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内喷药系统

文档序号:27066172发布日期:2021-10-24 09:2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内喷药系统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鼻内喷药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鼻内镜检查时,表面麻醉多数使用预先配置的2%丁卡因,装入喷枪,由医务人员捏喷枪中安置的球囊将麻药喷至鼻腔;
3.现有技术存在问题:1、喷枪消毒过程繁琐;2、按院感要求麻药现用现配,但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无法做到,且多人使用同一瓶麻药,不符合院感要求;3、通过气囊喷洒麻药,剂量会随着力度大小变化,个体存在差异;4、当患者较多时,医务人员进行二次麻醉时,无法严格按要求固定给药间隔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内喷药系统,具有一人使用一瓶麻药且每次使用时的剂量可根据医务人员要求进行调整,且剂量精准,同时可以由患者自己操作控制给药时间的优点,实现了麻药的现配现用,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可控。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鼻内喷药系统,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瓶体的其中一个内侧壁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限位空间的内侧壁与推板的横截面积大小及形状相匹配,所述推板的顶部设有按钮,所述按钮延伸至瓶体的外部,所述限位空间沿高度方向的相对两内侧壁设有若干等间距的凹槽,所述按钮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侧壁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远离按钮的一端分别与凹槽配合,所述瓶体远离限位空间的一个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连接有软管。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将配置好的麻药放入瓶体内,再将软管的前端部位放入患者的前鼻中,挤压按钮,按钮带动推板向下运动,根据连通器原理,瓶体内隔板两侧的水位相同,按钮两侧的顶杆卡进凹槽内,进而将瓶体内的麻药挤压至患者的鼻腔中,每需要一次给药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9.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一人使用一瓶麻药且每次使用时的剂量可根据医务人员要求进行调整,且剂量精准,同时可以由患者自己操作控制给药时间的优点,实现了麻药的现配现用,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可控。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顶杆的底部分别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至按钮外部的连杆,所述按钮设有供连杆沿长度方向滑动的通槽。
11.向内挤压连杆带动顶杆向内侧收缩,再向后拉动按钮即可实现推板的复原。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加药口,所有所述加药口分别连接有若干药包,所述加药口设有薄膜,所述药包具有用于刺破薄膜的刺头,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药包为粉剂药包,至少其中一个药包为液体药包。
13.药包固定在加药口,使用时,将药包的刺头向内刺破薄膜后,将粉剂和液体在瓶体内混合,药包里的粉剂与液体的比例为1:50;通过设置药包的方式,用该装置代替药瓶,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现用现配麻药的缺点,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通过微型泵连接有软管。
15.设置微型泵,使得麻药有充足的动力通过软管进入到患者的鼻腔内。
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软管的出口处设有带若干筛孔的塞子。
17.通过设置带筛孔的塞子,使得从软管喷出的麻药呈雾化状。
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软管远离顶板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硅胶垫。
19.通过设有硅胶垫,减小吸管进入患者鼻腔内的异物感,同时硅胶垫与软管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硅胶垫。
2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硅胶垫的形状符合与人体鼻腔的形状吻合。
21.通过硅胶垫的形状与人体鼻腔的形状吻合,使得在给药时硅胶垫能更好地贴合在患者的鼻腔。
2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瓶体的外侧壁设有计时器。
23.设置计时器,方便提醒患者给药时间。
2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患者心率及氧饱和度的手环。
25.患者通过佩戴手环,便于监测患者在给药时的心率及氧饱和度改变,避免患者在使用麻药时,出现过敏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而未能及时发现。
2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的顶部具有第一倾斜部,所述顶杆远离按钮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倾斜部配合的第二倾斜部。
27.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使得按压按钮时不需要太大的力。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1、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一人使用一瓶麻药且每次使用时的剂量可根据医务人员要求进行调整,且剂量精准,同时可以由患者自己操作控制给药时间的优点,实现了麻药的现配现用,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可控;
30.2、向内挤压连杆带动顶杆向内侧收缩,再向后拉动按钮即可实现推板的复原;
31.3、通过设置药包的方式,用该装置代替药瓶,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现用现配麻药的缺点,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32.4、设置微型泵,使得麻药有充足的动力通过软管进入到患者的鼻腔内;
33.5、通过设置带筛孔的塞子,使得从软管喷出的麻药呈雾化状;
34.6、通过设有硅胶垫,减小吸管进入患者鼻腔内的异物感,同时硅胶垫与软管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硅胶垫;
35.7、通过硅胶垫的形状符合与人体鼻腔的形状吻合,使得在给药时硅胶垫能更好地贴合在患者的鼻腔;
36.8、设置计时器,方便提醒患者给药时间;
37.9、患者通过佩戴手环,便于监测患者在给药时的心率及氧饱和度改变,避免患者在使用麻药时,出现过敏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而未能及时发现;
38.10、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使得按压按钮时不需要太大的力。
附图说明
3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鼻内喷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鼻内喷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塞子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顶杆与凹槽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4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鼻内喷药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4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鼻内喷药装置的俯视图;
46.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顶杆与第二凹槽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47.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药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8.附图标记说明:
49.10、瓶体;11、凹槽;111、第一倾斜部;12、刻度线;13、隔板;14、计时器;15、加药口;16、薄膜;161、尖锐凸起;17、第二顶杆;171、第四倾斜部;20、推板;21、按钮;22、顶杆;221、第二倾斜部;23、弹簧;24、连杆;30、底板;31、微型泵;32、软管;33、硅胶垫;34、塞子;35、筛孔;40、药包;41、刺头;42、管路;43、挡片;44、第二凹槽;441、第三倾斜部;45、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51.实施例:
52.如图1

图2所示,一种鼻内喷药系统,包括瓶体10,所述瓶体10的顶部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与瓶体10的其中一个内侧壁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内滑动连接有推板20,所述限位空间的内侧壁与推板20的横截面积大小及形状相匹配,所述推板20的顶部设有按钮21,所述按钮21延伸至瓶体10的外部,所述限位空间沿高度方向的相对两内侧壁设有若干等间距的凹槽11,所述按钮2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侧壁分别通过弹簧23连接有顶杆22,两个所述顶杆22远离按钮21的一端分别与凹槽11配合,所述瓶体10远离限位空间的一个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连接有软管32。
5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54.将配置好的麻药放入瓶体10内,再将软管32的前端部位放入患者的前鼻中,挤压按钮21,按钮21带动推板20向下运动,根据连通器原理,瓶体10内隔板13两侧的水位相同,按钮21两侧的顶杆22卡进凹槽11内,进而将瓶体10内的麻药挤压至患者的鼻腔中,每需要一次给药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55.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一人使用一瓶麻药且每次使用时的剂量可根据医务人员要求进行调整,且剂量精准,同时可以由患者自己操作控制给药时间的优点,实现了麻药的现配现用,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可控。
5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顶杆22的底部分别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至按钮21外部的连杆24,所述按钮21设有供连杆24沿长度方向滑动的通槽。
57.本实施例中,向内挤压连杆24带动顶杆22向内侧收缩,再向后拉动按钮21即可实现推板20的复原。
5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板30,所述底板30和顶板
分别设有密封环。
59.本实施例中,通过瓶体10螺纹连接底板30,方便更换麻药,设置密封环,防止麻药渗出。
6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图2所示,所述通孔通过微型泵31连接有软管32;其中,微型泵3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常识,其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做介绍。
61.本实施例中,设置微型泵31,使得麻药有充足的动力通过软管32进入到患者的鼻腔内。
6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图3所示,所述软管32的出口处设有带若干筛孔35的塞子34。
6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带筛孔35的塞子34,使得从软管32喷出的麻药呈雾化状。
6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图2所示,所述软管32远离顶板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硅胶垫33。
6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硅胶垫33,减小吸管进入患者鼻腔内的异物感,同时硅胶垫33与软管32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硅胶垫33。
6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垫33的形状与人体鼻腔的形状吻合。
67.本实施例中,通过硅胶垫33的形状符合与人体鼻腔的形状吻合,使得在给药时硅胶垫33能更好地贴合在患者的鼻腔。
6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0为塑料透明材料。
69.本实施例中,通过瓶体10为透明材料,方便观察瓶体10内的麻药剩余的量。
7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瓶体10的外侧壁设有刻度线12。
71.本实施例中,设置刻度线12,方便更直观的观察瓶体10内的麻药剩余的量和每次给药的量。
7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瓶体10的外侧壁设有计时器14。
73.本实施例中,设置计时器14,方便提醒患者给药时间。
7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患者心率及氧饱和度的手环。
75.本实施例中,患者通过佩戴手环,便于监测患者在给药时的心率及氧饱和度改变,避免患者在使用麻药时,出现过敏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而未能及时发现;该手环还可具有报警功能,即检测到患者心率过快、氧饱和度过低时发出警报,其中,本发明中报警功能所用到的控制为现有技术,不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在。
7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凹槽11的顶部具有第一倾斜部111,所述顶杆22远离按钮21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倾斜部111配合的第二倾斜部221。
77.本实施例中,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倾斜部111和第二倾斜部221,使得按压按钮21时不需要太大的力。
7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

图8所示,所述瓶体10的顶部设有两个加药口15,2个所述加药口15分别连接与一个药包40连接,所述加药口15设有薄膜16,所述药包40具有用于刺破薄膜16的刺头41,刺头41内部具有连通药包40的管路42,管路42内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薄的挡片43,薄膜16的顶部对应挡片43所在位置设有用于刺破挡片43的尖锐凸起161,刺头41的侧壁具有第二凹槽44,第二凹槽44具有第三倾斜部441,瓶体10的内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滑槽,滑槽内通过第二弹簧23连接有第二顶杆17,第二顶杆17具有与第三倾斜
部441斜度匹配的第四倾斜部171;第二顶杆17用于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药包40在重力作用下刺破薄膜16,当需要刺破薄膜16时,向下按压刺头41即可,同时尖锐凸起161刺破管路42内的挡片43,药包40即与瓶体10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药包40为丁卡因粉剂药包40,其中另一个药包40为生理盐水药包40。
79.本实施例中,药包40固定在加药口15,使用时,将药包40的刺头41向内刺破薄膜16后,将丁卡因粉剂和生理盐水在瓶体10内混合,药包40里的丁卡因粉剂与生理盐水的比例为1:50(提前将按比例配备好的丁卡因粉剂和生理盐水分别存放在两个药包40内);通过设置药包40的方式,用该装置代替药瓶,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现用现配麻药的缺点,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8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0的顶部设有一个加药口15,所述加药口15连接有一个药包40,所述药包40具有隔层45,所述药包40内隔层45的一侧存放丁卡因粉剂,所述药包40内隔层45的另一侧为生理盐水,所述药包40为透明抗拉扯材料,例如医用塑料,所述隔层45为一层薄膜,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81.相应的,如果所述药包40体积过大,可设置多个按本实施例所述的药包40,分别与瓶体10连接。
82.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用力挤压药包40,隔层45受压力后破裂,药包40内两侧的丁卡因粉剂和生理盐水混合在一起,充分混匀后,刺破薄膜16即可,可解决使用两个药包40分别存放时丁卡因粉剂和生理盐水时,丁卡因粉剂可能部分残留在药包内,导致丁卡因粉剂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比例偏低的问题。
8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