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760985发布日期:2021-12-03 23:4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是一种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设备,近年来全球空气质量下降,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尤其是自身免疫力差的儿童,对空气的敏感度较高,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通过传统药物治疗或者打针注射,儿童吃药麻烦,打针怕痛,且经肌肉或者血液吸收药物比较慢,儿童受煎熬比较长,而且儿童天性好动,打针吃药不容易配合,尤其是受过吃药的苦和打针的疼痛之后,更加不容易进行配合,因此,我们对于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的需求逐渐增加。
3.当前的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大多就是简单的雾化器本体和呼吸面罩的组合结构,使用时将面罩罩在儿童面部,将药物雾化后输向面罩,实现基本的雾化治疗功能,但是当前的雾化器外部结构过于单一,在实际使用时儿童不容易配合,面罩不便佩戴,适用范围较小,不能根据儿童大小选择不同的面罩使用,且药雾输出速率不能智能调节,智能化程度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及使用方法,具备使用便捷,功能多样,智能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能够使得儿童更加平稳的进行呼吸治疗的优点。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包括密封外壳、趴坐平台、上固定板和玩具箱;
8.所述趴坐平台通过底部焊接的支撑腿置于地表,所述密封外壳焊接在趴坐平台的顶部,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密封外壳焊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玩具箱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的顶部一侧,且所述玩具箱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上固定板的开口;
9.所述密封外壳的一侧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上侧智能相机,所述密封外壳的一侧外壁对称的安装有两个边侧智能相机,所述玩具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姿态检测传感器;
10.所述密封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雾化器本体,所述密封外壳内通过分隔板被分隔为两个腔体,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辐照灭菌灯,所述分隔板内穿设有伸缩式面罩组件,所述雾化器本体通过连通管与所述伸缩式面罩组件相连接;
11.所述雾化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以度的倾斜角度穿出所述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内置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具有无线传输信息处理器,所述智能控制器与所述上侧智能相机、所述边侧智能相机、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所述雾化器本体以
及所述辐照灭菌灯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玩具箱底部的开口处两侧对称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翻转玩具安装板,所述翻转玩具安装板的两面均设置有用于玩具安装的安装座。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微型电机对翻转玩具安装板进行调节,使得翻转玩具安装板能够转动,进而对位于翻转玩具安装板两侧的玩具进行更换调节,进而对儿童保持高效持久的吸引力。
14.优选的,所述密封外壳位于所述伸缩式面罩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取纳口,所述取纳口处通过电子卡扣扣合有电子密封门,所述电子密封门上焊接有具有防滑纹的把手。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不使用时保持较佳的密封性,使用时只需通过智能控制器将电子卡扣缩回,然后手动握持把手便可进行装卸,操作简单便捷。
16.优选的,所述注料管的顶部设置注料盒,所述注料盒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方便对药物进行加入。
18.优选的,所述伸缩式面罩组件包括空心板、固定管道、伸缩管道和呼吸面罩,所述空心板焊接在所述密封外壳的内侧壁上且与所述连通管连接,所述固定管道固定设置在所述空心板的一侧,所述呼吸面罩通过所述伸缩管道与所述固定管道连通,所述呼吸面罩和所述伸缩管道之间通过密封框架和密封环的扣合连接,所述呼吸面罩上粘接有弹性带,各个所述连通管之间的尺寸各不相同,各个所述呼吸面罩的尺寸各不相同。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各个尺寸不同的所述呼吸面罩用于不同大小的儿童使用,且为可拆卸结构,只需稍加用力便可将所述呼吸面罩从所述伸缩管道上卸下,在实际使用时,所述伸缩管道的设置使得所述呼吸面罩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长度和位置。
20.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一、采集身体数据,通过所述上侧智能相机和所述边侧智能相机对站立在趴坐平台一侧的儿童身体数据进行采集;
22.二、选择呼吸面罩,根据采集的儿童身体数据,以及输入的儿童身体状况,所述智能控制器自动为儿童选择合适的所述呼吸面罩,并控制相应位置处的所述电子密封门上的电子卡扣缩回,使得所述电子密封门能够被取下,家长或者护士进行操作便可;
23.三、佩戴呼吸面罩,所述电子密封门被取下后,所述呼吸面罩便可被拿出,然后家长或者护士将所述呼吸面罩通过所述弹性带佩戴在儿童面部;
24.四、转移儿童注意力,在佩戴所述呼吸面罩的同时由于天性使然,加之身体状况不佳,儿童较为好动,此时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能够监测到儿童姿态较为活跃,信息传递至所述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随之控制所述翻转玩具安装板翻动,使得位于所述翻转玩具安装板上的玩具晃动,起到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效果,如果下层玩具不具有吸引力,或者在儿童玩了一段时间后玩具不感兴趣之后,控制所述翻转玩具安装板度,使得所述翻转玩具安装板另一面的玩具位于外部,持久的对儿童进行吸引,减少儿童佩戴所述呼吸面罩时的不适感,进而使得雾化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
25.五、置入药物,将所述注料盒顶部的所述密封盖取下,然后将需要进行雾化的药物加入至所述注料盒内,使得药物经过所述注料管进入所述雾化器本体内,再将所述密封盖盖上,然后所述智能控制器控制所述雾化器本体启动,将药物雾化后输向所述伸缩式面罩
组件上,使得药雾进入所述呼吸面罩被儿童吸入;
26.六、监控身体状态,在儿童进行呼吸治疗的同时,通过所述上侧智能相机、所述边侧智能相机和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根据儿童身体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儿童能够更稳定的进行呼吸治疗;
27.七、面罩复位并消毒,在呼吸治疗完成后,将所述呼吸面罩取下,然后将所述呼吸面罩从所述伸缩管道上卸下,使用者将使用过的所述呼吸面罩带走,工人重新安装相应大小的面罩,然后利用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辐照灭菌灯进行灭菌消毒。
28.(三)有益效果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通过智能控制器、上侧智能相机、边侧智能相机和姿态检测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在各个阶段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既能够在佩戴呼吸面罩时控制玩具的更换调节,保持对儿童的吸引力降低儿童不适感,也能够在进行呼吸治疗过程中监测儿童身体状况,儿童身体状况发生异常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无需过多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更高。
31.本发明通过翻转结构的玩具箱设置,能够容纳更多类型的玩具,从而更好的保持对不同儿童的吸引力。
32.本发明的各个连通管之间的尺寸各不相同,各个呼吸面罩的尺寸各不相同,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根据儿童大小调节药雾输出速率,选择不同大小的呼吸面罩,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隐藏密封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中玩具箱的半剖视图;
38.图6为本发明中伸缩式面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发明的半剖视图;
40.图8为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41.图中:
42.1、密封外壳;1

1、上侧智能相机;1

2、边侧智能相机;1

3、电子密封门;1

4、把手;
43.2、趴坐平台;2

1、支撑腿;
44.3、上固定板;
45.4、玩具箱;4

1、姿态检测传感器;4

2、翻转玩具安装板;4

3、安装座;
46.5、注料管道;
47.6、分隔板;
48.7、伸缩式面罩组件;7

1、空心板;7

2、固定管道;7

3、伸缩管道;7

4、呼吸面罩;7

5、连通管;7

6、弹性带;
49.8、雾化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1.实施例一
52.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包括密封外壳1、趴坐平台2、上固定板3和玩具箱4。
53.趴坐平台2通过底部焊接的支撑腿2

1置于地表,密封外壳1焊接在趴坐平台2的顶部,上固定板3与密封外壳1焊接形成一体化结构,玩具箱4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3的顶部一侧,且玩具箱4的底部开设有贯穿上固定板3的开口,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玩具箱4底部的开口处两侧对称安装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翻转玩具安装板4

2,翻转玩具安装板4

2的两面均设置有用于玩具安装的安装座4

3。
54.在本发明中,实际使用时儿童趴在趴坐平台2的一侧进行使用,顶部的翻转玩具安装板4

2两面通过安装座4

3安装形式各异的玩具,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还能够通过微型电机带动翻转玩具安装板4

2转动,当一批玩具对儿童不具有吸引力时可进行更换。
55.密封外壳1的一侧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上侧智能相机1

1,密封外壳1的一侧外壁对称的安装有两个边侧智能相机1

2,玩具箱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姿态检测传感器4

1,三个智能传感器的设置用于对儿童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能够在各个阶段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既能够在佩戴呼吸面罩7

4时控制玩具的更换调节,保持对儿童的吸引力降低儿童不适感,也能够在进行呼吸治疗过程中监测儿童身体状况,儿童身体状况发生异常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无需过多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更高。
56.密封外壳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雾化器本体8,密封外壳1内通过分隔板6被分隔为两个腔体,分隔板6的顶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辐照灭菌灯,分隔板6内穿设有伸缩式面罩组件7,雾化器本体8通过连通管7

5与伸缩式面罩组件7相连接,雾化器本体8的顶部设置有注料管道5,注料管道5以30度的倾斜角度穿出密封外壳1,注料管道5的顶部设置注料盒,注料盒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
57.在本发明实际使用时,药物通过注料盒加入,经过注料管道5后进入雾化器本体8内,然后经过雾化器本体8的雾化效果后将药雾输向伸缩式面罩组件7内,从而被儿童吸入治疗。
58.密封外壳1内置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具有无线传输信息处理器,智能控制器与上侧智能相机1

1、边侧智能相机1

2、姿态检测传感器4

1、雾化器本体8以及辐照灭菌灯电性连接,通过智能控制器对各个用电器以及外部信息进行接收,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上侧智能相机1

1、边侧智能相机1

2和姿态检测传感器4

1对儿童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通过相关数据信息智能控制器控制各个用电器的工作,实现智能化控制。
59.密封外壳1位于伸缩式面罩组件7的一侧开设有取纳口,取纳口处通过电子卡扣扣合有电子密封门1

3,电子密封门1

3上焊接有具有防滑纹的把手1

4,在需要取出呼吸面罩7

4时,只需控制电子卡扣缩回,使得电子密封门1

3能够被取出,使用者手握把手1

4便可进行装卸。
60.实施例二
6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伸缩式面罩组件7进行具化,伸缩式面罩组件7包括空心板7

1、固定管道7

2、伸缩管道7

3和呼吸面罩7

4,空心板7

1焊接在密封外壳1的内侧壁上且与连通管7

5连接,固定管道7

2固定设置在空心板7

1的一侧,呼吸面罩7

4通过伸缩管道7

3与固定管道7

2连通,呼吸面罩7

4和伸缩管道7

3之间通过密封框架和密封环的扣合连接,呼吸面罩7

4上粘接有弹性带7

6,各个连通管7

5之间的尺寸各不相同,各个呼吸面罩7

4的尺寸各不相同,在本发明使用时,通过连通管7

5将药雾导入,然后通过伸缩管道7

3输至呼吸面罩7

4,实现基本的药雾治疗功能,而各个连通管7

5和各个呼吸面罩7

4的尺寸各不相同,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根据儿童大小调节药雾输出速率,选择不同大小的呼吸面罩7

4,适用范围更广。
62.一种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3.一、采集身体数据,通过上侧智能相机1

1和边侧智能相机1

2对站立在趴坐平台2一侧的儿童身体数据进行采集;
64.二、选择呼吸面罩7

4,根据采集的儿童身体数据,以及输入的儿童身体状况,智能控制器自动为儿童选择合适的呼吸面罩7

4,并控制相应位置处的电子密封门1

3上的电子卡扣缩回,使得电子密封门1

3能够被取下,家长或者护士进行操作便可;
65.三、佩戴呼吸面罩7

4,电子密封门1

3被取下后,呼吸面罩7

4便可被拿出,然后家长或者护士将呼吸面罩7

4通过弹性带7

6佩戴在儿童面部;
66.四、转移儿童注意力,在佩戴呼吸面罩7

4的同时由于天性使然,加之身体状况不佳,儿童较为好动,此时姿态检测传感器4

1能够监测到儿童姿态较为活跃,信息传递至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随之控制翻转玩具安装板4

2翻动,使得位于翻转玩具安装板4

2上的玩具晃动,起到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效果,如果下层玩具不具有吸引力,或者在儿童玩了一段时间后玩具不感兴趣之后,控制翻转玩具安装板4

2180度,使得翻转玩具安装板4

2另一面的玩具位于外部,持久的对儿童进行吸引,减少儿童佩戴呼吸面罩7

4时的不适感,进而使得雾化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
67.五、置入药物,将注料盒顶部的密封盖取下,然后将需要进行雾化的药物加入至注料盒内,使得药物经过注料管道5进入雾化器本体8内,再将密封盖盖上,然后智能控制器控制雾化器本体8启动,将药物雾化后输向伸缩式面罩组件7上,使得药雾进入呼吸面罩7

4被儿童吸入;
68.六、监控身体状态,在儿童进行呼吸治疗的同时,通过上侧智能相机1

1、边侧智能相机1

2和姿态检测传感器4

1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根据儿童身体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儿童能够更稳定的进行呼吸治疗;
69.七、面罩复位并消毒,在呼吸治疗完成后,将呼吸面罩7

4取下,然后将呼吸面罩7

4从伸缩管道7

3上卸下,使用者将使用过的呼吸面罩7

4带走,工人重新安装相应大小的面罩,然后利用分隔板6上的辐照灭菌灯进行灭菌消毒。
7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