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方法及其存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8708195发布日期:2022-01-29 13:4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方法及其存储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方法及其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2.依从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为病人的“合作”。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用药依从性差,主要表现为:随意调节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不按照规定的用药时间间隔给药、不坚持用药疗程随意停药等。例如,给药间隔时间须恰当,才能维持适宜水平的血药浓度,保持疗效。有的患者怕麻烦,把口服药每隔6小时1次改为每隔12小时1次,并将两次用量合并1次用(如头孢拉啶等),致使血药浓度波动很大,过高时超过安全范围,引起中毒;过低时达不到杀菌作用,产生耐药性,感染不能及时控制。
3.为提高用药依从性,现有一种基于处方信息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够记录用户信息及对应的处方信息,通过解析处方信息获取用户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并根据服药时间提醒用户用药。该系统能够按照处方信息及时提醒用户用药,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用药依从性。但是,若用户没有收到提醒或是忽略了提醒,该系统却没有对应的处理方式,仅仅是定点提醒不一定能确保用户实际中按要求完成了用药,并且若是用药出现中断,该系统依旧会按照原处方进行下一时间的提醒,而不会对中断情况作出处理,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病情而言,若是用药中断,其用药方案也必须随之调整,若未作出合理调整,轻则延缓痊愈时间,重则损伤身体,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方法及其存储装置,为患者提供智能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能够根据依从程度智能调整用药方案,具备灵活性,指导更为可靠。
5.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6.方案一:
7.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包括大众端和数据处理平台;所述大众端与数据处理平台建立通信连接;
8.所述数据处理平台与医院的医嘱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数据处理平台用于依据患者信息调用医嘱信息,根据医嘱信息生成智能用药方案并传送至大众端;
9.所述大众端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药指导模块和用药调整模块:
10.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信息;
11.所述用药指导模块用于传达智能用药方案并指导用药;
12.所述用药调整模块用于监测用药状态,若出现用药中断情况,按照方案调整策略
调整智能用药方案。
13.本方案的效果及优点在于:第一,按照医嘱信息生成智能用药方案,大众端进而按照智能用药方案指导患者用药,用药方案谨遵医嘱,能够给患者提供科学的、及时的用药指导,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4.第二,大众端能够在用药中断时按照方案调整策略调整智能用药方案,保证用药方案的有效性。现有技术中的用药指导系统,往往没有针对用药中断的情况设计特殊的应对策略,在患者因种种原因忽视用药提醒后,对于这一次的用药中断情况,系统也就此忽略,按照预设的下一用药时段再通知用药,这样设置,概因为常见的如普通感冒一类的病症,单次的用药中断不会造成过大影响,该系统也就忽略了、也没有想到再去做进一步地用药设计。而事实上,还有一部分病症对于用药的持续性要求很高,如抗病毒治疗、心脏病、严重型的高血压等,若是用药中断,其用药剂量、用药种类可能都会发生变化,以避免病情的剧烈反弹等情况,针对这类病症,现有的用药指导系统无法做出合理指导,停留在单一遵从医嘱的死板型的用药指导层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为患者提供可靠的用药帮助。而本方案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智能调整用药方案,具备较高的灵活性,能够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持续提供可靠的用药指导。
15.进一步,还包括医生端,所述医生端与大众端建立通信连接;医生端用于向大众端提供病情咨询服务。
16.这样设置,患者和医生之间可以实现线上远程交流,系统整体能够提供一对一的用药服务,用药服务更可靠、更全面。
17.进一步,所述方案调整策略为:依据药物类型和患者病情类别进行判定,若判定为普通类,则保留智能用药方案;若判定为警戒类,则修改智能用药方案。
18.这样设置,对病情病症分类处理,对于普通类的病情病症,选择保留原有的智能用药方案,而不会做出无意义的额外确认或修改,能够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对于警戒类的病情病症则修改方案,保证用药方案有效可靠。
19.进一步,所述修改智能用药方案为:与医生端即时通信,依据医生端的反馈信息修改智能用药方案。
20.这样设置,对于智能用药方案的修改有权威依据,病情病症有无数种可能,依据医生的反馈进行修改,而不依靠机器程序判断,对于用药方案调整的正确性更高,更可靠。
21.进一步,所述智能用药方案包括药物名称、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和用药注意事项。
22.这样设置,对于患者的用药行为的指导较为全面,用药服务好。
23.进一步,所述大众端还包括智能提醒模块;所述智能提醒模块依据用药时间即时进行智能提醒;所述用药时间包括药物服用时间和药物服用疗程截止时间;所述智能提醒包括药物服用时间提醒及疗程截止时间提醒。
24.这样设置,定时提醒患者用药,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其中,疗程截止时间提醒能够及时提醒患者疗程结束,现有技术中往往没有专门对疗程截止时间做出提醒,而实际上,有些病情的治疗需要分多个疗程,同时有的疗程与疗程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对每个疗程的结束提醒是有必要的,便于患者确认自己所处的疗程阶段,明确治疗进程。本方案对疗程截止时间做出提醒,能够增加患者对于治疗进程的掌握度,提升系统的整体服
务体验感。
25.进一步,所述大众端还包括评奖模块;所述评奖模块内预设有奖励策略和需求分类策略,评奖模块依据奖励策略和需求分类策略奖励遵守智能用药方案的患者。
26.这样设置,通过对遵循智能用药方案的患者给出奖励,有效提升患者用药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正向鼓舞患者,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且按照不同的需求分类来奖励患者,保证对于不同的患者都有其感兴趣的奖励,能够保证奖励的积极作用是针对性的、有效用的。
27.进一步,所述医生端内设有数据统计模块,所述数据统计模块用于汇总大众端用药数据。
28.这样设置,医院可以通过医生端宏观监测确认患者们的用药情况,在发现异常用药情况时,可以及时应对,降低用药事故发生的概率。
29.方案二:
30.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采用如方案一所述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1:大众端采集患者信息;数据处理平台依据患者信息调用医嘱信息,并生成智能用药方案传送至大众端;
32.步骤2:大众端依据智能用药方案指导患者用药;
33.步骤3:若出现用药中断情况,大众端按照方案调整策略调整智能用药方案,然后按照调整后的智能用药方案指导患者用药。
34.本方案的效果及优点在于:能够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可靠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在出现用药中断情况时能够灵活作出判断,按照策略智能调整用药方案,具备灵活性,用药指导的可靠性高。
35.方案三:
36.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方案二所述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
37.本方案的效果及优点在于:使得方案二中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的可被实体处理器执行,便于在实际场合中应用。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0.实施例一:
41.基本如附图1所示: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包括大众端、医生端和数据处理平台;所述大众端与数据处理平台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医生端与大众端建立通信连接。
42.所述数据处理平台与各个医院的医嘱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数据处理平台用于依据患者信息调用医嘱信息,根据医嘱信息生成智能用药方案并传送至大众端。
43.所述医生端与大众端建立通信连接;医生端用于向大众端提供病情咨询服务。具
体地,患者若对用药指导模块的用药安排有困惑,或是用药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大众端在用药方案下留言,或根据用药方案即时向医生发起会话。医生端接收到留言或会话后,医生用户对留言或会话进行回复,达到咨询沟通目的。
44.所述医生端内设有数据统计模块,所述数据统计模块用于汇总大众端用药数据。具体地,汇总的用药数据的查询权限设置给医生端的医院用户,医院可以通过医生端宏观监测确认患者们的用药情况,在发现异常用药情况时,可以及时应对,降低用药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医生用户不具备汇总数据的查询权限,仅具备其对应患者用药数据的查询权限。
45.所述大众端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药指导模块、智能提醒模块和用药调整模块:
46.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信息;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就医的病历号和患者的身份信息。这些信息便于数据处理平台调用医嘱信息。信息的采集方式包括用户通过拍照的方式上传病历及身份信息,信息采集模块自动提取就医的病历号和身份信息;用户自己进行文本信息输入;用户语音输入信息,信息采集模块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等。
47.所述用药指导模块用于传达智能用药方案并指导用药。所述智能用药方案包括药物名称、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和用药注意事项。所述用药时间包括药物服用时间和药物服用疗程截止时间。指导方式包括语音指导、视频演示、文字指导等。
48.所述智能提醒模块依据用药时间即时进行智能提醒。所述智能提醒包括药物服用时间提醒及疗程截止时间提醒。具体地,在服药时间的前五分钟即开始进行智能提醒,留给患者一定的取药时间,以保证患者能够在服药时间到达时准时服药。智能提醒的方式包括语音提醒、音乐提醒、振动提醒等,患者可以自主选择适合的智能提醒方式,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智能提醒提前的分钟数。在一个用药疗程结束时,在该疗程的最后一次服药完成后出现疗程截止时间提醒,例如:“恭喜您,您的第一阶段疗程结束”的文字或语音提醒等,同时,智能提醒模块根据下一疗程的安排智能设定新的药物服用时间提醒。若该疗程即最后一次疗程,智能提醒模块在本次疗程截止时间提醒后,自动取消其他智能提醒安排,直至有新的用药方案安排。
49.此外,在智能提醒模块发出第一次药物服用时间提醒后,若患者确认收到,在服用时间到达时,用药指导模块开始指导患者用药,指导完成后,用药指导模块发出确认信号确认患者是否完成用药,患者确认完成用药,用药指导模块进行用药完成记录。若患者未确认收到药物服用时间提醒,智能提醒模块则持续性地提醒患者,直至患者确认收到提醒,若患者确认收到的时间超出有效的服药时间段,或者患者确认收到提醒后并未确认完成用药,由智能提醒模块发出用药确认警告,若是患者实际完成用药,但是忘记确认,可以在回应用药确认警告时自行补充用药完成记录,若确定未完成用药,则判定为用药中断情况,由用药调整模块确定本系统的后续操作。这样设置,一方面最大程度上地保证用药提醒的充分性,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误判,多次多方面确认用药完成情况,以保证用药记录准确,同时便于后续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50.所述用药调整模块用于监测用药状态,若出现用药中断情况,按照方案调整策略调整智能用药方案。具体地,用药中断情况由智能提醒模块和用药指导模块联合确认。
51.所述方案调整策略为:依据药物类型和患者病情类别进行判定,若判定为普通类,则保留智能用药方案;若判定为警戒类,则修改智能用药方案。所述修改智能用药方案为:
与医生端即时通信,依据医生端的反馈信息修改智能用药方案。其中,对于普通类和警戒类的划分由医院专家预先设置,若有病情类别不属于警戒类,但是医嘱上明确规定有不允许中断用药的,可划分为特殊警戒类,同警戒类处理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中,普通类包括轻度感冒、扁桃体发炎等轻度病症;警戒类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病毒类疾病、抑郁病、癫痫等。
52.此外,用药调整模块在与医生端通信时选择为患者出具医嘱的对应医生,若医生的反馈信息中对用药方案作出改变,大众端同时连接数据处理平台,通过数据处理平台在医院的医嘱系统中备案修改内容,以保证用药方案调整源头可追溯,系统的指导可靠性更强。
53.本实施例还提供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54.步骤1:大众端采集患者信息;数据处理平台依据患者信息调用医嘱信息,并生成智能用药方案传送至大众端;
55.步骤2:大众端依据智能用药方案指导患者用药;
56.步骤3:若出现用药中断情况,大众端按照方案调整策略调整智能用药方案,然后按照调整后的智能用药方案指导患者用药。
5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所述存储装置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58.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和方法,能够按照医嘱规划智能用药方案,并指导患者完成用药,设置多重提醒,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且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用药中断情况,依据用药中断情况合理做出用药方案调整,具备较高的灵活性,能够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持续提供可靠的用药指导。并且,患者与医生之间能够建立起在线沟通桥梁,实现医患之间的及时沟通,从根本上提高用药服务质量。
59.实施例二:
60.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大众端内增设评奖模块;所述评奖模块内预设有奖励策略和需求分类策略,评奖模块依据奖励策略和需求分类策略奖励遵守智能用药方案的患者。
61.具体地,所述评奖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建立通信连接,患者在用药时拍摄用药过程视频,视频内容需显示出用药类型、用药剂量、服药方式等必备内容,患者在大众端上传视频,大众端的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视频信息并传递给评奖模块。评奖模块按照奖励策略分析视频信息,确定奖励等级。
62.所述奖励策略为:分析提取视频信息中的用药类型、用药剂量、服药方式及用药时间信息,对于用药时间、用药方式、用药剂量、用药类型完全符合智能用药方案规划的,评级为优,奖励10积分;对于大部分符合智能用药方案规划的,其相符程度达到80%以上的,评级为良,奖励6积分。奖励得到的积分可兑换实际的奖励物品,具体的可供兑换的奖励物品种类,由评奖模块按照需求分类策略智能生成。
63.其中,所述需求分类策略为:分析提取视频信息中的环境信息,包括患者的衣着打
扮、患者所处的拍摄空间等,并配合患者医嘱及历史病历内容,自动判定患者的经济情况、生活习性等,例如由病历信息判断患者是否属于低保人员、是否有过敏物质,由环境信息判断患者经济是否困难等,并据此确认患者的需求类型,例如基础生活设施类、食物类、保养类、娱乐类等,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定制化的奖励物品列表。
64.具体地,针对有糖尿病史和芒果过敏史的患者,在奖励物品列表里的食物栏展示即为适合糖尿病者食用的无糖食品,如核桃仁等坚果、木糖醇类酸奶、苏打饼干、水果干等,其中,针对含芒果因素的食品,如芒果干、芒果味木糖醇等均作剔除处理,此外,对每项食品均作出标注,如苏打饼干建议每次摄入不要超过四块、坚果每次摄入不要超过300g等,以提醒兑换该奖励物品的患者时刻注意饮食。而针对有风湿病史、家庭情况不佳的患者,在奖励物品列表里即展示棉被、棉服、毯子、取暖器等有助于风湿病保养的基础生活用品。针对抑郁症患者,在奖励物品列表里即展示旅游图册、治愈类书籍或漫画、盆栽等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热情的用品。
65.本实施例还提供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同实施例一中所述方法相同,故不作赘述。
6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
67.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和方法,设置了评奖模块,能够智能地为每一位患者定制其专属的奖励物品列表,保证给出的奖励物品是适用的、符合患者需要的,并且能够为患者的病情提供一定的帮助,而且符合患者需求的奖品能够更好地保持患者的兑换兴趣,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此外,相比于常规设置中,所有的用户面向的都是未经筛选的奖励列表,在进行奖励兑换时需要用户花费大量时间去挑选适合的物品,并且得到的物品可能并不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会变成闲置品,无法为用户的生活带来实际帮助,而本方案则根据病情、病史及生活经济条件细化患者需求,准确定位患者需求,节约了患者的挑选时间,奖品的激励度更高,实用性也更强。
68.实施例三:
69.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大众端内增设第三方监护模块,所述第三方监护模块用于提供第三方用药监护,具体地,第三方监护模块内预设有由患者提供的监护人信息,所述监护人可为患者的好友、伴侣、子女、父母等,在患者未准时服药时、在确认患者出现用药中断情况时,第三方监护模块会即时向监护人发送未准时服药信息或用药中断消息,进而监护人能及时提醒患者用药,从第三方的角度保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70.此外,第三方监护模块内预设的监护人可以与患者同时使用本系统,以确认患者的用药状况。
71.本实施例还提供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同实施例一中所述方法相同,故不作赘述。
7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方法。
73.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医嘱的智能用药指导系统和方法,相比于实施例一,额外引入了第三方监护模块,更适用于例如老年人、孩童、病情处于警戒类别人士等需要较好的用
药指导及需要养成较高的用药依从性的人群。
7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