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酒精型肝病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53000发布日期:2021-10-16 02:2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酒精型肝病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长期过度饮酒致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可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主要临床特征是恶心、呕吐、黄疸、可有肝脏肿大和压痛等。酒精性肝病临床分型为: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应予以重视。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有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目前仍缺乏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有效组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酒精型肝病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酒精型肝病的中药合剂,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3

9、陈皮6

10、黄岑3

10、郁金3

9、连翘6

15、茯苓8

15、枳壳3

9、大腹皮3

9、青皮3

9、茵陈10

20、泽泻8

15、枳实3

9、垂盆草25

35、瞿麦5

15、香附3

9、白芍8

15、萹蓄5

15、生甘草6

10、车前草5

15、丹参10

20。
5.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6、陈皮8、黄岑7、郁金6、连翘10、茯苓12、枳壳6、大腹皮6、青皮6、茵陈15、泽泻12、枳实6、垂盆草30、瞿麦10、香附6、白芍12、萹蓄10、生甘草8、车前草10、丹参15。
6.一种治疗酒精型肝病的中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柴胡、陈皮、黄岑、郁金、连翘、茯苓、枳壳、大腹皮、青皮、茵陈、泽泻、枳实、垂盆草、瞿麦、香附、白芍、萹蓄、生甘草、车前草、丹参分别粉碎混合,得混合粉,然后装袋,放入容器中;(2)分两次提取,第一次加入混合粉重量10~20倍量水煎煮1~2h, 其中煎煮前浸泡0.3~1h;第二次加入药材重量5~12倍量水煎煮0.5h~2h;再经过过滤及浓缩至原溶液的2.3~2.7倍;(3)经步骤(2)后待浓缩液冷却至40~50
°
c,再向浓缩液中缓慢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到40%,充分搅匀;1h后,再搅匀,然后静置20~40 h后过滤 ;再减压回收乙醇;(4)经步骤(3)后,向容器中加水至配制量的80%~90%,在2~10
°
c的温度下冷藏15~30h,然后过滤;(5)经步骤(4)后,向容器中加入甜味剂蜂蜜,混合均匀, 再经过定容和灭菌制成成品。
7.本发明所用中药中:柴胡是常用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8.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9.黄岑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10.郁金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11.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12.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3.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常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14.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15.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16.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17.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18.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19.垂盆草甘、淡、凉;酸。 归肝、胆、小肠经。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
20.瞿麦归心、小肠经。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经闭瘀阴。
21.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22.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23.萹蓄全草可入药,有清热、消炎、驱虫等多种功效。
24.生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25.车前草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
痹、咳嗽、皮肤溃疡等。
26.丹参别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
27.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增加了大腹皮、瞿麦、香附、萹蓄,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清利湿热、行气宽中、行水消肿、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的功效,对酒精型肝病有显著的效果,毒副作用小,配伍合理、组方独特,服用方便,疗程短,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28.一种治疗酒精型肝病的中药合剂,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6、陈皮8、黄岑7、郁金6、连翘10、茯苓12、枳壳6、大腹皮6、青皮6、茵陈15、泽泻12、枳实6、垂盆草30、瞿麦10、香附6、白芍12、萹蓄10、生甘草8、车前草10、丹参15。
29.一种治疗酒精型肝病的中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柴胡、陈皮、黄岑、郁金、连翘、茯苓、枳壳、大腹皮、青皮、茵陈、泽泻、枳实、垂盆草、瞿麦、香附、白芍、萹蓄、生甘草、车前草、丹参分别粉碎混合,得混合粉,然后装袋,放入容器中;(2)分两次提取,第一次加入混合粉重量10~20倍量水煎煮1~2h, 其中煎煮前浸泡0.3~1h;第二次加入药材重量5~12倍量水煎煮0.5h~2h;再经过过滤及浓缩至原溶液的2.3~2.7倍;(3)经步骤(2)后待浓缩液冷却至40~50
°
c,再向浓缩液中缓慢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到40%,充分搅匀;1h后,再搅匀,然后静置20~40 h后过滤 ;再减压回收乙醇;(4)经步骤(3)后,向容器中加水至配制量的80%~90%,在2~10
°
c的温度下冷藏15~30h,然后过滤;(5)经步骤(4)后,向容器中加入甜味剂蜂蜜,混合均匀, 再经过定容和灭菌制成成品。
30.典型病例一:徐某,男,65岁,有30年的饮酒史,自述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腹胀、食欲缺乏、精神萎靡。医院就诊,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诊断为酒精型肝硬化,服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的中药合剂,一次一瓶,一天3次,服药两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没有复发。
31.典型案例二:张某,男,45岁,患者有10年饮酒史。症见:食欲减退、恶心、口苦、经常腹泻,乏力,精神萎靡,医院就诊,血清alt、ast升高和血清tbil明显增高,可伴有发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诊断为轻症酒精性肝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的中药合剂,一次一瓶,一天3次,服药 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基本痊愈。
32.典型病例三:杨某,男,30岁,有8年饮酒史,经常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到医院检查,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轻微异常,诊断为酒精性肝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的中药合剂,一次一瓶,一天3次,服药 1个疗程后,食欲有所增加,精神良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不再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