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16038发布日期:2022-02-09 06:0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已知在外表面具有文字、花纹、图样这样的图案的吸收性物品。这样的图案例如位于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肤侧的表面,用于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前侧或后侧的部分、吸收性物品的尺寸等。作为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次性尿布。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69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吸收性物品的更换优选在足够明亮的环境,例如明亮的室内进行。其原因在于,容易确认吸收性物品的尺寸、前侧或后侧的部分等。但是,例如,在深夜的室内,像在周围存在睡眠中的人而难以调亮照明的情况那样,有时必须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作为这样的情况,例如,能够举出在一个房间里多个家人就寝的情况、多个被护理人生活的情况、多个患者住院的情况等。在该情况下,由于不能调亮照明,因此即使吸收性物品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具有图案,也难以清晰地确认。当然,由于是较暗的环境,因此也难以视觉辨认吸收性物品的外观。因此,在更换吸收性物品时,有可能搞错吸收性物品的前侧或后侧的部分、尺寸等。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视觉辨认表示于表面的图案且能够使吸收性物品更换容易的吸收性物品和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如下。(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在肌肤侧和非肌肤侧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备具有图案的光泽层,配置有所述光泽层的区域即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比所述光泽层的周围的区域的光泽度高,所述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
11.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如下。(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具备位于非肌肤侧的表面且具有图案的光泽层,其中,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平滑化工序,在该工序中,使非肌肤侧的表面用的片构件的表面平滑化;以及形成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所述平滑化的所述连续片的表面形成具有图案的光泽层,包含所述光泽层的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
12.发明的效果
1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视觉辨认表示于表面的图案且能够使吸收性物品更换容易的吸收性物品和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14.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15.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仰视图。
16.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17.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18.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
19.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
20.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
21.图8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22.图9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23.图10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的方式。
25.[方式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在肌肤侧和非肌肤侧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备具有图案的光泽层,配置有所述光泽层的区域即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比所述光泽层的周围的区域的光泽度高,所述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
[0026]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肌肤侧和非肌肤侧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配置有光泽层,包含光泽层的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较暗的环境下,也能够利用微弱的光容易地掌握光泽层的图案。因此,例如,通过预先利用包装等表示图案的含义,从而当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更换吸收性物品时,例如,能够容易掌握图案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前侧或后侧的部分、肌肤侧或非肌肤侧、尺寸等。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并且,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亮度充足的明亮的环境下,利用光泽层的光泽,与没有光泽层的情况相比,除了能够一看就可靠地掌握吸收性物品的前侧或后侧的部分等以外,也能够通过具有光泽感而对吸收性物品赋予高级感、贵重感。
[0027]
[方式2]根据方式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光泽层由箔形成。
[0028]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光泽层由箔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由此,在要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
[0029]
[方式3]根据方式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具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排列的腹侧部、背侧部以及胯裆部的一次性尿布,所述一次性尿布的所述腹侧部和所述背侧部中的任一者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具备所述光泽层。
[0030]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一次性尿布的腹侧部和背侧部中的任一者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具备光泽层。因此,例如,通过预先利用包装等表示图案位于腹侧部和背侧部中的任一者,从而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掌握一次性尿布的前侧的部分(腹侧部)和后侧的部分(背侧部)。
[0031]
[方式4]根据方式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腹侧部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具备
目标带,所述背侧部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备用于卡合于所述目标带的一对卡合带,所述光泽层位于配置有所述目标带的目标带区域。
[0032]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光泽层位于目标带区域。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一次性尿布的目标带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一对卡合带容易地卡合于目标带。而且,能够避免将卡合带卡合于目标带以外的部分而卡合带脱落的问题。
[0033]
[方式5]根据方式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腹侧部具备位于非肌肤侧的目标带,所述目标带配置于目标带区域,所述背侧部具备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且卡合于所述目标带的一对卡合带,所述光泽层位于所述一对卡合带的非肌肤侧。
[0034]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光泽层位于一对卡合带。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一次性尿布的一对卡合带的位置。特别是,一对卡合带在更换一次性尿布时容易铺入身体下,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难以视觉辨认。因此,通过利用光泽层容易视觉辨认一对卡合带,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
[0035]
[方式6]根据方式4或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卡合带分别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具备具有其他图案的其他光泽层,所述光泽层位于所述目标带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在穿着所述一次性尿布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一对卡合带卡合于所述目标带区域的位于所述中央部分的两侧的两侧部分的所述目标带。
[0036]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穿着一次性尿布时,一对卡合带卡合于目标带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即,通过以在宽度方向上在目标带区域中光泽层位于中央部分、其他光泽层位于该光泽层的两侧的方式穿着一次性尿布,能够正确地穿着。这样,在该吸收性物品中,能够引导为在目标带上的最佳的位置配置一对卡合带。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分别容易地识别一次性尿布的目标带和一对卡合带的位置,容易地将一对卡合带卡合于目标带的最佳的位置。而且,此时,通过其他光泽层、光泽层以及其他光泽层以该顺序沿着宽度方向排列于目标带上,能够利用在卡合时初次完成的图案表现来展现较高的设计性和高级感。
[0037]
[方式7]根据方式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光泽层包含:基材;以及光泽形成层,其位于所述基材上,构成所述图案,具有光泽,所述基材是所述目标带的局部,所述光泽形成层配置于所述目标带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
[0038]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光泽层的光泽形成层支承于目标带(基材)。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形成层的平滑性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能够维持光泽形成层的光泽。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光泽形成层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由此,在要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此外,通过在目标带形成光泽形成层,能够在视觉辨认光泽形成层之后在光泽形成层及其周围上卡合卡合带,能够为了卡合而确保更广阔的区域。由此,能够使目标带与卡合带的卡合进一步稳定化。
[0039]
[方式8]根据方式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目标带包含:第1带部,其位于所述目标带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第2带部,其位于所述目标带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1带部分开,所述光泽层包含:基材;以及光泽形成层,其位于所述基材上,构成所述图案,具有光泽,所述光泽形成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带部与所述第2带部之间。
[0040]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光泽层的光泽形成层支承于基材。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光泽形成层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由此,在要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此外,通过在不是目标带(第1带部+第2带部)的基材形成光泽形成层,从而不会在光泽形成层上卡合卡合带。由此,能够抑制由卡合引起的光泽形成层的剥离、在卡合之后看不到光泽形成层的情况。
[0041]
[方式9]根据方式7或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基材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包含层叠于与所述光泽形成层相反的那一侧的面的膜。
[0042]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基材由层叠(层压)有膜的无纺布构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形成层的平滑性受到比基材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能够进一步维持光泽形成层的光泽。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比基材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即,与没有膜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光泽层的光泽度。由此,在要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光泽层。
[0043]
[方式10]根据方式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所述腹侧部和所述背侧部中的至少一者包含:低伸缩区域,其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所述宽度方向的伸缩性较低;以及一对高伸缩区域,其与所述低伸缩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相邻,所述宽度方向的伸缩性较高,在俯视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一对高伸缩区域各自的内侧的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体的与该高伸缩区域相对的端缘靠内侧的位置,所述光泽层位于所述低伸缩区域的非肌肤侧。
[0044]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光泽层位于腹侧部和背侧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低伸缩区域的非肌肤侧。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层的收缩,难以形成凹凸、褶皱。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一次性尿布的腹侧部或背侧部的位置,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
[0045]
[方式11]根据方式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具备后处理带,该后处理带配置于所述背侧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非肌肤面侧的表面,所述光泽层位于所述后处理带的非肌肤侧。
[0046]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光泽层位于后处理带。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一次性尿布的后处理带的位置。由此,在更换一次性尿布时,在将使用过的尿布卷起来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后处理带适当地处置,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
[0047]
[方式12]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具备位于非肌肤侧的表面且具有图案的光泽层,其中,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平滑化工序,在该工序中,使非肌肤侧的表面用的片构件的表面平滑化;以及形成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所述平滑化的所述片构件的表面形成具有图案的光泽层,包含所述光泽层的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
[0048]
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使片构件的表面平滑化之后形成光泽层,因此能够使包含光泽层的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可靠地成为7以上。因此,能够制造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容易的吸收性物品。
[0049]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带型尿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例子,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短裤型尿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例子,分别进行说明。另
外,吸收性物品的种类不限定于该例子,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就也可以是其他吸收性物品。作为其他吸收性物品,能够举出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
[0050]
(第1实施方式)
[0051]
图1~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型尿布1的结构例的图。图1是表示展开带型尿布1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其仰视图(从非肌肤侧观察而得到的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型尿布1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0052]
带型尿布1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厚度方向t,具有通过宽度方向w的中心且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和通过长度方向l的中心且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w。将靠近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方向和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的内方向和内侧,将远离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方向和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的外方向和外侧。将靠近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方向和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的内方向和内侧,将远离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方向和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的外方向和外侧。此外,在长度方向l上,将朝向与穿着者的腹部对应的带型尿布1的端缘(腹侧的端缘)的侧也称为长度方向l的前侧,将朝向与穿着者的后背对应的带型尿布1的端缘(背侧的端缘)的侧也称为长度方向l的后侧。“俯视”是指从厚度方向t的上方侧观察展开为包含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平面的状态的带型尿布1,“平面形状”是指在俯视时掌握的形状。“平面方向”是指与包含宽度方向w和长度方向l的面平行的任意的方向。“肌肤侧”和“非肌肤侧”分别表示在带型尿布1被穿着者穿着时在厚度方向t上相对而言靠近穿着者的肌肤面的侧和远离穿着者的肌肤面的侧。这些定义不仅用于带型尿布1、后述的短裤型尿布1a,也共通地用于配置于带型尿布1、短裤型尿布1a的各构件。另外,构件、构造、形状等“沿着长度方向l”不仅包含构件等与长度方向l平行的情况,也包含构件等的长度方向l的分量dx比构件等的宽度方向w的分量dy大的情况。同样,构件等“沿着宽度方向w”不仅包含构件等与宽度方向w平行的情况,也包含构件等的宽度方向w的分量dy比构件等的长度方向l的分量dx大的情况。关于曲线状、曲面状的构件等,针对曲线等上的各点的切线,如上述那样评价构件等。
[0053]
如图1所示,带型尿布1具有(被划分为)沿着长度方向l排列的位于前侧的腹侧部2、位于后侧的背侧部3以及位于腹侧部2与背侧部3之间的胯裆部4。腹侧部2是抵接于穿着者的腹部的部分。背侧部3是抵接于穿着者的臀部或背部的部分。胯裆部4是抵接于穿着者的胯裆的部分,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缩窄。带型尿布1包括吸收性主体10、一对卡合带7a、7b以及目标带18(18a、18b)。吸收性主体10包含吸收体14,在长度方向l上位于从腹侧部2经由胯裆部4到背侧部3为止的范围,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到除了一对卡合带7a、7b以外的两端部为止的范围。一对卡合带7a、7b在非肌肤侧位于背侧部3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从两端部向外侧伸出。一对卡合带7a、7b连结于背侧部3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部分,即一对侧部3f、3f。一对卡合带7a、7b和一对侧部3f、3f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伸缩。目标带18在非肌肤侧配置于目标带配置区域aa。目标带配置区域aa是位于腹侧部2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且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的区域。在目标带区域aa的中央部分配置有光泽层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卡合带7a、7b也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分别具备其他光泽层52a、52b。
[0054]
带型尿布1例如通过在将背侧部3抵接于穿着者的后背并将腹侧部2抵接于腹部之后如图4所示那样使背侧部3的一对卡合带7a、7b连结于腹侧部2的目标带18的两侧,从而作为尿布被穿着者穿着。一对卡合带7a、7b例如能够举出固定带、面状搭扣的钩。与此对应,作
为目标带18(18a、18b),例如能够举出无纺布、面状搭扣的环。在该情况下,在带型尿布1中,例如,能够将长度方向l的前侧1/3的区域设为腹侧部2,将后侧1/3的区域设为背侧部3,将中央的1/3设为胯裆部4。利用腹侧部2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端部2e和背侧部3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端部3e划定供穿着者的腰通过的腰开口部。此外,在带型尿布1中,利用胯裆部4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侧部5e、5e划定供穿着者的腿通过的一对腿开口部。另外,胯裆部4也可以不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缩窄。卡合带7和侧部3f也可以不伸缩。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主体10包含透液性的表面片1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3以及位于表面片12与背面片13之间且吸收、保持液体的吸收体14。作为表面片12,例如能够举出透液性的无纺布、织布、形成有透液孔的合成树脂膜、这些材料的复合片等。作为背面片13,例如能够举出不透液性的无纺布、合成树脂膜、这些材料的复合片。吸收体14包含吸收并保持液体的吸收芯14a和覆盖吸收芯14a的透液性的上侧芯包层14b和下侧芯包层14c。吸收体14与表面片12和背面片13分别利用粘接剂接合,表面片12与背面片13在它们的周缘部分利用粘接剂接合。粘接剂能够举出在带型尿布中公知的材料,例如热熔粘接剂。吸收性主体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公知的带型尿布的吸收性主体10所使用的形状。吸收体14也可以不具有芯包层。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主体10在肌肤侧的表面包含位于宽度方向w的两侧且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一对侧片17、17。各侧片17在宽度方向w的内侧沿着长度方向l具有固定部15、防漏壁16以及固定部15。固定部15、15位于侧片17的长度方向l的前侧和后侧的端部,固定于吸收性主体10。防漏壁16位于侧片17的长度方向l的前侧和后侧的固定部15、15之间,将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端缘固定于吸收性主体10,将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缘设为非固定。各防漏壁16在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部包含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两条弹性构件61。弹性构件61例示为橡胶线。各侧片17、17由疏水性片,例如疏水性无纺布形成。
[0057]
在本实施方式中,带型尿布1在背面片13的非肌肤侧具备不透液性的外装片5。外装片5和背面片13沿着厚度方向t层叠,利用粘接剂等相互接合。外装片5的周缘部分和一对侧片17、17的周缘部分沿着厚度方向t层叠,利用粘接剂等相互接合。另外,也可以是,省略背面片13,吸收体14和表面片12的周缘部分接合于外装片5。相反,也可以是,省略外装片5,一对侧片17、17的周缘部分接合于背面片13的周缘部分。作为外装片5,例如能够举出不透液性的无纺布、合成树脂膜、这些材料的复合片、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等任意的不透液性片。作为外装片5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系材料。外装片5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为5~100g/m2,优选10~50g/m2。作为外装片5的厚度方向t的尺寸(厚度),例如为0.1~5mm,优选0.1~2mm。另外,外装片5也可以是两张以上的层叠体。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主体10在背侧部3还具备伸缩构件6。伸缩构件6是能够沿着宽度方向w伸缩的片状的构件,以跨过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方式配置于背侧部3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伸缩构件6例如配置于一对卡合带7、7的宽度方向w之间。伸缩构件6例如作为腰部褶裥发挥功能。并且,带型尿布1在从胯裆部4到背侧部3和腹侧部2的范围具备腿部褶裥用的多个弹性构件8。多个弹性构件8在一对侧片17、17与外装片5之间主要在胯裆部4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设置。弹性构件8使腿开口部伸缩,例示为橡胶线。
[0059]
接着,参照图2~图4,进一步说明光泽层50。
[0060]
带型尿布1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具备具有图案的光泽层50。配置有光泽层50的区域
即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比光泽层50的周围的区域的光泽度高。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另外,带型尿布1也可以在肌肤侧的表面具备具有图案的光泽层50,也可以在腹侧部2、背侧部3以及胯裆部4中的任一个部分具备具有图案的光泽层50。
[0061]
这样,在带型尿布1中,在肌肤侧和非肌肤侧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配置有光泽层50,包含光泽层50的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利用微弱的光容易地掌握光泽层50的图案。此时,例如,通过预先知晓表示于包装等的图案的含义,从而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更换带型尿布1时,能够容易地掌握图案所示的含义。作为具体例,在光泽层50的特定的图案表示腹侧部2(前侧的部分)/背侧部3(后侧的部分)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掌握带型尿布1的腹侧部2(前侧的部分)/背侧部3(后侧的部分)的位置。此外,在光泽层50的特定的图案表示带型尿布1的表侧(肌肤侧)/背侧(非肌肤侧)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掌握带型尿布1的表侧(肌肤侧)/背侧(非肌肤侧)。此外,在光泽层50的特定的图案表示特定的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掌握带型尿布1的尺寸。因此,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无误而容易地进行带型尿布1的更换。另外,特定的图案表示前侧的部分等、肌肤侧等、尺寸例如能够举出特定的图案具有为了表示前侧等、肌肤侧等、尺寸而预先设定的文字、形状、图形的情况、特定的图案存在于用于表示前侧等、肌肤侧等、尺寸的预先设定的位置的情况等。
[0062]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泽层50位于配置有目标带18的区域即目标带区域aa。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带型尿布1的目标带18的位置,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带型尿布1的表侧(肌肤侧)/背侧(非肌肤侧)。由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将一对卡合带7a、7b容易地卡合于目标带18。而且,能够避免将一对卡合带7a、7b卡合于目标带18以外的其他部分而一对卡合带7a、7b脱落的问题。
[0063]
其中,基于jis z 8741(1997):镜面光泽度,利用光泽度仪ig-331(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测量光泽度。光泽度仪ig-331的入射角和受光角均为60℃,测定面积是长轴6mm
×
短轴3mm的椭圆。此外,图案是文字、花纹、图样这样的任意的图形,既可以是连续的图形,也可以是多个图形的集合,也可以是空心的图形。此外,光泽层配置区域设为包含光泽层50的光泽度仪的测定面积的区域。在光泽层50比光泽度仪的测定面积小的情况下,光泽层配置区域设为包含光泽层50整体的区域,在光泽层50比光泽度仪的测定面积大的情况下,光泽层配置区域设为包含光泽层50的局部(与测定面积相同的面积)的区域。此外,光泽层50的周围的区域是指包围包含光泽层50的最小面积的矩形的环状的区域,该环的宽度设为光泽度仪的测定面积的最大宽度。此外,通常,由于室内的亮度在月光下约为0.1~1勒克司,在微型灯泡下为10勒克司以下,在起居室照明下为400~500勒克司,因此“亮度不足的环境”、“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设为由微型灯泡产生的亮度的环境,具体而言设为8~10勒克司的亮度的环境。
[0064]
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为7以上,优选10以上,更优选20以上,进一步优选30以上。若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过小,则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难以视觉辨认光泽层50的图案。这样,从提高光泽度的观点来看,光泽层50优选具有金属光泽。
[0065]
光泽层50的颜色只要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能够显示预定的光泽度,就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容易提高光泽度的观点来看,优选显示金属光泽的颜色,例如,金色、银色(能够视觉辨认为金色、银色的颜色),特别优选金色。在具有金色的光泽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赋
予高级感。不过,不需要利用金或银来实现金色、银色,只要利用其他材料近似地实现金色、银色即可。
[0066]
作为能够显示预定的光泽度的金色、银色的优选的颜色区域,在pantone(注册商标)的metallic coated chips的颜色区域中优选下述的颜色。
[0067]
即,pantone(注册商标):10101c、10102c、10103c、10104c、10105c、10077c、10106c、10107c、10108c、10109c、10110c、10111c、10112c、10113c、10114c、10115c、10116c、10117c、10118c、10119c、10120c、10121c、10122c、10123c、10124c、10125c、10126c、10127c、10128c、10130c、10131c、10132c、10136c、10137c、10138c、10142c、10143c、10403c、10404c、10405c、10406c、10407c、10408c、10409c、10190c、10191c、10192c、10250c、10251c、10262c、10263c、10264c、10435c、10436c、10310c、10334c、10335c、10336c、10337c、10338c、10340c、10341c、10342c、10343c、10344c、10345c、10346c、10347c、10348c、10349c、10350c、10351c、10352c、10353c、10354c、10355c、10356c、10357c、10358c、10359c、10360c、10361c、10362c、10363c、10364c、10365c、10366c、10367c、10368c、10369c、10370c、10371c、10372c、10373c、10374c、10375c、10376c、10378c、10379c、10380c、10381c、10446c、10447c、10448c、10382c、10383c、10384c、10449c、10450c、10451c、10388c、10389c、10390c、10391c、10394c、10395c、10396c、871c、872c、873c、874c、875c、876c、877c、8001c、8002c、8003c、8004c、8005c、8006c、8020c、8021c、8022c、8040c、8041c、8042c、8060c、8061c、8080c、8100c、8120c、8121c、8160c、8161c、8180c、8220c、8221c、8200c、8201c、8280c、8281c、8240c、8241c、8260c、8261c、8300c、8301c、8320c、8340c、8341c、8342c、8360c、8361c、8362c、8363c、8364c、8365c、8380c、8381c、8382c、8383c、8384c、8385c、8400c、8401c、8402c、8403c、8420c、8421c、8422c、8423c、8440c、8441c、8500c、8460c、8461c、8462c、8580c、8640c、8641c、8642c、8643c、8644c、8645c、8660c、8661c、8662c、8680c、8700c。
[0068]
光泽层50例如由含有金属的箔或涂料形成。箔是含有金属的又薄又平的层。作为箔,例如,能够举出敲打金属而使之又薄又平地延伸的材料、在又薄又平地延伸的材料层叠合成树脂层等而成的材料、在含有金属的层状的材料层叠合成树脂层等而成的材料等。含有金属的层状的材料例如是含金属粉颜料涂布膜、金属蒸镀膜。涂料例如能够举出在涂膜形成成分中含有金属粉颜料那样的显示金属光泽的颜料或染料的涂料。在这些含有各种金属的材料中,作为为了光泽而使用的金属,例如能够举出金、银、铜、锡、黄铜、铝。
[0069]
在此,光泽层50优选由箔形成。这样的箔与涂料这样的液态的材料相比具有恒定的形状、厚度。因此,难以被形成箔的基体的凹凸、空隙所影响,能够以期望的厚度比较平滑地形成光泽层50,能够容易将光泽层50的光泽度维持在期望的值。作为光泽层50的厚度,能够举出1~1000μm,优选10~200μm。若光泽层50的厚度过薄,则被基体的凹凸所影响,不能维持光泽,若光泽层50的厚度过厚,则触感变硬,使穿着者等感觉到不适感。
[007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箔的材料,是由基底膜、脱模层、着色层、蒸镀层以及粘接层这5个层构成的箔。该箔利用贴箔法(热印法)转印于被转印物。利用贴箔法,剩下基底膜而从脱模层到粘接层转印于被转印物。因而,在该情况下,光泽层50的箔能够称为从脱模层到粘接层的部分。关于贴箔法见后述。
[0071]
基底膜是用于移动脱模层、着色层、蒸镀层以及粘接层的层,例如,由预定的合成树脂形成。脱模层是用于使着色层、蒸镀层以及粘接层的各层容易自基底膜分离的层,由预
定的合成树脂形成。着色层是显现箔的颜色的层。例如,在要使箔显现金色的情况下,作为着色层,例示使用黄色的涂料的涂布膜。蒸镀层是发出光泽的层。例如,在要使箔显现金色的情况下,作为蒸镀层,例示蒸镀于着色层的铝薄膜、锡薄膜。蒸镀有铝薄膜或锡薄膜(蒸镀层)的黄色的涂布膜(着色层)看起来是金色。在蒸镀层涂布粘接剂而形成粘接层。作为粘接剂,根据供箔转印的被转印物来选择适合的种类,例如,在被转印物是无纺布、叠片、膜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各个被转印物的粘接层。粘接剂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粘接于被转印物。另外,在要变更箔的金属光泽的颜色的情况下,例如变更着色层的颜色。另外,锡薄膜在尿布制造时等的利用金属探测器进行的检查中能够避开金属探测器的反应,因此优选。
[0072]
另外,作为光泽层50,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只要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能够显示预定的光泽度,就也可以不必须是含有金属的箔或涂料。作为光泽层50,例如,能够举出使用含有具有光泽的颜料的涂料的膜(示例:含珍珠颜料涂布膜)、全息图等。
[0073]
在这样的带型尿布1中,由于光泽层50由箔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带型尿布1的更换容易。
[007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卡合带7a、7b在非肌肤侧的表面具备具有其他图案的其他光泽层52a、52b。其他光泽层52a、52b的结构除了配置的位置不同以外与上述的光泽层50的结构相同。其他光泽层52a、52b既可以与光泽层50相同,也可以在上述的光泽层50的结构的范围内彼此不同。
[0075]
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而言,目标带区域aa在宽度方向w上具有位于中央的中央部分ac和位于中央部分ac的两侧的一个侧部分aea和另一个侧部分aeb。目标带18包含位于一个侧部分aea的第1带部18a和位于另一个侧部分aeb且与第1带部18a在宽度方向w上分开的第2带部18b。即,目标带18分离为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此时,光泽层50位于目标带区域aa的中央部分ac。而且,一对卡合带7a、7b在穿着带型尿布1时卡合于目标带区域aa的一个侧部分aea和另一个侧部分aeb。
[0076]
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穿着带型尿布1时一对卡合带7a、7b卡合于目标带区域a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分aea、aeb。即,通过以在宽度方向w上在目标带区域aa中光泽层50位于中央部分ac、其他光泽层52a、52b位于该光泽层50的两侧的方式穿着带型尿布1,能够正确地穿着。这样,在该带型尿布1中,能够引导为在目标带18上的最佳的位置配置一对卡合带7a、7b。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分别容易地识别带型尿布1的目标带18和一对卡合带7a、7b的位置,将一对卡合带7a、7b容易地卡合于目标带18的最佳的位置。
[0077]
此外,其他光泽层52a、光泽层50以及其他光泽层52b也可以由以该顺序排列而完成的一连串的图案表现。在该情况下,在穿着带型尿布1时,通过其他光泽层52a、光泽层50以及其他光泽层52b以该顺序沿着宽度方向w排列于目标带18上,能够利用在卡合时初次完成的图案表现来展现带型尿布1的较高的设计性和高级感。
[0078]
另外,光泽层50既可以间断或连续地配置于腹侧部2、背侧部3以及胯裆部4中的任意的多个部位,也可以跨腹侧部2、背侧部3以及胯裆部4中的几个地配置。例如,通过光泽层50从一个卡合带7a经由目标带18到另一个卡合带7b为止间断或连续地配置,也能够设为包
围腰开口部的金带这样的充满高级感的图案。
[0079]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泽层50包含基材20和光泽形成层51。基材20位于外装片5上。光泽形成层51位于基材20上,构成图案,具有光泽。因而,光泽形成层51可以说是光泽层50中的由含有金属的箔或涂料形成的部分。光泽形成层51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第1带部18a与第2带部18b之间。基材20向宽度方向w的两侧延伸,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位于基材20上。
[0080]
这样,在带型尿布1中,光泽形成层51支承于基材20,而且,位于光泽形成层51的两侧的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支承于基材20。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形成层51的平滑性受到基体的凹凸、周边的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能够维持光泽形成层51的光泽。由此,能够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因而,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带型尿布1的更换容易。
[0081]
另外,一对卡合带7a、7b的光泽层52a、52b也与光泽层50同样,也可以具有基材和光泽形成层层叠而成的结构。即,光泽层52a、52b分别也可以包含:基材,其位于一对卡合带7a、7b的各个卡合带上;以及光泽形成层,其位于基材上,构成图案,具有光泽。
[0082]
在此,作为基材20,例如能够举出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sms无纺布这样的无纺布。作为无纺布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样的合成树脂。在该情况下,无纺布的厚度例如能够举出0.02~2mm,优选0.05~1mm。若过薄,则光泽层50的材料容易脱离无纺布等而难以形成光泽层50,若过厚,则光泽层50有可能自产品的表面过度突出。作为无纺布的密度。下限例如能够举出0.04g/cm3,优选0.07g/cm3,更优选0.09g/cm3。上限例如能够举出2g/cm3,优选1g/cm3,更优选0.5g/cm3。若密度过低,则在纤维间空隙变多,在不存在纤维的部分光泽层50也形成凹凸,光泽度容易降低,而且,容易剥离。若密度过高,则基材20变硬,触感容易变差。利用该基材20,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形成层51的平滑性受到比基材20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因此,光泽形成层51能够均匀地接合于无纺布上,难以剥离。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因而,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
[0083]
在此,在使用无纺布作为基材20的情况下,该无纺布也可以包含层叠(层压)于与光泽形成层51相反的那一侧的面的膜(未图示)。作为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举出合成树脂。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形成层51的平滑性受到比基材20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因此,光泽形成层51能够均匀地接合于无纺布上,难以剥离。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比基材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即,与没有膜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光泽层50的光泽度。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光泽层。此外,由于基材20的厚度变厚与层叠的膜相应的厚度,因此在光泽形成层51用的贴箔工序时,容易对箔与基材20之间施加压力,箔容易载置于基材20。
[0084]
在此,在使用无纺布作为基材20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该无纺布进行热压。在该情况下,通过无纺布的纤维热熔接、热压接,能够提高基材20的平滑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形成层51的平滑性受到比基材20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因此,光泽形成层51能够
均匀地接合于无纺布上,难以剥离。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比基材20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而降低。即,与未进行热压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光泽层50的光泽度。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此外,在基材20通过热压等而平滑化的情况(包含基材20原本平滑的情况)下,包含光泽形成层51在内光泽层50整体变得非常平滑,因此在触觉上也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
[0085]
在此,在使用无纺布作为基材20的情况下,在该无纺布与光泽形成层51之间还具备底涂层(未图示)。在该情况下,通过底涂而覆盖无纺布的表面,能够提高基材的平滑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比基材20靠下方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即,与没有底涂层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光泽层50的光泽度。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此外,能够提高无纺布与光泽形成层51之间的接合强度。
[0086]
在此,在使用无纺布作为基材2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无纺布上的光泽形成层51上还具备顶涂层(未图示)。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光泽形成层51上具备顶涂层,因此光泽形成层51的变形被抑制,能够难以形成凹凸、褶皱。因此,由于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被光泽形成层51的表面的平滑性维持,因此能够维持光泽层50的光泽度。即,与没有顶涂层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光泽层50的光泽度。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此外,能够利用顶涂层保护无纺布,能够抑制光泽层50(光泽形成层51)的剥离。
[0087]
目标带18和光泽层50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只要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目标带18的位置,就也可以是以下例示这样的其他结构。
[0088]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型尿布1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在该带型尿布1中,基材20不向宽度方向w的两侧延伸,仅存在于光泽形成层51的下侧,不存在于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的下侧。在该带型尿布1中,光泽层50的光泽形成层51支承于基材20。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形成层51的平滑性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能够维持光泽形成层51的光泽。由此,能够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光泽形成层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并且,光泽形成层51位于比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高基材20的高度的位置,适度地凸出。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带型尿布1的更换容易。此外,通过在不是目标带18(第1带部18a+第2带部18b)的基材20形成光泽形成层51,从而不会在光泽形成层51上卡合一对卡合带7a、7b的各个卡合带。由此,能够抑制由卡合引起的光泽形成层51的剥离、在卡合之后看不到光泽形成层51的情况。
[0089]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型尿布1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在该带型尿布1中,基材20是目标带18的局部。即,目标带18的局部作为基材20发挥功能。而且,光泽形成层51配置于目标带18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分(目标带区域aa的中央部分ac)。在该情况下,光泽层50的光泽形成层51支承于目标带18。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形成层51的平滑性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能够维持光泽形成层51的光泽。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光泽形成层51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
境下,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带型尿布1的更换容易。此外,通过在目标带18形成光泽形成层51,能够在视觉辨认光泽形成层51之后在光泽形成层51及其周围上也卡合一对卡合带7a、7b,能够为了卡合而确保更广阔的区域。由此,能够使目标带18与一对卡合带7a、7b的卡合进一步稳定化。另外,也可以在光泽形成层51与目标带18之间存在图5那样的与光泽形成层51大致相同大小的基材20。
[0090]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型尿布1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剖视图。在该带型尿布1中,基材20是非肌肤侧的表面的外装片5的局部。即,外装片5的局部作为基材20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光泽形成层51和目标带18的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支承于外装片5。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形成层51的平滑性受到基体的凹凸的影响,能够维持光泽形成层51的光泽。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受到光泽形成层51的基体的凹凸、周边的第1带部18a和第2带部18b的基体的凹凸的影响。由此,在要使用带型尿布1时,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光泽层50。因而,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带型尿布1的更换容易。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没有外装片5且背面片13构成非肌肤侧的表面的情况下,基材20是非肌肤侧的表面的背面片13的局部。
[0091]
在上述的各结构例中,在目标带18和一对卡合带7a、7b分别具备光泽层50和光泽层52a、52b,但光泽层的配置不限定于这些例子,也可以仅在目标带18和一对卡合带7a、7b中的任一者配置光泽层。例如,在带型尿布1中,当在目标带18不存在光泽层而在一对卡合带7a、7b存在光泽层52a、52b的情况下,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带型尿布1的一对卡合带7a、7b的位置。特别是,一对卡合带7a、7b在更换带型尿布1时容易铺入身体下,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难以视觉辨认。因此,通过利用光泽层52a、52b容易视觉辨认一对卡合带7a、7b,能够使带型尿布1的更换容易。
[0092]
接着,说明带型尿布1的制造方法的光泽层50的形成方法。
[0093]
作为光泽层50的形成方法,只要能够形成预定的光泽层50,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该形成方法,例如包括:(1)准备基材20用的片构件的工序;(2)在该片构件的表面配置光泽形成层51用的材料(箔:箔、涂料)的工序;(3)切下该片构件的配置有光泽形成层51的部分的工序;(4)将切下来的部分配置于预定的基体片构件的工序。
[0094]
其中,作为在上述(1)工序中准备的基材20用的片构件,例如,能够举出基材20专用的片构件(示例:图3和图5的情况)、目标带18用的片构件(示例:图6的情况)、卡合带7用的片构件(示例:图2的情况)、外装片5用的片构件(示例:图7的情况)、背面片13用的片构件、对这些片构件进行热压而成的构件等。在此,在基材20用的片构件是基材20专用的片构件的情况下,上述(4)工序的基体片构件是外装片5用、背面片13用、卡合带7用或目标带18用的片构件。在基材20用的片构件是目标带18用的片构件的情况下,上述(4)工序的基体片构件是外装片5用或背面片13用的片构件。在基材20用的片构件是卡合带7用、外装片5用或背面片13用的片构件的情况下,不需要用于形成光泽层50的上述(3)和(4)的工序。
[0095]
带型尿布1的制造方法(的光泽层50的形成方法)中的上述(2)的工序包括平滑化工序和形成工序。平滑化工序使非肌肤侧的表面用的片构件(示例:基材20用的片构件)的表面平滑化。形成工序在平滑化的片构件的表面形成具有图案的光泽层(示例:光泽形成层51)。此时,包含光泽层的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成为7以上。
[0096]
在此,平滑化工序也可以包含对片构件施加热的热处理工序和对片构件施加压力
的压力工序(热压)。作为热处理工序,例如,能够举出使片构件穿过一对加热辊之间的工序。作为加热辊的温度,优选片构件的材料的软化点以上且熔点以下。具体而言,根据片构件的材料而不同,例如,能够举出80~180℃,优选90~150℃。此外,作为加热的时间,例如能够举出0.01~2秒,优选0.05~0.1秒。作为压力工序,例如,能够举出使片构件穿过一对加压辊之间的工序。作为加压辊的压力,例如,能够举出0.1~5mpa,优选0.3~3mpa。此外,作为加压的时间,例如能够举出0.01~2秒,优选0.05~0.1秒。不过,也可以同时进行热处理工序和压力工序。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举出使片构件穿过一对辊之间的工序。辊的温度、辊的压力、加热或加压的时间如上所述。
[0097]
另外,“软化点”和“熔点”分别表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升温速度10℃/分钟测量从固态变化为液态的吸热行为时的“吸热开始温度”和“峰顶温度”。
[0098]
利用平滑化工序能够提高片构件的平滑性。作为片构件的平滑性的指标,使用片构件的密度。其原因在于,在无纺布这样的片构件中,通过密度提高,从而纤维间的距离变短,纤维相互靠近,表面的凹凸减少,因此可以说平滑化进展。作为平滑化工序后的片构件的密度,优选设为平滑化工序前的密度的约2倍以上的密度。作为具体的片构件的密度,例如优选0.07g/cm3以上,更优选0.09g/cm3以上,进一步优选0.2g/cm3以上。
[0099]
另一方面,形成工序包含在平滑化的片构件的表面热压接具有图案的含有金属的箔的贴箔工序或利用含有金属的涂料在平滑化的片构件的表面印刷图案的印刷工序。
[0100]
贴箔工序是利用热和压力将箔压靠于被转印物(示例:片构件),将具有箔的色彩的层(示例:金属箔自身、5层箔的着色层和蒸镀层)热压接于被转印物的方法。该贴箔法与通常的印刷不同,是能够将金属色(金属光泽)容易地显现于被转印物上且不使用溶剂的干法,是优选的。另外,在上述的5层箔中,利用贴箔法,剩下基底膜而从脱模层到粘接层转印于被转印物。不过,在使用贴箔工序作为形成工序的情况下,根据具有恒定的形状、厚度且难以被基体的平滑性所影响这样的箔的特性,不需要必须进行平滑化。
[0101]
印刷工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举出移印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丝网印刷、喷墨印刷、印染印刷,其中,优选移印印刷。其理由在于,由于利用具有弹力的硅垫进行印刷,因此在无纺布的表面这样的具有凹凸的面也能够进行印刷,由于能够多次在相同的部位进行转印印刷,因此能够增加膜厚,虽然是印刷但能够增厚膜厚,容易提高光泽感。另外,在印刷工序的情况下,也可以重复多次印刷工序以使光泽层50(光泽形成层51)成为期望的厚度。
[0102]
另外,也可以在形成工序之前具有在平滑化的片构件的表面形成底涂层的工序。此外,也可以在印刷工序之后具有在光泽形成层51上形成顶涂层的工序。
[0103]
在这样的带型尿布1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使片构件的表面平滑化之后形成光泽层50(光泽形成层51),因此能够使包含光泽层50(光泽形成层51)的光泽层配置区域的光泽度可靠地成为7以上。因此,能够制造即使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够使带型尿布1的更换容易的带型尿布1。
[0104]
(第2实施方式)
[0105]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a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短裤型尿布1a具有(被划分为)沿着长度方向l排列的位于前侧的腹侧部(腹侧腰带)2、位于后侧的背侧部(背侧腰带)3以及位于腹侧部2与背侧部3之间的胯裆部4。腹侧部2是抵接于穿着者
的腹部的部分。背侧部3是抵接于穿着者的臀部或背部的部分。胯裆部4是抵接于穿着者的胯裆的部分,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缩窄。短裤型尿布1a包括吸收性主体10和外装片5。吸收性主体10包含吸收体14,在长度方向l上位于从腹侧部2经由胯裆部4到背侧部3为止的范围,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大致恒定的宽度的范围,因而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吸收性主体10的结构除了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主体10的结构相同。外装片5是包含位于肌肤侧的外装片和位于非肌肤侧的外装片的两层构造。
[0106]
腹侧部2和背侧部3在两层外装片之间分别具备腰部褶裥用的多个弹性构件70a、70b和多个弹性构件71a、71b。多个弹性构件70a、70b分别配置于腹侧部2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和内侧。多个弹性构件70a在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两侧各自的预定区域中沿着宽度方向w在长度方向l上相互空开间隔地配置。预定区域是在宽度方向w上从端部2a到吸收性主体10的与端部2a相对的端缘的内侧的部分为止的区域。多个弹性构件70b沿着宽度方向w从一个端部2a延伸至另一个端部2a,在长度方向l上相互空开间隔地配置。同样,多个弹性构件71a、71b分别配置于背侧部3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和内侧。多个弹性构件71a在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两侧各自的预定区域中沿着宽度方向w在长度方向l上相互空开间隔地配置。预定区域是在宽度方向w上从端部3a到吸收性主体10的与端部3a相对的端缘的内侧的部分为止的区域。多个弹性构件71b沿着宽度方向w从一个端部3a延伸至另一个端部3a,在长度方向l上相互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弹性构件70a、70b、71a、71b使腰开口部伸缩,例示为橡胶线。另外,腹侧部2和背侧部3也可以说是由长度方向l的配置有多个弹性构件70a、70b、71a、71b的范围划定的部分。
[0107]
图9是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a的包含腹侧部2的局部放大仰视图(从非肌肤侧观察而得到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腹侧部2具有宽度方向w的伸缩性较低的腹侧低伸缩区域31和宽度方向w的伸缩性较高的腹侧高伸缩区域32。腹侧低伸缩区域31是腹侧部2的位于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且从长度方向l的前侧的端缘向后侧延伸设置的大致矩形的区域。腹侧高伸缩区域32是与腹侧低伸缩区域31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和长度方向l的后侧相邻的区域。腹侧低伸缩区域31是宽度方向w的针对预定的拉伸力的伸长率((伸长后的长度-原本的长度)/(原本的长度))为腹侧高伸缩区域32的宽度方向w的伸长率的1/3以下的区域,优选1/5以下的区域,更优选1/10以下的区域。例如,腹侧低伸缩区域31是不存在沿着宽度方向w伸缩的弹性构件的区域或虽然存在弹性构件但该弹性构件不怎么作为弹性构件发挥功能(不怎么伸缩)的区域。另一方面,腹侧高伸缩区域32是存在沿着宽度方向w伸缩的弹性构件70a、70b的区域。因而,利用存在能够作为弹性构件发挥功能的弹性构件70a、70b的区域和不存在能够作为弹性构件发挥功能的弹性构件的区域划定腹侧高伸缩区域32和腹侧低伸缩区域31。另外,伸缩性“较低”包含不伸缩的情况。另外,根据弹性构件的伸缩性来判断各伸缩区域的伸缩性。
[0108]
短裤型尿布1a在腹侧部2的腹侧低伸缩区域31的表面具备光泽层50,因而在外装片5的表面具备光泽层5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泽层50包含层叠于外装片5的基材20和层叠于基材20的光泽形成层51。不过,也可以没有基材20,光泽形成层51也可以直接层叠于外装片5。光泽层50、基材20以及光泽形成层51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109]
图10是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的包含背侧部3的局部放大仰视图(从非肌肤侧观察而得到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背侧部3具有宽度方向w的伸缩性较低的背侧低伸缩区
域35和宽度方向w的伸缩性较高的背侧高伸缩区域36。背侧低伸缩区域35和背侧高伸缩区域36的结构除了位于背侧部3以外与腹侧部2的腹侧低伸缩区域31和腹侧高伸缩区域32的结构相同。另外,短裤型尿布1a也可以在背侧部3的背侧低伸缩区域35的表面,即外装片5的表面具备光泽层50(未图示)。
[0110]
在该短裤型尿布1a中,光泽层50位于腹侧部2和背侧部3中的至少一者的腹侧低伸缩区域31和背侧低伸缩区域35中的至少一者的非肌肤侧。因此,能够抑制光泽层50的收缩,能够难以形成凹凸、褶皱。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短裤型尿布1a的腹侧部2或背侧部3的位置,能够使短裤型尿布1a的更换容易。
[0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短裤型尿布1a还具备配置于背侧部3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的非肌肤面侧的表面的后处理带80。后处理带80配置、固定于带固定区域ta,该带固定区域ta位于背侧部3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的非肌肤面侧的表面。
[0112]
短裤型尿布1a在背侧部3的后处理带80的表面具备光泽层50a。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泽层50a包含层叠于后处理带80的基材20a和层叠于基材20a的光泽形成层51a。不过,也可以没有基材20a,光泽形成层51a也可以直接层叠于后处理带80。光泽层50a、基材20a以及光泽形成层51a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光泽层50、基材20以及光泽形成层51的结构相同。
[0113]
在该短裤型尿布1a中,光泽层50a位于后处理带80。因此,即使在不能调亮照明的环境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短裤型尿布1a的后处理带80的位置。由此,在更换短裤型尿布1a时,在将使用过的短裤型尿布1a卷起来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后处理带80适当地处置,能够使短裤型尿布1a的更换容易。
[0114]
实施例
[0115]
以下,基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研究了无纺布上的光泽层。
[0116]
(1)加工适应性评价
[0117]
(1-1)试样
[0118]
作为形成光泽层的基体(相当于第1基材),准备密度(预先测量)不同的多个无纺布。然后,在多个无纺布分别利用金色的箔(5层)进行贴箔,形成多个带基体的光泽层。
[0119]
(1-2)评价方法
[0120]
评价各试样的加工适应性。对于加工适应性而言,通过视觉辨认来检查箔的剥离、箔的浮起以及箔的破损的有无、程度。其中,评价以如下方式设定,即,
×
:不良(剥离、浮起、破损较多)、〇:良好(剥离、浮起、破损较少)、

:未确认到剥离、浮起、破损。
[0121]
(1-3)评价结果
[0122]
将加工适应性的评价结果表示于以下的表1。在基体的无纺布的密度为0.04g/cm3以上时,判断能够形成剥离、浮起、破损较少的光泽层。此外,判断密度越高则越难以发生剥离、浮起、破损。而且,可知密度优选0.07~1.0g/cm3,更优选0.09~0.5g/cm3,进一步优选0.09~0.15g/cm3。
[0123]
[表1]
[0124][0125]
其中,无纺布的种类如下。
[0126]
sb:纺粘无纺布;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at:热风无纺布。
[0127]
(2)光泽度评价
[0128]
(2-1)试样
[0129]
如以下这样制作各试样。其中,对于sb无纺布,准备单位面积重量22g/m2、密度0.09g/cm3的材料。
[0130]
比较例5:将膜(背面片用)作为基体,利用土黄色的涂料通过柔版印刷而配置印刷层,在印刷层上配置sb无纺布(外装片用)。
[0131]
比较例6:将膜作为基体,利用金色的涂料通过柔版印刷而配置光泽层,在光泽层上配置sb无纺布。
[0132]
实施例11:将sb无纺布作为基体,利用金色的涂料通过移印印刷而形成光泽层。
[0133]
实施例12~15:将sb无纺布作为基体,利用金色的箔(5层)通过贴箔而形成光泽层。其中,贴箔的压力在实施例12中设为最低并逐渐升高,在实施例15中设为最高。
[0134]
(2-2)评价方法
[0135]
测量各试样的光泽度,进而,进行感官试验。其中,利用光泽度仪ig-331(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测量光泽度。光泽度仪ig-331的入射角和受光角均为60℃,测定面积是长轴6mm
×
短轴3mm的椭圆。在测量时,在基体下配置白色的优质纸,在测定面积中最大限度包含光泽层。针对相同的测量部位,进行多次(示例:10次)测量,将其平均值作为光泽度。此外,作为感官评价,在微型灯泡下的9勒克司的条件下评价能否视觉辨认光泽层。其中,评价以如下方式设定,即,
×
:不良(不能视觉辨认;难以辨别光泽层的图案)、〇:良好:(能够视觉辨认;能够辨别光泽层的图案)、

:优良(能够良好地视觉辨认;能够容易地辨别光泽层的图案)。
[0136]
(2-3)评价结果
[0137]
将光泽度的评价结果表示于以下的表2。在光泽度为7以上时,判断能够视觉辨认光泽层,即能够辨别光泽层的图案。此外,判断光泽度越高则越能够良好地视觉辨认光泽
层,即能够容易地辨别光泽层的图案。而且,可知光泽度优选10以上,更优选20以上,进一步优选30以上。其他种类的无纺布也是大致相同的结果。
[0138]
[表2]
[0139][0140]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制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彼此组合、应用公知技术等。
[0141]
附图标记说明
[0142]
1、带型尿布;1a、短裤型尿布;50、50a、52a、52b、光泽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