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鼻甲

文档序号:25816753发布日期:2021-07-09 14:0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鼻甲

1.本发明涉及耳鼻喉科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鼻甲。


背景技术:

2.人类的鼻腔前起于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鼻腔被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鼻前庭表面覆盖有皮肤,固有鼻腔表面覆盖有粘膜,并且含有分泌腺体以及丰富的血管,尤其是下鼻甲,其表面覆盖的粘膜较厚,粘膜下含有丰富的血管,可以对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从而避免低温、干燥的空气直接吸入下呼吸道引起刺激、损伤。
3.不同原因造成的鼻甲过度切除,或某些疾病本身导致的鼻甲萎缩,都可能引起鼻阻力降低,鼻腔加温、加湿功能减弱,从而引起“空鼻症”。“空鼻症”患者表现为鼻塞,鼻腔、鼻咽及咽部干燥感,部分患者有窒息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疲劳、烦躁、焦虑、抑郁、鼻腔脓涕、血性分泌物、恶臭、嗅觉减退等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自杀。
4.目前,临床上对于“空鼻症”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法,通过植入假体从而缩小鼻腔,改善症状。然而由于植入材料的排斥反应等原因,手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且手术费用昂贵,患者还需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因而无法推广。
5.有鉴于此,如何能在避免手术的前提下,使得空鼻症患者能很好的对吸入鼻腔的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温,成为今年来鼻科医生研究的热门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鼻甲。
7.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空鼻症患者鼻阻力降低,吸入空气过于低温及干燥的问题。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仿生鼻甲,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连接段及鼻甲段,鼻甲段放置在患者的下鼻道内,鼻甲段包括框架及容置于框架内的内芯,内芯用于存蓄生理盐水;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固定段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患者鼻腔的空气流通;连接段连接在鼻甲段与固定段之间,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
10.进一步地,框架为适配下鼻道的管状长条,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11.进一步地,框架内壁朝向其中空内心设置有数根小柱。
12.进一步地,小柱沿框架的轴向成螺旋状排布。
13.进一步地,框架的横截面为类圆形或类椭圆形或c型;其中,内芯形状与框架形状相适配。
14.进一步地,框架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
15.进一步地,固定段的轮廓尺寸大于患者的鼻阀内径。
16.进一步地,固定段为圆环,圆环直径大于患者鼻阀内径。
17.进一步地,固定段还包括数根一端连接在圆环上、另一端连接在圆环的圆心处的
支架。
18.进一步地,连接段包括至少一根连接在固定段与鼻甲段之间的软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的仿生鼻甲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连接段及鼻甲段。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一端连接鼻前庭内的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下鼻道的鼻甲段;鼻甲段放置在下鼻道模拟人体鼻甲。鼻甲段通过固定段固定在下鼻道,防止滑入鼻咽部。鼻甲段包括框架及框架内的内芯,将内芯包裹在框架内,便于将鼻甲段推入下鼻道,而存储有生理盐水的内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而经过仿生鼻甲的空气亦可与仿生鼻甲交换热量。实现了仿生鼻甲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加温,有效改善由于空鼻症引发的系列问题。
21.(2)本发明的小柱在框架内壁上呈螺旋状排布,小柱在框架与内芯之间撑起一条螺旋形的通道。大大延长了空气通过鼻甲段的时间,使得空气有充分的时间去吸收水分,有足够的时间去与框架交换热量,从而更好的对空气起到加温加湿的效果。
22.(3)本发明的框架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开口的设置使得更换内芯更加便捷,并且使得框架可以放置更多不同横截面大小的内芯,进而改变鼻甲段的横截面,适用于同一患者不同场景下的佩戴。
23.(4)本发明的连接段包括两根或三根的软带,使得固定段与鼻甲段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平衡,从而更容易通过固定段加鼻甲段拉出鼻腔。
24.(5)本发明的固定段为圆环,并在圆环上设置有支架。支架增加了圆环的稳定性,同时在需要取出仿生鼻甲时,勾住固定段时,更有着力点。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仿生鼻甲的结构图。
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仿生鼻甲的剖视图。
2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鼻甲段的结构图。
2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鼻甲段的横截面。
2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鼻甲段的横截面。
3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鼻甲段的横截面。
3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仿生鼻甲的结构图。
3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固定段的结构图。
33.图示说明:
34.鼻甲段

1;框架

10;贯穿孔

11;开口

12;内芯

13;小柱

14;
35.固定段

2;圆环

20;支架

21;
36.连接段

3;软带

30。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实施例一
39.参见图1,一种仿生鼻甲,用于放置在人体鼻腔内,模拟鼻腔内的鼻甲,从而对呼吸进入鼻腔的空气进行加温加湿,减小低温、干燥空气对咽喉及肺部的伤害。
40.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2、连接段3及鼻甲段1。固定段2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连接段3穿过患者的鼻阀,一端连接鼻前庭内的固定段2,另一端连接下鼻道的鼻甲段1;鼻甲段1放置在下鼻道内模拟人体鼻甲。鼻甲段1通过固定段2固定在下鼻道,防止鼻甲段1滑入鼻咽部。固定段2的轮廓尺寸大于患者的鼻阀内径,并且固定段2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患者鼻腔的空气流通,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固定段2采用防呆设计,即,固定段2从任何方向都无法穿过鼻阀,确保了通过连接段3与固定段2连接的鼻甲段1不会朝向鼻咽部滑下,从而造成气管异物。
4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段2为圆环20,其直径大于患者鼻阀的内径,从而使得圆环20仅在鼻前庭段活动,不会穿过鼻阀段,进而防止鼻甲段向鼻咽部滑动。连接段3为细小条状结构,穿过患者鼻阀,不影响鼻腔通气。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段也可以为椭圆、半圆环等形状,满足固定段不可穿过患者鼻阀即可。
42.参见图2,鼻甲段包括框架10及框架内的内芯13,内芯13采用吸水材料制成,用于存蓄生理盐水,从而可以对呼吸进入鼻腔的空气进行加湿。框架10为适配下鼻道的管状长条,采用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柔软材质制成,例如医用硅胶、乳胶等,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内芯13放置在框架10的中空容置腔内,框架10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11,加大了内芯13与进入鼻腔的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鼻甲段更易对空气进行加湿。
43.框架10的内壁朝向其中空内心设置有数根小柱14。小柱14隔开框架10与内芯13,吸入鼻腔的空气,部分从鼻甲段1一端进入,经过内芯13与框架10内壁之间的空间,即由小柱14支撑起的空间,空气经过内芯13表面,内芯13的水气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湿后,从鼻甲段的另一端流出后进入鼻咽部及肺部。
44.实施例二
45.参见图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小柱14沿框架10的轴向成螺旋状排布,即小柱14在框架10与内芯13之间撑起一条螺旋形的通道。部分空气经过该螺旋通道后流通至鼻咽部和肺部,该螺旋通道大大延长了空气通过鼻甲段的时间,使得空气有充分的时间去吸收水分,有足够的时间去与框架交换热量,从而更好的对空气起到加温加湿的效果。并且该螺旋通道的设置,空气不停的“拐弯”,使得内芯能很好的吸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
46.实施例三
47.参见图4至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的框架10的横截面可以为类圆形、类椭圆形或c型,以适应鼻腔形状、佩戴舒适为主,可以理解的是,内芯13形状与框架10的形状相适配。
48.框架10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2,开口12沿框架10的轴向开设,即框架10的横截面为非封闭环,打开开口12,便于更换内芯13,并且开口12的大小,改变框架10的容置量,使得框架10可以放置不同大小的横截面的内芯13,进而改变鼻甲段1的整体的横截面,即改变鼻甲段1的大小。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状态下,吸气量不同,例如跑步运动时,吸气量大,因此
需要横截面较小的仿生鼻甲,而在休息、睡觉或寒冷时,呼吸缓慢,则需要较大横截面的仿生鼻甲。通过开口12的设置,便于调整仿生鼻甲横截面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49.实施例四
50.参见图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的连接段3包括两条软带。两条软带对称连接在圆环20与框架10的一端,使得勾住圆环20拉动鼻甲段1时,鼻甲段1的受力平衡,更易将鼻甲段平稳的拉出鼻腔。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段3也可以为三条软带,在圆环20与框架10之间形成一个三角锥形,根据公知可知,三角形最为稳定,因此能很好的通过固定段2将鼻甲段1拖出鼻腔。
51.实施例五
52.参见图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的固定段2包括圆环20以及连接在该圆环20与该圆环20的圆心之间的支架21,支架21的数量为两根及两根以上。支架21提高了圆环20的稳定性,对圆环2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当需要取出仿生鼻甲时,由于圆环20贴住鼻前庭的内壁,无论是用手或者别的器械勾出,均不好着力,容易伤到鼻前庭内壁粘膜层,而圆环20与圆心之间的支架21给予医用钩子或手指一个很好的着力点,便于仿生鼻甲的取出。
53.本发明的仿生鼻甲的使用:将仿生鼻甲的鼻甲段表面涂上医用润滑油,轻轻推入鼻腔,调整位置,使得固定段2固定于鼻前庭,连接段穿过鼻阀,鼻甲段位于下鼻道。而后朝鼻甲段滴入生理盐水,直至内芯吸饱生理盐水。而后,仿生鼻甲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加热。当内芯的生理盐水挥发完后,再次滴入生理盐水即可。用手指或其他器械勾住固定段,即可取出仿生鼻甲,便于仿生鼻甲的消毒,以及内芯的更换。
54.本发明的仿生鼻甲,将内芯包裹在框架内,便于将鼻甲段推入下鼻道,在框架上设置贯穿孔及小柱,大大增大了空气与内芯的接触面积,使得仿生鼻甲对空气的加湿效果更好。而固定段的设置使得鼻甲段稳定的固定在下鼻道,并且容易取出,大大增加了实用的安全及便捷。该仿生鼻甲,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解决空鼻症导致的系列问题,值得大力推广。
55.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