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5841发布日期:2021-09-08 00:5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针疗仪,都是针对穴位进行单点刺激或者面积刺激;前者的刺激面积小,不能对经络进行全面刺激;后者能对穴位周围进行较大面积的刺激,但是所采用的电流恒定,不能根据经络穴位的特性区分刺激电流,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穴位进行单点刺激的刺激面积小以及对穴位周围进行较大面积的刺激无法区分刺激电流的问题,本发明对穴位进行单点刺激并且对周围位置进行相对应的刺激,做到有的放矢,具有更好的针疗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包括:探测电极、公共端和控制单元;所述探测电极和公共端在均与人体接触的情况下形成回路,该回路记作检测回路;所述探测电极为由多个电极单体呈阵列布置形成,任意电极单体产生的激励电流经人体传导后在公共端处产生感应电流;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探测电极和公共端,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电极单体的激励电流和公共端的感应电流的获得各电极单体与穴位的位置关系;距离穴位越近的电极单体,控制单元对该电极单体施加的激励电流越大;距离穴位越远的电极单体,控制单元对该电极单体施加的激励电流越小。
6.优选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电极单体的激励电流和公共端的感应电流获得各电极单体处对应的阻值记作关联阻值,控制单元根据阻值大小对关联阻值进行梯度划分,控制单元赋予各梯度对应的电流值,控制单元控制各电极单体产生强度为关联阻值所在梯度对应的电流值的激励电流;关联阻值越小时,激励电流越大;关联阻值越大时,激励电流越小。
7.优选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电极单体的激励电流和公共端的感应电流获得各电极单体对应的阻值,并获得对应的阻值最小的电极单体作为穴位电极;控制单元控制穴位电极产生激励电流,控制单元还根据剩余的各电极单体与穴位电极之间的距离控制剩余的各电极单体产生激励电流,剩余的各电极单体的激励电流的强度与相应电极单体到穴位电极的距离呈反比关系。探测电极中各电极单体均关联有坐标,控制单元根据坐标计算任意两个电极单体之间的距离。
8.优选地,所述探测电极包括载体和呈阵列分布在所述载体上的多个电极单体;所述载体上对应各电极单体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吸附盘,电极单体接触人体时,吸附盘吸附皮肤以固定电极单体。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对应的电极单体上,第二连接部包括多个与第一连接部铰接的转体,转体的底部通过弹
簧连接于载体上,多个转体均匀分布在以电极单体的轴线为中心线的圆台面上,吸附盘与各转体连接,且吸附盘位于所述圆台面的内周。
9.优选地,所述探测电极包括载体和呈阵列分布在所述载体上的多个电极单体;所述载体上对应各电极单体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滑动部和限位部;滑动部滑动设置在载体上,限位部设置在载体上,限位部用于对滑动部进行限位,各电极单体设置在对应的滑动部上。
10.优选地,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均滑动设置在载体上并且第二滑块位于第一滑块的滑动轨迹上,各电极单体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滑块上;限位部包括第三连接部和阻尼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滑块移动,第三连接部和阻尼部配合,从而使得第二滑块处于高位和低位两种状态;第二滑块低位状态:第一滑块带动电极单体向下移动用于对穴位进行电流刺激,此时阻尼部对第二滑块的作用力向上,第三连接部对第二滑块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滑块高位状态:第一滑块带动电极单体继续向下移动,第三连接部对第二滑块的限位作用解除,阻尼部对第二滑块的作用力向上,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滑块向上移动至起始状态。
11.优选地,所述阻尼部固定设置在载体上,阻尼部的自由端与第二滑块连接,且阻尼部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相抵靠时,第一滑块在载体上向下滑动时可推动第二滑块向下滑动并增加阻尼部形变量,阻尼部通过恢复力带动第二滑块在载体上向上滑动时可推动第一滑块向上滑动。
12.优选地,第二滑块上开设有导槽,导槽由进口槽和循环槽组成,循环槽为闭口结构,进口槽与循环槽连通,进口槽与循环槽交界处记作交界口;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载体铰接,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即自由端浮于第二滑块上表面,第三连接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凸部,凸部插入导槽内并滑动配合,凸部随着第三连接部的铰接端的转动在导槽内滑动;循环槽内设有多个用于引导凸部在循环槽内单向滑动的台阶,且循环槽侧壁上设有导向凹部;沿着凸部在循环槽内单向滑动的方向,当凸部处于导向凹部中或者上行槽内时,凸部在导向凹部或者台阶的限位作用下提供与阻尼部恢复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第二滑块在恢复力和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沿着凸部在循环槽内单向滑动的方向,当凸部处于下行槽内时,第二滑块在阻尼部恢复力作用下向上滑动并带动第一滑块向上运动使得对应的单体电极向上运动,凸部随着第二滑块的向上运动而沿着台阶由导向凹部滑向交界口并进入进口槽;凸部初始状态下处于进口槽中,当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向下滑动,凸部进入循环槽并由交界口向导向凹部滑动;凸部处于导向凹部中时,随着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向下滑动,凸部沿着循环槽向交界口滑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采用电极阵列的方式,以正对穴位的电极作为穴位电极;穴位电极施加第一电流对穴位点进行刺激;同时,剩余电极的激励电流相互独立,调整各电极的刺激电流,以实现对经络穴位的全方位刺激,根据不同的经络位置对其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值,保证各经络里的穴位独立刺激,调整各电极的刺激电流,以保证刺激效果。
15.2、根据电极单体的激励电流和公共端的感应电流获得各电极单体对应的阻值,并且将最低电阻值对应的电极单体标记为穴位电极;将不同于穴位电极位置的其他相同阻值对应的电极单体所在位置标记为同一梯度,并且将位于同一梯度的电极单体施加相同大小
的电流刺激。这种针对穴位的阻值进行相对应的电流刺激,做到每个电极单体所对应的位置都能更加精确的进行针疗,从而保证实现对经络穴位的全方位刺激。
16.3、根据各电极单体的激励电流和公共端的感应电流的获得各电极单体对应的阻值,并获得对应的阻值最小的电极单体作为穴位电极。控制单元控制穴位电极产生激励电流,控制单元还根据剩余的各电极单体所在位置与穴位电极所在位置处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剩余的各电极单体的激励电流强度;并且将位于距离穴位电极所在位置相同距离的其他位置处的电极单体施加相同大小的电流刺激,这种针疗治疗方式,通过确定一个穴位电极的位置,可以快速的对穴位电极及其附近的脉络进行针疗治疗,实现对经络穴位的全方位刺激的目的。通过探测电极中各电极单体均关联有坐标,控制单元根据坐标计算任意两个电极单体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控制单元对穴位和脉络数字化的电流刺激控制。
17.4、通过在电极单体的最下端设置有吸附盘,当电极单体接触人体进行穴位针疗时,吸附盘吸附皮肤以固定电极单体。加强了电极单体的稳定性,保障了电极单体更好的用于进行穴位脉络的针疗治理。通过在电极单体的最下端设置有吸附盘,更具体的说,向下推动电极单体时,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向下移动,第二连接部带动转体进行转动,转体向下转动使得吸附盘吸附于皮肤的表面,对电极单体进行固定,多个转体均匀分布在以电极单体的轴线为中心线的圆台面上,且吸附盘位于所述圆台面的内周,确保吸附盘吸附的更加的牢固。
18.5、通过设置有锁止部,锁止部包括滑动部和限位部,向下推动第一滑块带动电极单体向下移动时,阻尼部进行拉伸,连接部和凸部移动至导向凹部时对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当再次向下推动第一滑块带动电极单体向下移动时,阻尼部进行收缩,连接部和凸部移动至进口槽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第一滑块和电极单体在阻尼部的收缩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在对人体进行穴位脉络的针疗治疗时向下按动第一滑块带动电极单体;当不对人体进行穴位脉络的针疗治疗时将电极单体进行收起,对电极单体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电极单体的安装示意图。
21.图3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电极单体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电极单体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24.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7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第三连接部第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第三连接部第二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第三连接部第三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第三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控制单元连接示意图。
32.图14为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中全身扫描仪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人体的穴位和脉络示意图。
34.图中:
35.a、第一电流;b、第二电流;c、第三电流;d、第四电流;
36.e、第五电流;f、穴位;g、脉络;1、载体;101、内槽;2、绷带;
37.3、电极单体;301、电极单体连接线;302、安装座;303、第一滑块;3031、锁止槽;3032、第一滑块凸起;304、第三连接部;3041、凸部;
38.305、第二滑块;3051、第二滑块斜边;306、阻尼部;307、导槽;
39.3071、第一台阶;3072、第二台阶;3073、第三台阶;3074、第四台阶;3075、进口槽;3076、限位块;3077、导向凹部;3078、上行槽;3079、下行槽;308、拉钩;309、锁止凸起;310、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转体;313、吸附盘;
40.4、控制单元;401、控制单元连接线;5、全身扫描仪;6、放置床;
41.7、移动板;8、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实施例1
44.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包括探测电极、公共端和控制单元4;所述探测电极和公共端在均与人体接触的情况下形成回路,该回路记作检测回路;所述探测电极为由多个电极单体3呈阵列布置形成,任意电极单体3产生的激励电流经人体传导后在公共端处产生感应电流;控制单元4分别电性连接探测电极和公共端,控制单元4用于根据各电极单体3的激励电流和公共端的感应电流获得各电极单体3与穴位的位置关系,控制单元4根据所述位置关系控制各电极单体3的激励电流。距离穴位越近的电极单体3,控制单元4对该电极单体3施加的激励电流越大;距离穴位越远的电极单体3,控制单元4对该电极单体3施加的激励电流越小。
45.具体的,将探测电极连接于皮肤上,控制单元4检测电极单体3所在支路的电阻值,控制单元4将对应最低电阻值的电极单体3标记为穴位电极a并且对该穴位电极a施加第一电流;针对剩余电极单体3,控制单元4根据其与穴位电极a之间的距离,设置剩余电极单体3上的电流值,并且与穴位电极a距离相同的电极单体3上的刺激电流的大小相同,位于最低电阻值的距离由近到远的位置依次标记为b、c、d、e
……
并且对b、c、d、e
……
依次施加第二电流、第三电流、第四电流、第五电流
……
。关联阻值越小时,激励电流越大;关联阻值越大时,激励电流越小。
46.实施例2
47.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中的穴位电极a所在位置和剩余的电极单体3所在位置之间关系进行的又一实施例,根据各电极单体3的激励电流和公共端的感应电流的获得各电极单体3对应的阻值记作关联阻值,电极单体3对应的阻值即为电极单体3所在支路的阻值,控制单元4根据阻值大小对关联阻值进行梯度划分,控制单元4赋予各梯度对
应的电流值,控制单元4控制各电极单体3产生强度为关联阻值所在梯度对应的电流值的激励电流。控制单元4将位于同一梯度的电极单体3施加相同大小的电流刺激。这种针对穴位的阻值进行相对应的电流刺激,做到每个电极单体3所对应的位置都能更加精确的进行针疗,从而保证实现对经络穴位的全方位刺激。剩余的各电极单体3的激励电流的强度与相应电极单体3到穴位电极的距离呈反比关系。
48.实施例3
49.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探测电极,包括载体1。载体1上对应各电极单体3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滑动部和限位部;滑动部滑动设置在载体1上,限位部设置在载体1上,限位部用于对滑动部进行限位,各电极单体3设置在对应的滑动部上。
50.载体1的侧边连接有绷带2,载体1上开设有开口,各开口内设置有安装座302,各安装座302上设置有电极单体3,所有电极单体3在载体1上呈矩形阵列形式布置,各个电极单体3上连接有电极单体连接线301,载体1连接有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上连接有控制单元连接线401,电极单体连接线301和控制单元连接线401相连接。
51.请参阅图3~6,滑动部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滑动部包括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5,电极单体3连接有第一滑块303,电极单体3和第一滑块303于安装座302上滑动设置,安装座302上设有第二滑块305,且第二滑块305位于第一滑块303的滑动轨迹上,第一滑块303向下滑动接触第二滑块305时,带动第二滑块305向下移动。
52.请参阅图7~10为第三连接部304的运动状态轨迹图,第二滑块305上表面开设有导槽307,导槽307包括进口槽3075和循环槽,循环槽内周形成限位块3076,循环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3071、第二台阶3072、第三台阶3073和第四台阶3074,第一台阶3071为循环槽的进口,第四台阶3074为循环槽的出口,第一台阶3071、第二台阶3072、第三台阶3073和第四台阶3074的高度依次减小,进口槽3075和第一台阶3071之间光滑过渡,进口槽3075和第一台阶3071之间形成上行槽3078,位于第三台阶3073和进口槽3075之间的第四台阶3074形成下行槽3079,第一台阶3071位于进口槽3075和第二台阶3072之间的高度逐渐增加。
53.进口槽3075和第四台阶307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四台阶3074的高度高于进口槽3075的高度,限位块3076远离进口槽307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的导向凹部3077。
54.限位部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部包括第三连接部304,载体1上铰接设置有第三连接部304,第三连接部304浮于第二滑块305上表面,第三连接部304的自由端设置有凸部3041,凸部3041插入导槽307内并滑动配合,凸部3041随着第三连接部304的转动在导槽307内滑动;第二滑块305远离第三连接部304的一侧连接有阻尼部306,阻尼部306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阻尼部306为弹簧,阻尼部306的一端安装于安装座302上,阻尼部306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二滑块305的滑动方向。
55.第一滑块303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滑块305移动,第三连接部304和阻尼部306配合,从而使得第二滑块305处于高位和低位两种状态;
56.第二滑块305低位状态:第一滑块303带动电极单体3向下移动用于对穴位进行电流刺激,此时阻尼部306对第二滑块305的作用力向上,第三连接部304对第二滑块305起到限位作用;
57.第二滑块305高位状态:第一滑块303带动电极单体3继续向下移动,第三连接部304对第二滑块305的限位作用解除,阻尼部306对第二滑块305的作用力向上,第二滑块305
带动第一滑块303向上移动至起始状态。
58.第二滑块305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斜边3051,第一滑块303上方设置有第一滑块凸起3032,第一滑块303设置有与第二滑块斜边3051相对应的斜平面。第二滑块305和第一滑块303相抵靠时,第一滑块303在载体1上向下滑动时可推动第二滑块305向下滑动并增加阻尼部306形变量,阻尼部306通过恢复力带动第二滑块305在载体1上向上滑动时可推动第一滑块303向上滑动。
59.第二滑块斜边3051上转动连接有拉钩308,拉钩308上设置有锁止凸起309,拉钩308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滑块303滑动轨迹,安装座302开设有用于容纳拉钩308的盛放槽。第二滑块305和第一滑块303相抵靠时,第一滑块303在载体1上向下滑动时可推动第二滑块305向下滑动并增加阻尼部306形变量,阻尼部306通过恢复力带动第二滑块305在载体1上向上滑动时可推动第一滑块303向上滑动;第一滑块凸起3032上方开设有用于锁止拉钩308的锁止槽3031。
60.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工作原理:当第一滑块303向下移动带动电极单体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块303抵触第二滑块305并且使第二滑块305向下移动,阻尼部306拉伸,第三连接部304转动,第三连接部304连接的凸部3041沿着进口槽3075、第一台阶3071、第二台阶3072滑动至导向凹部3077内部,第一台阶3071、第二台阶3072起到防止凸部3041倒退的现象,第三连接部304和凸部3041构成的l型结构对第二滑块305起到限位的作用,拉钩308于第二滑块305上转动,锁止凸起309向上移动直至锁紧锁止槽3031,此时对第一滑块303起到锁紧限位的作用。
61.当第一滑块303再次向下移动时,此时凸部3041沿着第三台阶3073、第四台阶3074移动,使得凸部3041脱出导向凹部3077,第三连接部304和第二滑块303的互锁解开,阻尼部306形变恢复,并且第二滑块305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得阻尼组306恢复至原长状态时,第一滑块303静止,第一滑块303继续向上移动直至阻尼部306恢复至原长状态,阻尼部306恢复至初始状态带动第二滑块305向上移动,此时锁止凸起309转动,拉钩308向盛放槽内滑动,锁止凸起309向下移动脱离锁止槽3031,第二滑块305向上移动带动第一滑块303向上移动,第三连接部304滑动至进口槽3075处,第二滑块305静止,第一滑块303恢复至初始位置。
62.在对人体进行穴位脉络的针疗治疗时向下按动第一滑块303带动电极单体3接触人的皮肤进行治疗;当不对人体进行穴位脉络的针疗治疗时,第一滑块303处于初始状态,将电极单体3收缩在载体1的开口内,对电极单体3起到保护的作用。
63.实施例4
64.请参阅图3

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电极单体3的下方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部310,,第一连接部3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1下端转动连接有转体312,第二连接部311和转体312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安装座302,载体1的下方开设有容纳转体312的内槽101,转体312于内槽101内滑动。所述转体312的下表面设置有吸附盘313。转体312的底部通过弹簧连接于载体1上。
65.实施例5
66.请参阅图14和1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放置床6,放置床6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板7,沿着移动板7移动的方向设置有全身扫描仪5,全身扫描仪5连接有用于记录人身穴位f和脉络g数据的上位机8。该装置的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67.(1)、控制模块4记录a、b、c、d、e
……
的位置,全身扫描仪5将人体的模型进行扫描,控制模块4和全身扫描仪5的数据上传至上位机8。
68.(2)、然后将电极单体3移动设置于人体的另一皮肤处,重复(1)所述步骤。
69.(3)、最后根据步骤(1)、(2)中控制模块4记录的穴位电极a b、c、d、e的位置绘制出穴位f的位置以及脉络g的走向,将穴位f的位置以及脉络g的走向进行记录;然后按照步骤(1)、(2)的方式对不同的电极单体3进行不同数值电流的刺激。
70.可将穴位f和脉络g数据上传至大数据系统中,当患者再次就医时调出穴位f和脉络g的数据,让其迅速找到穴位f和脉络g的数据并进行治疗。
7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所有未超出权利要求所述的变形或改进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