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型下肢抬高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0984发布日期:2021-07-30 17:5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冷敷型下肢抬高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肢抬高枕,具体地说是一种冷敷型下肢抬高枕,属于医用护理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敷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为预防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外伤引起的肿胀有良好的效果。而下肢骨折的患者要求下肢肢端抬高,同时给予下肢冰敷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用抬高枕予以抬高下肢,但是现有的抬高枕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冰袋和受伤处肢体无法紧密贴合,达不到冷敷的效果,2、温度无法控制,容易引起其他部位的冻伤;3、用抬高枕抬高下肢,下肢冰敷的冰块无处安放,即使勉强将冰块放于肢体上,但患者肢体轻微的移动,冰块就会掉落,达不到冷敷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便于冷敷的下肢抬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冷敷型下肢抬高枕,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抬高枕本体的高度可灵活调节,冷敷装置温度可稳定控制。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冷敷型下肢抬高枕,包括抬高枕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抬高枕支架、冷敷装置和升降调节装置,所述抬高枕本体包括下枕体和覆盖在下枕体上的柔性包覆层,所述下枕体采用温度传导性好的材料制成,下枕体内部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内装有冷却液,下枕体上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冷敷装置包括循环泵、制冷器、温度传感器、温控器、报警器和电源,所述下枕体上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泵的吸入口连通,循环泵的泵出口与制冷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制冷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下枕体上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柔性包覆层内,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连接,所述制冷器和报警器均与温控器连接,所述电源与循环泵、制冷器、温控器和报警器分别连接以供电;所述抬高枕支架包括连接臂和竖杆,所述抬高枕本体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一竖杆上,两个竖杆的下端均连接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臂为y形连接臂,在y形连接臂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管路位于床上的部分穿设在y形连接臂内部或通过固定卡安装在y形连接臂之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采用电动升降台或手动升降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升降台包括底板、升降板、导向滑杆组件、电机、传动轴、轴座、曲柄、顶杆和支座,所述底板的四角位置各安装有一个导向滑杆组件,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底板上方,升降板的四角分别与导向滑杆组件中的滑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底板上,电机与冷敷装置中的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分别支撑安装在两个轴座内,两个轴座均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安装着两个曲柄,两个曲柄的另一端各铰接着一个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铰连在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竖杆的下端连接在升降板上,所述循环泵、制冷器、温控器、报警器和电源均安装在升降板上且置于一个保护罩壳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包括第一杆头、第二杆头和螺纹筒,所述第一杆头的杆体部设置正向螺纹且与螺纹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杆头的杆体部设置反向螺纹且与螺纹筒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采用带有遥控器的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高枕支架中的竖杆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内安装有顶紧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枕体中的冷却腔位于下枕体的厚部且是沿着下枕体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冷却腔的横截面形状与整个抬高枕本体的横截面近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传导性好的材料采用铜或铝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泵采用水泵,所述制冷器采用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采用微电脑数字温控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抬高枕支架、冷敷装置和升降调节装置,操作升降调节装置就可以带动抬高枕支架升降,从而可以灵活调节抬高枕本体的高度,满足临床要求。冷敷装置温度可稳定控制,患者的下肢直接放置在抬高枕本体上就可以进行冷敷,实现了抬高枕和冰袋的有机融合,可以避免以往方式下患者移动时或夜间熟睡时,冰袋易掉落导致不能有效冷敷受伤部位,反而可能会冻伤其他部位的问题。由于冷敷装置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利用温控器可以设置冷敷温度范围,当冷敷温度超限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调整制冷器的功率,从而将冷敷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冷敷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及安装应用情况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及安装应用情况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及安装应用情况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敷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抬高枕本体、1.1-下枕体、1.1a-冷却腔、1.2-柔性包覆层、2-抬高枕支架、2.1-连接臂、2.2-竖杆、3-循环泵、4-制冷器、5-温度传感器、6-温控器、7-报警器、8-电源、9-底板、10-升降板、11-导向滑杆组件、12-电机、13-传动轴、14-轴座、15-曲柄、16-顶杆、16.1-第一杆头、16.2-第二杆头、16.3-螺纹筒、17-支座、18-保护罩壳、19-顶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敷型下肢抬高枕,包括抬高枕本体1、抬高枕支架2、冷敷装置和升降调节装置,所述抬高枕本体1包括下枕体1.1和覆盖在下枕体1.1上的柔性包覆层1.2,所述下枕体1.1采用温度传导性好的材料制成,下枕体1.1内部设有冷却腔1.1a,冷却腔1.1a内装有冷却液,下枕体1.1上设置有与冷却腔1.1a连通的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冷敷装置包括循环泵3、制冷器4、温度传感器5、温控器6、报警器7和电源8,所述下枕体1.1上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泵3的吸入口连通,循环泵3的泵出口与制冷器4的进口连通,所述制冷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下枕体1.1上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柔性包覆层1.2内,温度传感器5与温控器6连接,所述制冷器4和报警器7均与温控器6连接,所述电源8与循环泵3、制冷器4、温控器6和报警器7分别连接以供电;所述抬高枕支架2包括连接臂2.1和竖杆2.2,所述抬高枕本体1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连接臂2.1,所述连接臂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一竖杆2.2上,两个竖杆2.2的下端均连接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上。

具体安装使用时,将升降调节装置放置于病床的床底,抬高枕支架2中的两根竖杆2.2放置在病床的两侧床边处,然后将竖杆2.2的下端与升降调节装置连接起来,这样通过操作升降调节装置就可以带动抬高枕支架2升降,从而可以灵活调节抬高枕本体1的高度,使之满足临床要求。抬高枕本体1安装好之后,患者的下肢放置在抬高枕本体1上,当需要冷敷治疗时,开启冷敷装置,循环泵3和制冷器4开始工作,使冷却液温度降低,由于冷却液大部分贮存在下枕体1.1的冷却腔1.1a中,而下枕体1.1采用温度传导性好的材料制成,这就会使得整个抬高枕本体1的温度迅速降至满足冷敷要求的温度,患者的下肢直接放置在抬高枕本体1上就可以进行冷敷,而柔性包覆层1.2可以使患者感觉舒适。本发明实现了抬高枕和冰袋的有机融合,可以避免以往冷敷方式下患者移动时或夜间熟睡时冰袋易掉落导致不能有效冷敷受伤部位,反而可能会冻伤其他部位的问题。而且由于冷敷装置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和温控器6,利用温控器6可以设置冷敷温度范围,当冷敷温度超限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调整制冷器4的功率,从而将冷敷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冷敷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2.1为y形连接臂2.1,在y形连接臂2.1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管路位于床上的部分穿设在y形连接臂2.1内部,这样可以使管路更为精简有序。在实际生产中,所述管路位于床上的部分也可以是通过固定卡安装在y形连接臂2.1之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采用电动升降台,这样就可以实现抬高枕本体1高度的电动调节。当然,升降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手动升降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升降台包括底板9、升降板10、导向滑杆组件11、电机12、传动轴13、轴座14、曲柄15、顶杆16和支座17,所述底板9的四角位置各安装有一个导向滑杆组件11,所述升降板10设置在底板9上方,升降板10的四角分别与导向滑杆组件11中的滑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安装在底板9上,电机12与冷敷装置中的电源8电连接,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轴13,传动轴13两端分别支撑安装在两个轴座14内,两个轴座14均固定在底板9上,所述传动轴13上固定安装着两个曲柄15,两个曲柄15的另一端各铰接着一个顶杆16,所述顶杆16的另一端铰连在支座17上,所述支座17固定在升降板10的底部,所述竖杆2.2的下端连接在升降板10上,所述循环泵3、制冷器4、温控器6、报警器7和电源8均安装在升降板10上且置于一个保护罩壳18内。工作时,电机12带动传动轴13转动,传动轴13带动曲柄15转动,曲柄15带动顶杆16升降,从而升降板10升降移动,升降板10就带动提高枕支架和抬高枕本体1升降移动。优选地,所述电机12采用带有遥控器的电机12,这样抬高枕本体1的抬高高度就可遥控,患者自己就可以操作控制。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16包括第一杆头16.1、第二杆头16.2和螺纹筒16.3,所述第一杆头16.1的杆体部设置正向螺纹且与螺纹筒16.3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杆头16.2的杆体部设置反向螺纹且与螺纹筒16.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如此设置,两根顶杆16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满足进一步的抬高高度调节要求。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抬高枕支架2中的竖杆2.2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内安装有顶紧螺栓19。如此设置,当抬高枕本体1的高度调节到位后,还可以将顶紧螺栓19安装在合适位置的螺孔内,使顶紧螺栓19内端抵紧病床的床边框,从而有利于使抬高枕本体1高度稳定可靠。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枕体1.1中的冷却腔1.1a位于下枕体1.1的厚部且是沿着下枕体1.1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冷却腔1.1a的横截面形状与整个抬高枕本体1的横截面近似。如此设置,有利于使整个抬高枕本体1上的各处温度保持一致,避免因温度不均而导致冷敷效果不佳【如有的部位温度达不到冷敷要求,有的部位又温度过低易冻伤】。

本发明中,所述温度传导性好的材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材料,如铜、铝等材料。所述循环泵3、制冷器4、温度传感器5、温控器6、报警器7和电源8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如循环泵3可以采用水泵,制冷器4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器4,温度传感器5可以采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温控器6可以采用宿迁星河电子有限公司的xh-w1308型微电脑数字温控器6,电源8可以采用可充电的蓄电池。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