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套气雾剂阀门使用的可调式鼻腔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8520发布日期:2021-09-07 20:4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套气雾剂阀门使用的可调式鼻腔喷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气雾剂配套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配套气雾剂阀门使用的可调式鼻腔喷头。


背景技术:

2.鼻腔是人体除口腔外与外界沟通的另一重要通道,由于我们周围的环境并不是纯净的,呼吸时杂质和有害物质在吸入人体时被鼻腔的过滤功能阻挡在鼻腔里,使之不能进入肺部,但是这些杂质和有害物质如不及时清洁、长期盘踞在鼻腔内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细菌从而引发鼻腔病变。目前市面上鼻腔清洗器的喷头功能较单一,仅具有雾化或仅具有冲洗作用,使用者需要使用不同的器具或者更换喷头才能满足不同的鼻腔清洗需要,使用成本高且不便,频繁更换喷头还有导致喷头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配套气雾剂阀门使用的可调式鼻腔喷头,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配套气雾剂阀门使用的可调式鼻腔喷头,包括喷头座、喷头芯杆及旋转头,所述喷头座包括固定座及活动盖,所述固定座安装在阀门上,活动盖底部设置与阀杆套接的喷杆,且喷杆与固定座能够相对移动;所述喷头芯杆安装在活动盖顶部,旋转头可旋转地套设喷头芯杆外侧,旋转头顶部设置出液孔,喷杆及喷头芯杆内设置与出液孔连通的液体流道,旋转头与喷头芯杆在不同的安装角度位置具有不同的液体流道间隙。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喷头芯杆上方的导流柱侧面沿轴向设置有雾化导向槽口、顶端沿径向设置有喷射导向槽口,所述喷射导向槽口的底面低于雾化导向槽口延伸方向的顶面,所述雾化导向槽口及喷射导向槽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沿导流柱周向均布;所述旋转头内侧顶面设置与出液孔连通的雾化导流槽,旋转头内侧侧壁面沿轴向设置喷射导流槽,喷射导流槽延伸方向的顶端与旋转头内侧顶面间的距离大于雾化导向槽口顶端与雾化导流槽间的距离;雾化导流槽与雾化导向槽口对应设置,旋转头相对喷头阀芯旋转180
°
后喷射导流槽与喷射导向槽口对应设置,且此时雾化导流槽与雾化导向槽口互不连通。
6.优选地,所述活动盖顶面一侧与固定座弹性连接,活动盖顶面其余部分倾斜设置在固定座上方;喷杆为中空结构且喷杆侧壁设置连通的喷杆通道,喷杆通道的通孔延伸至活动盖顶面形成喷杆出液口;喷头芯杆的套管罩设在喷杆出液口外,喷杆出液口与套管内的芯杆导流槽连通,芯杆导流槽末端设置与外界连通的芯杆出液孔。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动盖顶部凸出设置有安装芯,套管内设置有与安装芯形状对应设置的芯杆安装槽,芯杆安装槽与芯杆导流槽同轴设置。
8.优选地,所述喷杆与阀杆接触端设置雄阀阀杆限位座或雌阀阀杆限位座,分别与雄阀阀杆或雌阀阀杆端部形状对应设置。
9.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与阀门配合安装的台阶型固定密封卡扣;活
动盖顶部固定设置圆柱形中空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外侧壁设置环状安装座限位卡扣,安装座限位卡扣下端为台阶面,旋转头的安装套筒内侧设置与安装座限位卡扣对应的旋转头限位卡扣,旋转头限位卡扣上端为台阶面。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座侧壁沿轴向设置旋转限位槽,所述旋转限位槽的数量为2个沿安装座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安装套筒内侧设置与旋转限位槽对应的旋转限位卡点。
11.优选地,所述活动盖的活动端顶面设置按压标识;旋转头相对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喷雾标识和喷射标识。
12.优选地,所述雾化导流槽呈放射状沿周向均布。
13.优选地,所述活动盖底面外沿固定连接多个复位卡钩,所述复位卡钩为l型且折弯部挂接在固定座上。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调整旋转头的角度即可切换喷雾或喷射冲洗模式,不需要更换喷头或设备,操作简单方便;
16.2.采用标准结构,可分别配套标准雄阀或雌阀使用,可替换性高、适用范围广;
17.3.与阀门配合位置采用一次性密封结构,保证密封可靠性,避免漏液、提高雾化和喷射清洗效果,同时避免使用过程中的药液污染等问题;旋转头与喷头座采用不可拆卸的安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避免喷头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18.图1:本发明装配结构剖视图;
19.图2:本发明喷头座与喷头芯杆装配结构剖视图;
20.图3:本发明旋转头及喷雾标识示意图;
21.图4:本发明喷射标识示意图;
22.图5:本发明喷雾状态下旋转头内液体流路示意图;
23.图6:本发明旋转头a向视图;
24.图7:本发明喷射状态下旋转头内液体流路示意图;
25.图8:本发明旋转头d向视图;
26.图9:本发明喷头芯杆结构示意图;
27.图10:本发明喷头芯杆内液体流路示意图;
28.图11:本发明喷头芯杆b向视图;
29.图12:本发明喷头座结构示意图;
30.图13:本发明配套雄阀使用的喷头座内液体流路示意图;
31.图14:本发明喷头座c向视图;
32.图15:本发明配套雌阀使用的喷头座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配套气雾剂阀门使用的可调式鼻腔喷头,包括喷头座10、喷头芯杆20及旋转头30。所述喷头座10包括固定座11及活动盖12,如图12所示,活动盖12顶面一侧与固定座11弹性连接,活动盖12顶面其余部分倾斜设置在固定座11上方,从而通过按压活动盖12相对固定座11的凸出部分即可使活动盖12相对固定座11移动。为便于识别,凸出部分的最高处定义为活动盖12的活动端,在活动端顶面设置按压标识121,按压标识121可以为平面图案或凸出的形状,便于使用者能够识别按压位置并使用拇指进行按压。如图13所示,所述活动盖12底面外沿固定连接多个复位卡钩122,所述复位卡钩122为l型,在活动盖12的自然状态下,复位卡钩122的折弯部挂接在固定座11上,从而对活动盖12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固定座11安装在阀门上,如图13所示,固定座11内侧壁上设置有与阀门配合安装的台阶型固定密封卡扣111,通过冲压设备能够将固定座11一次性安装在配有φ25.4铝罐的二元阀袋的阀口上,并通过固定密封卡扣111与阀口间形成密封结构。活动盖12底部设置与阀杆套接的喷杆13,且喷杆13能够在活动盖12的带动下与固定座11相对移动,从而对阀门的阀杆进行按压,使阀袋内的液体从阀杆中喷射仅喷杆13中部的空腔内。如图13及图15所示,喷杆13与阀杆接触端设置雄阀阀杆限位座131或雌阀阀杆限位座132,分别与标准的雄阀雄型气雾剂阀门阀杆或雌阀雌型气雾剂阀门阀杆端部形状对应设置,使喷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喷杆13侧壁设置连通的喷杆通道133,喷杆通道133的通孔延伸至活动盖12顶面形成喷杆出液口134,作为喷头座10的液体流道,如图13及图15所示。
38.所述喷头芯杆20安装在活动盖12顶部,如图9、11、14所示,喷头芯杆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流柱231、套管211及导流套212,导流柱231的直径小于套管211的直径,且导流柱231上部与套管211之间形成出液槽221。套管211内部同轴设置中空的芯杆导流槽214及芯杆安装槽213,优选地,芯杆导流槽214及芯杆安装槽213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为多个、
交错设置。活动盖12顶部凸出设置有安装芯141,且安装芯141与芯杆安装槽213的形状对应设置,安装芯141外固定设置有导流套限位环142,所述导流套限位环142外径与导流套212内径对应设置,从而对导流套212起到定位作用,安装时将导流套212罩设在导流套限位环142及喷杆出液口134外,并通过安装芯141与芯杆安装槽213的配合实现对喷头芯杆20安装角度的定位,此时喷杆出液口134与套管211内的芯杆导流槽214连通,芯杆导流槽214末端设置与外界连通的芯杆出液孔215,优选地,芯杆出液孔215设置在出液槽221内,导流套212及芯杆导流槽214部分的液体流路如图10所示。
39.旋转头30可旋转地套设喷头芯杆20外侧,旋转头30顶部设置出液孔35,喷杆13及喷头芯杆20内设置与出液孔35连通的液体流道,旋转头30与喷头芯杆20在不同的安装角度位置具有不同的液体流道间隙。具体地,旋转头30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套筒31及芯杆安装套33,所述安装套筒31安装在活动盖12上方,具体结构为,活动盖12顶部固定设置圆柱形中空安装座15,安装座15设置于安装芯141外侧,从而将喷头芯杆20安装在安装芯141与安装座15间的环形槽内。导流套212下部为锥形结构,从而使导流套212下端外表面与安装座15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芯杆安装套33套设在套管211外侧,所述安装座15外侧壁设置环状安装座限位卡扣151,安装座限位卡扣151下端为台阶面,该台阶面上方为向下的倾斜环面,安装套筒31内侧设置与安装座限位卡扣151对应的旋转头限位卡扣321,旋转头限位卡扣321上端为台阶面,该台阶面下方为向上的倾斜环面,安装时通过两个倾斜环面的配合使安装座15和安装套筒31发生一定限度的弹性变形,直至两个台阶面相互接触,同时在该位置处套管211上端外表面与芯杆安装套33的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通过上述结构限制喷头座10、喷头芯杆20与旋转头30间的轴向位置,能有效防止喷头的意外脱离,同时避免漏液,提高雾化和喷射效果。
40.所述喷头芯杆20上方的导流柱231侧面沿轴向设置有雾化导向槽口232、顶端沿径向设置有喷射导向槽口233,所述喷射导向槽口233的底面低于雾化导向槽口232延伸方向的顶面,所述雾化导向槽口232及喷射导向槽口233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沿导流柱231周向均布;所述旋转头30内侧顶面设置与出液孔35连通的雾化导流槽341,旋转头30内侧侧壁面沿轴向设置喷射导流槽342,喷射导流槽342延伸方向的顶端与旋转头30内侧顶面间的距离大于雾化导向槽口232顶端与雾化导流槽341间的距离。
41.在雾化清洗模式下,雾化导流槽341与雾化导向槽口232对应设置并形成多个雾化导流通道,通过芯杆出液孔215喷射处的液体通过上述雾化导流通道后从出液孔35内喷出,液体流路如图5所示,旋转头30的仰视图如图6所示。由于雾化导流通道的间隙小,从而使液体喷出时呈现雾状,实现喷雾状态。优选地,如图6所示,雾化导流槽341呈放射状沿周向均布,从而能够扩大喷雾面积、增强雾化效果。将雾化模式下的旋转头30相对喷头阀芯20旋转180
°
后更改为喷射清洗模式,此时喷射导流槽342与喷射导向槽口233对应设置并形成多个喷射导流通道,且此时雾化导流槽341与雾化导向槽口232互不连通,从而使雾化导流通道关闭。喷射清洗模式下,通过芯杆出液孔215喷射处的液体通过上述喷射导流通道后从出液孔35内喷出,液体流路如图7所示,旋转头30的仰视图如图8所示。由于喷射导流通道的间隙大,出液孔35处的液体聚集更为集中,从而使液体喷出时呈现喷射状,实现喷射状态。
42.为方便使用者区分不同的使用模式,旋转头30相对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喷雾标识361和喷射标识362,如图3及图4所示,当喷雾标识361旋转至与按压标识121对应时,按压活
动盖12后挤压液体通过喷头座10、喷头芯杆20及旋转头30内的液体流道,实现雾状清洗;将旋转头30旋转180
°
使喷射标识362对应按压标识121时,按压活动盖12即可实现喷射清洗。优选地,安装座15侧壁沿轴向设置旋转限位槽152,所述旋转限位槽152的数量为2个沿安装座15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安装套筒31内侧设置与旋转限位槽152对应的旋转限位卡点322,2个旋转限位卡点322间的圆心角为180
°
,且旋转限位卡点322旋转至与旋转限位槽152时,能够使喷雾标识361或喷射标识362与按压标识121对应,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使用者在旋转旋转头30时,通过感受旋转限位卡点322与旋转限位槽152的配合位置判断旋转头30旋转的角度,及旋转限位卡点322与该侧旋转限位槽152脱离后再与对侧旋转限位槽152配合时,旋转头30转过的角度即为180
°
,恰好由一种模式切换至另一种模式。
43.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