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宁疗护患者用消除水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3467发布日期:2022-02-12 02:0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宁疗护患者用消除水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消除水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宁疗护患者用消除水肿装置。


背景技术:

2.淋巴管部位堵塞,容易形成水肿,作为常见的免疫疾病,其复发性较高,因此需要经常注意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而常见的预防大多采用弹力袜进行预防,因为腿部组织细胞的循环能力较差,所以淋巴水肿经常发生在脚踝及其以上部位,弹力袜能够给予腿部组织细胞压力,进而使得腿部的淋巴液得以流通,但是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弹力袜作用在腿部上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宁疗护患者用消除水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弹力袜作用在腿部上压力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宁疗护患者用消除水肿装置,包括弹力带本体,所述弹力带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撑限位板,支撑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弹力带本体的两端均贯穿第一矩形孔,其中一个第二矩形孔内设有第一按压夹板,另一个第二矩形孔内设有第二按压夹板,支撑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动侧板,支撑限位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活动侧板,第一按压夹板和第一活动侧板通过弹性单元连接,第二按压夹板和第二活动侧板通过调节单元连接,第一活动侧板和第二活动侧板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按压板内置有永磁装置,所述第二按压板远离第一按压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连接主动弹簧的一端,所述轴承与所述主动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拉环上方设置有上连接件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拉环下方设置有下连接件,所述弹力带本体的左侧部分上端设置有上孔,所述弹力带本体右侧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下孔,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上孔连接,所述下连接件与下孔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具有中空空间,所述中空空间中活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一端连接压缩柱的一端,所述压缩柱的另一端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与第一按压夹板连接,所述定位柱上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侧板外侧设置有电磁装置,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连接有波纹管的一端,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通过接口部件连接软管,其中一个定位柱上的软管连接上连接件,另一个定位柱上的软管连接下连接件,所述弹力带本体上具有连通上孔和下进气孔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内部空间具有与永磁装置连接的弹力导磁件,所述导磁件的形状与所述弹力带本体的形状匹配。
6.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启动功能,在所述启动功能启动时,所述电磁装置通电启动,使得所述电磁装置吸附永磁装置,使得所述永磁装置挤压弹力带本体以及第一按压板挤压压缩弹簧,同时第一按压板按压稳定板带动压缩柱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或流体
介质经过波纹管、软管分别进入至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并将介质经过上进气孔和下进气孔分别进入至弹力带本体的两侧,对弹力带本体内部空间进行挤压。
7.优选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二按压夹板一侧的螺纹调节柱,螺纹调节柱位于第二按压夹板远离第一按压夹板的一侧,螺纹调节柱的一端与第二按压夹板通过轴承连接,螺纹调节柱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活动侧板,且螺纹调节柱与第二活动侧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侧板远离支撑限位板的一侧设有旋转盘,螺纹调节柱的一端与旋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弹性单元包括若干设置于第一按压夹板一侧的定位柱,定位柱位于第一按压夹板远离第二按压夹板的一侧,定位柱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动侧板,定位柱的另一端与第一按压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柱的外部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位于第一按压夹板和第一活动侧板之间。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按压夹板和第一按压夹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1.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位于支撑限位板的顶部和底部,支撑限位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支撑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弹力带本体的两端均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工作中,弹力带本体套设于使用者的腿部,通过驱动弹力带本体的两端相对第一矩形孔移动,调节弹力带本体位于支撑限位板一侧的长度,进而调节弹力带本体作用在使用者腿部的压力,调节完毕后,驱动旋转盘转动,进而使得螺纹调节柱转动,使得螺纹调节柱和第二按压夹板相对第二活动侧板移动,进而改变第一按压夹板和第二按压夹板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按压夹板和第二按压夹板夹持住弹力带本体,进而使得弹力带本体的两端相对支撑限位板固定;
15.(2)通过第一按压夹板、第一活动侧板和弹性单元的设计,使得第一按压夹板相对第一活动侧板弹性连接,通过控制压缩弹簧的形变程度,可以调节第一按压夹板和第二按压夹板夹持弹力带本体的力度,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板相对支撑限位板平稳的移动,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板和拉环,便于驱动弹力带本体的两端相对第一矩形孔移动,通过设置的防滑垫,减少弹力带本体相对第一按压夹板和第二按压夹板滑动的可能。
16.(3)通过控制部件、上下连接件、上下孔、第一套筒、永磁装置、主动弹簧、电磁装置、压缩弹簧、压缩柱、定位柱、波纹管、软管等的配合作用,能够在固定后,通过电磁装置的启动,使得第二按压板运动,从而带动弹力带本体的运动,上述运动可以通过储能元件的电力实现往复周期性运动,实现对腿部的挤压按摩,促进流通,同时通过压缩柱的挤压使得流动介质进分别进入至弹力带本体两侧,进一步均匀挤压弹力带本体对腿部进行周期性按摩,进一步促进流通。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支撑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弹力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第二连接板和弹力带本体的爆炸图;
24.图6为本发明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的截面图;
25.图7为本发明定位柱的详细结构截面图。
26.图中:1、弹力带本体;2、支撑限位板;3、第一矩形孔;4、第二矩形孔;5、第一按压夹板;6、第二按压夹板;7、第一活动侧板;8、第二活动侧板;9、第一连接板;10、螺纹调节柱;11、轴承;12、旋转盘;13、定位柱;14、压缩弹簧;15、防滑垫;16、滑槽;17、滑块;18、第二连接板;19、拉环;20、上连接件;21、下连接件;22、上孔;23、下孔;24、软管;25、波纹管;26、压缩柱;27、稳定吧;28、控制部件;29、第一套筒;30、主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一,由图1-图4给出,本发明包括弹力带本体1,弹力带本体1的一侧设有支撑限位板2,支撑限位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3,第一矩形孔3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4,弹力带本体1的两端均贯穿第一矩形孔3,其中一个第二矩形孔4内设有第一按压夹板5,另一个第二矩形孔4内设有第二按压夹板6,支撑限位板2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动侧板7,支撑限位板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活动侧板8,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一活动侧板7通过弹性单元连接,第二按压夹板6和第二活动侧板8通过调节单元连接,第一活动侧板7和第二活动侧板8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9连接。
29.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二按压夹板6一侧的螺纹调节柱10,螺纹调节柱10位于第二按压夹板6远离第一按压夹板5的一侧,螺纹调节柱10的一端与第二按压夹板6通过轴承11连接,螺纹调节柱10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活动侧板8,且螺纹调节柱10与第二活动侧板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第二活动侧板8远离支撑限位板2的一侧设有旋转盘12,螺纹调节柱10的一端与旋转盘12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旋转盘12转动,进而使得螺纹调节柱10转动,使得螺纹调节柱10和第二按压夹板6相对第二活动侧板8移动,进而改变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二按压夹板6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二按压夹板6夹持住弹力带本体1,进而使得弹力带本体1的两端相对支撑限位板2固定。
30.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弹性单元包括若干设置于第一按压夹板5一侧的定位柱13,定位柱13位于第一按压夹板5远离第二按压夹板6的一侧,定位柱13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动侧板7,定位柱13的另一端与第一按压夹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柱13的外部套设有压缩弹簧14,且压缩弹簧14位于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一活动侧板7之间,通过第一按压夹板5、第一活动侧板7和弹性单元的设计,使得第一按压夹板5相对第一活动侧
板7弹性连接,通过控制压缩弹簧14的形变程度,可以调节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二按压夹板6夹持弹力带本体1的力度。
31.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3和图4给出,第二按压夹板6和第一按压夹板5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5,两个第一连接板9分别位于支撑限位板2的顶部和底部,支撑限位板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设有滑块17,滑块17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限位板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18,弹力带本体1的两端均与第二连接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9,通过滑槽16和滑块17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板9相对支撑限位板2平稳的移动,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8和拉环19,便于驱动弹力带本体1的两端相对第一矩形孔3移动,通过设置的防滑垫15,减少弹力带本体1相对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二按压夹板6滑动的可能。
32.工作原理:工作时,弹力带本体1套设于使用者的腿部,通过驱动弹力带本体1的两端相对第一矩形孔3移动,调节弹力带本体1位于支撑限位板2一侧的长度,进而调节弹力带本体1作用在使用者腿部的压力,调节完毕后,驱动旋转盘12转动,进而使得螺纹调节柱10转动,使得螺纹调节柱10和第二按压夹板6相对第二活动侧板8移动,进而改变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二按压夹板6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二按压夹板6夹持住弹力带本体1,进而使得弹力带本体1的两端相对支撑限位板2固定,通过滑槽16和滑块17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板9相对支撑限位板2平稳的移动,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8和拉环19,便于驱动弹力带本体1的两端相对第一矩形孔3移动,通过设置的防滑垫15,减少弹力带本体1相对第一按压夹板5和第二按压夹板6滑动的可能。
33.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挤压能够促进流通,但是其效果仍然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不断改变弹力带本体1的压缩度来调节对腿部的压力,但是这种方式无法持续性进行,而且需要不断的调节旋转盘12来调节对弹力带本体1的位置,操作费时费力,对此,设计了实施例五,如图5-7,第二按压板6内置有永磁装置32,第二按压板6远离第一按压板5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筒29,第一套筒29内连接主动弹簧30的一端,轴承11与主动弹簧30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18位于拉环19上方设置有上连接件20和控制部件28,第二连接板位于拉环19下方设置有下连接件21,弹力带本体1的左侧部分上端设置有上孔22,弹力带本体1右侧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下孔23,上连接件20与上孔22连接,下连接件21与下孔23连接;其中两个定位柱13的一端具有中空空间,中空空间中活动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一端连接压缩柱26的一端,压缩柱26的另一端连接有稳定板27,稳定板27与第一按压夹板5连接,定位柱13上位于第一活动侧板7外侧设置有电磁装置31,定位柱13的另一端连接有波纹管24的一端,波纹管23的另一端通过接口部件连接软管24,其中一个定位柱13上的软管24连接上连接件20,另一个定位柱13上的软管24连接下连接件21,弹力带本体1上具有连通上孔22和下进气孔的内部空间,且内部空间具有与永磁装置32连接的弹力导磁件,导磁件的形状与弹力带本体的形状匹配,控制部件(28)包括启动功能,在启动功能启动时,电磁装置31通电启动,使得电磁装置吸附永磁装置32,使得永磁装置32挤压弹力带本体1以及第一按压板5挤压压缩弹簧14,同时第一按压板5按压稳定板27带动压缩柱26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或流体介质经过波纹管25、软管24分别进入至上连接件20和下连接件21,并将介质经过上进气孔22和下进气孔23分别进入至弹力带本体1的两侧,对弹力带本体1内部空间进行挤压。
34.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旋转盘12转动带动螺纹调节柱10转动,挤压轴承11,轴承11在第一套筒29中移动并挤压主动弹簧30,通过第二按压板6不断挤压弹力带本体1,通过调节压缩瘫痪14的弹力实现不同的压力调节;在固定后,为了促进流通,通过控制部件进行启动,通过例如固定在第二连接板18内部的储能电池对电磁装置31进行供电,电磁装置31吸附永磁装置32,从而带动第二按压板6继续挤压弹力带本体1、第一按压板5、稳定板27、压缩弹簧14移动,从而使得在对弹力带本体1进行固定的情况下,使得支撑限位板2通过滑槽16在滑块17的限位下进行局部移动,该局部移动使得弹力带本体1不断的移动,从而对腿部进行挤压按摩,上述电磁装置31的吸附是脉冲型的,即通过启动-关断-启动-关断电磁装置31的方式进行持续的按摩,有效的促进了流通,同时通过稳定板27带动压缩柱26使得密封板在定位柱的中空空间内不断的压缩气体或液体的介质,预选使用液体,且在弹力带本体1的内部空间中与液体接触设置有电热装置,通过电热装置对液体进行加热,进一步促进流通,从而在压缩后的介质通过波纹管25、软管24以及上下连接件分别进入至上孔22和下孔23,使得介质分别进入到弹力带本体1的两侧,均匀且快速的对弹力带本体进行挤压,从而在弹力带本体1已经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在不拆卸的情况下,进一步的促进流通,更加配合加热装置使得流通更加顺畅,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与永磁装置32连通的导磁件,使得在弹力带本体1的内部通过导磁件具有磁力,通过磁力进一步配合促进流通。综上,通过控制部件、上下连接件、上下孔、第一套筒、永磁装置、主动弹簧、电磁装置、压缩弹簧、压缩柱、定位柱、波纹管、软管等的配合作用,能够在固定后,通过电磁装置的启动,使得第二按压板6运动,从而带动弹力带本体1的运动,上述运动可以通过储能元件的电力实现往复周期性运动,实现对腿部的挤压按摩,促进流通,同时通过压缩柱的挤压使得流动介质进分别进入至弹力带本体两侧,进一步均匀挤压弹力带本体对腿部进行周期性按摩,进一步促进流通,同时通过第一套筒和主动弹簧的设置,使得上述移动能够顺利进行,不会受到螺纹调节柱的限位影响。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