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战时医用急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9890发布日期:2021-08-20 20:2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战时医用急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军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战时医用急救设备。



背景技术:

战场炮火无眼,在打仗时,战区大量的伤员因为炮火未停,医疗人员无法进入战区,而导致大量出血和休克,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为此,需要一种战时医用急救设备,该全程无人操作工作,进入战区后,及时救起伤员,边返回安全的医疗地时,边进行包扎,心脏按压等一系列的急救,为伤员争取救助时间,提高伤员的存活率的同时,避免医疗人员进入战区救治伤员,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战时医用急救设备,边运输伤员的同时,边在设备内对伤员进行急救,提高重度伤员的存活率。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战时医用急救设备,包括壳体部分、开合门部分、救助部分、心脏按压部分和包扎部分;所述的救助部分包括:捆绑机构、伤员救起机构;

所述的心脏按压部分包括:固定板、头部调整机构、心脏按压机构、氧气输送机构、口鼻清理机构;

所述的包扎部分包括:移动板b、四肢包扎机构、身体包扎机构;

所述的壳体部分的下端安装有轮子,可以行走,壳体部分的下端面设有方孔,方孔侧面安装有机械臂,可将地面处于任意姿势的伤员统一改变为仰躺姿势;开合门部分安装在壳体部分的方孔的侧面,可将方孔打开或者关闭;救助部分安装在壳体部分的内部,处于壳体部分下端方孔的正上方,救助部分的一部分可通过壳体部分下面的方孔移动到地面,将伤员救起;心脏按压部分安装在救助部分上,给救助部分救起的伤员就行急救;包扎部分安装在救助部分的侧面,必要时为救助部分上的伤员进行包扎;

所述的移动捆绑机构安装在壳体部分的内部,伤员移动机构安装在移动捆绑机构的一侧,移动捆绑机构的部分机构可以移动到地面,伤员移动机构将地面的伤员放置到移动捆绑机构的部分机构上,将伤员救到壳体部分内,进行初步治疗;

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救助部分上,可随着救助部分的移动而移动;口鼻清理机构和氧气输送机构分别安装在救助部分的两侧,头部调整机构和心脏按压机构安装在救助部分上,口鼻清理机构将伤员的口鼻呼吸道清理干净后,监测到伤员需要氧气时,氧气输送机构为伤员供氧,监测到伤员需要心脏按压治疗时,头部调整机构先将伤员头部调整好,心脏按压机构为伤员进行治疗;

所述的移动板b安装在壳体部分内,位于救助部分的上侧面,在使用时通过其上的电缸将包扎部分推动到救助部分的正上方,移动板b的下端面设有一圈轮齿;四肢包扎机构和胸腔包扎机构安装在移动板b的下端面,监测到需要给伤员进行包扎时,四肢包扎机构和胸腔包扎机构为伤员进行包扎;

优选的,所述的开合门部分包括:固定轨、电机a、同步带a和滑动门;所述的固定轨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内,固定轨位于壳体部分下端方孔的侧面;电机a固定安装在固定轨上,其电机轴与固定轨上的一个转轴固定连接;同步带a包覆安装在固定轨上的两个转轴上的同步轮;滑动门滑动安装在固定轨上,且滑动门上的小方块与同步带a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伤员救起机构包括:床板、电机b、电缸a、长杆a、齿轮a和伸缩杆;所述的床板安装在壳体部分内,床板位于壳体部分下端方孔的正上方;电机b安装在床板上,其电机轴与床板上的轴固定连接;电缸a的固定端与壳体部分的上端固定连接,电缸a的活塞杆端与电机b上安装的外壳固定连接;长杆a转动安装在床板侧面的圆孔里,长杆a的一端与床板上的一个小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齿轮a转动安装在床板侧门的凹槽里,且与长杆a固定连接;伸缩杆下端设有小齿轮,小齿轮的轴转动安装在床板侧面的凹槽上的圆孔里,且这个小齿轮与齿轮a相互啮合,伸缩杆的上端设有小夹。

优选的,所述的捆绑机构包括:电机c、丝杠a、同步带b、移动板a和弯杆;所述的电机c安装在壳体部分内,其电机轴与一个丝杠a固定连接;丝杠a有三个,三个丝杠a转动轴安装在壳体部分内,同步带b包覆丝杠a上的同步轮;移动板a滑动安装在丝杠a上,移动板a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丝杠a螺纹配合,移动板a的三个分支的下端设有电磁铁,可将弯杆紧紧吸附住;弯杆通过床板上的卡扣可将伤员固定在床板上,方便为伤员急救。

优选的,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架a、短杆a、空心齿轮、卡条装置、l形杆、长杆b、长杆c、额头微按器、同步带c、短杆b和丝杠b;所述的固定架a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固定架a上端安装有竖直的电缸,竖直电缸的两个侧面又分别安装有两个水平电缸,这两个水平电缸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的滑槽里,调节固定架a的位置和高度,固定架a的下端设有小电机,其电机轴上设有小齿轮;空心齿轮有两个,一个空心齿轮侧面设有小丝杠,与l形杆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另一个空心齿轮侧面设有转杆,且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上圆孔里;短杆a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个空心齿轮上的凹槽里,短杆a上固定安装有小齿轮,这个小齿轮与固定架a上的电机轴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卡条装置固定安装在短杆a上,卡条装置上设有小电机,小电机可控制卡条装置上的卡条分别与两个空心齿轮外侧的轮齿卡住使用;l形杆固定安装在长杆b上;长杆b通过螺纹孔与丝杠b螺纹配合,长杆b下端设有凹形块,方便接触伤员下巴;长杆c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的轴上,且长杆c的一侧与长杆b的上端连接;额头微按器滑动安装在固定架a上的圆孔里,且额头微按器的上端与长杆c的另一侧连接;同步带c包覆安装在一个空心齿轮和短杆b上的同步轮;短杆b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上的圆孔里,短杆b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小锥齿轮;丝杠b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上的圆孔里,丝杠b上安装在有小锥齿轮,这个小锥齿轮与短杆b一端安装的小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的心脏按压机构包括:固定架b、电机d、短杆c、齿轮b、转动杆和按压器;所述的固定架b滑动安装在固定板的下端,固定架b的上端面安装有竖直电缸,竖直电缸的两个侧面又分别安装有两个水平电缸,这两个水平电缸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的滑槽里,调节固定架b的位置和高度;电机d固定安装在固定架b上,其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小齿轮;齿轮b固定安装在短杆c的一端,与固定架b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短杆c转动安装在固定架b上的圆孔里,短杆c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小杆,短杆c上的小杆转动到最上端时,与转动杆上的小凸起接触,带动转动杆转动一周;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短杆c上,且在固定架b上的环形圆板中转动,转动杆上端的一侧安装有一个棘爪,这个棘爪与固定架b上的小棘轮配合工作;转动杆的另一侧与按压器通过转杆连接,按压器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固定架b内,按压器下端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架b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四肢包扎机构包括:圆板a、环形板、u形板、环形轮和夹子a;所述的圆板a上设有小电机,其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小齿轮,这个小齿轮与移动板b下端面的轮齿相互啮合;环形板通过轴转动安装在圆板a下端,环形板内设有一圈轮齿,与圆板a上的小电机的另一面的电机轴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环形板下端安装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小丝杠,滑槽的侧面安装有电机,其电机轴与滑槽内的丝杠固定连接;u形板滑动安装在环形板下端面的滑动上,u形板上端设有螺纹孔,与环形板滑槽内的小丝杠螺纹配合,u形板上设有小电机,其电机轴与u形板上的大齿轮固定连接,u形板上还设有四个小齿轮,其中两个小齿轮既与u形板相互啮合又与另外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环形轮转动安装在u形板上,且与u形板上另外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环形轮另一侧安装有绷带、小刀、和小夹;夹子a安装在环形板的下端面,夹子a通过其上的小电缸带动小齿条从而带动两个夹杆工作,加紧或松开伤员的四肢。

优选的,所述的身体包扎机构包括:纵向移动装置、横向移动装置、受控杆、短板、抚平装置和夹子b;所述的纵向移动装置工作,可带动纵向移动装置上的圆杆上下移动;横向移动装置工作,可带动横向移动装置上的圆杆左右移动;受控杆上的两个圆孔分别滑动安装在纵向移动装置和横向移动装置上的圆杆上,这样受控杆可根据需要随意移动调整位置,受控杆下端设有板子,板子上安装有一个电机,其电机轴与短板上的轴固定连接;短板转动安装在受控杆下端板子上的凹槽里,短板下端面安装有绷带,和小尖齿;抚平装置和夹子b通过其上的螺纹孔分别与短板下端面的小丝杠螺纹配合,抚平装置下端设有安装有小轮,可将绷带抚平,并与短板上的小尖齿配合将绷带割断,夹子b可将绷带夹住并拉长覆盖住伤口。

优选的,所述的氧气输送机构安装在壳体部分的内部靠上位置,由氧气罐,伸缩架,导管和氧气罩构成,导管一端与氧气罐连接,导管另一端与氧气罩连接,伸缩架一端与氧气罐连接,伸缩架另一端与氧气罩连接,通过伸缩架带动氧气罩移动到伤员口鼻处,通过氧气罐输送氧气;

优选的,所述的口鼻清理机构安装在壳体部分的内部靠下位置,由储物箱,伸缩架,伸缩管和口鼻罩构成,伸缩管一端与储物箱连接,伸缩管另一端与口鼻罩连接,伸缩架一端与储物箱连接,伸缩架另一端与口鼻罩连接,通过伸缩架带动口鼻罩移动到伤员口鼻处,吸附伤员口鼻中的浊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发现伤员后,电缸a工作,将床板及其上机构推到壳体部分外,伸缩杆上的小夹夹住伤员将伤员拉到床板上,然后电缸a收缩将伤员带回到壳体部分内,采用机器将伤员救到设备内,无需人工,保证了他人的安全。

2.电机c启动,带动同步带b转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扣合的高度,然后移动板a的分支下端断开电源,使移动板a与弯杆分离,机器自动将伤员固定在床板上,防止伤员二次受伤,并为后续的急救提供条件。

3.需要调节接触伤员下巴时,固定架a上的电机启动,带动短杆a转动,进而带动长杆b向外移动,松开长杆b下端凹形块对伤员下巴的接触控制,自动调整伤员头部位置,方便为伤员进行心脏按压急救。

4.电机d启动,带动齿轮b转动,进而带动短杆c转动,转动杆带动按压器上下移动一次,实现对伤员心脏按压一次,多次进行按压,且机器按压不受体力等局限,可尽最大的能力抢救伤员,提高重度伤员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开合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救助部分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氧气输送机构和口鼻清理机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发明的心脏按压部分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心脏按压部分中的头部调整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9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心脏按压部分中的心脏按压机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包扎部分机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包扎部分中的四肢包扎机构示意图。

图14-16为本发明的包扎部分中的身体包扎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壳体部分;2-开合门部分;3-救助部分;4-心脏按压部分;5-包扎部分;201-固定轨;202-电机a;203-同步带a;204-滑动门;301-床板;302-电机b;303-电缸a;304-电机c;305-丝杠a;306-同步带b;307-移动板a;308-弯杆;309-长杆a;310-齿轮a;311-伸缩杆;401-固定板;402-固定架a;403-短杆a;404-空心齿轮;405-卡条装置;406-l形杆;407-长杆b;408-长杆c;409-额头微按器;410-同步带c;411-短杆b;412-丝杠b;413-固定架b;414-电机d;415-短杆c;416-齿轮b;417-转动杆;418-按压器;501-移动板b;502-圆板a;503-环形板;504-u形板;505-环形轮;506-夹子a;507-纵向移动装置;508-横向移动装置;509-受控杆;510-短板;511-抚平装置;512-夹子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16所示,一种战时医用急救设备,包括壳体部分1、开合门部分2、救助部分3、心脏按压部分4和包扎部分5;所述的救助部分3包括:捆绑机构、伤员救起机构;

心脏按压部分4包括:固定板401、头部调整机构、心脏按压机构、氧气输送机构、口鼻清理机构;

包扎部分5包括:移动板b501、四肢包扎机构、身体包扎机构;

壳体部分1的下端安装有轮子,可以行走,壳体部分1的下端面设有方孔,方孔侧面安装有机械臂,可将地面处于任意姿势的伤员统一改变为仰躺姿势;开合门部分2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方孔的侧面,可将方孔打开或者关闭;救助部分3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内部,处于壳体部分1下端方孔的正上方,救助部分3的一部分可通过壳体部分1下面的方孔移动到地面,将伤员救起;心脏按压部分4安装在救助部分3上,给救助部分3救起的伤员就行急救;包扎部分5安装在救助部分3的侧面,必要时为救助部分3上的伤员进行包扎;

移动捆绑机构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内部,伤员移动机构安装在移动捆绑机构的一侧,移动捆绑机构的部分机构可以移动到地面,伤员移动机构将地面的伤员放置到移动捆绑机构的部分机构上,将伤员救到壳体部分1内,进行初步治疗;

固定板401固定安装在救助部分3上,可随着救助部分3的移动而移动;口鼻清理机构和氧气输送机构分别安装在救助部分3的两侧,头部调整机构和心脏按压机构安装在救助部分3上,口鼻清理机构将伤员的口鼻呼吸道清理干净后,监测到伤员需要氧气时,氧气输送机构为伤员供氧,监测到伤员需要心脏按压治疗时,头部调整机构先将伤员头部调整好,心脏按压机构为伤员进行治疗;

移动板b501安装在壳体部分1内,位于救助部分3的上侧面,在使用时通过其上的电缸将包扎部分5推动到救助部分3的正上方,移动板b501的下端面设有一圈轮齿;四肢包扎机构和胸腔包扎机构安装在移动板b501的下端面,监测到需要给伤员进行包扎时,四肢包扎机构和胸腔包扎机构为伤员进行包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开合门部分2包括:固定轨201、电机a202、同步带a203和滑动门204;固定轨201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1内,固定轨201位于壳体部分1下端方孔的侧面;电机a202固定安装在固定轨201上,其电机轴与固定轨201上的一个转轴固定连接;同步带a203包覆安装在固定轨201上的两个转轴上的同步轮;滑动门204滑动安装在固定轨201上,且滑动门204上的小方块与同步带a203固定连接;具体地,电机a202启动,带动同步带a203转动,进而带动滑动门204左右移动,达到开合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伤员救起机构包括:床板301、电机b302、电缸a303、长杆a309、齿轮a310和伸缩杆311;床板301安装在壳体部分1内,床板301位于壳体部分1下端方孔的正上方;电机b302安装在床板301上,其电机轴与床板301上的轴固定连接;电缸a303的固定端与壳体部分1的上端固定连接,电缸a303的活塞杆端与电机b302上安装的外壳固定连接;长杆a309转动安装在床板301侧面的圆孔里,长杆a309的一端与床板301上的一个小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齿轮a310转动安装在床板301侧门的凹槽里,且与长杆a309固定连接;伸缩杆311下端设有小齿轮,小齿轮的轴转动安装在床板301侧面的凹槽上的圆孔里,且这个小齿轮与齿轮a310相互啮合,伸缩杆311的上端设有小夹;具体地,发现伤员后,电缸a303工作,将床板301及其上机构推到壳体部分1外,然后床板301上的小电机启动,带动长杆a309转动,长杆a309带动齿轮a310转动,从而带动伸缩杆311转动到伤员处,伸缩杆311上的小夹夹住伤员将伤员拉到床板301上,然后电缸a303收缩将伤员带回到壳体部分1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捆绑机构包括:电机c304、丝杠a305、同步带b306、移动板a307和弯杆308;电机c304安装在壳体部分1内,其电机轴与一个丝杠a305固定连接;丝杠a305有三个,三个丝杠a305转动轴安装在壳体部分1内,同步带b306包覆丝杠a305上的同步轮;移动板a307滑动安装在丝杠a305上,移动板a307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丝杠a305螺纹配合,移动板a307的三个分支的下端设有电磁铁,可将弯杆308紧紧吸附住;弯杆308通过床板301上的卡扣可将伤员固定在床板301上,方便为伤员急救;具体地,电机c304启动,带动同步带b306转动,进而带动丝杠a305转动,丝杠a305带动移动板a307向下移动,移动板a307吸着弯杆308向下移动,使弯杆308与床板301上的卡扣相扣合,弯杆308上设有多条凹槽,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扣合的高度,然后移动板a307的分支下端断开电源,使移动板a307与弯杆308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头部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架a402、短杆a403、空心齿轮404、卡条装置405、l形杆406、长杆b407、长杆c408、额头微按器409、同步带c410、短杆b411和丝杠b412;固定架a402滑动安装在固定板401下端面,固定架a402上端安装有竖直的电缸,竖直电缸的两个侧面又分别安装有两个水平电缸,这两个水平电缸滑动安装在固定板401下端面的滑槽里,调节固定架a402的位置和高度,固定架a402的下端设有小电机,其电机轴上设有小齿轮;空心齿轮404有两个,一个空心齿轮404侧面设有小丝杠,与l形杆406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另一个空心齿轮404侧面设有转杆,且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402上圆孔里;短杆a403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个空心齿轮404上的凹槽里,短杆a403上固定安装有小齿轮,这个小齿轮与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轴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卡条装置405固定安装在短杆a403上,卡条装置405上设有小电机,小电机可控制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分别与两个空心齿轮404外侧的轮齿卡住使用;l形杆406固定安装在长杆b407上;长杆b407通过螺纹孔与丝杠b412螺纹配合,长杆b407下端设有凹形块,方便接触伤员下巴;长杆c408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402的轴上,且长杆c408的一侧与长杆b407的上端连接;额头微按器409滑动安装在固定架a402上的圆孔里,且额头微按器409的上端与长杆c408的另一侧连接;同步带c410包覆安装在一个空心齿轮404和短杆b411上的同步轮;短杆b411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402上的圆孔里,短杆b411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小锥齿轮;丝杠b412转动安装在固定架a402上的圆孔里,丝杠b412上安装在有小锥齿轮,这个小锥齿轮与短杆b411一端安装的小锥齿轮相互啮合;具体地,需要调节接触伤员下巴时,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启动,带动短杆a403转动,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则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转动,带动l形杆406向内移动,进而带动长杆b407向内移动,使长杆b407下端的凹形块接触伤员下巴并与其扣合;当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反向转动时,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转轴的空心齿轮404,则带转轴的空心齿轮404转动,带动同步带c410转动,进而带动短杆b411转动,短杆b411上的小锥齿轮带动丝杠b412转动,丝杠b412带动长杆b407向上移动,达到抬起伤员下巴的目的;长杆b407又带动长杆c408的一端向上移动,则长杆c408的另一端向下移动,带动与其接触的额头微按器409向下移动,完成向下按压伤员额头的目的;急救工作完成后,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正向转动,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转轴的空心齿轮404,则这个空心齿轮404带动同步带c410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丝杠b412反向转动,使得长杆b407向下移动,同时长杆b407向下移动带动额头微按器409向上移动,使得长杆c408保持平行,这样就松开对伤员头部按压和下巴的抬起,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再反向转动,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使得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转动,进而带动l形杆406向外移动,进而带动长杆b407向外移动,松开长杆b407下端凹形块对伤员下巴的接触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心脏按压机构包括:固定架b413、电机d414、短杆c415、齿轮b416、转动杆417和按压器418;固定架b413滑动安装在固定板401的下端,固定架b413的上端面安装有竖直电缸,竖直电缸的两个侧面又分别安装有两个水平电缸,这两个水平电缸滑动安装在固定板401下端面的滑槽里,调节固定架b413的位置和高度;电机d414固定安装在固定架b413上,其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小齿轮;齿轮b416固定安装在短杆c415的一端,与固定架b413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短杆c415转动安装在固定架b413上的圆孔里,短杆c4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小杆,短杆c415上的小杆转动到最上端时,与转动杆417上的小凸起接触,带动转动杆417转动一周;转动杆417转动安装在短杆c415上,且在固定架b413上的环形圆板中转动,转动杆417上端的一侧安装有一个棘爪,这个棘爪与固定架b413上的小棘轮配合工作;转动杆417的另一侧与按压器418通过转杆连接,按压器418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固定架b413内,按压器418下端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架b413固定连接;具体地,电机d414启动,带动齿轮b416转动,进而带动短杆c415转动,短杆c415上的小杆转动到最上端时,与转动杆417上的小凸起接触,带动转动杆417转动一周,转动杆417带动按压器418上下移动一次,实现对伤员心脏按压一次。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四肢包扎机构包括:圆板a502、环形板503、u形板504、环形轮505和夹子a506;圆板a502上设有小电机,其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小齿轮,这个小齿轮与移动板b501下端面的轮齿相互啮合;环形板503通过轴转动安装在圆板a502下端,环形板503内设有一圈轮齿,与圆板a502上的小电机的另一面的电机轴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环形板503下端安装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小丝杠,滑槽的侧面安装有电机,其电机轴与滑槽内的丝杠固定连接;u形板504滑动安装在环形板503下端面的滑动上,u形板504上端设有螺纹孔,与环形板503滑槽内的小丝杠螺纹配合,u形板504上设有小电机,其电机轴与u形板504上的大齿轮固定连接,u形板504上还设有四个小齿轮,其中两个小齿轮既与u形板504相互啮合又与另外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环形轮505转动安装在u形板504上,且与u形板504上另外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环形轮505另一侧安装有绷带、小刀、和小夹;夹子a506安装在环形板503的下端面,夹子a506通过其上的小电缸带动小齿条从而带动两个夹杆工作,加紧或松开伤员的四肢;具体地,需要给伤员四肢进行包扎时,圆板a502上的电机启动,带动圆板a502在移动板b501下端面移动,寻找合适的包扎位置,圆板a502上的电机转动,又带动环形板503在圆板a502下端面移动,调节夹子a506和u形板504的位置,方便包扎伤员伤口,锁定好位置后,u形板504内的电机启动,带动u形板504上的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环形轮505转动,环形轮505另一侧的小夹夹住绷带紧贴住伤员的四肢,环形轮505转动的同时,环形板503下端面的电机启动,带动环形板503下端的滑槽里丝杠转动,进而带动u形板504前后移动,u形板504前后移动,带动环形轮505边缠绷带并移动,最后环形轮505上的小刀将绷带隔断,完成对伤员四肢的包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身体包扎机构包括:纵向移动装置507、横向移动装置508、受控杆509、短板510、抚平装置511和夹子b512;纵向移动装置507工作,可带动纵向移动装置507上的圆杆上下移动;横向移动装置508工作,可带动横向移动装置508上的圆杆左右移动;受控杆509上的两个圆孔分别滑动安装在纵向移动装置507和横向移动装置508上的圆杆上,这样受控杆509可根据需要随意移动调整位置,受控杆509下端设有板子,板子上安装有一个电机,其电机轴与短板510上的轴固定连接;短板510转动安装在受控杆509下端板子上的凹槽里,短板510下端面安装有绷带,和小尖齿;抚平装置511和夹子b512通过其上的螺纹孔分别与短板510下端面的小丝杠螺纹配合,抚平装置511下端设有安装有小轮,可将绷带抚平,并与短板510上的小尖齿配合将绷带割断,夹子b512可将绷带夹住并拉长覆盖住伤口;具体地,纵向移动装置507和横向移动装置508共同作用受控杆509,使得受控杆509寻找到合适的包扎位置,受控杆509上的电机启动,带动短板510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夹子b512夹着短板510上的绷带,将绷带拉出,移动到覆盖住伤口处,抚平装置511将绷带抚平并移动到短板510尖齿处,将绷带割断,完成对伤员身体的包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氧气输送机构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内部靠上位置,由氧气罐,伸缩架,导管和氧气罩构成,导管一端与氧气罐连接,导管另一端与氧气罩连接,伸缩架一端与氧气罐连接,伸缩架另一端与氧气罩连接,通过伸缩架带动氧气罩移动到伤员口鼻处,通过氧气罐输送氧气;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口鼻清理机构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内部靠下位置,由储物箱,伸缩架,伸缩管和口鼻罩构成,伸缩管一端与储物箱连接,伸缩管另一端与口鼻罩连接,伸缩架一端与储物箱连接,伸缩架另一端与口鼻罩连接,通过伸缩架带动口鼻罩移动到伤员口鼻处,吸附伤员口鼻中的浊物;

工作原理:该机器到达战区就行救援时,首先机器移动到伤员上方,查看伤员姿势,如果非仰躺姿势,壳体部分1下端的机械臂将地面处于任意姿势的伤员统一改变为仰躺姿势,然后电机a202启动,带动同步带a203转动,进而带动滑动门204移动开门;电缸a303工作,将床板301及其上机构推到壳体部分1外,然后床板301上的小电机启动,带动长杆a309转动,长杆a309带动齿轮a310转动,从而带动伸缩杆311转动到伤员处,伸缩杆311上的小夹夹住伤员将伤员拉到床板301上,然后电缸a303收缩将伤员带回到壳体部分1内;电机c304启动,带动同步带b306转动,进而带动丝杠a305转动,丝杠a305带动移动板a307向下移动,移动板a307带动弯杆308向下移动,使弯杆308与床板301上的卡扣相扣合,弯杆308上设有多条凹槽,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扣合的高度;伤员被固定到床板301上后,电机b302启动,带动床板301及伤员转动,使伤员面部朝下,然后口鼻清理机构中的口鼻罩通过伸缩架移动到伤员口鼻处,吸出伤员口鼻内的浊物,吸附干净后,电机b302将伤员转回原位;如果伤员缺氧,氧气输送机构需及时为伤员输送氧气;

如果需要进行心脏按压抢救,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启动,带动短杆a403转动,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则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转动,带动l形杆406向内移动,进而带动长杆b407向内移动,使长杆b407下端的凹形块接触伤员下巴并与其扣合;当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反向转动时,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转轴的空心齿轮404,则带转轴的空心齿轮404转动,带动同步带c410转动,进而带动短杆b411转动,短杆b411上的小锥齿轮带动丝杠b412转动,丝杠b412带动长杆b407向上移动,达到抬起伤员下巴的目的;长杆b407又带动长杆c408的一端向上移动,则长杆c408的另一端向下移动,带动与其接触的额头微按器409向下移动,完成向下按压伤员额头的目的;电机d414启动,带动齿轮b416转动,进而带动短杆c415转动,短杆c415上的小杆转动到最上端时,与转动杆417上的小凸起接触,带动转动杆417转动一周,转动杆417带动按压器418上下移动一次,实现对伤员心脏按压一次,这样进行多次心脏按压,严重者需要就行长达半小时的心脏按压,尽最大可能抢救伤员;急救工作完成后,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正向转动,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转轴的空心齿轮404,则这个空心齿轮404带动同步带c410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丝杠b412反向转动,使得长杆b407向下移动,同时长杆b407向下移动带动额头微按器409向上移动,使得长杆c408保持平行,这样就松开对伤员头部按压和下巴的抬起,固定架a402上的电机再反向转动,卡条装置405上的卡条卡住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使得带小丝杠的空心齿轮404转动,进而带动l形杆406向外移动,进而带动长杆b407向外移动,松开长杆b407下端凹形块对伤员下巴的接触控制;

如果需要进行伤口包扎时,移动板b501侧面的电缸将包扎部分5推动到包扎部分5的正上方;四肢包扎时,圆板a502上的电机启动,带动圆板a502在移动板b501下端面移动,寻找合适的包扎位置,圆板a502上的电机转动,又带动环形板503在圆板a502下端面移动,调节夹子a506和u形板504的位置,方便包扎伤员伤口,锁定好位置后,u形板504内的电机启动,带动u形板504上的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环形轮505转动,环形轮505另一侧的小夹夹住绷带紧贴住伤员的四肢,环形轮505转动的同时,环形板503下端面的电机启动,带动环形板503下端的滑槽里丝杠转动,进而带动u形板504前后移动,u形板504前后移动,带动环形轮505边缠绷带并移动,最后环形轮505上的小刀将绷带隔断,完成对伤员四肢的包扎;身体包扎时,纵向移动装置507和横向移动装置508共同作用受控杆509,使得受控杆509寻找到合适的包扎位置,受控杆509上的电机启动,带动短板510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夹子b512夹着短板510上的绷带,将绷带拉出,移动到覆盖住伤口处,抚平装置511将绷带抚平并移动到短板510尖齿处,将绷带割断,完成对伤员身体的包扎;

该机器救起伤员后,全速赶往就近的医疗卫生处,边行走边为伤员就行初步急救,为伤员的争取宝贵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