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景天苷在预防唾液腺放射损伤方面的用途

文档序号:26914228发布日期:2021-10-09 15:4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红景天苷在预防唾液腺放射损伤方面的用途

1.本发明涉及红景天苷在预防唾液腺放射损伤方面的用途,属于医药卫生领域。


背景技术:

2.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是中药红景天中的主要成分,抗氧化作用显著,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3.临床实践中,sal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急性脑梗死、心绞痛、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和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目前,已有专利cn103750143a(中国)描述了红景天可用于治疗患有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供血不足和高脂血症等疾病。专利cn103857400a(中国)描述了红景天提取物在神经病理性疾病和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应用,阐明红景天本身具有很高的药物安全性。
4.唾液腺放射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常见并发症。经过辐射后的唾液腺会出现功能障碍,甚至使腺体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口干,甚至味觉丧失,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如何应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的唾液腺损伤,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唾液腺放射损伤的程度有所缓解,临床医生也在寻求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尽量保护唾液腺的功能,如人工唾液的应用、唾液腺移植手术的开展等,但这些手段未从根本上改变唾液腺受辐射后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探寻减轻唾液腺的辐射损伤以及促进损伤后唾液腺修复的新策略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景天苷(sal)在制备预防唾液腺放射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并具有良好的效果。
6.本发明所述的放射损伤为放射治疗(放疗)造成的放射损伤。
7.本发明所述的放射损伤为内放射和外放射治疗造成的放射损伤。内放射治疗即为内部(体内)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源以各种形式(包括口服或植入)置于身体内的一种治疗方式,例如放射碘治疗;外放射治疗即为外部(体外)放射治疗,是临床上通常所说的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源置于身体外的一种治疗方式。
8.本发明以大鼠颌下腺腺上皮永生细胞系smg

c6为模型,经实验研究发现sal在唾液腺细胞具有良好预防放射损伤效果,即有效改善放射线引起的唾液腺细胞活力下降、细胞结构破坏及细胞凋亡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al能够改善辐射细胞的细胞活力以及减少凋亡,为临床预防唾液腺辐射损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9.本发明的预防唾液腺放射损伤的药物的剂型可以为片剂、胶囊、丸剂、乳剂、注射剂、糖浆、口服液、颗粒剂或贴剂。
10.sal(10μm)能够预防大鼠颌下腺细胞辐射损伤。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通过细胞实验最终明确了sal可有效预防唾液腺放射损伤。本发明中的sal
可制备成预防唾液腺放射损伤的药物,为临床治疗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发明提出含sal的药物可以对放射损伤的唾液腺产生如下效果:
13.1.提高辐射后细胞存活率;
14.2.预防唾液腺细胞辐射损伤;
15.3.降低辐射后颌下腺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
16.4.减轻唾液腺辐射所致的细胞凋亡。
附图说明
17.图1.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形态与细胞密度的影响。
18.图2.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活力的影响。
19.图3.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20.图4.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影响。
21.图5.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23.下述实施例中的放射损伤为外放射治疗造成的放射损伤。
24.实施例1:sal预防大鼠颌下腺细胞放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25.1.目的
26.探讨sal对大鼠颌下腺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治作用。
27.2.材料与方法
28.本实施例采用大鼠颌下腺smg

c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单纯sal组(sal)、单纯放射组(ir)和sal预处理组(sal+ir),以rs 2000生物学x

ray辐照仪行15gyx

ray照射(照射前,sal干预组(单纯sal组和辐射前sal预处理组)以10μmsal预处理24h,对照组(空白组和单纯放射组)仅给予相同体积的细胞培养基。(1)使用剂量10μm sal预处理24h,照射后48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以cck

8cell viability assay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2)10μm sal预处理24h,照射后48h,用jc

10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3)10μm sal预处理24h,使用mda和cat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4)10μm sal预处理24h,照射后48h用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
29.3.结果
30.(1)图1.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形态与细胞密度的影响。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发现:sal预处理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形态与密度与正常细胞相近。
31.(2)图2.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活力的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细胞活力实验显示:sal显著促进了辐射后细胞的细胞活力,从而证明了sal促电离辐射损伤后唾液腺细胞存活的直接作用。
32.(3)图3.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结果提示:sal显著增加了辐射后颌下腺细胞线粒体膜
电位,表明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
33.(4)图4.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其中a为mda水平,mda是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代谢产物,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呈正相关;b为cat水平,cat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与细胞氧化应激的水平呈负相关。检测结果显示:ir显著上调了辐射后颌下腺细胞mda水平,同时降低了细胞中cat水平;而sal预处理后使辐射后颌下腺细胞中mda及cat水平与对照组较为接近。以上结果表明sal预处理可显著减轻辐射后颌下腺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34.(5)图5.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tunel检测结果显示:ir显著上调了辐射后颌下腺细胞凋亡,sal显著减少了辐射后颌下腺细胞凋亡,表明sal对辐射损伤颌下腺凋亡细胞的保护作用。
35.4.结论
36.sal可有效减轻辐射对颌下腺细胞的损伤,其机制是降低辐射后颌下腺细胞的活力及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辐射所致的颌下腺细胞凋亡。
37.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