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全麻苏醒病人康复的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8809发布日期:2022-02-16 12:1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全麻苏醒病人康复的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全麻苏醒病人康复的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其中麻醉苏醒病人用的康复护理装置,便是一种医疗器械。
3.在如今现有的麻醉苏醒病人用康复护理装置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314060.1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床体、颈部升降装置、腿部升降装置和控制装置,床体床板下方设有支架,支架连接与床体床板呈水平,颈部升降装置包括伸缩杆一和颈部托枕,伸缩杆一底端垂直固接支架,颈部托枕设于伸缩杆一顶端且贯穿床体的床板,颈部升降装置设于支架的后部,腿部升降装置包括伸缩杆二和腿部托枕,伸缩杆二底端垂直固接支架,腿部托枕大底面连接伸缩二顶端且贯穿床体的床板,控制装置设于支架上,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台,处理器电性连接伸缩杆一和伸缩杆二,控制台可通过处理器控制伸缩杆一和伸缩杆二的升降,该装置虽然实现为病人的护理工作提供支持,但是功能较为单一,对于刚刚苏醒且意识还处于模糊状态的患者,没有相应的唤醒功能,也不能够促进患者肌肉的活性。
4.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麻醉苏醒病人用的康复护理装置,从而可以对刚刚苏醒且意识还处于模糊状态的患者进行辅助唤醒,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肉的活性,提高了康复护理效率,安装方便,容易操作,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促进全麻苏醒病人康复的护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促进全麻苏醒病人康复的护理装置,包括支撑调节组件,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内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电动推杆,每个所述电动推杆上端均设置有升降支撑台,所述升降支撑台上表面一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槽,所述升降支撑台上侧设置有床体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床体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均设置在升降支撑台上表面,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上表面的凹槽内均嵌入有按摩仪,所述第一床体上侧的一个顶角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唤醒组件,所述唤醒组件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外壁与安装槽相互契合;
8.所述床体角度调节组件中的第一床体下方设置有两个电机,每个所述电机的壳体
外壁一侧均与矩形槽内壁相互连接,每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丝杆,每个所述丝杆上均设置有螺母座,每个所述螺母座外壁上侧均设置有移动架,每个所述移动架上端均设置有斜面滑块,每个所述斜面滑块均滑动连接有斜面滑槽,每个所述斜面滑槽分别设置在第一床体下表面两侧;
9.所述唤醒组件中的保护壳内壁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侧设置有药材存放槽,所述药材存放槽上侧卡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加热器的壳体外壁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盒,所述电源盒外壁上侧设置有扬声器。
10.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外壁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11.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外壁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密封门。
12.优选的,靠近所述密封门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
13.优选的,每个所述丝杆远离电机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每个所述连接座外壁一侧均与矩形槽内壁相互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之间呈铰接。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床体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弹性枕头。
16.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撑台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滑块,每个所述矩形滑块均与矩形滑槽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矩形滑槽分别设置在支撑主体内壁两侧。
17.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置物槽。
18.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外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自锁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发明通过唤醒组件,实现了可以对刚刚苏醒且意识还处于模糊状态的患者进行辅助唤醒,从嗅觉和听觉这两个方面帮助患者恢复意识,通过按摩仪,实现了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肉的活性,提高了康复护理效率,安装方便,通过床体调节组件,实现了在患者刚清醒浑身乏力的时候,给患者背部一个推力,方便患者起身,容易操作,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价值,通过支撑调节组件,实现了对床体高度的调节,在患者下床的时候,可降低床体的高度,方便患者下床。
21.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主体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床、第二床体和升降支撑台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升降支撑台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唤醒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保护壳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28.附图说明:1、支撑调节组件;11、支撑主体;111、置物槽;12、升降支撑台;13、电动推杆;14、矩形槽;15、矩形滑块;16、矩形滑槽;2、床体角度调节组件;21、第一床体;211、斜面滑槽;212、安装槽;22、第二床体;23、电机;24、丝杆;25、螺母座;26、移动架;27、斜面滑块;28、连接座;3、唤醒组件;31、保护壳;311、透气孔;312、密封门;313、电源接口;32、安装
座;33、加热器;34、导热板;35、药材存放槽;36、顶盖;361、过滤网;37、电源盒;38、扬声器;4、按摩仪;5、弹性枕头;6、万向自锁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实施例一,请着重参照附图1-6所示,一种促进全麻苏醒病人康复的护理装置,包括支撑调节组件1,所述支撑调节组件1包括支撑主体11,所述支撑主体11内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电动推杆13,每个所述电动推杆13上端均设置有升降支撑台12,所述升降支撑台12上表面一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槽14,所述升降支撑台12上侧设置有床体角度调节组件2,所述床体角度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床体21和第二床体22,所述第一床体21和第二床体22均设置在升降支撑台12上表面,所述第一床体21和第二床体22上表面的凹槽内均嵌入有按摩仪4,所述第一床体21上侧的一个顶角位置设置有安装槽212,所述安装槽212内设置有唤醒组件3,所述唤醒组件3包括保护壳31,所述保护壳31外壁与安装槽212相互契合;所述床体角度调节组件2中的第一床体21下方设置有两个电机23,每个所述电机23的壳体外壁一侧均与矩形槽14内壁相互连接,每个所述电机23的输出端均设置有丝杆24,每个所述丝杆24上均设置有螺母座25,每个所述螺母座25外壁上侧均设置有移动架26,每个所述移动架26上端均设置有斜面滑块27,每个所述斜面滑块27均滑动连接有斜面滑槽211,每个所述斜面滑槽211分别设置在第一床体21下表面两侧;所述唤醒组件3中的保护壳31内壁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32,所述安装座32上侧设置有加热器33,所述加热器33的输出端设置有导热板34,所述导热板34上侧设置有药材存放槽35,所述药材存放槽35上侧卡接有顶盖36,所述顶盖36上设置有过滤网361,所述加热器33的壳体外壁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盒37,所述电源盒37外壁上侧设置有扬声器38。
33.实施例二,请着重参照附图1、2和3所示,所述第一床体21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弹性枕头5,通过弹性枕头5,实现了提高患者头部舒适度,所述升降支撑台12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滑块15,每个所述矩形滑块15均与矩形滑槽16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矩形滑槽16分别设置在支撑主体11内壁两侧,通过矩形滑块15和矩形滑槽16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升降支撑台12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支撑主体11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置物槽111,通过置物槽111,实现了可以放置一些医疗物资或者杂物,所述支撑主体11外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自锁轮6,通过万向自锁轮6,实现了装置整体的移动和定位。
34.实施例三,请着重参照附图1、4和5所示,所述保护壳31外壁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311,通过透气孔311,实现了将挥发提神的气体从保护壳31内散出,所述保护壳31外壁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密封门312,通过密封门312,实现了打开保护壳31,放置提神药材,靠近所述密封门312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313,通过电源接口313,实现了将导线接入电源盒37,每个所述丝杆24远离电机23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座28,每个所述连接座28外壁一侧均与矩形槽14内壁相互连接,通过连接座28,实现了丝杆24与矩形槽14内壁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床体21和第二床体22之间呈铰接。
35.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36.首先将装置整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然后检查装置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接通电源,然后打开唤醒组件3,加热器33加热,随后导热板34将热量传递给药材存放槽35,对槽内事先放置的提神药材进行加热挥发,同时扬声器38打开,播放音乐,从嗅觉和听觉上加快患者意识的恢复,然后按摩仪4启动,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肉的活性,提高了康复护理效率,当患者要起身时,床体角度调节组件2运行,电机23启动,驱动丝杆24转动,随后螺母座25通过移动架26带动斜面滑块27在斜面滑槽211内滑动,推动第一床体21转动,给患者背部一个推力,辅助患者起身,若患者需要下床,则电动推杆13缩短,降低第一床体21和第二床体22的高度,方便了乏力的患者下床。
37.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