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0835发布日期:2021-07-09 11:2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当代社会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导致疾病日渐增多,妇科肿瘤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患病后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将患者通过轮椅或转运床转运到手术室,如果在病房将患者转运到轮椅或转运床上,到手术室再将患者由轮椅或转运床上转运到手术台上,对虚弱的患者来说非常的麻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在特殊的情况下,不便于对患者进行体位调节来方便医生检查;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存在不能同时具备转运和体位调节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存在的不能同时具备转运和体位调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与支撑架连接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连接有车轮,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转向机构和刹车机构,转向机构和刹车机构均与行走机构相配合;所述支撑架上还固定连接有扶手,扶手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支撑架上设有与升降板相配合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和下床板,下床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下床板上设有与转动板相配合的缺口;升降板上还设有与上床板和下床板相配合的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上连接有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与下床板相配合。
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减震机构分别位于支撑架的四个角,减震机构包括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架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架,车轮与支架转动连接,支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减震三角板,减震三角板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减震三角板上还转动连接有转动外管,转动外管内滑动连接有转动内杆,转动内杆与支架转动连接,转动内杆上套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外管接触。
6.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上床板的下方,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杆,转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把手,转向杆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两端均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板,转向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与滑槽相配合,四个所述限位柱上还连接有连杆,连杆包括第
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交叉设置;所述转向杆上还连接有回正组件,回正组件包括与转向杆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架,限位架上设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复位弹簧。
7.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与转向把手转动连接的刹车把手,刹车把手上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主动杆,主动杆与摆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杆同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杆,从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刹车块,刹车块与车轮相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撑架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蜗杆,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蜗杆啮合有蜗轮,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向齿轮组,第一转向齿轮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杆,固定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齿条,滑动齿条与主动齿轮啮合。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齿条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摇杆,第一摇杆的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一摇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升降板相配合;所述扶手上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摇杆转动连接,升降块上还转动连接有升降支撑座,升降板与升降支撑座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升降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向齿轮组,第二转向齿轮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圈,第一滑动圈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的另一端与下床板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与上床板转动连接的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调节旋钮,第三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与上床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圈,第二滑动圈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
12.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方便,通过行走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在地面上移动,方便对患者进行转运,辅助患者进行顺利的检查;通过转向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本装置移动时方便转向,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控制,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通过回正组件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转向机构自动回正,实现本装置移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回正方向;通过刹车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降本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通过减震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过滤本装置移动过程中的颠簸,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升降板升降,便于根据情况调节本装置的高度,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只需转动第一调节旋钮就能实现对升降机构的控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上床板和下床板分别绕升降板转动,进而控制患者保持体位,辅助患者进行检查;通过第三调节机构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上床板独立绕升降板转动,进一步帮助患者保证
体位和姿势;通过转动板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转动板绕下床板转动,通过缺口处对患者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第一轴测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第二轴测图;图3为本发明支撑架的轴测图;图4为本发明转向机构的拆解图;图5为本发明回正组件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刹车机构的轴测图;图7为本发明减震机构的轴测图;图8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轴测图;图9为本发明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轴测图;图10为本发明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二轴测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一摇杆的轴测图;图12为本发明第二调节机构的轴测图;图13为本发明驱动杆的轴测图;图14为本发明第三调节机构的轴测图;图中:1、上床板;2、扶手;3、下床板;4、升降板;5、转动板;6、刹车机构;7、转向机构;8、升降机构;9、行走机构;10、支撑架;11、升降槽;12、转向把手;13、摆动杆;14、回正组件;15、支撑板;16、滑槽;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转向板;20、转向杆;21、限位板;22、限位架;23、复位弹簧;24、刹车把手;25、第一连接杆;26、主动杆;27、联轴器;28、从动杆;29、第二连接杆;30、滑动杆;31、刹车块;32、减震机构;33、车轮;34、支架;35、转动内杆;36、减震弹簧;38、限位柱;39、减震三角板;40、转动外管;41、第三连杆;42、支撑柱;43、支撑杆;44、第一调节机构;45、蜗杆;46、蜗轮;47、第一调节旋钮;48、第一转向齿轮组;49、转动轴;50、滑动齿条;51、固定限位杆;52、主动齿轮;53、第一摇杆;54、第三连接杆;55、第四连接杆;56、升降支撑座;57、升降块;58、第二调节机构;59、第三调节机构;60、第二调节旋钮;61、第一调节板;62、第一外螺纹;63、第一滑动圈;64、驱动杆;65、第二转向齿轮组;66、第二滑动圈;67、第二调节板;68、第三滑动圈;69、第三调节旋钮;70、调节杆;71、第三螺纹杆;72、第二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妇科肿瘤辅助检查装置,包括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上连接有行走机构9,行走机构9包括与支撑架10连接的减震机构32,减震机构32上连接有车轮33,所述支撑架10上还设有转向机构7和刹车机构6,转向机构7和刹车机构6均与行走机构9相配合;所述支撑架10上还固定连接有扶手2,扶手2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4,支撑架10上设有与升降板4相配合的升降机构8;所述升降板4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1和下床板3,下床板3
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下床板3上设有与转动板5相配合的缺口;升降板4上还设有与上床板1和下床板3相配合的第二调节机构58,第二调节机构58上连接有第三调节机构59,第三调节机构59与下床板3相配合。
16.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控制本装置放置在地面上,行走机构9通过车轮33与地面接触;然后根据情况使用升降机构8控制升降板4转动,升降板4带动上床板1和下床板3升降,并帮助患者平躺在上床板1和下床板3上;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通过行走机构9控制本装置移动,还要通过转向机构7控制本装置进行转向,实现对患者的转运,此外减震机构32还能过滤地面颠簸对本装置的影响,当转运患者完成后,通过刹车机构6对行走机构9进行锁止,保证本装置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接着使用第二调节机构58控制上床板1和下床板3分别绕升降板4转动,以及使用第三调节机构59控制上床板1绕升降板4转动,最后控制转动板5转动,通过缺口对患者进行检查;通过行走机构9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在地面上移动,方便对患者进行转运,辅助患者进行顺利的检查;通过转向机构7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本装置移动时方便转向,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控制,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通过刹车机构6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降本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通过减震机构32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过滤本装置移动过程中的颠簸,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升降机构8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升降板4升降,便于根据情况调节本装置的高度,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第二调节机构58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上床板1和下床板3分别绕升降板4转动,进而控制患者保持体位,辅助患者进行检查;通过第三调节机构59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上床板1独立绕升降板4转动,进一步帮助患者保证体位和姿势;通过转动板5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转动板5绕下床板3转动,通过缺口处对患者进行检查。
17.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减震机构3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减震机构32分别位于支撑架10的四个角,减震机构32包括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的支撑柱42,支撑柱42上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架10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支撑柱4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架34,车轮33与支架34转动连接,支架34上还转动连接有减震三角板39,减震三角板39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41,第三连杆41的另一端与支撑柱42转动连接;所述减震三角板39上还转动连接有转动外管40,转动外管40内滑动连接有转动内杆35,转动内杆35与支架34转动连接,转动内杆35上套接有减震弹簧36,减震弹簧36的另一端与转动外管40接触。
18.本发明在使用时,车轮33在不平整的地面滚动时,车轮33带动支架34绕支撑柱42转动,同时支架34带动减震三角板39转动,减震三角板39带动第三连杆41转动,第三连杆41绕支撑柱42转动;同时减震三角板39带动转动外管40转动,转动外管40通过与转动内杆35滑动连接带动转动内杆35绕支架34转动,减震弹簧36缓冲转动内杆35与转动外管40之间的滑动,进而实现减震机构32的正常工作,位于支撑架10四角的四个减震机构32对支撑架10进行有效减震;通过减震机构32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过滤本装置移动过程中的颠簸,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9.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转向机构7包括与支撑架10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位于上床板1的下方,支撑板15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杆20,转向杆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把手12,转向杆20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摆动杆13,摆动杆13的两端均设有滑槽16;所述支撑柱
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板19,转向板19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8,限位柱38与滑槽16相配合,四个所述限位柱38上还连接有连杆,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交叉设置;所述转向杆20上还连接有回正组件14,回正组件14包括与转向杆20固定连接的限位板21,支撑板15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板21相配合的限位架22,限位架22上设有与限位板21相配合的复位弹簧23。
20.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使用转向把手12控制转向杆20绕支撑板15转动,转向杆20带动摆动杆13转动,摆动杆13通过滑槽16和限位柱38相配合带动转向板19和支撑柱42绕支撑架10转动,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将四个行走机构9两两相连;此外,转向杆20转动的同时还带动限位板21转动,限位板21在复位弹簧23和限位架22的配合下,能够自动回正保证限位板21位于限位架22的中间位置,实现控制行走机构9自动回正的功能;通过转向机构7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本装置移动时方便转向,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控制,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通过回正组件14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转向机构7自动回正,实现本装置移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回正方向。
21.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刹车机构6包括与转向把手12转动连接的刹车把手24,刹车把手24上设有与转向杆20相配合的扭簧,刹车把手24上还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5,第一连接杆2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主动杆26,主动杆26与摆动杆13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杆26同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7,联轴器27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杆28,从动杆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9,第二连接杆2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杆30,滑动杆30与支架34滑动连接,滑动杆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刹车块31,刹车块31与车轮33相配合。
22.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需要固定本装置时,刹车把手24在扭簧的作用下绕转向把手12转动,刹车把手24带动第一连接杆25转动,第一连接杆25带动主动杆26转动,主动杆26带动摆动杆13转动,摆动杆13带动联轴器27工作,联轴器27的输出端带动从动杆28转动,从动杆28带动第二连接杆29转动,第二连接杆29带动滑动杆30滑动,滑动杆30带动刹车块31滑动,刹车块31对车轮33进行挤压实现刹车功能;当需要使用本装置转运时,医护人员控制刹车把手24绕转向把手12转动,刹车块31取消对车轮33的挤压,控制车轮33移动;通过刹车机构6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降本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
23.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与支撑架10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44,第一调节机构44包括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的蜗杆45,蜗杆45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47,蜗杆45啮合有蜗轮46,蜗轮46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向齿轮组48,第一转向齿轮组4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9,转动轴49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9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2,支撑架1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杆51,固定限位杆5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齿条50,滑动齿条50与主动齿轮52啮合。
24.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使用第一调节机构44控制升降机构8工作:通过第一调节旋钮47带动蜗杆45转动,蜗杆45啮合带动蜗轮46转动,蜗轮46同轴带动第一转向齿轮组48转动,第一转向齿轮组48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52转动,主动齿轮52啮合带动滑动齿条50滑动;通过第一调节机构44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只需转动第一调节旋钮47就能实现对升降机构8的控制。
25.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滑动齿条5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4,第三连接杆54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摇杆53,第一摇杆53的一端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第一摇杆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3,支撑杆43与升降板4相配合;所述扶手2上设有升降槽11,升降槽11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块57,升降块57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55,第四连接杆55的另一端与第一摇杆53转动连接,升降块57上还转动连接有升降支撑座56,升降板4与升降支撑座56固定连接。
26.本发明在使用时,滑动齿条50带动第三连接杆54转动,第三连接杆54带动第一摇杆53绕支撑架10转动,第一摇杆53带动支撑杆43绕支撑架10转动,第一摇杆53还带动第四连接杆55转动,第四连接杆55带动升降块57在升降槽11内滑动,升降块57带动升降支撑座56滑动,升降支撑座56和支撑杆43相互配合带动升降板4升降;通过升降机构8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升降板4升降,便于根据情况调节本装置的高度,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27.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第二调节机构58包括与升降板4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旋钮60,第二调节旋钮60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向齿轮组65,第二转向齿轮组6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64,驱动杆6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62和第二外螺纹72,第一外螺纹6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圈63,第一滑动圈6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61,第一调节板61的另一端与下床板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机构59包括与上床板1转动连接的第三螺纹杆71,第三螺纹杆7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调节旋钮69,第三螺纹杆71螺纹连接有调节杆70,调节杆70与上床板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70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67,第二调节板6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圈66,第二滑动圈66与第二外螺纹72相配合。
28.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使用第二调节旋钮60带动第二转向齿轮组65工作,第二转向齿轮组65的输出端带动驱动杆64转动,驱动杆64通过两端的第一外螺纹62和第二外螺纹72分别带动第一滑动圈63和第二滑动圈66滑动,第一滑动圈63带动第一调节板61转动,第一调节板61带动下床板3绕升降板4转动;第二滑动圈66带动第二调节板67转动,第二调节板67带动上床板1转动;还可以使用第三调节旋钮69带动第三螺纹杆71转动,第三螺纹杆71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调节杆70滑动,调节杆70带动第二调节板67转动,实现对上床板1的进一步调节;通过第二调节机构58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上床板1和下床板3分别绕升降板4转动,进而控制患者保持体位,辅助患者进行检查;通过第三调节机构59的设置,保证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控制上床板1独立绕升降板4转动,进一步帮助患者保证体位和姿势。
29.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控制本装置放置在地面上,行走机构9通过车轮33与地面接触;然后根据情况使用升降机构8控制升降板4转动:使用第一调节旋钮47带动蜗杆45转动,蜗杆45啮合带动蜗轮46转动,蜗轮46同轴带动第一转向齿轮组48转动,第一转向齿轮组48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52转动,主动齿轮52啮合带动滑动齿条50滑动;滑动齿条50带动第三连接杆54转动,第三连接杆54带动第一摇杆53绕支撑架10转动,第一摇杆53带动支撑杆43绕支撑架10转动,第一摇杆53还带动第四连接杆55转动,第四连接杆55带动升降块57在升降槽11内滑动,升降块57带动升降支撑座56滑动,升降支撑座56和支撑杆43相互配合带动升降板4升降,升降板4带动上床板1和下床板3升降,并帮助患者平躺在上床板1和下床板3上;
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通过行走机构9控制本装置移动,还要通过转向机构7控制本装置进行转向,实现对患者的转运:使用转向把手12控制转向杆20绕支撑板15转动,转向杆20带动摆动杆13转动,摆动杆13通过滑槽16和限位柱38相配合带动转向板19和支撑柱42绕支撑架10转动,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将四个行走机构9两两相连;此外,转向杆20转动的同时还带动限位板21转动,限位板21在复位弹簧23和限位架22的配合下,能够自动回正保证限位板21位于限位架22的中间位置,实现控制行走机构9自动回正的功能;此外减震机构32还能过滤地面颠簸对本装置的影响:车轮33在不平整的地面滚动时,车轮33带动支架34绕支撑柱42转动,同时支架34带动减震三角板39转动,减震三角板39带动第三连杆41转动,第三连杆41绕支撑柱42转动;同时减震三角板39带动转动外管40转动,转动外管40通过与转动内杆35滑动连接带动转动内杆35绕支架34转动,减震弹簧36缓冲转动内杆35与转动外管40之间的滑动,进而实现减震机构32的正常工作,位于支撑架10四角的四个减震机构32对支撑架10进行有效减震;当转运患者完成后,通过刹车机构6对行走机构9进行锁止,保证本装置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刹车把手24在扭簧的作用下绕转向把手12转动,刹车把手24带动第一连接杆25转动,第一连接杆25带动主动杆26转动,主动杆26带动摆动杆13转动,摆动杆13带动联轴器27工作,联轴器27的输出端带动从动杆28转动,从动杆28带动第二连接杆29转动,第二连接杆29带动滑动杆30滑动,滑动杆30带动刹车块31滑动,刹车块31对车轮33进行挤压实现刹车功能;接着使用第二调节机构58控制上床板1和下床板3分别绕升降板4转动,以及使用第三调节机构59控制上床板1绕升降板4转动:使用第二调节旋钮60带动第二转向齿轮组65工作,第二转向齿轮组65的输出端带动驱动杆64转动,驱动杆64通过两端的第一外螺纹62和第二外螺纹72分别带动第一滑动圈63和第二滑动圈66滑动,第一滑动圈63带动第一调节板61转动,第一调节板61带动下床板3绕升降板4转动;第二滑动圈66带动第二调节板67转动,第二调节板67带动上床板1转动;还可以使用第三调节旋钮69带动第三螺纹杆71转动,第三螺纹杆71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调节杆70滑动,调节杆70带动第二调节板67转动,实现对上床板1的进一步调节;最后控制转动板5转动,通过缺口对患者进行检查。
30.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