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34993发布日期:2021-07-06 18:4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疤痕是由高温、电、化学物质或受到强的热辐射引起的组织损伤后的产物,伤口或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应,也是伤口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因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烧伤面积大小及创面深浅不同,在创面愈合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疤痕增生。烧伤疤痕不仅有损容颜,还可碍及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

现有技术应对烧伤疤痕治疗的措施多为借助激光、冷冻、放射、药物、中药等治疗方法,但这些都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不小心容易导致后遗症和依赖。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包括藏红花5~15份;红背草4~8份;黄蜡15~25份;鄂西蜡瓣花的果实70-90份;南川冷水花的花瓣55-75份;血竭12~15份;香油2~5份;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10~15份;水55~85份。

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制备容器内先放入香油、黄蜡、血竭,将其逐步熬开,血竭、黄蜡熔化后结合一起;

s2:再向制备容器内依次加入红背草,藏红花,加热加温,药物暗淡即可,再去除药渣;

s3:向容器内加入香油,加文火5分钟后关火,等待药物一起熔化后搅匀后备用;

s4:将鄂西蜡瓣花的果实、南川冷水花的花瓣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设置为40℃,7小时后取出,得到干燥的植物组织,备用;

s5:将植物组织放入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备用;

s6:植物组织放入研钵中研磨成泥状,得到泥状混合物,静置3天后用纱布过滤,留上清液,备用;

s7:最后,将融化搅匀后的药物和泥状混合物配合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和水混合搅匀,得到修复凝胶。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凝胶内可加入环丙沙星、利福霉素和甲哨唑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凝胶内可加入2~5份冰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制备容器内先放入香油、黄蜡、血竭,将其逐步熬开,血竭、黄蜡熔化后结合一起;再向制备容器内依次加入红背草,藏红花,加热加温,药物暗淡即可,再去除药渣;向容器内加入香油,加文火5分钟后关火,等待药物一起熔化后搅匀后备用;将鄂西蜡瓣花的果实、南川冷水花的花瓣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设置为40℃,7小时后取出,得到干燥的植物组织,备用;将植物组织放入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备用;植物组织放入研钵中研磨成泥状,得到泥状混合物,静置3天后用纱布过滤,留上清液,备用;最后,将融化搅匀后的药物和泥状混合物配合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和水混合搅匀,得到修复凝胶,可以去除由烫伤所带来的疼痛,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具有消肿生肌、收湿敛疮、生肌敛口和抗菌消炎的效果,尤其对重度烧烫伤有奇效,能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伤口迅速愈合,从而使烧烫伤皮肤迅速恢复功能。

(2)、在修复凝胶内可加入环丙沙星、利福霉素和甲哨唑中的任意一种,使得该复合凝胶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能有效的保护创面。

(3)、在修复凝胶内可加入2~5份冰片,冰片具有清凉感,可降低创面周围温度,降低疼痛与灼痛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藏红花5~15份;红背草4~8份;黄蜡15~25份;鄂西蜡瓣花的果实70-90份;南川冷水花的花瓣55-75份;血竭12~15份;香油2~5份;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10~15份;水55~85份。

一种烧伤疤痕修复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制备容器内先放入香油、黄蜡、血竭,将其逐步熬开,血竭、黄蜡熔化后结合一起;

s2:再向制备容器内依次加入红背草,藏红花,加热加温,药物暗淡即可,再去除药渣;

s3:向容器内加入香油,加文火5分钟后关火,等待药物一起熔化后搅匀后备用;

s4:将鄂西蜡瓣花的果实、南川冷水花的花瓣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设置为40℃,7小时后取出,得到干燥的植物组织,备用;

s5:将植物组织放入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备用;

s6:植物组织放入研钵中研磨成泥状,得到泥状混合物,静置3天后用纱布过滤,留上清液,备用;

s7:最后,将融化搅匀后的药物和泥状混合物配合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和水混合搅匀,得到修复凝胶。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通过在制备容器内先放入香油、黄蜡、血竭,将其逐步熬开,血竭、黄蜡熔化后结合一起;再向制备容器内依次加入红背草,藏红花,加热加温,药物暗淡即可,再去除药渣;向容器内加入香油,加文火5分钟后关火,等待药物一起熔化后搅匀后备用;将鄂西蜡瓣花的果实、南川冷水花的花瓣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设置为40℃,7小时后取出,得到干燥的植物组织,备用;将植物组织放入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备用;植物组织放入研钵中研磨成泥状,得到泥状混合物,静置3天后用纱布过滤,留上清液,备用;最后,将融化搅匀后的药物和泥状混合物配合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和水混合搅匀,得到修复凝胶。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所述修复凝胶内可加入环丙沙星、利福霉素和甲哨唑中的任意一种,使得该复合凝胶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能有效的保护创面;所述修复凝胶内可加入2~5份冰片,冰片具有清凉感,可降低创面周围温度,降低疼痛与灼痛感。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在制备容器内先放入香油、黄蜡、血竭,将其逐步熬开,血竭、黄蜡熔化后结合一起;再向制备容器内依次加入红背草,藏红花,加热加温,药物暗淡即可,再去除药渣;向容器内加入香油,加文火5分钟后关火,等待药物一起熔化后搅匀后备用;将鄂西蜡瓣花的果实、南川冷水花的花瓣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设置为40℃,7小时后取出,得到干燥的植物组织,备用;将植物组织放入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备用;植物组织放入研钵中研磨成泥状,得到泥状混合物,静置3天后用纱布过滤,留上清液,备用;最后,将融化搅匀后的药物和泥状混合物配合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和水混合搅匀,得到修复凝胶,可以去除由烫伤所带来的疼痛,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具有消肿生肌、收湿敛疮、生肌敛口和抗菌消炎的效果,尤其对重度烧烫伤有奇效,能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伤口迅速愈合,从而使烧烫伤皮肤迅速恢复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