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多功能打点滴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8275发布日期:2021-09-14 22:1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多功能打点滴座椅。


背景技术:

2.人总难免会生病,有些病在治疗中,需要通过直接注射药物到人体才能发挥药效,所以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通常是坐在椅子上输液,输液椅上不同病人整天来回的坐,可能会在输液椅上面留下很多的细菌,而现有的输液椅的高度都是固定的,无法调节,对于不同个子的病人来说,由于一般输液时间都会较长,坐在输液椅上并没有感到很舒适,不利于身体恢复;这样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3.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合理人性化设计,根据个人可调整座椅以适应身体的输液椅,并可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感到舒适、心情愉悦放松,且脚踏板和吊瓶架可自由调节的医疗用多功能打点滴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的输液椅的高度都是固定的,无法调节,对于不同个子的病人来说,由于一般输液时间都会较长,坐在输液椅上并没有感到很舒适,不利于身体恢复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合理人性化设计,根据个人可调整座椅以适应身体的输液椅,且脚踏板和吊瓶架可自由调节的医疗用多功能打点滴座椅。
5.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用多功能打点滴座椅,包括有第一支撑板、车轮、推杆、升降杆、卡扣、调节管、挂钩、旋转机构和夹紧机构,第一支撑板底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对称设有车轮,第一支撑板顶部后侧设有推杆,第一支撑板顶部左侧设有升降杆,升降杆前壁下侧设有卡扣,升降杆上滑动式套有调节管,调节管上前壁开孔与卡扣配合,升降杆顶部设有挂钩,第一支撑板顶部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中部左侧设有夹紧机构。
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旋转机构包括有凳腿、座板、第一支撑柱、第一转轴、靠背板、把手、第二支撑柱、第二转轴、支撑杆、直齿轮和脚踏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凳腿,四个凳腿顶端之间设有座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后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柱,两个第一支撑柱顶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设有靠背板,座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把手,右侧的把手与座板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板右壁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柱和支撑杆,第二支撑柱平行位于支撑杆前方,第二支撑柱顶端与右侧的把手后下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支撑杆上部左端转动式设有直齿轮,直齿轮均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的齿轮啮合,座板前部左右两侧之间转动式设有脚踏板。
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夹紧机构包括有固定块、第三转轴、收缩带、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左侧的把手左壁中下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前后两侧上方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中部滑动式绕有收缩带,收缩带右端设有第一磁铁,与固定块在同一水平面的左侧的把手右壁中下侧设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接触。
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桌子机构,桌子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柱、第四
转轴、传送组件、第四支撑柱、第五转轴、锥齿轮、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放置板,第一支撑板右侧壁中后部设有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上侧内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第二转轴右侧之间连接有传送组件,第一支撑板右侧壁中后部设有第四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平行位于第三支撑柱前方,第四支撑柱左侧内转动式设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后侧与第四转轴左侧之间设有锥齿轮,第五转轴前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前侧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顶部与第一放置板底部接触配合。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支架机构,支架机构包括有滑块、第六转轴、转杆、第七转轴、第二放置板和卡块,第一放置板顶部后侧内滑动式对称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转动式设有第六转轴,第一放置板顶部前侧内转动式对称设有转杆,两个转杆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七转轴,第七转轴与第六转轴之间设有第二放置板,第一放置板顶部后侧内滑动式对称设有卡块,两卡块与第二放置板后侧接触。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遮阳机构,遮阳机构包括有框架、套杆、套环和窗帘,第一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框架,两个框架上部两侧之间对称设有套杆,两个套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数个套环,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套环之间连接有窗帘。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设有旋转机构,向后推动靠背板,使得右侧的把手随第二转轴向上翻至人们放左手舒适的角度,如此可实现病人达到舒适输液状态的效果;2、通过设有夹紧机构,将第一磁铁向右拉长至与第二磁铁相互吸住,达到固定夹紧右手臂方便扎针的目的;3、通过设有桌子机构和支架机构,如此可实现一个简易桌子的放东西,支架机构可让病人放松心情的效果;4、通过设有遮阳机构,将两侧的窗帘相对向内拉拢,即可达到遮阳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的桌子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发明的支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发明的遮阳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

第一支撑板,2

车轮,3

推杆,4

升降杆,5

卡扣,6

调节管,7

挂钩,8

旋转机构,81

凳腿,82

座板,83

第一支撑柱,84

第一转轴,85

靠背板,86

把手,87

第二支撑柱,88

第二转轴,89

支撑杆,810

直齿轮,811

脚踏板,9

夹紧机构,91

固定块,92

第三转轴,93

收缩带,94

第一磁铁,95

第二磁铁,10

桌子机构,101

第三支撑柱,102

第四转轴,103

传送组件,104

第四支撑柱,105

第五转轴,106

锥齿轮,107

第二支撑板,108

第一放置板,11

支架机构,111

滑块,112

第六转轴,113

转杆,114

第七转轴,115

第二放置板,116

卡块,12

遮阳机构,121

框架,122

套杆,123

套环,124

窗帘。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1一种医疗用多功能打点滴座椅,如图1

3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车轮2、推杆3、升降杆4、卡扣5、调节管6、挂钩7、旋转机构8和夹紧机构9,第一支撑板1底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对称设有车轮2,第一支撑板1顶部后侧设有推杆3,第一支撑板1顶部左侧设有升降杆4,升降杆4前壁下侧设有卡扣5,升降杆4上滑动式套有调节管6,调节管6上前壁开孔与卡扣5配合,升降杆4顶部设有挂钩7,第一支撑板1顶部设有旋转机构8,旋转机构8中部左侧设有夹紧机构9。
21.当病人需要打点滴时,可使用医疗用多功能打点滴座椅,先让病人坐入旋转机构8中,医务人员手推推杆3将病人推到合适的地方,再固定好车轮2,随后手动向上拉动挂钩7,挂钩7使得升降杆4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卡扣5将与调节管6开孔配合并弹出固定好升降杆4,固定好后将吊瓶挂在挂钩7上,再使用夹紧机构9将病人的右手固定好,达到夹紧手臂,防止病人动作过大影响输液的效果,输完液后,取下吊瓶,手动按压卡扣5,推动升降杆4向下滑动至复位即可。
22.旋转机构8包括有凳腿81、座板82、第一支撑柱83、第一转轴84、靠背板85、把手86、第二支撑柱87、第二转轴88、支撑杆89、直齿轮810和脚踏板811,第一支撑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凳腿81,四个凳腿81顶端之间设有座板82,第一支撑板1顶部后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柱83,两个第一支撑柱83顶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84,第一转轴84顶部设有靠背板85,座板82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把手86,右侧的把手86与座板82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板1右壁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柱87和支撑杆89,第二支撑柱87平行位于支撑杆89前方,第二支撑柱87顶端与右侧的把手86后下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88,支撑杆89上部左端转动式设有直齿轮810,直齿轮810均与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8上的齿轮啮合,座板82前部左右两侧之间转动式设有脚踏板811。
23.当病人需要半躺着打点滴时,病人坐上座板82后,向后推动靠背板85,从而带动第一转轴84转动,第一转轴84带动直齿轮81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88转动,可使得右侧的把手86随第二转轴88向上翻至病人放左手舒适的角度,如此可实现病人达到舒适输液状态的效果,打完点滴后,手动向下压动右侧的把手86,从而带动第二转轴88反转,进而带动直齿轮810和第一转轴84反转,继而带动靠背板85反向翻至复位,还可根据个人高矮,可随意调节脚踏板811的高低,以达到让病人脚部感到舒适的状态。
24.夹紧机构9包括有固定块91、第三转轴92、收缩带93、第一磁铁94和第二磁铁95,左侧的把手86左壁中下侧设有固定块91,固定块91前后两侧上方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92,第三转轴92中部滑动式绕有收缩带93,收缩带93右端设有第一磁铁94,与固定块91在同一水平面的左侧的把手86右壁中下侧设有第二磁铁95,第二磁铁95与第一磁铁94接触配合。
25.病人坐好后,先将右手放于左把手86上,医务人员只需拉动收缩带93,收缩带93带动第三转轴92转动,收缩带93越拉越长,再将第一磁铁94向右拉长至与第二磁铁95相互吸住,达到固定夹紧右手臂方便扎针的目的,防止病人动作过大影响输液效果,输完液后,将第一磁铁94与第二磁铁95分离,收缩带93自动缩回绕在第三转轴92上。
2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

6所示,还包括有桌子机构10,桌子机构10包括有第三支撑柱101、第四转轴102、传送组件103、第四支撑柱104、第五转轴105、锥齿轮106、第二支撑板107和第一放置板108,第一支撑板1右侧壁中后部设有第三支撑柱101,第三支撑柱101上侧内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102,第四转轴102与第二转轴88右侧之间连接有传送组件103,第一支撑板1右侧壁中后部设有第四支撑柱104,第四支撑柱104平行位于第三支撑柱101前方,第四支撑柱104左侧内转动式设有第五转轴105,第五转轴105后侧与第四转轴102左侧之间设有锥齿轮106,第五转轴105前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放置板108,第一支撑板1顶部前侧设有第二支撑板107,第二支撑板107顶部与第一放置板108底部接触配合。
27.当病人需要躺着休息打点滴时,手动向后推压靠背板85后,第二转轴88通过传送组件103带动第四转轴102转动,从而带动锥齿轮106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转轴105转动,使得第一放置板108向上翻转,翻转至垂直方向,当病人需要坐着人打点滴时,向下翻动第一放置板108,从而带动第五转轴105反转,进而带动锥齿轮106和第四转轴102反转,继而通过传送组件103带动第二转轴88反转,使得靠背板85向前反向翻至复位,方便病人放手。
28.还包括有支架机构11,支架机构11包括有滑块111、第六转轴112、转杆113、第七转轴114、第二放置板115和卡块116,第一放置板108顶部后侧内滑动式对称设有滑块111,两个滑块111之间转动式设有第六转轴112,第一放置板108顶部前侧内转动式对称设有转杆113,两个转杆113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七转轴114,第七转轴114与第六转轴112之间设有第二放置板115,第一放置板108顶部后侧内滑动式对称设有卡块116,两卡块116与第二放置板115后侧接触。
29.因打点滴时间会有点长,当病人无聊时,可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或手机出来观看,可先扳动转杆113向上支立起来,带动第七转轴114转动和滑块111向前滑动,从而带动第二放置板115向上翻的同时带动第六转轴112转动,使得第二放置板115翻至45度倾斜,随后再向左右移动两个卡块116,两个卡块116之间的间距可随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大小来调节,实现让病人放松心情的效果,当打完点滴后,拿开平板电脑或手机,再向后下方按压转杆113,第二放置板115随着第六转轴112和第七转轴114转动向下翻转至复位。
30.还包括有遮阳机构12,遮阳机构12包括有框架121、套杆122、套环123和窗帘124,第一支撑板1顶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框架121,两个框架121上部两侧之间对称设有套杆122,两个套杆122上均滑动式设有数个套环123,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套环123之间连接有窗帘124。
31.当阳光或灯光很刺眼或者病人想休息不想别人干扰时,可将两侧的窗帘124相对向内拉拢,套环123随窗帘124在套杆122上向内滑动,即可达到遮阳的效果,当不用遮阳时,反向拉开窗帘124即可,套环123随窗帘124在套杆122上反向滑动至复位。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
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