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申请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五味子油抑制皮脂腺活性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新修本草》记载其“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名五味子。五味子具滋补强壮之力,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化学研究表明五味子中主要含有木脂类素、挥发油类、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具有保肝护肝、镇静催眠、降血糖、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癌、抗艾滋病病毒等作用。但是,五味子在抑制皮脂腺活性方面尚未发现报道。皮脂的主要成分有甘油三酯、蜡酯、角鲨烯、胆固醇酯及胆固醇等。皮脂腺是分布于除手掌、足底以外的全身皮肤的一种多腺泡全浆分泌组织,在头皮、面部的密度最高。皮肤表面正常的脂质可以起到屏障作用,能够滋润皮肤,抗感染和维持人体皮肤表面菌态平衡。皮脂腺过度分泌皮脂会导致皮肤出油过多而影响美观,也可能会促进痤疮或其他疾病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角化细胞的崩解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构成皮肤表面的脂质主要来源。其中,角化细胞崩解产生的脂质仅占很小一部分,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是皮肤油腻的主要原因。皮脂腺功能受多个因素调控,雄激素作为影响皮脂分泌的首要因素,主要调节皮脂腺的分化、增殖及皮脂的合成与分泌。此外,皮脂腺功能也会受到酶系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神经肽、抗菌肽、炎性细胞因子等调控。目前,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的药物以西药成分为主,其缺点是副作用多、依赖性强,因此急需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成分。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五味子油抑制皮脂腺活性的应用,该五味子油在动物水平能显著抑制皮脂腺斑的增长和皮脂分泌。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五味子油抑制皮脂腺活性的应用。优选的,所述抑制皮脂腺活性具体为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优选的,所述抑制皮脂腺活性具体为抑制皮脂腺细胞合成脂质。优选的,所述抑制皮脂腺活性具体为下调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优选的,所述五味子油是由五味子果实经过提取得到的挥发油。优选的,所述提取的步骤包括:取五味子粉碎过14~60目筛,将碎粉按液料质量比为4~8倍加入nacl的水溶液中浸泡2~4h,然后共水蒸馏2~5h,收集上层精油,即得。更优选的,所述提取的步骤包括:取五味子粉碎过40目筛,将碎粉按液料比为6倍加入含有6%nacl的蒸馏水中浸泡3h,然后共水蒸馏3h,收集上层精油,并用无水naso4干燥,过滤,即得。本申请中,通过动物水平实验发现,五味子油在细胞水平能显著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抑制皮脂腺细胞合成脂质以及下调皮脂腺细胞受体的表达,从而实现抑制皮脂腺斑增长和抑制皮脂分泌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五味子油在制备治疗痤疮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乳剂或膏剂。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五味子油在制备控油化妆品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化妆品的剂型为水、乳液、精华或面膜。本申请中,五味子油在动物水平能显著抑制皮脂腺斑增长和皮脂分泌,从而具有抑制皮脂腺活性、控油、调节面部水油平衡等功效,可应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或控油化妆品中,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优点。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五味子油抑制皮脂腺活性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五味子油在细胞水平能显著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抑制皮脂腺细胞合成脂质以及下调皮脂腺细胞受体的表达,实现抑制皮脂腺斑增长和抑制皮脂分泌的效果,从而具有抑制皮脂腺活性、控油、调节面部水油平衡等功效,可应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或控油化妆品中,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5中五味子油给药前和给药后0、10、20、30d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皮脂分泌量(左侧);图2为实施例5中五味子油给药前和给药后0、10、20、30d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皮脂分泌量(右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申请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如无特别说明所使用的实验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的金黄地鼠购买于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sz95细胞购于深圳中洪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丙二醇购于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水合氯醛购于sigma-aldrich,dmso购于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尼罗红荧光染液购于上海哈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逆转录试剂盒购于promega公司,trizol购于gibco公司,dntp购于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gcl2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例1五味子油的提取取五味子粉碎过40目筛,将碎粉按液料比为6倍加入含有6%nacl的蒸馏水中浸泡3h,然后共水蒸馏3h,收集上层精油,并用无水naso4干燥,过滤,制得产物。实施例2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1)培养人皮脂腺细胞(sz95细胞),待细胞生长融合达到80%时,用胰蛋白酶消化sz95细胞制备sz95细胞悬液;(2)将sz95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种4000个,培养48h后,弃上清液,用pbs溶液清洗2次,分别加入含有0.5、5、50和500μg/ml实施例1制得的五味子油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后,弃上清液,用pbs溶液洗2次;(3)加入0.5mg/ml的mtt100u1,培养4h后,弃去mtt,每孔加入150μldms0,孵化10min。使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波长为490nm。每个作用浓度设置3个平行孔,以加入不含五味子油的培养基作为空白组,以不加入sz95细胞同时加入不含五味子油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以不加入sz95细胞同时加入各作用浓度的培养基作为调零组。本申请实施例2中五味子油对sz95细胞增值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其中,空白组的sz95细胞增殖率=空白组od-空白对照组od,实验组的sz95细胞增殖率=(实验组od-调零组od)/(空白组od-空白对照组od)。表1五味子油对sz95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组别sz95细胞增殖率(%)空白组100±4.88600.5μg/ml实验组96.67±4.07875μg/ml实验组86.10±4.0398*50μg/ml实验组71.09±7.6650***500μg/ml实验组46.71±8.3923***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01由表1可知,0.5μg/ml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5μg/ml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p<0.01);50、500μg/ml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强(p<0.001)。实施例3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1)培养sz95细胞,待细胞生长融合达到80%时,用胰蛋白酶消化sz95细胞制备sz95细胞悬液;(2)将sz95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种2×105个,继续培养48h后,分别加入含有0.5、5、50和500μg/ml实施例1制得的五味子油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后,加入胰蛋白酶消化,再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用pbs溶液清洗2次,制备单细胞悬液;(3)加入尼罗红荧光染液,使其最终浓度为100ng/ml。室温孵育15min,用300目尼龙滤膜过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组10000个细胞的荧光强度。最后计算每个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激发波长485nm,发射波长565nm)。每个作用浓度设置3个平行孔,以加入不含五味子油的培养基作为空白组。本申请实施例3中五味子油对sz95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见表2,其中,实验组的抑制率=(1-实验组荧光单位/空白组荧光单位)*100%。表2五味子油对sz95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组别平均荧光单位抑制率(%)空白组649.33±46.0145-0.5μg/ml实验组629.67±28.14843.035μg/ml实验组574.90±32.455311.4650μg/ml实验组458.21±52.0152***29.43500μg/ml实验组497.50±44.9246**23.38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01由表2可知,0.5和5μg/ml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50和500μg/ml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分别为p<0.01和p<0.001)。实施例4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ar)mrna表达的影响(1)培养sz95细胞,待细胞生长融合至80%时,用胰蛋白酶消化sz95细胞制备sz95细胞悬液;(2)将sz95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种2×105个,培养96h后,分别加入含有0.5、5、50和500μg/ml实施例1制得的五味子油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后,加入trizol,按照试剂说明书提取sz95细胞中的总rna。按照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然后进行ar和β-肌动蛋白(β-actin)的同管扩增。引物序列为:ar正义链:5’-gaagacctgcctgatctgtg-3’,反义链:5'-aagcctctccitcctcctgt-3’(产物长度269bp);内参照β-actin正义链:5’-agagatggccacggctgctt-3’,反义链:5’-atttgcggtggacgatggag-3’(产物长度445bp)。反应体系为25μl:其中pcr10×缓冲液2.5μl,10mmol/l的dntp混合物0.5μl,25mol/l的mgcl22μl,ar正义链和反义链(20pmol/l)各1.2μl,β-actin正义链和反义链(20pmol/l)各0.2μl,taqdna聚合酶1.25u,cdna10μl,最后加去离子水至总体积25μl。反应条件为:94℃30s,60℃45s,72℃30s,共40个循环。rt-pcr产物在20%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使用0.5%溴化乙啶染色。采用上海天能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扫描结果。每个作用浓度设置3个平行孔,以加入不含五味子油的培养基作为空白组。吸光度值以强度和净面积的乘积为定量标准,特异性产物和β-actin吸光度值的比值作为半定量值。本申请实施例4中五味子油对sz95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见表3,其中,表达量=实验组(空白组)吸光度值/β-actin吸光度值。表3五味子油对sz95细胞雄激素受体(ar)mrna表达的影响组别表达量空白组0.632±0.02150.5μg/ml实验组0.642±0.02105μg/ml实验组0.561±0.0331*50μg/ml实验组0.464±0.0319****500μg/ml实验组0.532±0.0251**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01由表3可知,0.5μg/ml五味子油未能抑制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p>0.05);5、50和500μg/ml五味子油对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显著(分别为p<0.05、p<0.0001和p<0.01)。实施例5五味子油对皮脂分泌的抑制效果(1)各取实施例1制得的五味子油25mg和100mg,分别溶于丙二醇中,溶液总体积皆为10ml,配制成2.5mg/ml和10mg/ml的五味子油溶液;(2)取雄性金黄地鼠18只,6周龄,体重100g±20g,在实验前适应性饲养3天。将金黄地鼠分成三组,空白组(control)不给药,低浓度实验组(l-sc)涂抹2.5mg/ml的五味子油溶液,高浓度实验组(h-sc)涂抹10mg/ml的五味子油溶液。第一天涂药前24小时,将每组金黄地鼠侧腹毛发剃除,并使用脱毛膏进行再次除毛,充分暴露皮脂腺。将不同浓度的五味子油溶液涂于金黄地鼠的双侧皮脂腺,每侧20μl,每天一次,共涂30天;(3)分别于用药0、10、20和30d将金黄地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进行麻醉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皮脂腺斑的最大横径(dt)和最大纵径(dl),计算各组斑块π×dt×dl的变化情况。分别于用药0、10、20和30d将金黄地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进行麻醉后,用ck皮肤测试仪测定皮肤油脂。以上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本申请实施例5中五味子油给药前后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大小对比情况见表4(左侧),五味子油给药前后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大小对比情况见表5(右侧)。表4五味子油给药前后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大小对比情况(左侧)(单位:mm2)组别例数用药前面积用药后30d面积空白组636.82±2.756356.00±1.8890低浓度实验组636.25±1.484948.00±3.2239**高浓度实验组635.85±3.754646.03±4.9922**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表5五味子油给药前后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大小对比情况(右侧)(单位:mm2)组别例数用药前面积用药后30d面积空白组636.54±1.073857.22±4.2068低浓度实验组636.45±3.378953.87±7.8266高浓度实验组636.50±4.058348.41±4.9341*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由表4和表5可知,给药前各组面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空白组、低浓度实验组和高浓度实验组金黄地鼠的皮脂腺斑较治疗前皆有增大,但低、高浓度实验组皮脂腺斑面积较空白组皆有减小,且高浓度五味子油对皮脂腺斑增长的抑制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申请实施例5中五味子油给药前和给药后0、10、20、30d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皮脂分泌量如图1(左侧)和图2(右侧)所示。图1和图2表明,给药30天后,与空白组相比,低、高浓度实验组的金黄地鼠左、右两侧皮脂腺斑的皮脂分泌都显著降低。其中,高浓度五味子油对金黄地鼠皮脂分泌的抑制效果更好。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油能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抑制皮脂腺细胞合成脂质以及下调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从而实现抑制皮脂腺斑增长和抑制皮脂分泌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