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用膝关节松动分离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04292发布日期:2022-02-09 01:2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膝关节松动分离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骨骼或者外伤之后的韧带损伤容易引起膝关节松动,一般再后期会进行膝关节分离牵引来完成日常锻炼,可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防止粘连,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市面上一些牵引装置,主要操作方式是使患者小腿靠在相应的模板上,通过牵引器驱动钢丝绳对患者小腿做牵引动作,在完成牵引动作时,因患者小腿未进行夹紧固定,在锻炼过程中患者小腿易脱离模板,容易造成患者小腿划伤,操作不便,影响正常的康复锻炼。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且可对患者小腿进行夹紧限位的康复科用膝关节松动分离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市面上的一些牵引装置未带有夹紧限位功能,在对患者小腿进行牵引动作时小腿易脱离模板,造成危险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安全、且可对患者小腿进行夹紧限位的康复科用膝关节松动分离牵引装置。
5.技术方案为:一种康复科用膝关节松动分离牵引装置,包括有固定架、连接架、坐垫、扶手、抬起机构和固定机构,连接架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固定架,连接架下部设有坐垫,连接架下部位于坐垫上部的位置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扶手,连接架下部右侧设有抬起机构,抬起机构上设有固定机构。
6.进一步地,抬起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靠腿板、第二固定块、气缸和第一顶块,连接架下部右侧位于坐垫下方的位置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两块第一固定块上均转动式设有靠腿板,连接架下部右侧位于第一固定块左侧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设有气缸,气缸伸缩杆上设有第一顶块,第一顶块与两个靠腿板配合。
7.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块、连接带、第一扭力弹簧、连接套、滑块、第二连接块、第一卡块和第一连接弹簧,两个靠腿板外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块,四块第一连接块上均转动式设有连接带,四个连接带与同侧的第一连接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四个连接带上均开有多个槽口,四个连接带上均滑动式设有连接套,四个连接套的末端均滑动式设有滑块,两个靠腿板内侧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块,四块第二连接块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卡块,四块第一卡块与同侧的第二连接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四块第一卡块均与同侧的靠腿板滑动配合,四块滑块上均开有卡槽,四块第一卡块均与同侧卡槽滑动配合,四块滑块均与同侧的靠腿板接触。
8.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有连接杆、连接环、第三连接块、按摩轮、第二连接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第四连接块、滑轮和拉绳,两个靠腿板中部的位置均前后对称设有连接杆,同侧的两根连接杆下侧之间均滑动式设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上均沿周
向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块第三连接块,八块第三连接块上均转动式设有按摩轮,八块第三连接块与同侧的连接环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连接环前后两侧与同侧的连接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顶块前后两侧均设有第四连接块,两个靠腿板上部外侧位于第一连接块上侧的位置均转动式设有滑轮,两个滑轮上均绕有拉绳,两根拉绳的一端均与同侧的第四连接块相连,两根拉绳的另一端均与同侧的连接环相连。
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垫脚机构,垫脚机构包括有脚垫、第二扭力弹簧、第五连接块、第二卡块和第二顶块,第一顶块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顶块,两个靠腿板下部均转动式设有脚垫,脚垫前后两侧与同侧的靠腿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两个脚垫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接块,两个靠腿板下部左侧均设有第二卡块,两块第二卡块与两块第二顶块均与第五连接块配合。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喷药机构,喷药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块、装药框、喷药管、活塞板、第二复位弹簧、进药口、第六连接块和压杆,两个连接环偏上部右侧的位置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三固定块,同侧的两块第三固定块顶部之间均连接有装药框,两个装药框下部左侧均设有喷药管,两个装药框内均滑动式设有活塞板,两块活塞板与同侧的装药框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两块活塞板顶部中间均设有进药口,两块活塞板顶部均前后对称设有第六连接块,两个靠腿板上部位于连接杆上侧的位置均前后对称设有压杆,四根压杆均与同侧第六连接块配合。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块、肩带、第七连接块、第三卡块和第三连接弹簧,连接架上部前后对称设有第四固定块,两块第四固定块上均连接有肩带,连接架中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七连接块,两块第七连接块均滑动式设有第三卡块,两块第三卡块与同侧的第七连接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三连接弹簧,两个肩带上均开有多个限位槽,两块第三卡块均与同侧的限位槽配合。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五固定块、第四卡块和第四连接弹簧,四个连接套上部外侧均设有第五固定块,四块第五固定块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四卡块,四块第四卡块与同侧的第五固定块之间均连接有第四连接弹簧,四块第四卡块均与同侧的槽口配合。
13.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气缸工作使得第一顶块间歇地带动靠腿板转动,进而使患者小腿间歇地抬高,可牵动膝关节,缓解膝关节肿胀,无需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蹲的锻炼,更加适用于腿部不易活动的患者;2、连接套可对患者小腿进行限位夹紧,在进行牵引锻炼时更加稳固,同时连接带还可调节,适用于不同腿围的患者使用;3、第一顶块向右侧移动将使按摩轮沿着患者小腿向上移动,按摩轮可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自动进行无需他人按摩;4、连接环正向移动使得第六连接块与压杆接触,压杆将使活塞板向下移动挤压药液,使得药液喷至患者小腿膝关节上,按摩轮进行按摩时,药液可发挥药效,按摩效果更好;5、在肩带的作用下可对患者手臂进行夹紧限位,可调整患者的坐姿,不会影响正常的牵引锻炼;6、第四卡块可卡住卡槽,防止连接带松动,更加稳固安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抬起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抬起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按摩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按摩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垫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垫脚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本发明喷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2为本发明喷药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26.图13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4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5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中:1:固定架,2:连接架,3:坐垫,4:扶手,5:抬起机构,51:第一固定块,52:靠腿板,53:第二固定块,54:气缸,55:第一顶块,6:固定机构,61:第一连接块,62:连接带,63:第一扭力弹簧,64:连接套,641:滑块,65:第二连接块,66:第一卡块,67:第一连接弹簧,7:按摩机构,71:连接杆,72:连接环,73:第三连接块,74:按摩轮,75:第二连接弹簧,76:第一复位弹簧,77:第四连接块,78:滑轮,79:拉绳,8:垫脚机构,81:脚垫,82:第二扭力弹簧,83:第五连接块,84:第二卡块,85:第二顶块,9:喷药机构,91:第三固定块,92:装药框,93:喷药管,94:活塞板,95:第二复位弹簧,96:进药口,97:第六连接块,98:压杆,10:限位机构,101:第四固定块,102:肩带,103:第七连接块,104:第三卡块,105:第三连接弹簧,11:调节机构,111:第五固定块,112:第四卡块,113:第四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31.实施例1一种康复科用膝关节松动分离牵引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固定架1、连接架2、坐垫3、扶手4、抬起机构5和固定机构6,连接架2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架1,连接架2下部设有用于患者坐在上面的坐垫3,连接架2下部位于坐垫3上部的位置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用于患者手臂靠放的扶手4,连接架2下部右侧设有用于使患者小腿进行牵引动作的抬起机构5,抬起机构5上设有用于对患者小腿进行限位的固定机构6。
32.抬起机构5包括有第一固定块51、靠腿板52、第二固定块53、气缸54和第一顶块55,
连接架2下部右侧位于坐垫3下方的位置前后对称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1,两块第一固定块51上均转动式设有用于靠放患者小腿的靠腿板52,连接架2下部右侧位于第一固定块51左侧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3,第二固定块53上安装有气缸54,气缸54伸缩杆上设有第一顶块55,第一顶块55与两个靠腿板52配合。
33.固定机构6包括有第一连接块61、连接带62、第一扭力弹簧63、连接套64、滑块641、第二连接块65、第一卡块66和第一连接弹簧67,两个靠腿板52外侧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1,四块第一连接块61上均转动式设有连接带62,四个连接带62与同侧的第一连接块6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63,四个连接带62上均开有多个槽口,四个连接带62上均滑动式设有用于对患者小腿进行限位的连接套64,四个连接套64的末端均滑动式设有滑块641,两个靠腿板52内侧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块65,四块第二连接块65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卡块66,四块第一卡块66与同侧的第二连接块6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67,四块第一卡块66均与同侧的靠腿板52滑动配合,四块滑块641上均开有卡槽,四块第一卡块66均与同侧卡槽滑动配合,四块滑块641均与同侧的靠腿板52接触。
34.当患者需要使用本装置进行膝关节松动牵引锻炼时,患者可先坐在坐垫3上,背部靠在连接架2上,可手臂靠放在对应的扶手4上,初始状态第一扭力弹簧63发生形变,医生可拉动第一卡块66,使得四块第一卡块66相互靠近,第一连接弹簧67被压缩,第一卡块66不再与靠腿板52和卡槽接触,医生可先压住连接套64轻微移动滑块641,使滑块641在连接套64上滑动,防止第二连接块65卡住滑块641,便可松开连接套64,使得连接带62将在第一扭力弹簧63的作用下带动连接套64与滑块641转动打开,滑块641不再与靠腿板52接触,医生松开第一卡块66,使得四块第一卡块66在第一连接弹簧67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复位,这时患者可将双腿靠放在对应的靠腿板52上,小腿靠放完毕后,可再次拉动第一卡块66,使得四块第一卡块66相互靠近,第一连接弹簧67被压缩,便可反向转动连接套64,带动滑块641反向转动复位,第一扭力弹簧63发生形变,医生可反方向推动滑块641,使得滑块641回到初始位置与靠腿板52接触,同时使卡槽与第一卡块66对齐,便可松开第一卡块66,使得四块第一卡块66在第一连接弹簧67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四块第一卡块66将与对应的卡槽配合,进而卡进对应的靠腿板52上,如此便可固定连接套64,如患者觉得连接套64卡的太紧,医生可拽动连接带62,使得连接带62在连接套64内滑动,可将连接带62拽出合适的长度,在进行牵引锻炼时更加方便,小腿不能完全夹紧,同时在连接带62的作用下可适用于不同大小腿围的人使用,患者小腿固定后,可启动气缸54工作,使得气缸54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顶块55向右侧移动,第一顶块55将推动靠腿板52,带动靠腿板52转动,进而带动小腿向上抬起,同时带动固定机构6整体转动,患者小腿抬高可牵动膝关节,当气缸54伸缩杆缩短时,将带动第一顶块55向左侧移动复位,使得第一顶块55不再与靠腿板52接触,这时靠腿板52将在患者小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靠腿板52反向转动将同时带动固定机构6整体反向转动复位,如此反复操作可带动患者腿部膝关节进行牵引活动,增强关节活动角度,可无需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蹲锻炼,锻炼更加轻松,在患者日常锻炼完毕后,可关闭气缸54,接着依照上面打开连接套64的操作方式使其不再固定小腿,便可将小腿放下,可转动扶手4,将扶手4收起,便于患者从坐垫3上起身,接着反向转动扶手4复位即可。
3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
所示,还包括有按摩机构7,按摩机构7包括有连接杆71、连接环72、第三连接块73、按摩轮74、第二连接弹簧75、第一复位弹簧76、第四连接块77、滑轮78和拉绳79,两个靠腿板52中部的位置均前后对称设有连接杆71,同侧的两根连接杆71下侧之间均滑动式设有连接环72,两个连接环72上均沿周向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块第三连接块73,八块第三连接块73上均转动式设有用于对患者小腿肌肉进行按摩的按摩轮74,八块第三连接块73与同侧的连接环7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75,连接环72前后两侧与同侧的连接杆7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76,第一顶块55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四连接块77,两个靠腿板52上部外侧位于第一连接块61上侧的位置均转动式设有滑轮78,两个滑轮78上均绕有拉绳79,两根拉绳79的一端均与同侧的第四连接块77相连,两根拉绳79的另一端均与同侧的连接环72相连。
36.医生在将连接套64打开后,患者小腿可从按摩轮74上方往下穿入连接环72内,使得小腿与按摩轮74接触,在第二连接弹簧75的作用下可对第三连接块73与按摩轮74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按摩轮74卡住患者小腿,患者小腿在移动中将带动按摩轮74转动,按摩轮74可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患者小腿靠放完毕后,医生可启动气缸54工作,使得气缸54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顶块55与第四连接块77向右侧移动,第一顶块55进而推动靠腿板52转动,第四连接块77向右侧移动将拉扯拉绳79,带动滑轮78转动,拉绳79进而拉扯连接环72与按摩轮74沿着小腿正向移动,第一复位弹簧76被压缩,按摩轮74移动的同时转动对小腿肌肉充分进行按摩,当气缸54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一顶块55与第四连接块77向左侧移动复位时,第四连接块77不再拉扯拉绳79,而第一顶块55不再与靠腿板52接触,这时靠腿板52在小腿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同时连接环72在第一复位弹簧76的作用下带动按摩轮74反向移动复位,按摩轮74可再次对患者小腿肌肉进行按摩,连接环72复位同时使拉绳79复位,使得滑轮78反向转动复位,如此反复操作可对患者小腿肌肉均匀的进行按摩工作,在进行膝关节牵引锻炼的同时按摩小腿肌肉,增强肌肉群的力量和强度,能够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无需他人按摩。
37.还包括有垫脚机构8,垫脚机构8包括有脚垫81、第二扭力弹簧82、第五连接块83、第二卡块84和第二顶块85,第一顶块55右侧前后对称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顶块85,两个靠腿板52下部均转动式设有用于靠放患者脚部的脚垫81,脚垫81前后两侧与同侧的靠腿板5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82,两个脚垫81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接块83,两个靠腿板52下部左侧均设有第二卡块84,两块第二卡块84与两块第二顶块85均与第五连接块83配合。
38.医生将患者小腿固定在靠腿板52上时,可将脚放置在对应的脚垫81上,脚掌与脚垫81紧贴,因第二卡块84挡住第五连接块83,使得脚垫81无法向下转动,气缸54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顶块55与第二顶块85向右侧移动,第一顶块55同时带动靠腿板52与患者小腿转动,靠腿板52同时带动脚垫81与第五连接块83转动,在第二顶块85向右侧移动至与第五连接块83接触时,将推动第五连接块83,使得第五连接块83与脚垫81转动,进而带动患者脚掌做勾起的动作,可锻炼股四头肌,平衡膝关节力量稳定性,当气缸54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一顶块55与第二顶块85向左侧移动复位时,第二顶块85不再与第五连接块83接触,靠腿板52也反向转动复位,使得脚垫81与第五连接块83在患者脚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同时也随着靠腿板52复位至初始位置,如此反复操作可自动使脚掌完成勾起锻炼,无需患者自主进行,更加适用于腿部活动不便的患者使用。
39.还包括有喷药机构9,喷药机构9包括有第三固定块91、装药框92、喷药管93、活塞板94、第二复位弹簧95、进药口96、第六连接块97和压杆98,两个连接环72偏上部右侧的位置均前后对称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固定块91,同侧的两块第三固定块91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用于存储药液的装药框92,两个装药框92下部左侧均设有用于喷出药液的喷药管93,两个装药框92内均滑动式设有用于挤压药液的活塞板94,两块活塞板94与同侧的装药框9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95,两块活塞板94顶部中间均设有便于注入药液的进药口96,两块活塞板94顶部均前后对称焊接有第六连接块97,两个靠腿板52上部位于连接杆71上侧的位置均前后对称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压杆98,四根压杆98均与同侧第六连接块97配合。
40.医生往进药口96注入药液,使药液填满装药框92,当患者小腿在进行按摩锻炼时,连接环72将带动装药框92与第六连接块97往压杆98的方向正向移动,压杆98将挡住第六连接块97,第二复位弹簧95的力比第六连接块97受到的阻力小,使得第六连接块97带动活塞板94与进药口96向下移动,第二复位弹簧95被压缩,活塞板94将挤压药液,使得药液从喷药管93喷出至患者膝关节上,将呈水雾状喷出,一次不会喷出过多,在按摩轮74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时,将药液渗透到患者小腿内,药液发挥药效有助于患者膝关节的恢复,当连接环72带动装药框92与第六连接块97反向移动复位时,第六连接块97将不再与压杆98接触,这时活塞板94将在第二复位弹簧95的作用下带动进药口96与第六连接块97向上移动复位,药液不再喷出,如此反复操作可对患者腿部膝关节均匀进行上药。
41.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包括有第四固定块101、肩带102、第七连接块103、第三卡块104和第三连接弹簧105,连接架2上部前后对称设有第四固定块101,两块第四固定块101上均连接有肩带102,连接架2中部前后对称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七连接块103,两块第七连接块103均滑动式设有第三卡块104,两块第三卡块104与同侧的第七连接块103之间均连接有第三连接弹簧105,两个肩带102上均开有多个限位槽,两块第三卡块104均与同侧的限位槽配合。
42.患者需要进行腿部膝关节锻炼时,患者先坐在坐垫3上,医生可向上拉动第三卡块104,第三连接弹簧105被压缩,第三卡块104不再与限位槽接触,患者可将手臂穿进连接架2与肩带102之间的空间里,医生可拉动肩带102,使得肩带102在第七连接块103内滑动,可将肩带102调节至可轻微夹紧手臂的程度即可,随后医生便可松开第三卡块104,使得第三卡块104在第三连接弹簧105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第三卡块104将卡进对应的限位槽内,可防止肩带102随意松动,如此在肩带102的作用下可对患者手臂起到限位的作用,保持患者坐在坐垫3上端正的坐姿,患者在进行牵引锻炼时身体不会乱动。
43.还包括有调节机构11,调节机构11包括有第五固定块111、第四卡块112和第四连接弹簧113,四个连接套64上部外侧均焊接有第五固定块111,四块第五固定块111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四卡块112,四块第四卡块112与同侧的第五固定块111之间均连接有第四连接弹簧113,四块第四卡块112均与同侧的槽口配合。
44.患者小腿固定在连接套64上后,如需调节连接带62的大小,需先向外拉动第四卡块112,使四块第四卡块112相互原理,第四连接弹簧113被压缩,这时第四卡块112不再卡住卡槽,医生便可拉动连接带62,使得连接带62在连接套64内滑动,可将连接带62拉长一点,使得连接套64不会勒着患者小腿,便于进行牵引锻炼,连接带62调节完毕后,医生松开第四
卡块112,使得四块第四卡块112在第四连接弹簧113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复位,如此在第四卡块112的作用下可有效的固定连接带62,防止小腿在完成牵引锻炼时导致连接带62松动。
45.应当理解,以上的描述仅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变型形式将包含在本文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