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病的组合物、颗粒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53639发布日期:2021-10-16 02:4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肾病的组合物、颗粒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肾病的组合物、颗粒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kd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继而出现蛋白尿、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最终进入esrd,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升高,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的患病率高达41.4%。中医药在dkd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3.cn110787263a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枸杞子、山药、薏苡仁、玄参、北沙参、墨旱莲、紫河车、杜仲、三七、益母草、水蛭、蝉蜕、车前子和牛膝,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该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具有很好的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空腹血糖功效,并且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肾脏系数和尿蛋白的含量。同时具有很好的防治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功效。
4.cn110917296a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100

500重量份,当归100

500重量份,党参100

500重量份,玄参100

500重量份,金银花100

500重量份,石斛100

500重量份,牛膝100

500重量份和甘草100

500重量份,该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小鼠的fbg水平,改善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肾功能。
5.目前关于dkd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受此限制,其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减少蛋白尿等对症治疗,缺乏能阻断dkd进展的药物。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6.中医学将dkd归于消渴范畴,认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欲太过、情志失调,导致肾脏亏虚,气化失司,发为本病。dkd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肾虚损,标实为气郁、瘀血、痰湿、浊毒。中医学认为脾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具有散精、升清以及固摄的功能。血糖为水谷精微,当脾气虚,运化失司,表现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则水谷精微积聚而生湿化浊,表现为血糖升高,发为糖尿病。脾气虚则固摄无力,失于摄纳则精微流失,小便可出现尿蛋白。消渴病若失治误治,病情逐渐发展可影响到肾脏,导致脾肾两虚。脾虚摄纳无力,肾虚封藏无权,人体精微流失加重,表现为蛋白尿持续增加。糖尿病的病情进展至dkd阶段,已是五脏穷极,必归于肾”,本虚是必然的。所以,dkd大都以脾伤及脾虚为起始,后期波及肾脏,脾气虚不摄精,肾气虚不藏精,精微下泄,气血不行,气络郁滞,导致津血运行不畅,化为痰瘀,湿、瘀、痰、滞相互为患,胶结于肾之络脉中,推进了dkd的发展,故当治宜健脾补肾,通利活血。
7.因此,针对该中药理论提供一种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中医理论提供一种治疗肾病的组合物、颗粒剂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可显著改善自发性糖尿病db/db模型小鼠的肾功能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dkd动物模型的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一种治疗肾病的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
11.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黄芪主要含有黄酮、皂苷、多糖等有效成分,其中黄芪甲甙和黄芪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有研究显示,黄芪可通过延缓dn小鼠的肾纤维化进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
12.山茱萸为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的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山茱萸含有萜类、黄酮、鞣质、有机酸、多糖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肿瘤、保护心肌、降血糖、调节骨代谢、抗炎等作用。研究表明,山茱萸可抑制wnt/β

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ykl

40表达,改善dn大鼠的肾脏损伤。
13.菟丝子(cuscutae semen),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菟丝子属(cuscuta)一年生茎寄生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和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干燥成熟的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等功效。
14.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当归主要含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有机酸和黄酮等成分,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降血脂、抗氧化改善肾功能等作用。研究表明,当归的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tlr4/nf

κb信号通路降低dn大鼠肾脏的炎症水平,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15.柴胡是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其中前者称为“北柴胡”,后者称为“南柴胡”,始记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疏肝解郁等功效。研究表明,柴胡含有皂苷、多糖、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保护心肝肾、抗肿瘤、抗抑郁等药理作用。
16.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

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息风止痉等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僵蚕含有白僵菌素、草酸铵、槲皮素、山萘酚等成分,具有抗凝、抗血栓、促进微循环、增强免疫、抑菌、抗惊厥、抗肿瘤、降糖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包括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研究。
17.优选地,所述治疗肾病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30

800份、山萸肉10

300份、柴胡10

300份、当归10

300份、菟丝子10

300份和僵蚕10

300份。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黄芪、山萸肉、柴胡和僵蚕的质量比为3:1:1:1。
19.最优选地,所述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的质量比为3:1:1:1:1:1。
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1.优选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片剂、颗粒剂或丸剂。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肾病的颗粒剂,包括上述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23.优选地,所述辅料包括但不限于糊精和乙醇。
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浸膏的制备:将配方量的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混合,加水浸泡后,煎煮、滤过、合并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
26.s2、向步骤s1得到的浸膏中加入糊精混匀,烘干后粉碎,得到混合粉;
27.s3、向步骤s2得到的混合粉中加入乙醇,制成湿颗粒,干燥、整粒,即得所述颗粒剂。
28.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糊精的加入量与浸膏的质量比为1:1。
29.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混合粉重量的25

40%。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1.(1)本发明的治疗肾病的组合物,精选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六味中药进行复配,其中,以黄芪为君药,味甘,性微温,补益肺、脾、肾之阳气,使脾肾之气健旺则脾能摄,肾能固则精微下泄能止。山茱萸、菟丝子益阴固精为臣,配合黄芪,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奏健脾肾、敛脾精、止漏浊之功。佐以当归,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补气方能生血”之义,行益气活血之效;僵蚕取其清扬之性,透表利于外邪之疏散,疏泄利于湿毒之蠲除,与柴胡为使药,轻清升散,疏利三焦使邪有出路,枢机运转,有利于脾肾同补,全方共奏益肾健脾、通利活血之功。
32.试验表明,本发明的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可显著改善自发性糖尿病db/db模型小鼠的肾功能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dkd动物模型的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33.(2)本发明的浸膏的粘度大,采用常规制粒方法需要大量辅料(超过浸膏重量的5倍以上),无法满足中国药典要求;而本发明通过改进制粒工艺,通过对辅料的筛选、工艺调整等步骤,在满足药典要求的条件下提高了颗粒的成型率。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治疗肾病的颗粒剂对db/db小鼠肾脏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6.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意义。
37.本发明对所采用原料的来源不作限定,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技术领域普通
市售品。实施例中给出的原料来源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没有限定作用。
38.实施例中原料来源如表1所示。
39.表1原料来源
40.原料批号厂家黄芪20200302东莞国药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萸肉20200301东莞国药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姜僵蚕200201东莞国药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当归20200302东莞国药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北柴胡20200401东莞国药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盐菟丝子20191008东莞国药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糊精 峡西盘龙药业有限公司药用乙醇80v/v%中山华士达化工有限公司
41.基础实施例
42.一种治疗肾病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30

900份、山萸肉10

300份、柴胡10

300份、当归10

300份、菟丝子10

300份和僵蚕10

300份。
43.优选地,所述黄芪、山萸肉、柴胡和僵蚕的质量比为3:1:1:1。
44.最优选地,所述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的质量比为3:1:1:1:1:1。
4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46.优选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片剂、颗粒剂或丸剂。
4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肾病的颗粒剂,包括上述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48.优选地,所述辅料包括但不限于糊精和乙醇。
4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s1、浸膏的制备:将配方量的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混合,加水浸泡后,煎煮、滤过、合并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
51.s2、向步骤s1得到的浸膏中加入糊精混匀,烘干后粉碎,得到混合粉;
52.步骤s2中所述糊精的加入量与浸膏的质量比为1:1;
53.s3、向步骤s2得到的混合粉中加入乙醇,制成湿颗粒,干燥、整粒,即得所述颗粒剂;
54.步骤s3中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混合粉重量的25

40%。
55.实施例1

5中治疗肾病的组合物的组分如2所示。
56.表2实施例1

5治疗肾病的组合物的组分及用量(重量份)
57.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黄芪30789900800100山萸肉1026330020050姜僵蚕1026330010050当归3002631020030北柴胡1026330020030盐菟丝子1026330020020
58.上述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按处方量称取黄芪、山萸肉、当归、北柴胡、盐菟丝子、姜僵蚕六味中药材,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25

1.35(60℃热测)的稠膏,按质量比1:1向稠膏中加入糊精混匀,烘干后粉碎,向粉碎后的混合粉中加入浸膏和糊精总量30%的80%乙醇,在10目筛下制成湿颗粒,于70℃下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
60.对比例1
6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分别采用党参和白术代替山萸肉和柴胡。
62.对比例2
6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治疗肾病的组合物中黄芪为800份、山萸肉为200份、柴胡为300份、僵蚕为300份,使黄芪、山萸肉、柴胡和僵蚕的质量比为8:2:3:3。
64.对比例3
6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6.按处方量称取黄芪、山萸肉、当归、北柴胡、盐菟丝子、姜僵蚕六味中药材,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25

1.35(60℃热测)的稠膏,按质量比1:2向稠膏中加入糊精混匀,烘干后粉碎,向粉碎后的混合粉中加入浸膏和糊精总量20%的90%乙醇,在10目筛下制成湿颗粒,于70℃下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
67.对比例4
68.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9.按处方量称取黄芪、山萸肉、当归、北柴胡、盐菟丝子、姜僵蚕六味中药材,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25

1.35(60℃热测)的稠膏,按质量比1:0.8向稠膏中加入糊精混匀,烘干后粉碎,向粉碎后的混合粉中加入浸膏和糊精总量45%的70%乙醇,在10目筛下制成湿颗粒,于70℃下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
70.实验例一、颗粒剂质量评价
71.对实施例1

3及对比例3和4制备的颗粒剂的成型率和溶出率进行质量检测,具体如下:
72.1、成型率
73.取一定量颗粒,按照药典通则下双筛分法进行测定,能通过一号筛且不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为合格颗粒,称重,按下面方法计算。
74.成型率=能通过1号筛但不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质量/颗粒总重量
×
100%。
75.2、溶化率
76.将精密称定的合格颗粒0.50g放入到恒重的离心管中,精密加入100℃的沸水5ml,搅拌并振摇5min。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将残渣在80℃下烘干至恒定质量后精密称定,按下面的方法计算:
77.溶化率=溶化的颗粒质量/总颗粒质量。
78.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79.表3
80.组别成型率%溶出率%实施例186.2589.41实施例288.9390.05实施例384.5687.82对比例355.3382.12对比例464.0783.01
81.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剂的成型率高,溶出率好。且通过对比例3和4发现,当改变制备方法对颗粒剂的成型率和溶出率均有较大影响。
82.实验例二、治疗肾病效果评价
83.1、试验动物
84.135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db/db小鼠(lepr)ko/ko和15只同周龄雄性(lepr)wt/wt小鼠,购自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体重22

50g。动物饲养于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中心spf级动物房。每天进食量为4

6g,自由饮水,12小时光/黑循环,室内保持恒温(24
±
1)℃,恒湿(45
±
10)%。
85.2、药物与试剂
86.洛汀新(10mg/kg)混悬液配制:每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500mg药物常温保存备用。血糖试纸和血糖仪购于德国拜尔公司。用于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elisa试剂盒均购自广州赛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87.3、模型与分组
88.本实验采用db/db c57bl/ksj小鼠近亲交配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衍化的2型糖尿病模型。品系:bks.leprem2cd479/gpt,基因型:(lepr)ko/ko。该模型是leptin受体点突变引起leptin信号通路障碍而引起小鼠出现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肥胖等症状。
89.对照组为同群体杂合型小鼠,基因型:(lepr)wt/wt。
90.实验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15只同群体杂合型小鼠,10ml
·
kg
‑1·
d
‑1生理盐水灌胃12周;

模型组:15只db/db小鼠,10ml
·
kg
‑1·
d
‑1生理盐水灌胃12周;

治疗组:治疗组分为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等7个小组,每小组15只db/db小鼠,分别灌胃实施例1

5和对比例1

2制备的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灌胃剂量为2.4g
·
kg
‑1·
d
‑1,灌胃12周;

洛汀新组:15只db/db小鼠,10mg
·
kg
‑1·
d
‑1洛汀新,灌胃治疗12周。
91.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抽签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小鼠进入动物房环境适应1周后即小鼠第7周龄开始灌胃,每日1次。
92.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93.表4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对db/db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n=15,)
94.组别n剂量血糖(mmol/l)acr尿微量白蛋白(mg)胱抑素c(mg/l)正常组1510ml
·
kg
‑1·
d
‑13.83
±
0.2421.54
±
2.6514.20
±
0.750.98
±
0.10模型组1510ml
·
kg
‑1·
d
‑117.71
±
1.96#47.89
±
4.15#38.51
±
4.83#4.77
±
0.34#实施例1组152.4g
·
kg
‑1·
d
‑118.12
±
0.85#40.45
±
4.93#*36.12
±
1.96#2.13
±
0.45*实施例2组152.4g
·
kg
‑1·
d
‑117.96
±
0.53#30.00
±
4.64**39.43
±
2.82#1.25
±
0.31**实施例3组152.4g
·
kg
‑1·
d
‑119.14
±
1.15#42.24
±
5.06#*40.14
±
2.45#2.68
±
0.23*实施例4组152.4g
·
kg
‑1·
d
‑116.53
±
0.93#46.45
±
5.14#38.64
±
3.56#4.01
±
0.42#*
实施例5组152.4g
·
kg
‑1·
d
‑119.44
±
2.13#45.72
±
4.44#39.77
±
2.51#4.28
±
0.38#*对比例1组152.4g
·
kg
‑1·
d
‑120.16
±
1.23#46.78
±
3.82#41.67
±
3.12#4.81
±
0.30#对比例2组152.4g
·
kg
‑1·
d
‑119.57
±
0.87#46.69
±
4.92#40.84
±
3.75#4.44
±
0.33#洛汀新组1510mg
·
kg
‑1·
d
‑118.60
±
3.16#43.58
±
3.64#*38.32
±
3.41#1.61
±
0.24**
95.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96.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血糖、acr、尿微量白蛋白和胱抑素c均呈显著性差异,表明,db/db小鼠造模成功。
97.相比模型对照组,实施例2组小鼠的acr、胱抑素c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3组的acr、胱抑素c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实施例4组和5组仅胱抑素c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
98.通过上述实施例1组

实施例5组发现,发现当组合物中黄芪、山萸肉、柴胡和僵蚕的质量比为3:1:1:1时(实施例1组和3组)可以有效改善肾损失,保护肾功能,且当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的质量比为3:1:1:1:1:1时(实施例2组),效果最佳。
99.同时,根据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单因素试验发现,相比模型组,当改变组合物中的中药组分或黄芪、山萸肉、柴胡和僵蚕的质量比其制备的组合物,对db/db小鼠的血糖、acr、尿微量白蛋白和胱抑素c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当改变组合物中的中药组分或黄芪、山萸肉、柴胡和僵蚕的质量比对本发明的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的效果影响较大。
100.同时分别测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实施例2组)db/db小鼠肾脏组织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1所示,相比模型组,治疗组中灌胃实施例2制备的治疗肾病的颗粒剂的db/db小鼠emt相关蛋白a

sma、fibronectin、n

cadherin、e

cadherin表达量明显下降。
10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治疗肾病的组合物,精选黄芪、山萸肉、柴胡、当归、菟丝子和僵蚕六味中药进行复配,其中,以黄芪为君药,味甘,性微温,补益肺、脾、肾之阳气,使脾肾之气健旺则脾能摄,肾能固则精微下泄能止。山茱萸、菟丝子益阴固精为臣,配合黄芪,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奏健脾肾、敛脾精、止漏浊之功。佐以当归,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补气方能生血”之义,行益气活血之效;僵蚕取其清扬之性,透表利于外邪之疏散,疏泄利于湿毒之蠲除,与柴胡为使药,轻清升散,疏利三焦使邪有出路,枢机运转,有利于脾肾同补,全方共奏益肾健脾、通利活血之功。
102.试验表明,本发明的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及药剂,可显著改善自发性糖尿病db/db模型小鼠的肾功能及肾脏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dkd动物模型的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103.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浸膏的粘度大,采用常规制粒方法需要大量辅料(超过浸膏重量的5倍以上),无法满足中国药典要求;而本发明通过改进制粒工艺,通过对辅料的筛选、工艺调整等步骤,在满足药典要求的条件下提高了颗粒的成型率。
104.以上是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但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