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剥离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9577发布日期:2022-01-22 12:2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下剥离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剥离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下各种疾病的治疗随之广泛开展,许多原本需要外科手术才能进行治疗的疾病,已经逐步在想内镜下的精准化、微创化治疗方法发展。内镜下治疗技术在保留组织解剖结构完整和保证器官功能的基础上,最大可能性地切除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愈患者的目的。
3.然而在进行内镜下手术时,通常会在内镜前端装配一个圆柱型的辅助装置,即透明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透明帽不能不能将已经部分剥离的病变组织有效抬起,以致手术视野不清,手术困难增加,风险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镜下剥离用辅助装置。
5.一种内镜下剥离用辅助装置,包括能够套接于内镜前端的支撑管,以及设置于支撑管一端并与支撑管连通的导入管;所述支撑管外壁套设有气囊,该气囊远离导入管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向气囊内充气或排气的充气管;所述支撑管内壁设有环形内囊,该环形内囊一侧还连接有用于向环形内囊内充气或排气的内囊充气管。
6.采用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在进行手术时,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分离,具体是在将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切开一侧后,采用通过内镜将导入管伸入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然后继续向内伸入,使得支撑管处于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后,通过内囊充气管将环形内囊内的气体排出,使得内镜能够从支撑管内退出;而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内充气,使气囊鼓起,这时气囊能够将病变组织抬起,使得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连接处完全暴露出来,医务人员能够轻松将病变组织切割下来,同时也不会损伤周边的正常组织,大大地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安全性。
7.为了能够很好的支撑充气管,以及便于将本发明的装置从人体内取出;所述充气管内还设有导丝,该导丝前端与支撑管侧壁相连,尾端位于充气管尾端或伸出充气管尾端。采用导丝的设计,能够提高充气管的硬度,在进行牵引的时候,能够顺利的将支撑管从人体内取出。
8.为了能够更牢固的将导丝固定在支撑管上,所述导丝前端呈圆环形,且所述支撑管外侧壁设有用于容纳导丝前端的环形凹槽。采用环形设置,能够将导丝前端套在支撑管外壁上,使得导丝牢牢固定在支撑管外壁上,方便将支撑管从人体内牵引出去。
9.为了能够有效的限制环形内囊不会发生较大位移,所述支撑管内侧壁设有用于容纳环形内囊外侧壁的环形槽。采用环形槽的设置,能够将环形内囊安装在其内部,这样环形内囊就不会轻易的相对支撑管内壁发生位移,从而影响支撑管安装在内镜外壁上的稳定性。
10.为了更加方便对接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气管前端与气囊连通,尾端设有充放气管口。
11.为了更加方便对接充放气装置,所述内囊充气管前端与环形内囊连通,尾端由内到外穿过支撑管侧壁,且位于支撑管外壁的内囊充气管侧壁与充气管侧壁贴合;所述内囊充气管的尾端设有充放气接口。将充气管与内囊充气管进行贴合设计,能够使二者成为一体结构,便于进入人体和退出人体,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12.进一步地,所述充放气接口和充放气管口处分别设有一个阀门。采用阀门的设置能够轻松实现开关,从而避免气囊或环形内囊漏气或者意外充气的情况发生。
13.进一步地,所述导入管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支撑管相连;所述支撑管为中空的圆柱型结构;所述支撑管通过过渡管与导入管相连,该过渡管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支撑管相连,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导入管相连。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好的将辅助装置套于内镜前端,并且确保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脱离现象,或者内镜伸出辅助装置的情况。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入管、过渡管和支撑管均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导入管、过渡管和支撑管为一体结构。采用上述设置能够确保辅助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能够方便内镜观察人体内情况,避免辅助装置挡住内镜视线。
15.进一步地,所述内囊充气管内还设有第二导丝;该第二导丝前端与支撑管侧壁相连,尾端位于内囊充气管尾端或伸出内囊充气管尾端;
16.或,该第二导丝前端位于环形内囊内,尾端位于内囊充气管尾端或伸出内囊充气管尾端。采用上述设置能够增强内囊充气管的强度,在进行牵引的时候,能够顺利的将支撑管从人体内取出。同时设置两根导丝能够使支撑管的牵引力保持稳定,能够更好的取出支撑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能够在手术时,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分离,具体是通过气囊充气将病变组织抬起,使得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连接处完全暴露出来,便于医务人员能够轻松的将病变组织剥离下来,同时不会损伤周边的正常组织,大大地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安全性。
19.2.本发明的弧形内囊能够将支撑管固定到内镜外壁上,当向弧形内囊内充气后通过挤压力能够夹紧内镜,从而将本发明固定到内镜外,随着内镜进入人体内;当将弧形内囊内的气放出后,没有挤压力的存在,本发明能够轻松的与内镜分离,操作简单方便。
20.3.本发明采用导丝的设计,能够加强充气管或者内囊充气管的强度,同时,在脱离内镜的情况下牵引支撑管时,能够更加方便的通过拉动充气管或内囊充气管将整个装置牵引出人体。
21.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发明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22.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25.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2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图5中a处放大图;
29.图7是图5中b处放大图;
30.图8是图5中c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管,2-导入管,3-气囊,4-充气管,5-环形内囊,6-内囊充气管,7-导丝,8-环形凹槽,9-环形槽,10-充放气管口,11-充放气接口,12-阀门,13-第二导丝,14-过渡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4.在本发明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此外,在本发明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
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8.实施例1
39.如图1-3所示,一种内镜下剥离用辅助装置,主要是用于将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分离或者说抬起病变组织,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连接处能够完全清楚的暴露出来,便于医务人员将病变组织剥离下来;该辅助装置包括能够套接于内镜前端的支撑管1,以及设置于支撑管一端并与支撑管连通的导入管2;所述支撑管外壁套设有气囊3,该气囊远离导入管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向气囊内充气或排气的充气管4;所述支撑管内壁设有环形内囊5,该环形内囊一侧还连接有用于向环形内囊内充气或排气的内囊充气管6。
40.其中,本发明的装置能够直接套在现有的内镜前端,无需对内镜进行改进;套上后通过内囊充气管向环形内囊充气,是环形内囊鼓起,从而对内镜进行挤压固定,使得支撑管能够相对内镜保持稳定;随后通过内镜将本发明的装置送入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将导入管插入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间隙(事先被切割开的一条缝),使支撑管位于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随后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内充气使气囊鼓起,随之就将病变组织抬起,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还未切开的部分再气囊的支撑力下,会被完全撑开,十分方便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而且能够确保不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当需要使支撑管脱离内镜,只需要将环形内囊内的气放掉,环形内囊收缩不在挤压内镜,从而能够轻松将内镜从支撑管内取出,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需要将本发明的装置从人体内取出,可以考虑套在内镜前端,随着内镜一起取出,或者可以考虑通过牵引充气管或者内囊充气管将整个装置取出。
41.本实施例之所以会选择设置环形内囊,其目的在于确保内镜受压均匀,不会出现倾斜,同时采用一个环形内囊,充气后固定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采用气囊对病变组织进行抬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2.在需要通过充气管进行牵引,将整个装置从人体内取出时,为了增强整个充气管的强度,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牵引,所述充气管内还设有导丝7,该导丝前端与支撑管侧壁相连,尾端位于充气管尾端或伸出充气管尾端。采用导丝的设计,能够提高充气管的硬度,在进行牵引的时候,能够顺利的将支撑管从人体内取出。值得说明的时,导丝伸出充气管的话,则需要在充气管端部设置一个密封塞,而在密封塞上开一个供导丝穿过的通孔即可,且该密封塞可采用橡胶制作,具体一定柔韧性,能够使得密封效果更好,避免气体外泄。
43.为了能够更加稳定的进行牵引,所述导丝前端呈圆环形,且所述支撑管外侧壁设有用于容纳导丝前端的环形凹槽8。采用环形设置能够将导丝的一端套在支撑管外壁,固定的更加牢固,更加方便通过导丝将整个装置拉出人体。
44.为了使环形内囊充气后更加稳定,所述支撑管内侧壁设有用于容纳环形内囊外侧壁的环形槽9。采用环形槽的设计,能够卡住环形内囊,避免环形内囊在挤压过程中发生位移或者变形,影响内镜与支撑管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45.为了方便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控制,所述充气管前端与气囊连通,尾端设有充放气管口10。所述内囊充气管前端与环形内囊连通,尾端由内到外穿过支撑管侧壁,且位于支撑管外壁的内囊充气管侧壁与充气管侧壁贴合;所述内囊充气管的尾端设有充放气接口11。
所述充放气接口和充放气管口处分别设有一个阀门12。采用上述设计,将充气管与内囊充气管进行贴合设计,能够使二者成为一体结构,便于进入人体和退出人体,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采用阀门的设置能够轻松实现开关,从而避免气囊或环形内囊漏气或者意外充气的情况发生。
46.值得说明的是,内囊充气管和充气管也可以不贴合在一起,而且分离的(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可。另外,为了能够让导丝可以从充气管端部伸出,故而充放气管口设置在充气管侧壁上,这样在导丝与阀门能够完美错开,不会相互影响功能。
47.进一步地,所述导入管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支撑管相连;所述支撑管为中空的圆柱型结构;所述支撑管通过过渡管14与导入管相连,该过渡管为中空的圆台型结构,且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支撑管相连,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导入管相连。采用上述设计,由于导入管前端口径较小能够更方便的插入到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间隙里,然后通过插入深度的增加,过渡管和导入逐渐进入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将病变组织进行抬起一部分,随后通过气囊充气进行完全抬起,循序渐进,操作方便安全。
48.具体的,所述导入管、过渡管和支撑管均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导入管、过渡管和支撑管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设计能够确保辅助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采用透明设计能够方便内镜观察人体内情况,避免辅助装置挡住内镜视线。
49.实施例2
50.如图4所示,本实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支撑管内设置了两个环形内囊,通过一个内囊充气管对两个环形内囊进行充气;采用两个环形内囊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确保内镜在支撑管内不会发生倾斜或者不稳定的问题,使得本发明的装置能够牢牢的固定到内镜前端。
51.实施例3
52.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内囊充气管内还设有第二导丝13;该第二导丝前端与支撑管侧壁相连,尾端位于内囊充气管尾端或伸出内囊充气管尾端;
53.或,该第二导丝前端位于环形内囊内,尾端位于内囊充气管尾端或伸出内囊充气管尾端。
54.本实施例采用在内囊充气管内设置第二导丝,能够加强内囊充气管的强度,同时将内囊充气管设置在支撑管的另一侧,这样可以实现支撑管两侧同时拉动,能够使支撑管更加稳定的从人体内被拉出。
55.值得说明的是,在内囊充气管尾端还设有橡胶密封塞,用于密封内囊充气管的端部,同时便于第二导丝从橡胶密封塞中伸出,而不会出现漏气。
56.另外,及时在内囊充气管内设置第二导丝,也可以将内囊充气管与充气管的外壁进行贴合,使二者构成一体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7.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58.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