端的直线距离。因此,针的完全伸出对应于基部104抵靠对外科紧固件102进行安装的紧固接口(例如,组织或网片)的外表面。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五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5描绘了第五外科紧固件102-5的立体图500。与外科紧固件102-2、102-3和102-4一样,外科紧固件102-5也包括许多与外科紧固件102-1相同的特征。结合外科紧固件102-5的讨论所公开的方面可以应用于本文公开的其他外科紧固件102。如视图500中所示,外科紧固件102-4还包括扩大的凹部502和减小的长度504。

与结合图2讨论的保持装置120的凹部204相比,外科紧固件102-5包括具有扩大的凹部502的保持装置120。扩大的凹部502允许保持装置120在外科紧固件102-5的安装期间进一步变形。

视图500进一步描绘了减小的长度504。与结合图4讨论的长度406相比,减小的长度504提供的外科紧固件102比外科紧固件102-4所呈现的更短。这样,对于臂110、112的给定的间距,与使外科紧固件102-4围绕纵向轴线114旋转一整圈相比,外科紧固件102-5围绕纵向轴线114大约旋转半圈。用于安装不同长度的外科紧固件的外科部署装置可以被构造为改变使针延伸的驱动机构以匹配外科紧固件102的长度(406、504)。在具有减小的长度504的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减小的长度504可以被实现为基部104的直径的一到两倍的倍数。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紧固件部署装置的立体图。特别地,视图600描绘了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其可以被构造为用于安装本文公开的任何外科紧固件102。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包括远端部606和近端部608并且大体沿着纵向轴线612延伸。驱动轴610沿着纵向轴线612延伸并设置在外套管614内。特别是当紧固件部署装置602未在远端部606处铰接时,纵向轴线612可以与纵向轴线114大体重合(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远端部606处具有针接口604,其将结合图7和图8进一步详细描述。在针接口604处,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包括第一螺旋针702和第二螺旋针704。在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的近端部608处设置有驱动机构616。驱动机构616可以是任意数量不同类型的驱动机构,但总的来说驱动机构616操作性地耦合至驱动轴610并被构造为同时使第一螺旋针和第二螺旋针在轴向上沿着纵向轴线612并且在径向上围绕纵向轴线612进行延伸。

紧固件部署装置602还可包括被构造为对驱动机构616进行致动的扳机618、可以固定到外壳622上的手柄620。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扳机618被构造为引起驱动力的施加。外壳622可以包含驱动机构616的各方面。

如上所述,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可以被构造为安装本文公开的任何外科紧固件102。例如,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可以安装外科紧固件102,其具有位于外科紧固件的近端部处的基部104、从基部104螺旋形地伸出的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以及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第一螺旋针702和第二螺旋针704被构造为在从紧固件部署装置602中伸出时与相应的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接合。当第一螺旋针702和第二螺旋针704缩回到紧固件部署装置602中时,第一螺旋针和第二螺旋针还可以脱离相应的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

根据本公开的教导,图7是邻近针接口的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并且图8是安装在针接口上的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7描绘了与针接口604邻近且间隔开的外科紧固件102的立体图700。立体图800描绘了安装在针接口604上的外科紧固件102。如视图700和800中所示,外科紧固件102包括近端部106和远端部108。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从基部104伸出。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设置在相应的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的远端部分上。虽然针拘限区116、118被描绘为具有第一针孔128和第二针孔130,但也可以设想可以使用没有针孔的外科紧固件102。外科紧固件102还可包括沿着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位于近端部106与远端部108之间的保持装置120。

针接口604包括第一螺旋针702和第二螺旋针704。针接口604可以操作性地耦合至驱动轴610的远端部714。第一螺旋针702包括第一肩部706并且第二螺旋针704包括第二肩部708。第一肩部706和第二肩部708可以抵靠在相应的针拘限区116、118的内表面上。这些肩部706、708被构造为在远端方向上传递力,以帮助拉动外科紧固件102穿过组织。此处,针接口604包括具有第一尖端710的第一针702和具有第二尖端712的第二针704。虽然被描绘为被构造为用于穿透组织的尖锐尖端,但是螺旋针702、704的第一尖端710和第二尖端712也可以通过圆形或钝的尖端来实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的远端部(例如,穿刺尖端404)随着它们被与针拘限区116、118接合的针702、704推动而穿透组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包括例如在视图700中所示的位于远端部714上的尖齿716。尖齿716在外科紧固件102安装期间将网片固定到下面的组织上。在外科紧固件102被拉动穿过网片和/或组织之前,远端部714抵靠紧固接口。尖齿716将外部网片固定到下面的组织上,以抵抗针的旋转方面所产生的网片相对于紧固接口的旋转。

如图8的视图800所示,外科紧固件102安装在针接口604上。此处,外科紧固件102的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分别与第一螺旋针702和第二螺旋针704对齐并重合。此外,第一针尖端710延伸穿过第一针拘限区116的第一针孔128并且第二针尖端712延伸穿过第二针拘限区118的第二针孔130。当安装时,螺旋针702、704的肩部706、708抵靠相应的针拘限区116、118的内表面。

图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方法。特别地,图9描绘了方法900,其包括902处的在针接口处装载外科紧固件、904处的使针沿着臂延伸、906处的使针与针拘限区接合、908处的拉动外科紧固件穿过组织和/或网片、910处的缩回针以使针与针拘限区脱离以及912处的使用保持装置保持外科紧固件。方法900可以用本文公开的外科紧固件102和紧固件部署装置602、1902中的任一个来执行。

在方法900中,在框902处,在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的针接口604处装载外科紧固件102。在框904处,第一针702和第二针704分别沿着外科紧固件102的第一螺旋臂110和第二螺旋臂112延伸。在框906处,第一针702与设置在第一螺旋臂的远端部分上的第一针拘限区116接合并且第二针704与设置在第二螺旋臂的远端部分上的第二针拘限区118接合。这些方面被描绘在上面讨论的图8的视图800中。

在框908处,外科紧固件102通过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被拉动穿过组织和/或网片。在框910处,第一针702和第二针704缩回以使第一针702和第二针704与相应的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脱离。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框912处的通过保持装置120将外科紧固件102保持在组织中。这些方面至少部分地与下面的图10和图11的描述结合进行描绘。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外科紧固件的安装的多个立体图。特别地,图10描绘了在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安装外科紧固件102之前的立体图1000,立体图1020描绘了紧固件部署装置602使针702、704完全伸出并且使外科紧固件102被安装成穿过网片1002进入到组织1004中,并且立体图1040描绘了安装后的外科紧固件102和从外科紧固件102中缩回的针702、704。图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安装后的外科紧固件的立体图和侧视图。特别地,图11描绘了被安装成穿过网片1002进入到组织1004中的外科紧固件102的立体图1100和侧视图1150。

返回到结合图10和图11的描述对方法900进行的描述,在框908处,外科紧固件102通过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被拉动穿过组织1004。如图10和图11所示,外科紧固件102首先穿透网片1002,以将网片1002固定到组织1004上。多个外科紧固件102可以应用于网片1002的不同位置,以将网片1002的不同部分固定到组织1004的不同部分上。

在视图1000中,在安装外科紧固件102之前,将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的远侧尖端1006定位成抵靠网片1002。针接口604处于完全缩回位置并被包围在外套管614内。类似于图8的视图800,外科紧固件102被装载于针接口604(框902),第一针702和第二针704沿着相应的第一螺旋臂110和第二螺旋臂112延伸(框904),并且第一针702和第二针704与相应的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接合(框9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尖端1006还包括尖齿(例如,图7的尖齿716),以在安装外科紧固件102之前将网片1002固定到组织1004上。

在视图1020中,外科紧固件102通过第一针拘限区116和第二针拘限区118被拉动穿过网片1002和组织1004(框908)。例如,可以响应于驱动机构616通过驱动轴610使针702、704既在轴向上沿着纵向轴线114也在径向上围绕纵向轴线114延伸来执行框908。当针702、704延伸时,它们伸出到外套管614的壳体之外。如本文所讨论的那样,组织1004的刺穿或穿透可以通过延伸穿过针拘限区116、118的针702、704的尖端710、712来执行,或者可以在针拘限区116、118完全围住针702、704的尖端710、712时通过外科紧固件102自身的穿刺尖端404来执行。

在将外科紧固件102安装在网片1002和组织1004中之后,针接口604可以缩回到外套管614中。当缩回时,针可以使它们在安装外科紧固件102时行进的路径反转。这样,针702、704将沿着安装后的外科紧固件102的相应的臂110、112运动。随着针702、704缩回,它们与相应的针拘限区116、118脱离(框9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外科紧固件102保持在组织1004内来帮助将针702、704与相应的针拘限区116、118脱离。外科紧固件102和组织1004之间的摩擦可以沿着螺旋臂110、112的表面区域提供足够的保持力。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沿着臂110、112中的一个或二者加入保持装置120来增加保持力(框912)。

如图11的视图1100和1150所示,外科紧固件102被安装成穿过网片1002进入到组织1004中。基部104抵靠网片1002,并且沿着第一臂110和第二臂的保持装置120帮助将外科紧固件保持在组织1004内。

图1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部件的分解图和组装图。特别地,图12描绘了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的未组装部件的立体图1200,并且立体图1250描绘了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的部件的组装图。特别地,这些部件可以是驱动机构616的方面。

在视图1200和1250中,驱动轴610包括近端部1204。丝杠1202包括远端部1220和近端部1216。丝杠1202的外周的一部分包括螺纹部分1222。螺纹具有螺距1218,其对应于外科紧固件102的间距402。

导向螺母1206固定地安装在外壳622(未在图12中描绘)内,并且丝杠1202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1208上通过导向螺母1206旋转,以通过驱动轴610使第一螺旋针702和第二螺旋针704在伸出或前进方向1212上延伸。

如组装立体图1250所示,驱动轴610的近端部1204操作性地耦合至丝杠1202的远端部1220。驱动轴610沿着纵向轴线612延伸到具有针接口604的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的远端部606。当丝杠1202在导向螺母1206内沿第一方向1208旋转时,丝杠同时在伸出或前进方向1212上平移,以使针接口604伸出。该平移和旋转运动用于安装外科紧固件102(例如,公开了拉动外科紧固件102穿过组织的框908)。相反,当丝杠1202在导向螺母1206内沿第二方向1210(该第二方向1210与第一方向1208相反)旋转时,丝杠1202在缩回方向1214上平移,以使针接口604缩回。该运动用于如本文所公开的那样(例如,框910)使针702、704与针拘限区脱离。

丝杠1202可以被构造为响应于施加到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上的致动力而沿第一方向1208旋转。因为丝杠1202的螺距1218对应于间距402,所以针702、704沿着外科紧固件102的臂110、112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螺母1206包括横杆槽1224,其被构造为接收向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施加致动力的横杆(例如,图13的横杆1302)。横杆槽1224允许横杆1302在轴向上移动到导向螺母1206中,以进一步减小外壳622的轴向长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致动力由销或其他物体施加到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上。

图1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缩回和伸出状态的驱动机构和针接口的剖视图。特别地,左侧是分别描绘了在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处于缩回状态时的驱动机构616和针接口604的侧视图1300和1320。右侧是分别描绘了在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处于伸出状态时的驱动机构616和针接口604的侧视图1340和1360。

如视图1300和1340所示,扳机618经由触发棘爪1310操作性地耦合至滑块1306。在本文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块1306可以由环形或圆形盘实现,使得触发棘爪1310可以接合在沿着环形或圆形滑块的圆周的任何点处。这允许驱动机构616的各方面相对于外壳622围绕纵向轴线612旋转。该特征允许铰接角度的旋转,这将在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

在下面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16可以改变施加致动力的方式。在一个手动式手扳机实施方式中,针702、704的缩回和伸出量与扳机618的位移量成比例。在一个储能式(例如,冲击驱动式)实施方式中,扳机618的位移使滑块1502平移,以在冲击驱动弹簧中储存冲击驱动能量。冲击驱动弹簧传递所储存的冲击驱动能量,以使滑块1502加速。加速的滑块1502向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施加致动力。在一个连续驱动式实施方式中,扳机618的位移使外壳622中的滑块1502平移,以在连续驱动弹簧中储存连续驱动能量。连续驱动弹簧在丝杠1202前进期间向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施加致动力。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16包括被构造为同时使第一螺旋针和第二螺旋针在轴向上沿着纵向轴线114并在径向上围绕纵向轴线114延伸的电动马达。

在视图1300和1340中描绘了手动式手触发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扳机618被朝向手柄620挤压。触发棘爪1310操作性地耦合至滑块1306并使滑块1306在视图1300和1340中向右平移。反向驱动机构1304或反向连杆1304使滑块1306的右向运动反转,以向包含有横杆1302的横杆滑块1312施加左向运动。横杆1302的左向运动充当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上的致动力。

扳机618围绕扳机枢轴1314枢转。扳机扭转弹簧1316将扳机618朝向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的远端部606偏压。当用户使扳机618朝向手柄620位移时,在扳机扭转扭簧1316中储存能量。在释放扳机618上的压力时,储存在扳机扭转扭簧1316中的能量将滑块1306和扳机618在远端方向上偏压。通过反向连杆1304,横杆滑块1312做出响应在近端方向上平移,并去除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上的任何力。

如图13的视图1320和1360所示,响应于图13所示的丝杠1202向左平移,针接口604从视图1320中描绘的缩回状态转变到视图1360中描绘的伸出状态。外科紧固件102最初在缩回状态视图1320中被包围在外套管614内,并且在伸出状态视图1360中从外套管614(轴向地和旋转地)伸出。视图1320基于视图1300中描绘的驱动机构616的状态描绘了针接口604的状态,并且视图1360基于视图1340中描绘的驱动机构616的状态描绘了针接口604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16还包括丝杠复位弹簧1308。在丝杠1202沿着纵向轴线612前进和针接口604沿着纵向轴线114延伸期间,丝杠1202的远端部1220压缩丝杠复位弹簧1308。施加到扳机618上的力被传递到滑块1306、通过反向驱动机构1304反转并通过丝杠1202传递,以提供用于压缩丝杠复位弹簧1308的致动力。在施加到扳机618上的力减小时,被压缩的丝杠复位弹簧1308将丝杠1202的远端部1220朝缩回方向1214偏压。随着通过扳机扭转扭簧1316从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去除致动力而将滑块1306和扳机618恢复到初始位置,丝杠复位弹簧力将丝杠1202恢复到初始位置(例如视图1300中所示那样),同时使针接口604缩回。

图14A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轭架和安装有驱动机构的各方面的轭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14A描绘了轭架1404的立体图1400。图14B描绘了安装有驱动机构的部件的轭架1404的立体图1420。轭架1404沿着纵向轴线612延伸,并且在安装在外壳622内时围绕纵向轴线612自由旋转。在轭架1404自身的立体图1400中,可以看出轭架1404包括反向连杆枢轴1406、滑块槽1408、弹簧壳体1410、导向螺母接收槽1412、旋转铰接(roticulation)连接点1414、多个周向凹槽1416以及远端开口1418。

如视图1420中所示,驱动机构的各方面与轭架1404组装在一起。导向螺母1206能够横切于纵向轴线612穿过导向螺母接收槽1412进行安装。导向螺母1206固定地安装在轭架1404内,使得其不会沿着纵向轴线612平移。此外,导向螺母1206和轭架1404都围绕纵向轴线612协力地旋转。操作性地耦合至驱动轴610的丝杠1202(未在图14的视图中描绘)可穿过远端开口1418插入并旋拧到导向螺母1206中。反向连杆1304可包括与轭架1404上的反向连杆枢轴1406配合的固定枢转点1402。滑块1306沿着轭架1404的外表面平移并且通过插入到滑块槽1408中的滑块1306上的销约束。多个周向凹槽1426与外壳622内的互补槽配合,以在允许轭架1404在外壳622内旋转的同时防止轭架1404进行平移。此外,多个周向凹槽1426中的凹槽可以具有插入凹槽中的夹,以在纵向上约束设置在轭架1404的外周表面上的弹簧。

图14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缩回和伸出状态的驱动机构的部件的立体图。特别地,图14B描绘了可用于图13所描绘的手触发式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616的顶部的立体图1430和底部的立体图1440。视图1430描绘了处于缩回状态的部件(例如,类似于视图1300),并且视图1440描绘了处于与外壳622分离的伸出状态的部件(例如,类似于视图1340)。

驱动机构可包括反向驱动机构1318,其包括滑块1306、反向连杆1304和横杆滑块1312。滑块1306可由环形盘实现。视图1430和1440中未描绘触发棘爪1310,其可以操作性地耦合至滑块1306的外周。反向连杆1304通过围绕固定枢转点1402(在视图1440中示出)枢转而将滑块1306的右向运动转换成包含有横杆1302的横杆滑块1312的左向运动。随着横杆1302向左移动,其向丝杠1202的近端部施加致动力,导致丝杠1202围绕纵向轴线612旋转并向左平移。丝杠复位弹簧1308在视图1430中没有被压缩(例如,没有在向右的方向上偏压丝杠1202)并且在视图1440中被压缩(例如,在向右的方向上偏压丝杠1202)。

图15至图1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脉冲能量驱动机构的剖视图。特别地,图15描绘了左侧的剖视图1500和右侧的剖视图1550。视图1500和1550描绘了可以被实现为储能致动装置的驱动机构616。图16描绘了储存的能量释放期间的视图1600、1620和1640。图1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安装外科紧固件之后的脉冲能量驱动机构的剖视图1700和1750。图15至图17将连同根据方法900安装外科紧固件102的方面一起讨论。

图15至图17的视图包括脉冲能量驱动机构616的各方面。类似于图13至图14的驱动机构,扳机618被构造为朝向手柄620挤压以启动外科紧固件102的安装。此处,代替图13和图14的驱动机构616中那样扳机618的成比例的位移导致针接口604的成比例的伸出/缩回,扳机618朝向手柄620的位移导致经由触发棘爪1504操作性地耦合至扳机618的滑块1502向右平移以在冲击驱动弹簧1506中产生压缩(例如,储存能量)。冲击驱动弹簧1506可设置在轭架1404的弹簧壳体1410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的冲击驱动弹簧1506或其他类似弹簧可设置在轭架1404的外周上,如图17所示那样。一旦扳机618完全位移,如视图1550所示,扳机618就与滑块1502脱离,并且冲击驱动弹簧1506中储存的能量使滑块1502朝向丝杠1202加速。类似于上面公开的实施方式,丝杠1202的螺纹部分1222被插在固定安装的导向螺母1206内。致动力通过加速的滑块1502经由被包含在滑块1502中的横杆1508冲击丝杠1202的近端部而实现。将在下面更充分的讨论的是,冲击驱动弹簧1506可以与滑块1502脱离并且不再向滑块1502施加力。脉冲能量驱动机构的致动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如视图1500所示,外科紧固件102被装载到针接口604上,其中针702、704沿着臂110、112延伸并与针拘限区116、118接合(方法900的框902、904和906)。驱动机构616包括滑块1502,除了滑块1502包含在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上起作用的横杆1508之外,其与图13和图14的滑块1306类似。此处,滑块1502通过触发棘爪1504选择性地与扳机618接合。当触发棘爪1504与滑块1502接合时,扳机618朝向手柄620的位移导致滑块1502沿着纵向轴线612向右平移,如视图1500中所示。

如图15的视图1550中所示,滑块1502的这种向右平移压缩冲击驱动弹簧1506以储存冲击驱动能量。在视图1550中,扳机618几乎完全朝向手柄620位移,并且冲击驱动弹簧1506被压缩并储存冲击驱动能量。丝杠1202以及外套管614内的针接口604在视图1500和1550之间保持不动。

放大剖视图1620和1640描绘了触发棘爪1504从滑块1502释放之前(视图1620)和触发棘爪1504从滑块1502释放之后(视图1640)的滑块1502、触发棘爪1504、冲击驱动弹簧1506和触发棘爪夹1602的方面。视图1620描绘了视图1600的放大图,示出了通过闩锁1610与滑块1502接合的触发棘爪1504。触发棘爪1504能够围绕枢转点1606旋转,并且扭转弹簧1612保持触发棘爪1504朝向滑块1502沿顺时针/向上偏置旋转,以保持触发棘爪1504的闩锁1610保持在滑块1502上。在视图1620中,用户已将扳机618完全拉向手柄620,导致触发棘爪夹1602向下偏转,使得触发棘爪夹1602的钩1604与触发棘爪1504的尾部1608接合。随着用户开始释放扳机618上的压力,扳机开始朝其起始位置向远端旋转(例如,被扳机扭转扭簧1316偏压),并且附接到扳机618上的触发棘爪1504也开始向远端移动。触发棘爪夹1602(其固定地附接到外壳622的内部)保持不动。触发棘爪1504的这种远侧移动(朝向图16中的左侧)使得触发棘爪夹1602的钩1604在触发棘爪1504的尾部1608上拉动。这种拉动克服了扭转弹簧1612的力并导致触发棘爪1504围绕枢转点1606旋转(在图16中沿向下/逆时针方向)。这导致触发棘爪1504的闩锁1610与滑块1502脱离。

虽然在扳机618达到其最大压缩状态之后开始释放时这种构造使触发棘爪1504释放滑块1502,但是部件可替代地被构造为导致触发棘爪1504进行枢转并在扳机618到达其朝向手柄620的最大压缩位置时的初始点处释放滑块1502。

如视图1640中所示,当触发棘爪1504枢转时,闩锁1610与滑块1502脱离。冲击驱动弹簧1506通过朝向丝杠1202向远端扩张且使滑块1502加速来释放储存的冲击驱动能量。在冲击驱动弹簧1506完全扩张之后,滑块1502与冲击驱动弹簧1506分离,并且冲击驱动弹簧1506不再将其储存的冲击驱动能量传递给滑块1502。加速的滑块1502的动量将致动力施加于丝杠1202的近端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块1502包括类似于横杆1302的用于施加致动力的横杆1508。

如视图1600中所示,当丝杠1202接收来自滑块1502的致动力时,丝杠1202在导向螺母1206内围绕纵向轴线612旋转并且同时沿着纵向轴线612向左平移。经由驱动轴610操作性地耦合至丝杠1202的针接口604也伸出并旋转到外套管614的外部,以安装外科紧固件102(方法900的框908)。

丝杠1202压缩向右偏压丝杠1202的丝杠复位弹簧1308。由于加速的滑块1502的动量已经消散(例如,借助于压缩丝杠复位弹簧、借助于安装在组织中的外科紧固件102的摩擦)并且冲击驱动弹簧1506与滑块1502分离并且不向其施加向左的力,因此丝杠1202向右平移,例如如视图1700中所示。随着丝杠1202向右平移,针接口604也缩回,这导致针与针拘限区脱离(方法900的框910)。在视图1700中,外科紧固件102已经安装成穿过网片1002进入到组织1004中,针接口604已经缩回成被包围在外套管614内,并且丝杠复位弹簧1308已经延伸成将丝杠1202和滑块1502向右偏压到它们在视图1500中所处的初始起始位置。

在视图1700中,扳机仍然朝向手柄620位移。然而,如视图1750中所示,当扳机618恢复到其在视图1500中的位置时(例如,初始起始位置),触发棘爪1504与滑块1502重新接合。为了实现这种重新接合,随着触发棘爪1504接近滑块1502,触发棘爪的倾斜前缘1614与滑块1502上的环形盘相互作用,导致触发棘爪1504围绕枢转点1606旋转(在视图1700中逆时针/向下)、克服扭转弹簧1612的力。在触发棘爪1504的闩锁1610越过了滑块1502的环形盘后,扭转弹簧1612使触发棘爪1504旋转(在视图1750中向上/顺时针),导致触发棘爪闩锁1610与滑块1502的环形盘重新接合。

在本文公开的脉冲能量驱动机构实施方式中,冲击驱动弹簧1506和丝杠复位弹簧1308的弹簧常数被选择为实现外科紧固件102的正确安装。例如,冲击驱动弹簧1506被选择为具有适合于用户的手将扳机618压向手柄620的弹簧常数。此外,冲击驱动弹簧1506的弹簧常数被选择为储存使滑块1502加速以向丝杠1202的近端部施加足够的致动力的足够的能量,从而将外科紧固件102安装到组织中。丝杠复位弹簧1308被选择为其弹簧常数使其在保持从冲击驱动弹簧1506施加到滑块1502上的用于通过针拘限区116、118拉动外科紧固件102穿过组织的足量的能量的同时从丝杠1202吸收用于对丝杠复位弹簧1308进行加载的足量的能量。

图1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连续能量驱动机构的各方面的剖视图。特别地,图18描绘了处于初始状态的连续能量驱动机构的各方面的视图1800、处于储存能量状态的连续能量驱动机构的各方面的视图1820以及处于能量释放状态的连续能量驱动机构的各方面的视图1840。

视图1800、1820和1840描绘了安装在容纳在圆柱形轭架1814中的导向螺母1206内的丝杠1202。圆柱形轭架1814与轭架1404的类似之处可在于其包括导向螺母接收槽、限制滑块沿着纵向轴线612平移并且允许轭架1814在外壳内旋转,但其还包括用于在安装外科紧固件102后使枢转推动器1804与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脱离的倾斜表面1810。扳机618通过触发棘爪1504选择性地接合滑块1502。枢转推动器1804在枢转点1806处机械连接至滑块1502。枢转弹簧1812将枢转推动器1804的横杆1808朝向轭架1814的倾斜表面1810偏压。

在视图1800的初始状态下,丝杠1202完全缩回至右侧,并且横杆1808搁置在丝杠1202的侧表面上。枢转弹簧1812朝向倾斜表面1810偏压横杆1808,但是丝杠1202处于缩回位置并且不允许枢转推动器1804逆时针旋转,如视图1800中所示。扳机618不朝向手柄620位移(未在图18中描绘),但是扳机618通过触发棘爪1504接合至滑块1502。

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可在其处于完全伸展状态时(例如,如视图1840中所示)具有储备的储存能量。被实现为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上的预载荷的这种额外的能量储备确保针接口604具有足够的能量来拉动外科紧固件102穿过其应穿透的网片和/或组织。一旦外科紧固件102完全安装好(例如,针接口604已经完全伸出),枢转推动器1804就枢转为远离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从而移除从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施加的力。这与上面公开的总体上具有没有预载荷的冲击驱动弹簧1506的储能式实施方式截然不同。

在视图1820中描绘的储存能量状态中,扳机618已经朝向手柄620位移。由于扳机618经由触发棘爪1504与滑块1502接合,因此滑块1502沿着纵向轴线612向右沿着轭架1814平移。这种平移压缩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以在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中积聚额外的势能。此外,随着滑块1502向右平移,枢转推动器1804也向右平移。随着横杆1808跨过丝杠1202的外周滑动,其相对于纵向轴线612的角度保持不变,直到枢转推动器1804已经充分缩回并且横杆1808被进一步向右拉动越过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为止。

视图1820描绘了滑块1502已经向右平移之后并且枢转推动器1804已经向下枢转并在被枢转弹簧1812偏压后现在与纵向轴线612平行以与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相互作用的储存能量状态。类似于图13至图15的冲击驱动机构,扳机618通过触发棘爪1504选择性地与滑块1502接合。

随着扳机618被进一步压缩,触发棘爪1504与滑块1502脱离,如视图1840所示。此处,储存在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中的能量通过枢转推动器1804将致动力施加到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上,以将外科紧固件102插入到组织和/或网片中。这与图13至图15的使用来自加速的滑块1502的动量来施加致动力的冲击驱动机构不同。随着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扩张并释放其储存的能量,滑块1502被向左驱动。由于枢转推动器1804的横杆1808与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接合,因此该致动力被传递到针接口604(未描绘),以将外科紧固件102拉入网片和/或组织中(方法900的框908)。随着滑块1502和枢转推动器1804向左平移,横杆1808与轭架1814的倾斜表面1810相互作用(例如,沿着该倾斜表面运动)并且向上枢转,以使横杆1808与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脱离,如视图1840中所示。

丝杠1202随着其使针接口604伸出还可压缩丝杠复位弹簧(例如,类似于丝杠复位弹簧1308)。因此,随着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扩张,其能量因来自安装外科紧固件102和压缩丝杠复位弹簧1308的摩擦而消散。然而,在枢转推动器1804向上枢转并停止向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施加致动力之后,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不再对丝杠1202施加力。倾斜表面1810沿着纵向轴线612的长度可以对应于外科紧固件102的期望的插入长度。因此,在外科紧固件102通过使基部104抵靠网片和/或组织而完全安装好之后,横杆1808通过倾斜表面1810与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脱离。

由于连续能量驱动弹簧1802可以防止滑块1502向右平移,因此枢转推动器1804可以保持其枢转位置(在视图1840中描绘)。在安装外科紧固件102并且横杆1808与丝杠1202的近端部1216脱离之后,丝杠复位弹簧1308将丝杠1202的远端部朝向导向螺母1206向右偏压回到初始状态,从而缩回针接口604(方法900的框910)。在丝杠1202返回到其初始状态之后,扳机618也可以返回到其初始状态以使触发棘爪1504重新接合到滑块1502上,从而使连续能量驱动机构返回到视图1800中所描绘的初始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丝杠复位弹簧1308在初始起始位置被预加载。

图1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铰接装置的未组装的部件。特别地,图19描绘了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的分解侧视图1900。类似于紧固件部署装置602,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包括近端部1908和远端部1910。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包括驱动机构1906,其可以通过本文描述的任何驱动机构616来实现。纵向轴线612在近端部1908上被描绘为沿着柔性驱动轴1904。纵向轴线114被描绘为沿着外科紧固件102。

当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处于平直位置时(例如,未铰接),纵向轴线114可与纵向轴线612重合。然而,当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被铰接时,纵向轴线114将与纵向轴线612成一定角度。在铰接接头1918处弯曲的柔性驱动轴1904被构造为在近端部1908处接收来自驱动机构1906的插入输入(例如,丝杠在驱动机构1906内围绕纵向轴线612进行的延伸和旋转)并将插入输入传递成针接口604的互补的延伸和旋转,以在远端部1910处围绕纵向轴线114安装外科紧固件102。柔性驱动轴1904可以类似于本文公开的驱动轴610,但是能够围绕铰接接头弯曲。

柔性驱动轴1904安装在包括沿着内部柔性管1916的长度的多个铰接接头1918的内部柔性管1916内。内部柔性管1916围绕柔性驱动轴1904设置,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近端外套管1912内。铰接筋1914将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的远端部1910连接至近端外套管1912。

铰接装置还包括铰接致动器1920,其被构造为使近端外套管远离远端部1910缩回,以按序地露出多个铰接接头1918中的铰接接头。近端外套管1912的缩回导致被铰接筋1914拉动的远端部1910围绕露出的铰接接头1918弯曲。

铰接致动器1920可以包括铰接丝杠1924,其装配在包含有与铰接丝杠1924的螺纹匹配的螺纹1932的铰接旋钮1926内。铰接旋钮1926围绕纵向轴线612的旋转导致固定到铰接丝杠1924上的近端外套管1912朝向近端部1908缩回。近端外套管1912和附接的铰接丝杠1924不会相对于轴线612旋转。因此,随着铰接旋钮1926转动,丝杠沿着轴线612轴向地(非旋转地)移动。

铰接装置还可包括旋转铰接旋钮1934。旋转铰接旋钮包括轭架连接点1936。轭架连接点1936被构造为机械地耦合至轭架1814的旋转铰接连接点1414(或连续能量式实施方式的轭架1814的类似的连接点)。这种机械耦合允许轭架1814和远端部1910围绕纵向轴线612一起旋转。在触发棘爪与滑块上的环形盘接合的实施方式中,随着旋转铰接旋钮1934的旋转使远端部1910和轭架1814两者旋转,外壳622、扳机618和手柄620可以保持不动。当远端部1910被铰接时(例如,图21的视图2100),可以相对于外壳622的取向改变插入的角度(例如,纵向轴线114)。

图2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平直状态的组装后的铰接装置。特别地,图20描绘了处于平直状态的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的侧视图2000。视图2020是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的远端部的放大横截面并且视图2040是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的近端部的放大横截面。

如视图2000中所示,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包括外壳622、扳机618、手柄620、驱动机构1906和铰接致动器1920,它们都设置在近端部1908上。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处于平直状态,并且多个铰接接头中的所有铰接接头都被包围在近端外套管1912内。铰接筋1914在点1928处与近端外套管1912连接并在点1930处与远端部191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将铰接接头1918构造为嵌入到近端外套管1912内(例如,沿着纵向轴线612向近端平移)使得最远端的铰接接头1918从近端外套管1912的远端部1938位移来实现增大的刚性。在露出最远端的铰接接头1918之前,使最远端的铰接接头1918嵌入(例如,使所有铰接接头1918向近端定位)需要额外缩回近端外套管1912。这样,铰接筋1914在实现为滑动连接点的连接点1928处与近端外套管1912连接。连接点1928能够沿着近端外套管1912纵向滑动等于最近端的铰接接头1918从近端外套管1912的远端部1938嵌入的量的一定距离。替代地,类似于上面讨论的滑动连接点1928的描述,远端部1910上的连接部1930可以纵向滑动。

近端外套管1912被构造为沿着纵向轴线612滑动,以根据近端外套管1912的平移方向按序地覆盖和/或露出铰接接头19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包括固定地附接到远端部1910上的远端外套管1922。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铰接筋1914附接到远端外套管1922上。近端外套管1912可以是刚性的近端外套管1912,其在铰接接头1918设置在近端外套管1912内时防止铰接接头1918弯曲。

铰接筋1914沿着近端外套管1912和远端部1910设置,并且与松散地远离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下垂相比,可以在点1928和1930之间受到轻微的拉力以保持铰接筋1914抵靠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紧固件部署装置可被构造为在处于平直位置时如结合本文的紧固件部署装置602详细所述那样安装外科紧固件102。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外科紧固件102沿着与轴向轴线612重合的轴向轴线114安装到组织中。然而,可能需要沿着与纵向轴线612成一定角度的纵向轴线114安装外科紧固件102。这样,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可以转变为铰接状态,例如图21的视图2100中所示。

图2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处于铰接状态的组装后的铰接装置。特别地,图21描绘了处于铰接状态时的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的远端部1910和铰接致动器1920的视图2100。

在视图2100中,已使铰接旋钮1926旋转以缩回近端外套管1912。近端外套管1912的缩回导致铰接接头2102露出,而铰接接头2104保持被包围在近端外套管1912内。此外,近端外套管1912的缩回增加了铰接筋1914上的张力。铰接筋1914的拉力导致远端部1910围绕露出的铰接接头2102弯曲。

每个铰接接头都可以被构造为弯曲设定的铰接角度。例如,内部柔性管1916可具有十四(14)个铰接接头1918,每个铰接接头1918都可被构造为弯曲六(6)度。因此,当第一铰接接头(例如,最靠近远端部1910的铰接接头)通过缩回的近端外套管1912露出时,远端部1910弯曲六(6)度,从而在纵向轴线114与纵向轴线612之间提供六(6)度的错位(例如,如铰接角度2106所示)。随着每个后续的铰接接头1918被露出,纵向轴线114、612之间的错位度(例如,铰接量)逐渐增加五度。

如视图2100中描绘的实施方式中所示,在总共十四(14)个铰接接头1918中,十一(11)个铰接接头2102被露出,并且三(3)个铰接接头2104被覆盖。纵向轴线114与纵向轴线612之间的错位度(例如,铰接角度2106)大约为66度。如果每个露出的铰接接头2102都以相同的设定铰接角度弯曲,则在十一个露出的铰接接头2102中的每一个处实现六(6)度的弯曲。铰接旋钮1926的进一步旋转将进一步使近端外套管1912缩回并且增加铰接筋1914上的张力,以露出当前在视图2100中被包围的下一个后续的铰接接头2104。因此,多个铰接接头1918将包括十二(12)个露出的铰接接头2102和两(2)个覆盖的铰接接头2104。铰接角度2106将逐渐增加六(6)度达到72度。近端外套管1912的使剩余的两个被覆盖的铰接接头2104露出的完全缩回将提供额外的十二(12)度铰接,以使铰接角度2106总共为84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铰接接头1918的铰接弯曲角度可以在一(1)度到二十五(25)度之间变化,与较大的铰接弯曲角度相比,较小的铰接弯曲角度提供对铰接角度更精细的控制。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最靠近远端部1910的(多个)铰接接头1918中包括的铰接接头1918具有粗调铰接角度(例如,10到15度),而后续的更靠近近端部1908的铰接接头1918具有细调铰接角度(例如,1到4度)。对于输入到铰接旋钮1926的相同旋转量,这允许操作者更快速地获得期望的铰接角度,因为铰接旋钮1926的前几圈转动提供对典型目标铰接角度2106的粗略改变,铰接旋钮1926的随后的转动提供对铰接角度2106的精细控制。

可以通过沿相反方向旋转铰接旋钮1926以使近端外套管1912朝向远端部1910延伸而使紧固件部署装置1902从铰接状态(视图2100)转变到平直状态(视图2000)。铰接旋钮1926的反相旋转使近端外套管1912朝向远端部1910延伸,这同时覆盖了露出的铰接接头2102并减小了铰接筋1914上的张力。这导致远端部1910随着每个后续的铰接接头1918被覆盖而变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接筋1914仅由一条铰接筋1914构成,其在远端部1910上施加和释放拉力。不需要第二铰接筋,例如相对于第一铰接筋设置在近端外套管1912的相对侧上用于施加反向拉伸力以拉直远端部1910的第二铰接筋。由于近端外套管1912的延伸提供了用于将远端部1910恢复到平直位置的手段,因此不需要第二铰接筋。另外,通过所描述的铰接构造,每个露出的铰接接头2102都随着其从近端外套管1912露出而弯曲至最大铰接角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接头的节段不能过度弯曲。这导致在刚性状态下保持铰接角度,这能够抵抗可能通过将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1910推压在紧固接口上而导致的潜在的过度弯曲。这种构造可以防止对沿着外部铰接方面的对过度弯曲进行阻止的第二筋的需求。

由于铰接装置被构造为沿单个方向使远端部弯曲,因此可能需要远端部围绕纵向轴线612旋转以实现所需的外科紧固件102的安装角度(例如,纵向轴线114的期望取向)。因此,可能需要能相对于外壳622和扳机618自由旋转的驱动机构616。旋转铰接旋钮1934的转动可用于实现这种旋转,因为其通过轭架附接在驱动机构616上。如上所述,在圆形或环形的盘上与滑块接合的触发棘爪提供了这种期望的旋转。在旋转铰接期间,铰接的远端部1910能够扫过所有象限(例如,可以扫入或扫出视图2100中所描绘的页面)。

图2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示例性内部柔性管的侧视图。图2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示例性内部柔性管的立体图。特别地,图22描绘了内部柔性管1916的侧视图2200,并且图23描绘了内部柔性管1916的立体图2300。

在视图2200和2300中,内部柔性管1916被定向为近端部在右侧(纵向轴线612向右延伸)并且远端部在左侧(纵向轴线114向左延伸)。内部柔性管可以制造为能够在向上方向2210、向下方向2212或两个方向2210、2212上弯曲的柔性不锈钢部件。内部柔性管1916抵抗与向上方向2210和向下方向2212垂直(例如,向左和向右)的弯曲。

在视图2200和2300中,铰接接头1918通过在节段2208的任一侧上设置间隙2206而形成。间隙2206形成与纵向轴线612、114横切的半圆,但并不完全穿透内部柔性管1916,从而在间隙2206的两侧留下加强柱2202。间隙2206的末端可以具有允许每个铰接接头1918更容易弯曲的扩张槽2204。

随着内部柔性管1916被铰接,内部柔性管1916进行铰接所朝向的一侧上的间隙2206关闭并且相对侧的间隙2206打开。当间隙2206完全关闭时(例如,相邻的节段2208-1、2208-2彼此抵接),每个铰接接头1918都以其最大铰接角度弯曲。总体而言,内部柔性管1916的铰接被覆盖铰接接头1918的近端外套管1912禁止。近端外套管1912的缩回同时露出后续的铰接接头1918并且在铰接筋1914上施加拉力。随着每个铰接接头1918被露出,其在铰接筋1914的方向上弯曲到其最大铰接角度,直到下一个后续的铰接接头1918被露出为止。

图2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双筋铰接装置的立体图。图2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图24的双筋铰接装置的剖视图。特别地,图24描绘了包括在构造上可以与上面讨论的内部柔性管1916类似的外部柔性管2402的立体图2400。双筋铰接装置的各方面可与本文所述的外科用固定装置或其他类似的外科用固定装置一起使用。外部柔性管2402包括允许外部柔性管2402弯曲(例如,上下弯曲、铰接)的多个铰接接头2404和加强外部柔性管2402使其免于弯曲(例如,向左和向右)的侧加强柱2408。第一铰接筋2406被构造为施加拉力以向上偏压外部柔性管2402。

视图2500中是在线25处截取的视图2400的横截面。可以看出,双筋铰接装置包括外部柔性管2402和内部柔性管2502。内部柔性管2502与外部柔性管2402的结构相似,但包括允许第一铰接筋2406嵌套在外部柔性管2402和内部柔性管2502之间的上部扁平槽2508,并且还包括允许第二铰接筋2504嵌套在外部柔性管2402和内部柔性管2502之间的下部扁平槽2510。外部柔性管2402的侧加强柱2408与内部柔性管2502的侧通道2512对齐。第二铰接筋2504施加与第一铰接筋2406相对的拉力。这样,对第一铰接筋2406和第二铰接筋2504上的力进行平衡允许控制铰接角度(纵向轴线112与纵向轴线614之间的角度)。来自铰接筋2406、2504的这些拉力被施加到外科用固定装置的远端部1910上,这由铰接致动器控制,该铰接致动器被构造为响应于用户输入来调节第一铰接筋2406和第二铰接筋2504的张力以达到所需的铰接角度。这种双筋铰接系统消除了对用于覆盖铰接接头的近端外套管的需求,并进一步消除了在铰接装置外部形成弓弦的铰接筋(如视图2100中描绘的铰接装置)。类似于图20和图21中关于单筋铰接装置讨论的附接点1928、1930,第一铰接筋2406和第二铰接筋2504可以类似地在驱动轴的远端部处从铰接接头1918连接内部柔性管2402和内部柔性管2502中的一个或两个。第一铰接筋2406附接在内部柔性管1916的上侧,并且第二铰接筋2504附接在内部柔性管1916的下侧。上侧位于加强柱2202的与下侧相对的半部上,以允许两条铰接筋2406、2504中的一个导致紧固件装置的远端部的铰接,并且两条铰接筋2406、2504中的另一个允许拉直紧固件装置的远端部。铰接筋2406、2504例如可以通过焊接工艺附接或固定在连接点处。此外,铰接筋2406、2504的近端部分附接到铰接控制装置上,以交替施加应用到铰接筋2406、2504上的张力,从而控制紧固件装置的铰接。

从上文可以看出,本公开阐述了一种医疗紧固装置,其适于快速且可靠地安装紧固件以固定组织和/或任何适用的修复材料。该装置不仅大大减少了紧固组织所需的时间,而且相对于其他方法还具有优异的使用便利性。此外,通过本公开中阐述的元件的独特组合,更可靠地保持了组织的紧固,同时减少了对患者的刺激和其他并发症,并且不会不利地影响附接和/或闭合的完整性。

图26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紧固件部署装置的铰接控制部分的立体图。特别地,图26描绘了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立体图2600,其可包括图24和图25中描绘的双筋铰接装置。图26至图31中描绘的铰接控制部分也可被称为铰接控制单元,其用作对具有两条筋的铰接装置的铰接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可以类似于紧固件部署装置602,其中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零件具有相同的功能。还可以设想双筋铰接装置及其关联的控制装置也可以与多种其他的紧固件部署装置一起使用。

总体而言,铰接控制部分2604的各方面在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近端部608处接收操作者的输入,以控制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远端部的铰接角度(例如,图29至图31的2902、3002和3102)。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铰接控制部分2604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操作者输入而增加第一铰接筋2406的张力并减小第二铰接筋2504的张力,并响应于接收到与第一操作者输入相反的第二操作者输入而减小第一铰接筋2406的张力并增加第二铰接筋2504的张力。基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操作者输入,铰接筋2406和2504的这种交替张紧导致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远端部铰接或拉直。下面通过举例的方式讨论这种铰接控制部分2604的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

视图2600包括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铰接控制部分2604的细节,其包括铰接旋钮2606。铰接旋钮2606与旋转铰接旋钮1934相邻并且类似于图21的视图2100中和图29至图31中所示的那样能够通过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操作者来旋转,以改变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远端部的铰接度。铰接旋钮2606可以包括向外伸出的翅片2610,以帮助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操作者获得对铰接旋钮2606的正确抓握。当操作者对铰接旋钮2606施加围绕纵向轴线612的扭矩时,铰接旋钮2606旋转。铰接旋钮2606通过固定螺钉2608固定地连接至铰接螺母2612。因此,铰接旋钮2606的旋转通过固定螺钉2608传递到位于铰接旋钮2606内部的铰接螺母2612。此外,旋转铰接旋钮1934的旋转导致铰接旋钮2606和外部柔性管2402两者的旋转,这不会引起铰接角度的变化,因为铰接旋钮2606没有独立于旋转铰接旋钮1934之外旋转。

图2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移除了铰接控制旋钮2606的图26的铰接控制部分的立体图。特别地,图27描绘了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立体图2700,其中铰接旋钮2606被移除以示出处于组装状态的铰接旋钮2606内部的部件。此外,图2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图27的铰接控制部分的分解图。特别地,图28描绘了来自图27的铰接控制部分2604的分解图2800。

如图27和图28所示,铰接控制部分2604包括沿着纵向轴线612延伸的外部柔性管2402。外部柔性管2402在图中从左到右在反向支架2710之间延伸穿过铰接丝杠2704、穿过铰接螺母2612并进入到螺母支架2702中。螺母支架2702相对于旋转铰接旋钮1934固定。螺母支架2702包括接收铰接螺母2612的凹槽2804的通道2802。通道2802由近端面部2832和远端凸缘2834界定,以接收铰接螺母2612的凹槽2804。螺母支架2702允许铰接螺母2612围绕纵向轴线612旋转,但阻止铰接螺母2612沿着纵向轴线612平移。固定螺钉2608与铰接螺母2612的外表面上的螺孔2806配合。尽管铰接旋钮2606被描述为通过将固定螺钉2608插入到螺孔2806中而附接到铰接螺母2612上,但是可以存在将铰接旋钮2606附接到铰接螺母2612上的其他方式。

铰接螺母2612包括位于铰接螺母2612的内表面上的螺纹表面2808。螺纹表面2808被构造为与铰接丝杠2704的螺纹表面2809接合。因此,当铰接螺母2612围绕纵向轴线612旋转时,其导致铰接丝杠2704沿着纵向轴线612平移。铰接丝杠2704包括延伸部分2810,其包括沟槽2812。延伸部分2810的形状允许反向支架2710将延伸部分2810紧紧夹住,以装配在铰接旋钮2606的内部容积内。沟槽2812接收致动销2712。致动销2712被固定到反向支架2710中的致动销孔2818中。致动销孔2818偏离在沿着外部柔性管2402安装到耳轴孔2830中时充当反向支架2710的枢转点的耳轴2820。因此,当铰接丝杠2704沿着纵向轴线612平移时,其使得致动销2712导致反向支架2710围绕耳轴2820枢转。每个反向支架2710都可包括彼此面对的耳轴2820,以与设置在外部柔性管的相对两侧上的一对耳轴孔2830相互作用。

随着反向支架2710枢转,反向支架的第一端部2706被朝向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远端部偏压,并且第二端部2708被远离紧固件部署装置2602的远端部偏压。当铰接旋钮2606反向旋转时,铰接螺母2612的反向旋转导致铰接丝杠2704的反向平移,这导致反向支架2710的第一端部2706和第二端部2708的反向偏压。如图27所示,第一端部2706附接到第一铰接筋2406上并且第二端部2708附接到第二铰接筋2504上。第一铰接筋2406经由进出端口2826进入到外部柔性管2402中,并且第二铰接筋2504通过进出端口2828进入到外部柔性管2402中。

铰接筋2406和2504附接到反向支架2710的相应的端部上。如图27和图28所示,铰接筋可插入到块体2814中并用固定螺钉2816固定到块体2814上。块体2814可通过用于固定到第一端部2706上的螺钉2822或用于固定到第二端部2708上的螺钉2824固定到第一反向支架2710上。块体2814可以进一步通过与所描绘的螺钉2822、2824类似但在图28的视图2800中为清楚起见未被标出的第二螺钉固定到设置在细长部分2810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反向支架2710上。类似的附件可用于第一端部2706和第二端部27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2706和第二端部2708位于距用作反向支架2710的枢转点的耳轴2820相等的距离处。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随着反向支架2710枢转,铰接筋2406和2504位移相等但相反的幅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2706和第二端部2708位于距耳轴2820的不同距离处。端部2706、2708与耳轴2820之间的这种差异使得一个端部比另一个端部位移的幅度更大。这可以确保铰接筋2406和2504通过远端部的铰接和拉直保持相等的张力,因为位于铰接角的内半径部上的铰接筋比位于铰接角的外半径部上的铰接筋延伸的有效长度更短。

工业适用性

总体而言,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可适用于各种缝合和外科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在外科手术情况下紧固组织和网片。本文公开的外科紧固件102可以是具有从其基部伸出的至少一个螺旋臂的柔性和/或可吸收式紧固件。本文公开的外科紧固件通过沿着外科紧固件的至少一个螺旋臂前进的针被插入到网片和/或组织中。针与外科紧固件的针拘限区接合并拉动外科紧固件以将其安装在组织和/或网片内。针随后沿着其前进的螺旋路径缩回。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安装结合图1至图5公开的各种外科紧固件102来通过本文所述的任何一种紧固件部署装置将网片紧固到组织、将组织紧固到组织等。此外,本文公开的紧固件部署装置可配备有脉冲能量驱动机构61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固件部署装置可被构造为进行铰接。结合图19至图23描绘的具有单条铰接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个这样的铰接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固件部署装置包括双筋铰接装置,例如至少部分地描绘在图24至图28中的铰接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教导,图29描绘了处于未铰接位置的图26的紧固件部署装置,图30描绘了处于部分铰接位置的图26的紧固件部署装置,并且图31描绘了处于完全铰接位置的图26的紧固件部署装置。

特别地,图29描绘了视图2900,图30描绘了视图3000,并且图31描绘了视图3100,每个视图都示出了双筋铰接装置,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其铰接旋钮2606。本文描述的双筋铰接装置可用于多种不同的外科用装置,包括本文所述的紧固件部署装置、腹腔镜装置等。

在图29的视图2900中,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没有铰接,这意味着纵向轴线114与纵向轴线614重合,并且铰接角度2902测量为180度。此处,反向支架2710的第一端部2706朝向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设置,并且反向支架2710的第二端部2708朝向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近端部设置。第一铰接筋2406通过进出端口2826从外部柔性管2402伸出并固定到第一端部2706上。第二铰接筋2504通过进出端口2828从外部柔性管2402伸出并固定到第二端部2708上。当处于视图2900中描绘的初始状态时,铰接筋2406、2504中的一个或两者可受到张力。驱动机构可在非铰接位置中启动通过远端部对外科紧固件进行的安装。

视图3000描绘了处于部分铰接位置的紧固件部署装置。此处,如至少部分地通过与视图2900中描绘的螺钉孔2806的位置相比的螺钉孔2806的位置变化来描绘的那样,用户输入(例如,用户旋转未描绘的铰接旋钮2606)导致铰接螺母2612在螺母支架2702内旋转。在视图2900中描绘了第一螺钉孔2806,并且在视图3000中描绘了定位为与第一螺钉孔相对的第二螺钉孔。因此,第一螺钉孔2806已经从视图3000进行了旋转并且第二螺钉孔2806是可见的。铰接螺母2612的旋转导致铰接丝杠2704沿着纵向轴线614平移。此处,其已经在近端方向上平移并进入到铰接螺母2612中。沟槽2812朝近端方向拉动致动销2712以朝近端方向偏压第一端部2706。这使反向支架2710围绕耳轴2820枢转以导致第二端部2708朝向远端部偏压。反向支架2710的这种运动增加了第一铰接筋2406的张力并释放了第二铰接筋2504上的张力。第一铰接筋2406上增加的张力导致铰接接头2404弯曲并在纵向轴线114与纵向轴线614之间产生铰接角度3002。如视图3000所示,铰接角度3002大约为150度。

在视图3100中,紧固件部署装置被描绘为处于完全铰接状态。此处,与视图3000相比,铰接旋钮2606进行了进一步旋转。这导致铰接螺母2612进一步旋转、铰接丝杠2704进一步平移并且反向支架2710进一步枢转,以在第一铰接筋2406上施加更多张力并进一步放松第二铰接筋2504。紧固件部署装置可通过到达硬停止点的铰接螺母2612或通过在沟槽2812内到达硬停止点的致动销2712而基于铰接接头2404的最大弯曲量达到最大铰接量。如视图3100中所示,铰接角度3102大约为110度。外科紧固件(例如,102)可以以铰接角度3000、3002和3102或中间的任何其他角度安装到组织和/或网片中。

为了拉直紧固件部署装置,用户可以向铰接旋钮2606施加反向用户输入。此处,用户向铰接旋钮施加反向转动力以使通过视图2900、3000和3100按序地描绘的过程颠倒。在施加反向转动力的情况下,铰接螺母2612沿相反方向旋转以导致铰接丝杠2704朝向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平移。这导致沟槽2812推动致动销2712以使得反向支架2710围绕其耳轴2820枢转。然后第一端部2706朝向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近端部被偏压,并且第二端部2708朝向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被偏压。这增加了第二铰接筋2504上的张力并减小了第一铰接筋2406上的张力以导致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伸直。因此,在该例子中,针对铰接旋钮2606的反向用户输入将紧固件部署装置从最大铰接角度的视图3100转换到中间铰接角度的视图300、到达没有描绘铰接角度的视图2900。

应注意的是,在具有单条铰接筋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图21的视图2100,铰接筋1914在近端外套管1912和远端外套管1922的外侧在点1928和1930之间延伸。因此,当在以腹腔镜方式执行紧固时被插入患者体内时,筋1914在铰接装置外侧延伸。然而,在图29至图31的视图2900-3100中描绘的双筋铰接装置实施方式中,当以腹腔镜方式执行紧固时,两条筋在患者体内的可能的位置处均位于外部柔性管2402的内部。

在具有铰接丝杠2704和铰接螺母2612的实施方式中,预期施加到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上的拉直力或弯曲力将不足以引起铰接螺母的旋转。因此,与铰接丝杠2704和铰接螺母2612上的螺距相比,至少部分地由于缺乏可在紧固件部署的远端部处获得的机械优势,因此向紧固件部署装置的远端部施加常规的力将不会导致远端部的伸直或铰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