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灌气管、固定安装肛肠灌气管的方法和灌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98498发布日期:2021-08-24 16:09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肛肠灌气管、固定安装肛肠灌气管的方法和灌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肛肠灌气管、固定安装肛肠灌气管的方法和灌气方法。



背景技术:

肠套叠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肠套叠难以复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治疗,但临床反映,不少病人麻醉后肠套叠处很松根本不需要手术。为此,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通过肛门向肠道内灌注高压气体(12-16kpa)的方式以使肠套叠复位。这种方法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不同病人的肛管的粗细不同,因此用于灌注高压气体的管道与肛管之间的气密性难以保证,容易因气密性不够而导致灌注失败;第二、为了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向肠道内灌注高压气体时,病人处于仰卧位,其肛门位置较为靠近病床,不便于操作,且肠套叠复位的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肛肠灌气管,该肛肠灌气管便于固定安装于患者的肛门处、气密性好,便于向患者的体内灌注高压气体。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安装上述肛肠灌气管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俯卧特殊体位、应用上述肛肠灌气管向患者的肠道灌注高压气体的方法,便于用最小的气压最大限度将肠套叠整复。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肛肠灌气管,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头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可膨胀的气囊,所述主管体上设置有充气管,所述主管体内设置有将所述气囊和充气管连通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气囊设置于主管体头部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囊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管体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充气管的数量为两根,每根充气管通过一条独立的充气通道与对应的气囊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的两侧均设置有折叠部,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时,气囊两侧的折叠部向其两侧膨胀以使两个气囊紧贴。

一种灌气方法,应用了上述的肛肠灌气管,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俯卧于床上,腹部紧贴床面;

s2、将主管体的头部插入患者的肛管;

s3、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胀大并卡紧在患者的肛管内。

s4、将主管体尾部与气源连接,向患者的肠道内注入10-13kpa的气体。

一种固定安装上述肛肠灌气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俯卧于床上,腹部紧贴床面;

s2、将主管体的头部插入患者的肛管;

s3、通过充气管向两个气囊充气,使两个气囊胀大并相互紧贴,通过气囊卡紧在患者的肛管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步骤s3中,向两个气囊中充气的方法是,首先向第一个气囊中充入体积为a的气体,然后向第二个气囊中充入体积为1.1a的气体,最后再向第一个气囊中充入体积为0.1a的气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肛肠灌气管,将其头部插入患者的肛管后,通过向气囊中充气即可将肛肠灌气管安装固定,方便快捷,且气密性好。安装固定后,即可通过该肛肠灌气管向患者的肠道内注入10-13kpa的高压气体,使患者的肠套叠复位,方便快捷,成功率高,且整复并发症明显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肛肠灌气管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肛肠灌气管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肛肠灌气管的实施例2中气囊处的截面图;

图4是肛肠灌气管的实施例2固定在肛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肛肠灌气管,包括主管体1,主管体1头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可膨胀的气囊2,主管体1上设置有充气管3,主管体1内设置有将气囊2和充气管3连通的充气通道4,充气管3上设置有单向阀5。气囊2的数量为一个,气囊2设置于主管体1头部的一侧。

应用实施例1的肛肠灌气管向患者的肠道灌注高压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俯卧于床上,腹部紧贴床面,头部高于腹部;

s2、将主管体1的头部插入患者的肛管,插入的深度一般为3-4cm;

s3、通过充气管3向气囊2充气,充入20ml左右的气体,使气囊2胀大并卡紧在患者的肛管内;

s4、将主管体1尾部与气源连接,向患者的肠道内注入10-13kpa的气体。

肠套叠患者为多为新生儿和婴幼儿,采用俯卧位,便于固定安装肛肠灌气管,也便于向患者的肠道内灌入高压气体。采用10-13kpa的高压气体,气压适中,明显低于安全警戒值16kpa,更可避免呛咳导致窒息和肠穿孔等急腹症。

实施例2

参照图2至图4,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肛肠灌气管,包括主管体1,主管体1头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可膨胀的气囊2,主管体1上设置有充气管3,主管体1内设置有将气囊2和充气管3连通的充气通道4,充气管3上设置有单向阀5。气囊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囊2对称地设置于主管体1头部的左右两侧,充气管3的数量为两根,每根充气管3通过一条独立的充气通道4与对应的气囊2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气囊2的两侧均设置有折叠部21,向气囊2内充气时,气囊2两侧的折叠部21向其两侧膨胀以使两个气囊2紧贴。采用这样的设计,向气囊2内充满气体时,两个气囊2紧贴,有利于提高气密性。

应用实施例2的肛肠灌气管向患者的肠道灌注高压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俯卧于床上,腹部紧贴床面,头部高于腹部;

s2、将主管体1的头部插入患者的肛管6,插入的深度一般为3-4cm;

s3、通过充气管3向两个气囊2充气,使两个气囊2胀大并相互紧贴,通过气囊2卡紧在患者的肛管6内;

s4、将主管体1尾部与气源连接,向患者的肠道内注入10-13kpa的气体。

步骤s1-s3,即为固定安装肛肠灌气管的方法,参照图4,采用这样的方法,充满气体时,气囊2两侧的折叠部21向其两侧膨胀以使两个气囊2紧贴,两个气囊2将主管体1包裹在中间,较硬的主管体1与患者的肛管6不接触,完全通过两个软质的气囊2与患者的肛管6接触,可保证气密性满足要求。

在该方法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步骤s3中,向两个气囊2中充气的方法是,首先采用注射器向第一个气囊2中充入体积为a的气体,然后采用注射器向第二个气囊2中充入体积为1.1a的气体,最后再采用注射器向第一个气囊2中充入体积为0.1a的气体。比如,a的值为8ml、9ml或10ml。若直接向两个气囊2中一先一后地充入等量气体,第一个气囊2完全胀大后,会挤压第二个气囊2,导致第二个气囊2中充气胀大后的形状与第一个气囊2区别较大,二者不够对称,进而导致气密性不够理想。气囊2采用这上述的充气方案,可保证充气后,两个气囊2胀大后的形状基本一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气密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