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48192发布日期:2021-10-09 01:0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防治脂代谢紊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脂质代谢紊乱成为全球普遍流行的健康问题。脂肪代谢紊乱主要表现在肥胖病人身上,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10月报道,2016年全球有超过19亿成年人处于超重水平,其中至少6.5亿是肥胖。初步预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42%左右的肥胖人口,由此将造成医疗成本增加高达5500亿美元。而据2010年发表的国内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长幅度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7岁以下儿童中有近五分之一超重,7%是肥胖儿童,比例远超欧洲国家。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一倍。
3.脂质的代谢包括脂类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由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通过脂蛋白转运),经肝脏转化,储存于脂肪组织,需要时被组织利用。脂肪代谢紊乱诱发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高脂血症通常是指患者血液中血脂异常,即血液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超过正常水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下的一种病症。由于血脂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故高脂血症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体内脂质代谢异常的表现。糖尿病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因此糖尿病又称为“糖脂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功能损伤及胰岛素抵抗相关,表现为慢性高血糖,而糖代谢的紊乱又常合并脂质代谢的紊乱。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其主要表现为高甘油三脂血症、低水平的hdl

c、以及ldl

c浓度增加。近年来,肾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愈来愈引人注目,在慢性进行性肾损伤时常伴随脂代谢异常,而高脂血症又可促进并加重肾脏的损害,除了介导肾小球损伤外,在小管间质损伤中也起作用。因此维持脂质代谢平衡是预防多种慢性和代谢性疾病的关键防治策略。
4.植物应用于代谢性疾病防治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人类抵抗疾病史上植物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量研究表明植物之所以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与植物中内含的活性功能成分有直接关系。植物多酚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大类植物活性物质,多种植物多酚在预防和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发挥重要作用,作用机制与其调节胆固醇吸收和抗炎作用等密切相关。另外,众多学者针对大量植物天然产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物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脂肪细胞或脂肪组织为研究对象,从调控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糖脂代谢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这些研究说明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参与调控机体的胆固醇吸收、甘油三酯合成和分泌以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生理进程,在维持或改善机体脂质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开发天然、无毒副作用的降脂减肥、防治脂代谢紊乱的产品奠定了基础。
5.目前现有的防治脂代谢紊乱的药物大多在调节脂质合成与分解和抑制脂肪酸合成效率低,进而不利于调控机体的胆固醇吸收、甘油三酯合成和分泌以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生理进程,不利于提高防治脂代谢紊乱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防治脂代谢紊乱效率低和调控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龙牙楤木5

15份、大叶秦艽5

15份、黄茶君山银针5

15份、菊苣4

10份、牛蒡子4

10份、杭州美芹4

10份、石榴花3

8份、马齿苋3

8份、欧亚旋覆花3

8份、多穗柯3

8份、毛竹叶3

8份、昆布3

8份、浒苔3

8份、黄皮3

8份,复合维生素b组3

5mg、叶酸200

300μg、绿茶5

10份、决明子6

9份、番泻叶10

15份、绞股蓝8

12份、羧甲淀粉钠7

15ml。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
9.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浸膏a制备
11.按配方分别称取上述龙牙楤木、大叶秦艽、马齿苋、欧亚旋覆花、多穗柯、毛竹叶、绿茶、决明子、番泻叶、绞股蓝、羧甲淀粉钠样品于阴凉处干燥后,粉碎,过40目筛,药材粉末以80%乙醇(药材/80%乙醇=1/5,w/w)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至无醇味,干燥,得浸膏a;
12.s2、干粉b制备
13.按配方分别称取黄茶君山银针、菊苣、牛蒡子、石榴花、杭州美芹、昆布、浒苔、黄皮、复合维生素b组和叶酸,然后按样品与水比1:10,煮沸30min,稍冷却后进行离心过滤,再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200ml。

20℃预冷12h后真空冷冻干燥24h,得到干粉b;
14.s3、混合
15.混合浸膏a和干粉b,将混合的固化物与蒸馏水按照1:4比例混合,65℃加热搅拌至均匀,之后进行高压灭菌,常温冷却得组合物,最后进行无菌包装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加热回流次数为3次,每次时间为1小时。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得到的干粉需密封包装,保存温度为-20℃。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3中高压灭菌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0min,压力为0.2

0.3mpa。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离心过滤采用两层工业用滤布进行过滤。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该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龙牙楤木、大叶秦艽、马齿苋、欧亚旋覆花、多穗柯、毛竹叶、绿茶、决明子、番泻叶、绞股蓝、羧甲淀粉钠,将这些组合物组合在一起,制作处浸膏a,能够起到降血脂和血糖作用,同时能够江青肝脏脂肪蓄积,调节脂肪、血脂和尿酸代谢,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明显降
低血糖、肝糖原和逆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等血脂代谢指标,能够有效的减轻体重,纠正血脂紊乱,改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减轻肥胖的慢性炎症状态,降低肥胖危险因素,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促进机体的能量代谢,抑制成脂基因的转录活性,抑制脂肪细胞的生成和分化,促进脂肪细胞凋亡,显著降低血清tg、tc、ldl

c,并且能显著降低肝粗脂肪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有效改善肝功能,对高血脂-脂肪肝-肝损伤疾病有降脂利肝功效。
22.2、通过采用茶君山银针、菊苣、牛蒡子、石榴花、杭州美芹、昆布、浒苔、黄皮、复合维生素b组和叶酸,将这些组合物组合在一起,制作出干粉b,能很好地调节细胞脂质代谢,减少细胞的脂肪堆积,同时修复由于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损伤,可显著抑制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以及脂肪的合成,具有减肥降脂功效和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改善血脂代谢,消炎降脂。
23.3、该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浸膏a和干粉b制作组合物,能够协同互共,调节脂质合成与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调控机体的胆固醇吸收、甘油三酯合成和分泌以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生理进程,最终消减脂肪在身体各部位的异常沉积,从而实现预防和治疗脂肪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病症或并发症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龙牙楤木5份、大叶秦艽5份、黄茶君山银针5份、菊苣4份、牛蒡子4份、杭州美芹4份、石榴花3份、马齿苋3份、欧亚旋覆花3份、多穗柯3份、毛竹叶3份、昆布3份、浒苔3份、黄皮3份,复合维生素b组3mg、叶酸200μg、绿茶5份、决明子6份、番泻叶10份、绞股蓝8份、羧甲淀粉钠7ml。
27.实施例2
28.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龙牙楤木10份、大叶秦艽10份、黄茶君山银针10份、菊苣7份、牛蒡子7、杭州美芹7份、石榴花6份、马齿苋6份、欧亚旋覆花6份、多穗柯6份、毛竹叶6份、昆布36份、浒苔6份、黄皮6份,复合维生素b组4mg、叶酸250μg、绿茶8份、决明子7份、番泻叶12份、绞股蓝10份、羧甲淀粉钠12ml。
29.实施例3
30.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龙牙楤木15份、大叶秦艽15份、黄茶君山银针15份、菊苣10份、牛蒡子10份、杭州美芹10份、石榴花38份、马齿苋8份、欧亚旋覆花8份、多穗柯8份、毛竹叶8份、昆布8份、浒苔8份、黄皮8份,复合维生素b组5mg、叶酸300μg、绿茶10份、决明子9份、
番泻叶15份、绞股蓝12份、羧甲淀粉钠15ml。
31.将实施例制备的组合物和对比例1(选用常规防治脂代谢紊乱提取物)进行试用检测效果。
32.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g)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组合物组、对比例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三组均给予造模饲料(基础饲料39%、猪油23%、蔗糖21%、蛋黄粉9%、食盐8%);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均为25g/只/天,食后补普通饲料。各组饮水不限。
33.组合物组给予本发明提取的组合物15g/kg
·
d,对比例组给予常规防治脂代谢紊乱提取物15g/kg
·
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各组均灌胃给药。
34.检测指标:
35.实验第14天,腹主动脉取血,2000g离心,15分钟,分离血清,测定血清tg、tc、ldl

c、hdl

c含量,并称量大鼠的体重。
36.结果:实验结果如下。
37.表1:各组大鼠血清tg和tc水平
[0038][0039][0040]
表2:各组大鼠血清ldl

c和hdl

c水平
[0041][0042]
表3:各组大鼠体重
[0043]
组别n体重平均值(g)正常组10487模型组10570组合物组10533
对比例组10562
[0044]
由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

c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有hdl

c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组实例1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tg、tc和ldl

c水平,提高h

dlc水平,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
[0045]
由表3的数据可知,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组实例1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的体重,而对比例对大鼠的体重减轻作用并不明显。综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恢复正常水平,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的体重,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较好的防治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0046]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