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中央站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30471发布日期:2022-11-25 22:0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中央站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医疗监护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中央站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目前,中央监护系统主要对病人的监护数据进行电子化管理,如病人的生理数据监控等。而传统的护理管理系统涉及的电子化信息管理一般只涉及医护值班信息、医护人员档案管理等,对病人的生理测量数据一般需要医护工作人员手动录入更新,或者通过医院的his系统接入生理测量数据。
3.医护工作人员手动录入更新工作繁琐且存在误差;通过医院的his系统接入生理测量数据,这样设备接入比较繁琐,并且多个系统配合,安全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中央站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效率。
5.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监护设备分别对多个目标病人进行床旁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获取查房监护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或本地创建的多个目标病人相关的护理数据;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每一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
6.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护理管理界面显示多个待选择的监护数据和/或多个待选择的护理数据;接收选择指令,从多个待选择的监护数据和/或多个待选择的护理数据中确定目标监护数据和目标护理数据,其中,多个待选择的监护数据和/或多个待选择的护理数据包括生命体征类的生理数据、出/入量数据、评分记录数据、导管插管数据和治疗项目数据;基于目标监护数据和/或目标护理数据创建护理记录单模板。
7.其中,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包括: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生命体征类的生理数据、出/入量数据、评分记录数据、导管插管数据和治疗项目数据对应的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
8.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病人列表;响应于病人列表中的目标病人被选择,在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9.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多个功能控件;在多个功能控件中的任一功能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被选择的功能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其中,多个功能控件至少包括病人列表控件、护理记录单控件、体温记录单控件、交接班报告控件以及设置控件。
10.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护理记录单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护理记录单对应的显示界面;在护理记录单对应的显示界面上提供第一时间搜索栏;基于第一
时间搜索栏中的目标时间段,搜索目标时间段内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并进行显示。
11.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体温记录单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体温记录单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目标病人对应的体温记录单,并在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其中,体温记录单中包括体温数据、脉搏数据和呼吸数据。
12.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交接班报告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交接班报告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在交接班报告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提供第二时间搜索栏;基于第二时间搜索栏中的目标时间段,搜索目标时间段内对应的交接班报告并进行显示;其中,交接班报告包括目标病人的生命体征、出入量、基础护理、管道护理、搽药换药、心理状态、疼痛、体位、皮肤情况、用药情况、特殊记录以及交接班次和班次人员签名。
13.其中,护理数据包括医嘱数据;方法还包括: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目标病人对应的病历;从病历中的获取目标病人的医嘱数据;基于医嘱数据设置与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模板,以及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时间。
14.其中,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每一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包括:在生成时间到达时,获取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将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填充至护理记录单模板,生成当前时刻与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15.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从病历中获取目标病人的基本信息;将目标病人的基本信息发送至多个监护设备和查房监护仪,以使监护设备和查房监护仪进行基本信息更新。
16.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央站,该中央站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通信电路和显示屏;通信电路用于与监护设备和查房监护仪通信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以使显示屏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
17.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中央站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多个监护设备分别对多个目标病人进行床旁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获取查房监护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或本地创建的多个目标病人相关的护理数据;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每一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通过上述方式,中央监护系统能够自动整合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形成一张记录单,一方面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效率,进而提升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该护理记录单和监护数据,使得中央监护系统显示的数据更加全面,能够方便提供给医护人员更多的信息,且无需额外设置护理管理系统,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护理记录单模板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一应用示意图;
23.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一应用示意图;
24.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25.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26.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四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护理记录单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28.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29.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五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30.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31.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六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32.图13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33.图14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34.图15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6是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9.在医院中存在住院病人,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存在不同的医疗设备。如在重症监护室中,需要对病人的生理数据等进行实时采集,在普通病房中,需要定时对病人的生理数据等进行采集。将对病人进行监护的医疗设备确定为监护设备。监护设备可以实时对病人进行监护,并将监护数据上传至中央监护系统。如监护设备可以是床旁监护仪。将对病人进行护理时使用的医疗设备可以是查房监护仪以及用于护理的医疗设备。
40.另外,不住院的病人也存在进行护理的情况,按时到医院进行护理,如雾化、打针和输液,也可以使用便携式监护设备居家监护等。
41.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42.步骤11:获取多个监护设备分别对多个目标病人进行床旁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以及获取查房监护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或本地创建的多个目标病人相关的护理数据。
43.监护设备可以是对目标病人进行监护的监护仪,如,生命体征监护仪,可用于重症病人。监护设备还可以为固定监护仪,如床旁监护仪。设置于目标病人的床位一侧,对目标病人进行监护。在执行步骤11时,获取固定监护仪对目标病人进行床旁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
44.其中,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护理数据可以是医生在给目标病人诊断时使用相对应的设备的采集的。如使用血压检测装置采集血压,使用听诊器采集心率。
45.步骤12: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每一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理记录单可提前进行模板设置,如在护理管理界面显示多个待选择的监护数据和/或多个待选择的护理数据;接收选择指令,从多个待选择的监护数据和/或多个待选择的护理数据中确定目标监护数据和目标护理数据,其中,多个待选择的监护数据和/或多个待选择的护理数据包括生命体征类的生理数据、出/入量数据、评分记录数据、导管插管数据和治疗项目数据;基于目标监护数据和/或目标护理数据创建护理记录单模板。如,参阅图2,对护理记录单模板的设置进行说明:在显示界面显示对应的多个记录项,记录项对应监护数据和/或护理数据,表示生命体征的生理数据的记录项有体温、nibp(automated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自动化无创性测压法)舒张压、nibp收缩压、nibp平均压、脉率、心率、art(arterial,动脉)平均压、art舒张压、art收缩压、pa(pulmonary arterial,肺动脉)平均压、icp(intracranial pressure,颅内压)平均压、lap(left atrial pressure,左心房压)平均压、rap(right atrial pressure,右心房压)平均压、血氧、血糖、左侧瞳孔大小、右侧瞳孔大小、左侧瞳孔对光反射和右侧瞳孔对光反射。表示入量的记录项有饮食量、饮水量、用药量、输液量和输血量。表示出量的记录项有尿量、大便和引流量。表示评分记录的记录项有疼痛评分、gcs(glasgow coma scale,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镇静评分、压疮评分、ews(early warning score,早期预警评分)、mews(modifed early warning score,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示导管插管的记录项有中心静脉管、胃管、气管插管和鼻肠管。表示治疗项目的记录项有测血糖、雾化治疗、灌肠、管道护理和口腔护理。
47.其中,根据目标病人的实际病情,在图2中选择了体温、nibp舒张压、nibp收缩压、nibp平均压、脉率、血氧、血糖、用药量、尿量、大便、疼痛评分、压疮评分、测血糖和雾化治疗。在确认记录项后,点击确认则保存图2中选择的记录项,则选择的基于目标监护数据和/或目标护理数据创建护理记录单模板。其中,体温、nibp舒张压、nibp收缩压、nibp平均压、脉率、血氧和血糖可以是使用监护设备进行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用药量、尿量、大便、疼痛评分、压疮评分、测血糖和雾化治疗是使用查房监护仪进行护理得到的护理数据。
48.在当前目标病人的护理记录单模板设置完成后,可点击新建记录项,为另一目标病人设置护理记录单模板。
49.在后续步骤12时,将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对应添加至护理记录单模板中对应的记录项中,生成护理记录单。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监护数据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如,目标病人的体温过高,则监护设备会进行异常提醒,则可对目标病人进行物理降温。如给目标病人擦拭酒精,利用酒精的易挥发性,给目标病人降温。可利用查房监护仪或本地创建的方式在护理记录单上进行同步记录,体温过高并进行降温护理。
51.步骤13: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进行说明:
53.在图3中,显示病人a、病人b、病人c、病人d、病人e、病人f、病人g和病人h的区域,可以对应显示目标病人的监护数据,如、心率、血氧、血压等数据。显示护理记录单的区域,可对应显示目标病人的护理记录单。如,可点击病人a、病人b、病人c、病人d、病人e、病人f、病人g和病人h的区域中的任一病人,则可在护理记录单区域显示被选择的病人的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区域支持放大、缩小操作。
54.在一应用场景中,护理记录单的区域还可以显示病人列表,参阅图4,病人列表分为在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如图4所示的10位病人均为2021-x-xx入院的在院病人。该列表可以展示病人的床号、姓名、病案号、病人类型、性别、血型、身高、体重、出生日期、入院日期、诊断结果、科室、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以及状态,病人列表上方有当前病人总数及状态的统计信息。其中,病人列表中的数据有四个来源:第一个来源:中央监护系统正在监护的病人;第二个来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病人,可通过刷新按钮同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病人数据;第三个来源:手动在中央监护系统中创建的病人,可通过新增入院按钮来新建病人;第四个来源:住院部查房监护仪上传的病人信息。
55.其中,如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病人的病案号与其他三个来源的病人病案号一致,则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病人信息为准,对其他来源的病人信息进行完善。
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多个监护设备分别对多个目标病人进行床旁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获取查房监护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或本地创建的多个目标病人相关的护理数据;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每一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通过上述方式,中央监护系统能够自动整合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形成一张记录单,一方面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效率,进而提升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该护理记录单和监护数据,使得中央监护系统显示的数据更加全面,能够方便提供给医护人员更多的信息,且无需额外设置护理管理系统,减少成本。
57.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58.步骤51: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目标病人对应的病历。
59.其中,病历中可以包含目标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医生的诊断内容和医嘱数据。
60.步骤52:从病历中的获取目标病人的医嘱数据。
61.具体地,医生利用相关设备对目标病人进行护理,并将护理数据录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得到护理数据,然后医生根据护理数据在病历中留下医嘱数据,以便后续目标病人在住院时,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数据对目标病人进行监护和护理。
62.步骤53:基于医嘱数据设置与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模板,以及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时间。
63.在生成时间到达时,获取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将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填充至护理记录单模板,生成当前时刻与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目标病人转入住院部后,医护人员人为的在中央监护系统中基于医嘱数据为目标病人设置对应的护理记录单模板,以及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时间。如每一小时生成一护理记录单,则在之后的时间里,每一小时将床旁监护仪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填入护理记录单模板,生成护理记录单。以及根据医嘱数据设置护理时间,在护理时间到达时,利用相关的护理设备对目标病人进行护理或者人工护理的方式得到的护理数据。人工护理后,将护理数据录入对应的系统中。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目标病人转入住院部后,中央监护系统自动基于医嘱数据为目标病人设置对应的护理记录单模板,以及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时间。如每一小时生成一护理记录单,则在之后的时间里,每一小时将床旁监护仪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填入护理记录单模板,生成护理记录单。以及根据医嘱数据设置护理时间,护理时间到达时,获取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并将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填入护理记录单模板,生成当前时刻与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66.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病历中获取目标病人的基本信息;将基本信息发送至监护设备,以使监护设备对目标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更新。可以理解,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病历是最先生成的,且病历中的数据为该目标病人的真实数据,则可根据病历中的数据对监护设备和查房监护仪进行基本信息更新,以保证目标病人的基本信息一致,避免医疗事故的产生。
6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效率,进而提升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水平。
68.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69.步骤61:医护人员在使用查房监护仪进行查房时,通过扫码枪或者手动录入获取目标病人的身份信息。
70.其中,查房监护仪为便携式设备。扫码枪可以和查房监护仪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通过扫马枪扫描目标病人的二维码信息,获取到目标病人的身份信息。
71.另外,若没有扫码枪,医护人员可在查房监护仪中手动录入目标病人的身份信息。
72.步骤62:通过查房监护仪,记录目标病人在查房时刻的查房数据。
73.在录入身份信息后,开始对目标病人进行护理及监护,以记录当前时刻的护理数据和监护数据。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查房监护仪支持的生理参数测量,医护人员使用查房监护仪测得目标病人的生理参数数据,该测量得到的生理参数数据,自动上传至中央监护系统。
75.对于查房监护仪不支持测量但支持导入的生理参数,医护人员使用查房监护仪以外的设备测得患者的生理参数数据,并手动录入查房监护仪,该手动是录入的生理参数数据,自动上传至中央监护系统。如可使用床旁监护仪进行检测。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因床旁监护仪时刻监护目标病人,则在查房时,可利用床旁监护仪的监护数据中的生理参数作为部分查房数据。
77.步骤63:查房监护仪记录的查房数据同步上传至中央监护系统。
78.步骤64:中央监护系统基于从查房监护仪获取的查房数据,生成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79.可以理解,在查房监护仪中可安装本实施例的中央监护系统,则在医护人员利用查房监护仪对目标病人进行护理时,护理数据同步上传至中央监护系统。
8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效率,进而提升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水平。
81.参阅图7,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四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82.步骤71:通过扫码枪获取目标病人的身份信息。
83.目标病人具有唯一的病案号,该唯一的病案号记录在床旁监护仪和扫码信息中,通过扫码枪扫码可获取目标病人的身份信息,并与床旁监护仪进行绑定。
84.步骤72:通过床旁监护仪,记录目标病人在生理参数数据,并将生理参数数据同步上传至中央监护系统。
85.步骤73: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目标病人的病历。
86.从病历中的目标病人的数据信息与从床旁监护仪获取的目标病人的病人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更新目标病人在中央监护系统中的病人数据。该病人数据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病人的基本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病人的生理参数信息、医嘱等。
87.步骤74:中央监护系统基于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的病历,对床旁监护仪设备的目标病人的数据信息进行同步完善。
88.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涉及目标病人的设备中的目标病人的信息一致,避免因信息不一致出现医疗事故。
89.步骤75:基于从床旁监护仪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的生理参数数据,手动新建或者定时自动生成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90.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8,图8是床号为81、姓名为向x、病案号为1234、性别为男的目标病人的护理记录单。其生成时间为2021年x月xx日14时06分40秒。该护理记录单中记载了该目标病人的体温为37.0摄氏度、nibp舒张压为75mmhg、nibp收缩压为118mmhg、nibp平均压为86mmhg、脉率为90bpm、心率为60bpm、血氧为99%、呼吸率为14rpm。该护理记录单中是使用上述的监护设备或查房监护仪等方式进行监护或护理采集得到。其余的用药量、尿量、大便、疼痛评分、压疮评分、mews、测血糖、雾化治疗、吸痰、特殊记录等需要医护人员利用其余设备进行对目标病人护理后,将护理结果对应填写。并在签名处填写医护人员姓名以及班次。这样,床号为81的目标病人的护理记录单生成完毕。则可在下一时间继续生成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9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记录单的生成效率,进而提升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水平。
92.在其他实施例中,参阅图9,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多个功能控件;在多个功能控件中的任一功能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被选择的功能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其中,多个功能控件至少包括病人列表控件、护理记录单控件、体温记录单控件、交接班报告控件以及设置控件。
93.参阅图10,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五实施例流程示
意图。该方法包括:
94.步骤101:在护理记录单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护理记录单对应的显示界面。
95.步骤101:在护理记录单对应的显示界面上提供第一时间搜索栏。
96.步骤103:基于第一时间搜索栏中的目标时间段,搜索目标时间段内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并进行显示。
97.在一应用场景中,在图9中的护理记录单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护理记录单对应的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还可查看目标病人的历史护理记录单。如,在确认目标病人后,对目标病人进行点击,则显示第一时间搜索栏,可在第一时间搜索栏中选择目标时间段,在目标时间段确定后,点击搜索按钮,则会搜索出该目标时间段内对应的护理记录单。
98.如图11所示,对床号为81、姓名为向x、病案号为1234、性别为男的目标病人进行历史护理记录单查询。第一时间搜索栏中的目标时间段为2021-x-xx至2021-x-xx。在点击搜索按钮后,搜索出一个历史护理记录单,该历史护理记录单中的记录数据为:时间:2021-x-xx 10:30:40、体温:37.0、nibp舒张压:75、nibp收缩压:118、nibp平均压:86、脉率:100、心率:60、血氧:99以及呼吸率:14。血糖、用药量、尿量、大便、疼痛评分、压疮评分、mews、测血糖和雾化治疗未记载。
9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历史护理记录单进行查找,为医护人员提供便利,进而提升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水平。
100.参阅图12,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第六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101.步骤121:在交接班报告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交接班报告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
102.步骤122:在交接班报告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提供第二时间搜索栏。
103.步骤123:基于第二时间搜索栏中的目标时间段,搜索目标时间段内对应的交接班报告。
104.其中,交接班报告包括目标病人的生命体征、出入量、基础护理、管道护理、搽药换药、心理状态、疼痛、体位、皮肤情况、用药情况、特殊记录以及交接班次和班次人员签名。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护士在新建交接班报告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记录项进行选择或者输入。每个目标病人的交接班报告还可以进行批量打印。
106.在下一班次的护士上班时,在图9中的交接班报告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交接班报告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如图13所示,在第二时间索栏中输入的目标时间段为2021-x-xx至2021-x-xx,则点击搜索按钮,获取到床号为81,姓名为向x,病案号为1234以及性别为男的目标病人的一交接班报告。其中,该交接班报告展示的内容具体为:时间:2020-x-xx 18:30:40、生命特征:正常、出入量:重点关注、基础护理:正常、管道护理:重点关注、擦药换药:重点关注、心理状态:正常、疼痛:重点关注以及体位:俯卧。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特殊记录、班次和签名未记载内容。
10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交接班报告进行记录,以便于医护人员交接班时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而提升对病人信息的管理水平。
108.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目标病人的护理记录单生成体温记录单。具体地,护理记录单是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得到的,则可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中的体温数据、脉搏数据和呼吸数据生成与目标病人对应的体温记录单。可根据目标病人的住院时间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体温记录单。在一应用场景中,在图9中的体温记录单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体温记录单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如图14所示。该体温记录单展示了目标病人在2021/x/xx至2021/x/xx+6时间段内的每日的体温数据、脉搏数据和呼吸数据,以及每日对应的nibp舒张压、nibp收缩压、nibp平均压和血糖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观的展示目标病人的在目标时间段内的体温记录,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帮助。
109.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图9中的设置控件被选择时,将护理管理界面切换为与设置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在该显示界面中,提供对应的选择栏,该选择栏可选择项包括体温记录单、护理记录单、交接班报告和病人列表等。在选择护理记录单时,可对应生成如图2所示的界面,以对体温记录单模板进行设置。在选择体温记录单时,可对应生成体温记录单相关设置项,如住院天数的选择、血压类型的选择。在选择交接班报告时,可对应生成交接班报告相关设置项,如班次等。在选择病人列表时,可对应生成病人列表相关设置项,如病人性别的选择等。
110.参阅图15,图15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央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中央站150包括处理器151以及与处理器151连接的存储器152、通信电路153和显示屏154;通信电路153用于与监护设备和查房监护仪通信连接,存储器152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151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方法:
111.获取多个监护设备分别对多个目标病人进行床旁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获取查房监护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或本地创建的多个目标病人相关的护理数据;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每一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
112.可以理解的,处理器151还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113.参阅图16,图16是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60用于存储程序数据161,程序数据16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
114.获取多个监护设备分别对多个目标病人进行床旁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获取查房监护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或本地创建的多个目标病人相关的护理数据;根据监护数据和护理数据生成与每一目标病人对应的护理记录单;在中央监护系统的护理管理界面显示监护数据和护理记录单。
115.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60应用于中央站150,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11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117.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
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118.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19.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