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装置以及封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5444发布日期:2022-12-16 18:5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封堵装置以及封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堵装置以及封堵系统。


背景技术:

2.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壁病理性突起。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根本为通过治疗手段将动脉瘤完全与血液循环隔绝。目前治疗手段主要为血管内介入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动脉瘤腔内栓塞弹簧圈治疗是目前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其治疗原理通过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实现动脉瘤的封堵和治疗。然而,动脉瘤的形态各异,使用弹簧圈填塞不完全会导致动脉瘤再通,而过度填塞则导致栓塞效率低,甚至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并且,这些还需要依靠医生长期的技巧和经验积累。再者,弹簧圈填塞需要多次重复填塞,操作复杂且费用较高,单独使用时易疝出动脉瘤。
4.(2)血流导向装置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治疗的肿大突破,为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将密网孔支架设置于载瘤动脉,将病变血管的腔内重建后,通过瘤颈表面的新生血管内膜使血管腔内表面重新塑形。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大型、巨大动脉瘤的长期疗效,且大大减少了弹簧圈的使用。计算机血流动力学模拟分析认为,当金属覆盖率达到30%~50%时,能显著减少动脉瘤腔内血流。但是,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使病人长期依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术后有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另外,治疗部分大型动脉瘤后有一定迟发破裂风险。
5.(3)还有一些封堵系统,通常由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并预制定型,通过导管传送,到达特定位置后从鞘管内推出,自膨恢复至预制形状,进而达到封堵动脉瘤的目的。其主要原理和血流导向装置类似,通过对血流的阻隔实现血管腔内表面的重建。然而,在这些封堵系统中,由于金属网格的大小不同,在瘤颈处的血流阻隔具有取向性,近端结构会疝入载瘤动脉,封堵的位置需要反复调整放置,适用于分叉部的动脉瘤与顶端动脉瘤,不适合侧壁动脉瘤,影响封堵系统在瘤内的稳定性。此外,远端结构比较尖锐,会给薄弱的动脉瘤顶部带来较大冲击,近端的突出结构也会由于瘤壁挤压而疝入载瘤动脉内,干扰血流,影响瘤颈的内皮化进程。并且,通常这类封堵系统内部空腔较大,在血液的水锤作用下其稳定性受到影响,其内部空腔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的阻力较小,不利于瘤内血栓的形成。
6.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封堵装置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装置以及封堵系统,以解决目前的动脉瘤治疗效率低、对医生技术的依赖强、操作复杂、成本高、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双抗、对血流的阻隔具有取向性、不适合治疗侧壁动脉瘤的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堵装置以及封堵装置,包括:两个端部、至少两个支撑结构以及覆膜;两个所述端部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沿轴向的两端;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围绕所述封堵装置的轴线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汇合
于一个所述端部;所述支撑结构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支撑结构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封堵装置的径向外凸;所述覆膜包覆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外,并用于随所述支撑结构的状态转换而收缩或伸展。
9.可选的,单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根支撑丝,至少一根所述支撑丝编织成型。
10.可选的,单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根支撑丝,单个所述支撑结构中的至少两根所述支撑丝之间相互加捻。
11.可选的,单个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两根所述支撑丝均匀加捻。
12.可选的,单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丝形成至少一个闭环结构。
13.可选的,两个所述端部分别包括第一显影部件以及第二显影部件;所述第一显影部件呈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孔,每个所述支撑结构的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显影部件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显影部件连接。
14.可选的,单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根支撑丝,单个所述支撑结构中的至少两根所述支撑丝之间相互加捻,所述片状结构包括偶数个孔,所述支撑丝分别穿设于沿对角设置的两个孔,相邻的非同根的所述支撑丝加捻固定,使得非同根的所述支撑丝之间形成至少一个闭环。
15.可选的,所述闭环沿所述封堵装置的轴向的最大尺寸不小于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封堵装置的轴向的最大尺寸的二分之一。
16.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结构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第二显影部件朝向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结构的内部凹陷,使得所述第二显影部件的凹陷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显影部件沿所述封堵装置轴向的长度。
17.可选的,所述覆膜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均匀分布。
18.可选的,所述覆膜缝接、浸渍成型或者静电纺织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结构上。
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封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封堵装置、鞘管以及推拉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鞘管之中;所述推拉装置与所述封堵装置的近端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用于移动所述封堵装置相对所述鞘管的位置;当所述封堵装置处于鞘管内时,所述封堵装置处于伸缩状态;当所述封堵装置处于鞘管外时,所述封堵装置处于扩张状态。
20.在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封堵装置以及封堵装置中,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两个端部、至少两个支撑结构以及覆膜;两个所述端部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沿轴向的两端;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围绕所述封堵装置的轴线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汇合于一个所述端部;所述支撑结构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支撑结构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封堵装置的径向外凸;所述覆膜包覆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外,并用于随所述支撑结构的状态转换而收缩或伸展。如此设置,使得封堵装置对于医生技术的依赖低,治疗效率高,操作简单,手术成本低,无需长期服用双抗,并且还能够实现无取向封堵,能够治疗顶端动脉瘤以及侧壁动脉瘤。
附图说明
2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俯视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主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封堵装置呈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俯视图。
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主视图。
2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俯视图。
2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主视图。
2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第一显影部件的示意图。
30.附图中:
31.a-推拉装置;
32.b-鞘管;
33.100-端部,110-第一显影部件,111-孔,120-第二显影部件;
34.200-支撑结构,210-支撑丝,211-第一支撑丝,212-第二支撑丝,213-第三支撑丝;
35.300-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37.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述“远端”表示远离医护人员操作的一端,所述“近端”表示靠近医护人员操作的一端。此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以及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两个端部、
至少两个支撑结构以及覆膜;两个所述端部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沿轴向的两端;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围绕所述封堵装置的轴线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汇合于一个所述端部;所述支撑结构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支撑结构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封堵装置的径向外凸;所述覆膜包覆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外,并用于随所述支撑结构的状态转换而收缩或伸展。如此设置,使得封堵装置对于医生技术的依赖低,治疗效率高,操作简单,手术成本低,无需长期服用双抗,并且还能够实现无取向封堵,能够治疗顶端动脉瘤以及侧壁动脉瘤。
39.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40.【实施例一】
4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封堵装置呈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42.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封堵装置,可以用于动脉瘤,例如适用于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封堵装置包括:两个端部100、至少两个支撑结构200以及覆膜300。
43.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端部100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沿轴向的两端。所述两个端部100例如可以是所述封堵装置的近端与远端。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围绕所述封堵装置的轴线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两端分别汇合于一个所述端部,例如,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远端汇合于所述远端,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近端汇合于所述近端,进而使得周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支撑结构200可呈梭形骨架,该结构与目前采用的弹簧圈结构相比,其对于医生技术的依赖低,操作相对简单,进而提高了治疗效率,降低手术成本。可理解的,所述封堵装置的轴向、轴线为所述封堵装置载入血管时,与所述血管的轴向同向的方向。较佳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200例如可以沿所述轴线对称设置,进而使得支撑结构200的骨架能够呈对称结构,各处的金属覆盖率相同,因此填塞过程简单,无需过多的位置调整,提高封堵效率。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200的数量可以是3~8个之间,进而保证所述支撑结构200形成的支撑骨架的支撑力。
44.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支撑结构200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支撑结构200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200沿所述封堵装置的径向外凸。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200沿径向外凸的尺寸不大于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之间的距离的一半,进而使得支撑结构200具有较高的封堵效率,对血管的损伤较小。更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200沿径向外凸的尺寸等于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之间的距离的一半,进而使得所述支撑结构200呈圆球型骨架,呈圆球形骨架的支撑结构200相比于梭形骨架,其体积偏小,球形结构圆润,无取向,封堵效率更高,对血管的损伤更小。
45.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覆膜300包覆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外,并用于随所述支撑结构200的状态转换而收缩或伸展。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200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覆膜300被伸展,所述支撑结构200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覆膜300被收缩,进而使得所述支撑结构200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封堵装置的支撑结构200与覆膜300的设置,实现了瘤内支撑,使得覆膜300能够阻隔血流,防止血流进入动脉瘤,进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如此使得封堵装置可以不进入载瘤动脉,避免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进而使得患者无需长期依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而无需长期服用双抗。并且,与目前采用的封堵系统由于金属网格的设
置不同,所述覆膜300能够实现无取向封堵,能够适用于顶端动脉瘤以及侧壁动脉瘤的治疗。所述覆膜300的设置,还能够提供细胞生长的脚手架结构,从而实现动脉瘤的治疗。所述覆膜300例如优选是多孔结构。更佳的,例如是多孔膜。更为优选地,所述覆膜300例如是微纳复合多孔膜。所述覆膜300例如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纺布膜、聚氨酯(pu)、聚己内酯(pcl)或者(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plc)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覆膜300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所述覆膜300的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在50%~80%之间,孔隙直径在50nm~500μm之间分散分布,所述多孔膜的厚度可在5μm~100μm之间进行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覆膜300的空隙大小以及密度等,使其在封堵血流的同时为细胞生长提供脚手架,促进动脉瘤愈合。
46.优选的,单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包括至少一根支撑丝210,至少一根所述支撑丝210编织成型。所述支撑结构200例如包括至少一根所述支撑丝210,一根支撑丝210通过自身的丝状结构通过弯折或者缠绕等进行编织,形成支撑结构200。所述支撑结构200还可以包括两根或者多根支撑丝210,两根或者多根支撑丝210之间通过相互编织的丝线构成支撑结构200。
47.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两个所述端部100分别包括第一显影部件110以及第二显影部件120。所述第一显影部件110例如位于所述封堵装置的远端,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例如位于所述封堵装置的近端。所述第一显影部件110与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具有显影的作用。所述第一显影部件110呈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孔111,每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显影部件110连接。所述片状结构可以是方形的片状,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多边形的片状设置,使得片状结构相比于尖锐的远端设置,其可以更加适应脆弱的血管以及动脉瘤,进而使得封堵装置在各个方向上具有各向同性,降低了远端铆点对动脉瘤的影响,进而使得所述封堵装置能够使用与顶端分叉部动脉瘤和侧壁动脉瘤的填塞。更佳的,所述片状结构还可以是花瓣形状的设置,花瓣形状的设置,使得片状结构全部为弧形的曲线设计,进而使得这种结构更加适应于脆弱的血管以及动脉瘤。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片状结构的设置,使得封堵装置对于血管以及动脉瘤的顶部更加温和,避免了远端的端部给薄弱的动脉瘤顶部带来冲击。所述片状结构包括孔111,所述孔111用于供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连接与固定。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200例如包括支撑丝210,一个所述支撑丝210穿设于一个所述孔111中,进而使得支撑丝210具有固定的根据点。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连接,使得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近端能够被第二显影部件120束缚固定。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例如是一圆环,支撑结构200与圆环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20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丝210,每个所述支撑丝210与所述圆环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200与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之间固定连接。当然,所述第一显影部件110的孔11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是3个、4个或者5个等,优选的,所述孔111的数量可以是3~8中任一个数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孔111的数量优选为4个,所述片状结构具有四个顶点,四个顶点分别包括一个孔111。更佳的,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孔111的数量优选与所述支撑结构200的数量一致,一个所述支撑结构200与一个孔111对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孔111与所述支撑结构200的数量可以不对应,例如,一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分别对应设置两个孔111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孔111的数量,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孔111与支撑结构200之间的数量关系。所述孔111的形
状可以是圆形孔、三角孔以及方形孔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文在此不做限定。
4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结构200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朝向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结构200的内部凹陷,使得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的凹陷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沿所述封堵装置轴向的长度,进而避免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突出于所述支撑结构200的骨架之外,避免封堵装置的近端由于瘤壁挤压而疝入载瘤动脉内、干扰血流,进而避免影响瘤颈的内皮化进程。并且,第二显影部件120凹陷的设置,使得封堵装置无取向,缩短了医生的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治疗效率。
49.优选的,如图1所示,单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包括至少两根支撑丝210,单个所述支撑结构200中的至少两根所述支撑丝210之间相互加捻。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封堵装置包括4个所述支撑结构200,所述第一显影丝110的片状结构包括4个孔111,每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对应一个孔111。每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包括两根支撑丝210,两根支撑丝210分别与对应的孔111连接,两根支撑丝210之间相互加捻,以形成相互加强支撑丝210刚度的结构,保证支撑结构200的强度,提升支撑结构200的支撑力。可理解的,所述相互加捻表示至少两根所述支撑丝210之间能够相互缠绕,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丝210之间的受力情况相近。例如,两根支撑丝210之间缠绕在一起,两个支撑丝210之间的作用力相同。需理解,两个支撑丝210之间加捻可以是相互紧密缠绕,两个支撑丝210缠绕之间的缝隙小,保证支撑结构210的刚性;两个支撑丝210的缠绕缝隙还可以存在缝隙,如此设置,增加了支撑结构210的支撑骨架上的金属覆盖率,提高骨架支撑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可以包括一根支撑丝210。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丝210的丝径可以在0.0005~0.003英寸之间,进而使得支撑丝210具有较细的丝径,进而使得支撑结构210尺寸较小,进而能够进入更细的鞘管b,以及能够进入更细的血管之中。较佳的,所述支撑丝210的材料可选择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金属,例如镍钛(ni-ti)合金,镍钛钴合金(ni-ti-co)等;也可选择具有一定形状恢复能力的聚合物材料,例如聚对二氧环己酮(pdo),(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plc),聚氨酯(pu),聚降冰片烯无定形聚合物等。
50.优选的,单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至少两根所述支撑丝210均匀加捻,即至少两根所述支撑丝210之间均匀的缠绕,每根支撑丝210之间缠绕的角度,每根支撑丝210缠绕形成的缝隙以及缠绕的数量均相同,保证各个支撑丝210之间的受力均匀,保证支撑结构200的支撑力相同。当然,的那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其中两根所述支撑丝210均匀加捻,还可以是所有的所述支撑丝210之间均匀加捻。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封堵装置,采用了较少数量的支撑丝210完成了支撑骨架的建立,使得封堵装置可以通过更小尺寸的鞘管b,可到达更多的病变位置。
51.进一步的,所述覆膜300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均匀分布,进而使得所述覆膜300能够均匀的阻隔血流,使得封堵装置在动脉瘤内无取向,封堵效率高。此外,所述多孔结构的覆膜300在阻挡血流的同时,提供细胞生长攀爬的脚手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
52.优选的,所述覆膜300缝接、浸渍成型或者静电纺织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结构200上。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覆膜300通过缝线固定在支撑结构200上,覆膜300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200的远端、近端以及中部的位置,具体的,所述覆膜300固定于第一显影部件110、第
二显影部件120以及支撑结构200的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覆膜300可以直接浸渍于支撑结构200上,所述覆膜300还可以静电纺在所述支撑结构200上。
53.本实施例一还提供一种封堵系统,所述封堵系统包括封堵装置、鞘管b以及推拉装置a。所述封堵装置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鞘管b之中。所述推拉装置a与所述封堵装置的近端连接,所述推拉装置a用于移动所述封堵装置相对所述鞘管b的位置。当所述推拉装置a将所述封堵装置推送至鞘管b外的目标位置后,推拉装置a与封堵装置相解脱,封堵装置扩张。优选的,所述封堵装置的近端的一个端部与推拉装置a连接,该近端的端部例如包括第二显影部件120,第二显影部件120与推拉装置a连接,封堵装置可以通过第二显影部件120的显影标识可以掌握其近端的位置。更佳的,所述封堵装置的支撑结构200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显影部件120连接,使得所述推拉装置a,第二显影部件120以及支撑结构200能够固定连接在一起。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当所述推送装置a使得所述封堵装置处于鞘管b内时,所述封堵装置处于伸缩状态,所述封堵装置处于伸缩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200被压缩成束,从而为推送提供条件。当所述推送装置a推动所述封堵装置,使得所述封堵装置处于鞘管b外时,所述封堵装置处于扩张状态。需理解,如图3所示,所述推送装置能够推动所述封堵装置推出所述鞘管b之外,到达动脉瘤的位置,若封堵装置没有直接定位至动脉瘤的位置,还能够将所述封堵装置拉回,使得能够重复定位至动脉瘤的位置,进而提高了治疗效率。所述封堵系统具备所述封堵装置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封堵系统的其他结构与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54.【实施例二】
5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主视图。
56.本实施例二的封堵装置与所述实施例一的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以下仅针对不同点进行描述。
57.如图4至图5所示,单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所述支撑丝210形成至少一个闭环结构。在本实施例二中,每个所述支撑结构200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丝210,两个所述支撑丝210之间形成两个闭环结构,两个闭环结构之间通过两个支撑丝210之间的缠绕结相间隔,以提高封堵装置上的金属覆盖率,即提高支撑结构200形成的支撑骨架的骨架支撑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单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支撑丝210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闭环结构,或者,支撑丝210之间可以形成三个闭环结构,单个闭环结构之间的大小可以相同,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闭环的数量,每个闭环之间的相对大小。
58.作为优选,所述覆膜300为聚氨酯膜,通过静电喷涂直接在支撑结构200表面直接成型,同时粘接在支撑结构200的骨架上,进而提高了封堵装置的生产效率。
59.【实施例三】
6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封堵装置呈扩张状态时的主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第一显影部件的示意图。
61.本实施例三的封堵装置与所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之间相同的部分不再描述,以下针对不同点进行描述。
62.如图6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显影部件110的片状结构包括偶数个孔111,所述支撑丝210分别穿设于沿对角设置的两个孔111,相邻的非同根的所述支撑丝210加捻固定,使得
非同根的所述支撑丝210之间形成至少一个闭环。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三中,所述片状结构具有六个孔111,三个支撑结构200,每个支撑结构200包括一个支撑丝210,三个支撑丝210分别为第一支撑丝211、第二支撑丝212以及第三支撑丝213。第一支撑丝211分别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穿设于沿对角设置的两个孔111之中。沿对角设置的两个孔111两侧的支撑丝210长度相等。接着,第二支撑丝212按同样的方式穿过相邻的沿对角对称的两个孔111。最后,第三支撑丝213按同样的方式穿过相邻的沿对角对称的两个孔111,从而形成6根各有一个自由端的支撑丝210。然后相邻的非同根支撑丝210两两进行1个捻回的加捻固定,然后绕制一个大的闭环,继续紧密加捻2~4个捻回后,由第二显影部件120束缚固定。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支撑结构200的金属覆盖率更高,进一步提升支撑骨架的支撑力。
63.优选的,所述闭环沿所述封堵装置的轴向的最大尺寸不小于所述支撑结构200沿所述封堵装置的轴向的最大尺寸的二分之一,进而保证金属覆盖率的同时保证支撑结构200的刚度和柔韧度。
64.可选的,在闭环后紧密加捻2~4个捻回之后,再绕制另一个闭环,接着紧密加捻1个捻回后由第二显影部件120束缚固定。其中另一个闭环的最大直径不大于第一个的闭环的最大直径,且均小于支撑结构200的径向尺寸的1/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闭环的数量,例如三个或者四个。
65.更为优选的,所述覆膜300为聚氨酯膜,通过浸渍法直接在支撑结构200上成型,同时实现与支撑结构200的粘接,保证所述覆膜300能够与支撑结构200紧密连接。
66.当然,在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中的不同的加捻以及形成闭环的情况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例如,本实施例一中采用的一个支撑结构200的两根支撑丝210均匀加捻,本实施例二中一个所述支撑结构200的两根支撑丝210形成两个闭环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一个支撑结构200与所述实施例二中的一个支撑结构200相结合形成支撑骨架,进而提高封堵装置的骨架支撑力。再比如,本实施例三中采用不同的支撑结构200的支撑丝210相互加捻形成闭环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一个支撑结构200与实施例三中的两个支撑结构200相结合形成支撑骨架,还可以采用实施例二中的两个支撑结构200与实施例三中的两个支撑结构200相结合形成支撑骨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2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本文在此不做限制。
67.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封堵装置以及封堵系统中,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两个端部、至少两个支撑结构以及覆膜;两个所述端部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沿轴向的两端;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围绕所述封堵装置的轴线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汇合于一个所述端部;所述支撑结构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支撑结构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封堵装置的径向外凸;所述覆膜包覆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外,并用于随所述支撑结构的状态转换而收缩或伸展。如此设置,使得封堵装置对于医生技术的依赖低,治疗效率高,操作简单,手术成本低,无需长期服用双抗,并且还能够实现无取向封堵,能够治疗顶端动脉瘤以及侧壁动脉瘤。
6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9.此外还应该认识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
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