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

文档序号:26670159发布日期:2021-09-17 22:2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比较严重的患者,其主要的和辅助的治疗手段为血管移植,自体血管来源有限,因此,临床上需要大量的人工血管作为移植替代物。
3.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病领域危重病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血管本身的病变以及主动脉压力高,手术吻合口要求高,手术时间长,术后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威胁患者生命。
4.为了减少吻合口的出血,外科医生对手术操作做了很多改进,包括改进游离技巧,吻合技巧以及增加预防处理措施等,但是大血管手术出血等并发症仍然高居不下。如何有效地减少吻合口出血,减少手术时间是大血管手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具有在人工血管内外部相互配合使用的连接管和吻合器,通过吻合器与连接管的锁定,实现人工血管免缝合的目的。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输送装置,能够将免缝合式人工血管通过导管输送至指定位置,并通过定位器及控制装置,实现人工血管与人体自身血管相连接的目的。
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包括:连接管,其包括连接管主体,所述连接管主体中间段为圆筒状,两端形成尖端渐细锥形,其中间段外径尺寸小于两端尺寸,形成颈部结构;
9.吻合器,其与连接管配合使用,直径可调节,其一侧设有限位突部,并能够通过限位突部预设卡定位置,设定多种套圈直径;
10.人工血管本体,其与连接管相连,且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人工血管本体同轴无缝连接的包覆件。
11.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管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围在连接管主体的颈部外围。
12.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管主体由硬性材质制成,所述保护层由软性材料制成。
13.进一步的是,所述吻合器包括:
14.带部,其在外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定齿;
15.锁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带部的一端,并具有使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插通的插通口;
16.卡定爪,其设置在所述插通口的内部,并与所述卡定齿选择性地卡定。
17.进一步的是,所述带部包括:
18.多个限位凸起,其位于所述带部的一侧,设置在沿所述带部的长度方向上,且所述限位凸起在与所述带部的连接部位形成薄壁部。
19.软垫,其位于所述带部上的另一侧。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缝合式人工血管输送装置包括:
21.手柄;
22.导管,其与手柄连接,具有递送内腔;
23.充气囊,其连接安装在所述导管的第一端并且围绕所述导管;
24.控制装置,其连接安装在所述导管的第二端;
25.固定器,其为圆柱体或圆锥体,所述固定器直径尺寸大于人工血管直径尺寸。
26.进一步的是,还包括:
27.引导丝,其布置在所述导管内腔内;
28.充气管,其布置在所述导管内腔内,与所述充气囊相连通。
29.进一步的是,所述充气囊在充气前能够从人工血管中通过,在充气完成后呈圆锥体状或圆台状,充气后所述充气囊最大处直径大于人工血管直径。
30.有益效果
31.本发明提供的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有效地降低了手术难度,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简化血管吻合操作方式,并使吻合安全、有效,避免吻合口漏血,且有效降低了吻合口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利于手术的开展,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33.图1a、图1b、图1c分别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各操作步骤;
34.图2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吻合器锁定部的剖面图。
3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输送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沿着图5的线a

a截取的剖视图;
39.图7是充气囊收缩状态示意图;
40.图8是充气囊半扩张状态示意图;
41.图9是充气囊完全扩张状态示意图。
42.附图标识说明:100、人工血管本体;101、包覆件;110、连接管;120、吻合器;111、连接管主体;112、保护层;121、带部;122、锁定部;123、限位突部;124、卡定齿;125、插通口;126、卡定爪;127、软垫;200、手柄;210、导管;220、充气囊;230、控制装置;240、固定器;211、引导丝;212、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44.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4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具有以下优势:
46.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包括:连接管110,所述连接管110呈圆筒状,其中间段外径略细形成颈部,内径尺寸不变;吻合器120,所述吻合器120与连接管110配合使用,其长度大于连接管110的长度,直径可调节,并可通过限位突部123预设卡定位置;人工血管本体100,所述人工血管本体100与连接管110相连,其外侧上设置有与所述人工血管本体100同轴无缝连接的包覆件101。
47.如图2所示,连接管主体111中间段的外径小于两端段外径,形成直径略细的颈部。连接管主体111两端形成尖端渐细锥形,连接管主体111由金属材料制成,在颈部处设有毡片缠绕形成的保护层112,既可以使连接装置与人工血管及自体血管结扎时紧密无漏血,又可以对自体血管内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48.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吻合器120与连接管的搭配使用,套设在血管免缝合连接部的外侧,用于将免缝合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吻合固定。由于人工血管的外侧设置有软质、不漏血的包覆件101,同时通过连接管110和吻合器120相配合的机械锁定方式(连接管110放置于血管免缝合连接部内提供支撑力,吻合器120放置于血管免缝合连接部外侧提供锁定力)用于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的断端紧密贴合连接,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漏血;由于吻合口位于人工血管的外侧,不会直接受到主动动脉血流和压差的冲击,加之机械锁定的面积远大于连续吻合的面积,从而血管受到的压力更为平均,血管撕裂漏血的几率能够大大降低;并且,机械锁定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吻合速度,缩短了主动脉阻断和停循环的时间,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49.本发明的吻合器120优选为如下结构:沿所述带部121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所述限位突部123,各限位突部123在与所述带部121的连接部位形成薄壁部,伴随从所述插通口125的出口侧拉出的所述带部121的自由端被拉伸的操作而与所述锁定部122抵接,从而能够脱落。
50.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扣紧吻合器120之前,从多个设定的限位突部123中预先选定与人工血管本体100的直径大小一致的适当的位置的构件。并且,针对人工血管本体100,如果使带部121的自由端侧通过插通口125而进行自由端的拉伸操作,则比限位突部123中的被选定的限位突部123更靠插通方向前方的部分,从最前头起依次与锁定部122抵接,但是这些限位突部123能够通过施加预定的拉伸力而从薄壁部断裂并脱落。因此,如果在作为目标的限位突部123与锁定部122抵接前、能够利用上述方法使位于比其更靠近前的顺序的限位突部123全部脱落从而在该位置使卡定齿124和卡定爪126卡定,则吻合器120成为希望的套圈直径。由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设定多种所希望的套圈直径。
51.吻合器120的带部121宽度在自由端部渐渐地变窄,但是除此以外的部分在到达锁定部122为止大致以均匀的宽度形成。在带部121的一面侧(与突出设置有锁定部1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遍及预定长度范围而形成多个卡定齿124。如图4所示,各卡定齿124通过
锯齿状的凹凸而形成。
52.如图4所示,锁定部122中央部沿锁定部122的突出方向贯通形成有插通口125。该插通口125形成为能够使带部121从自由端侧插通。在插通口125内能够弯曲地设置有卡定爪126,并与带部121中的形成有卡定齿124一侧的面相对地配置。
53.插通口125的入口侧插通带部121的自由端侧并从出口侧进行拉伸操作,从而使得卡定爪126选择性地卡定于卡定齿124。另外,在卡定爪126和卡定齿124卡定的状态下,虽然允许带部121向进行拉伸操作的方向移动,但是能够防止向返回方向移动。由此,在停止带部121的拉伸操作的时刻,带部121能够形成并维持希望的直径的套圈,并能够对人工血管施加预定的紧固力。
5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免缝合式人工血管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55.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免缝合人工血管输送装置中,包括:手柄200,手柄200通过导管210与固定器240连接,固定器240通过导管210与充气囊220连接;免缝合人工血管输送装置还包括:引导丝211及充气管212位于导管210内,一端与手柄200连接、另一端与充气囊220连接。
56.由此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免缝合人工血管输送装置中,使用时将免缝合人工血管放置于固定器240和充气囊220之间的导管210上,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给控制装置230对充气囊220进行充气,充气量的多少根据血管类型及大小确定。如图7、图8、图9所示,为充气囊收缩、半扩张和完全扩张的变化状态。当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后,该充气囊220具有与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引导头相同的使用效果。当完成人工血管导入自体血管的操作而后撤输送装置时,使充气囊220中的气体排出,以使充气囊220的体积大幅度的变小,从而能够容易的对输送装置进行回撤。
57.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