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体组织采集装置和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9932发布日期:2023-05-31 20:3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体组织采集装置和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自体组织采集装置和填充 装置。


背景技术:

1、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采用自体脂肪填充的方式来 改善自己面部及身体上的不完美。

2、自体脂肪填充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抽脂、提纯、注射三个步骤。其中, 抽脂采用负压吸脂的方法,用抽脂机将人体自身脂肪较丰富的部位,如腹部、 臀部、大腿或上臂等处的脂肪组织提取到体外。此时得到的脂肪组织中含有 大量的血水、油滴、筋膜、非脂肪细胞碎片、细胞外基质组分等杂质,直接 填充该脂肪组织,会使有效脂肪颗粒数量减少,导致填充效果打折。因此需 要进一步提纯脂肪组织,得到高纯度的脂肪颗粒。提纯一般包括清洗和离心, 清洗液体选自含有缓冲剂、酶、防腐剂、生长因子或其组合的液体,可以去 除部分杂质,再用离心机将脂肪颗粒与剩余的血水、油滴、筋膜等分离,得 到纯化后的脂肪颗粒。注射是指将提纯后的脂肪颗粒装到注射器里,重新注 射到面部、身体等需要填充的部位中。自体脂肪填充的优势在于获取脂肪容 易,与人体亲和性强、无排斥反应,在改善人体缺陷部位的同时,也能达到 减肥、塑形的目的。但是现有自体脂肪填充技术也存在如下弊端:

3、首先,在离心过程中,抽出的脂肪组织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易被细菌 侵袭,增大填充者术后感染的风险,使填充部位轻则出现红肿,重则出现化 脓或破溃的情况。

4、其次,高速离心过程使部分相对脆弱的细胞膜破裂,导致提纯后的脂肪 中活细胞数量减少,使用该脂肪填充后成活率更是低于40%,无法使填充部 位达到满意的形态。因此填充者为了使填充的脂肪达到满意的成活率,一般 需要进行多次抽脂,抽出大量脂肪组织,提纯处理后再一次性的注射到填充 部位中。虽然抽脂前会打麻药,但麻药中含有膨胀液,使伤口处有肿胀感, 且多次插入吸脂针抽脂会造成多个伤口,引发皮下积液、血肿、皮肤瘀斑等, 延长填充者的恢复时间,增加了填充者的痛苦。并且一次性填充过多脂肪, 可能会发生液化,造成水肿或者栓塞,也可能由于脂肪无法获得组织液中的 营养而发生结节、包块或钙化,如填充乳腺和臀部。

5、第三,现有清洗和离心的提纯工艺无法将脂肪组织中的血水、油滴、筋 膜、膨胀液等完全去除。如果填充含有筋膜的脂肪颗粒,会导致注射推注力 过大,从而对注射器内的脂肪颗粒造成挤压损伤。而填充含有血水、油滴的 脂肪颗粒,会使有效脂肪颗粒数量减少,导致填充效果打折。

6、第四,使用离心机提纯脂肪组织,通常得到粒径较大的脂肪颗粒,更适 宜填充臀部、胸部。而用其填充面部精细部位,如眉弓、外眼角、泪沟等, 易造成皮肤表面不平整、局部硬结,或者当填充者皮下脂肪含量比较少、皮 肤比较薄时,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7、第五,由于现有提纯工艺所得脂肪颗粒的活性较低,导致移植后成活率 不高,一般3-6个月左右填充的脂肪颗粒即被身体吸收,需要再次补填。而 抽脂的切口需要1个月才能恢复,频繁的抽脂增加了填充者的痛苦和经济负 担。

8、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体组织采集和填充装置,能够解决上述 问题。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体组织采集装置,包括:

4、吸脂针;

5、第一转接结构,所述第一转接结构具有导通腔;

6、收取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过滤部和至少部分插接在壳体内 的供压结构;

7、其中,所述吸脂针通过第一转接结构的导通腔与收取部的壳体连通,所 述第一过滤部根据供压结构在壳体内形成的压力对抽吸入壳体内的脂肪组织 进行过滤。

8、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接结构包括同轴线依次连接的第 一针管接头、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壳体接头,三者内部贯通形成导通腔;其中, 第一针管接头和第一壳体接头对称布置,第一针管接头与吸脂针可拆卸连接, 第一壳体接头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9、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包括筒身 和连接在筒身上的连接部,筒身内设有第一过滤部和至少部分插接在筒身内 的供压结构,连接部与第一转接结构的第一壳体接头可拆卸连接。

10、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供压结构包括推杆和活塞,推杆的内部 设有沿推杆的轴向贯通的气道,活塞与推杆的一端相接,并插接在壳体的筒 身内,推杆的另一端开口,与负压源或正压源相连。

11、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部为孔径100-300μm的滤膜。

12、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部为孔径120-220μm的筒状滤 膜,优选为180μm,其两端密封连接于壳体的筒身内壁上,且与壳体的筒身 同轴布置,第一过滤部的外壁与壳体的筒身内壁共同限定出导流间隙,推杆 连接有活塞的一端插接在第一过滤部内,活塞的外周与第一过滤部的内壁抵 接,推杆靠近活塞的外壁设置有通孔。

13、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过滤部为孔径120-220μm的片状滤 膜,优选为180μm,所述活塞的外周与壳体的筒身内壁密封连接,将壳体的 筒身内腔分为靠近吸脂针的第一腔体和远离吸脂针的第二腔体,活塞上设有 滤孔,滤孔连通气道与第一腔体,第一过滤部覆盖于滤孔上。

14、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转接结构,第二转接结构具有导 通腔和设置于导通腔内的第二过滤部,第二转接结构通过导通腔与收取部的 壳体连通,所述第二过滤部根据供压结构在壳体内形成的压力对第一过滤部 过滤、清洗后的脂肪颗粒抽进行筛选。

15、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转接结构包括同轴线依次连接的第 二针管接头、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壳体接头,三者内部贯通形成导通腔;其中, 第二针管接头和第二壳体接头对称布置,第二针管接头用于与外部装置注射 针或盛脂容器可拆卸相连,第二壳体接头用于与收取部的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部为滤膜,可拆卸地设置于导通腔的中部。

16、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过滤部为孔隙率小于100μm的滤 膜,优选为孔隙率在0.01-80μm之间的滤膜,更优选为0.1-50μm的滤膜, 最优选为0.5-10μm的滤膜。

1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针管接头和第二壳体接头均呈筒状, 第二针管接头和第二壳体接头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连接部;其中,第二针管 接头配置为通过螺纹连接部与注射针或盛脂容器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接头 配置为通过螺纹连接部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18、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针管接头和第二壳体接头均呈筒状, 第二针管接头和第二壳体接头的外壁上形成有螺纹连接部;其中,第二针管 接头配置为通过螺纹连接部与注射针或盛脂容器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接头 配置为通过螺纹连接部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19、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针管接头、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壳体接头 为一体成型结构。

20、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针管接头、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壳体 接头的材质包括塑料、聚合物、橡胶材料、金属、合金、玻璃、石英或陶瓷 等;优选采用透明的、重量轻的、抗断裂的、可模塑的和经济的合成树脂类 材料,或者采用聚丙烯、聚乙烯、聚异戊二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1、聚 丁二烯树脂、聚烯烃族树脂、环状聚烯烃等热塑性树脂类材料。

21、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吸脂针包括圆头吸脂针和尖头吸脂针, 吸脂针的开口包括品字孔、单侧双孔、单长孔、对孔等。

22、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针管接头、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壳体 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23、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针管接头和第一壳体接头均呈筒状, 第一针管接头和第一壳体接头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连接部;其中,第一针管 接头配置为通过螺纹连接部与吸脂针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接头配置为通过 螺纹连接部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24、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针管接头和第一壳体接头均呈筒状, 第一针管接头和第一壳体接头的外壁上形成有螺纹连接部;其中,第一针管 接头配置为通过螺纹连接部与吸脂针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接头配置为通过 螺纹连接部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25、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接结构的材质包括塑料、聚合物、 橡胶材料、金属、合金、玻璃、石英或陶瓷等;优选采用透明的、重量轻的、 抗断裂的、可模塑的和经济的合成树脂类材料,或者采用聚丙烯、聚乙烯、 聚异戊二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1、聚丁二烯树脂、聚烯烃族树脂、环状 聚烯烃等热塑性树脂类材料。

26、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压源为医用真空泵,所述正压源为压 力泵。

2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材质包括塑料、聚合物、橡胶材 料、金属、合金、玻璃、石英或陶瓷等。

28、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筒身上设有刻度,便于医生精准 观察到脂肪组织的吸取量。

29、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上通孔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多个数 量的通孔可等间距布置,或不等间距布置。

30、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体组织填充装置,包括上述的自体 组织采集装置和注射针。

31、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体组织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32、1)利用第一转接结构将吸脂针与壳体连通,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连接负 压源。

33、2)吸脂针插入人体取脂部位,打开负压源,拉动活塞向远离吸脂针的方 向移动,壳体内形成负压,脂肪组织在负压引导下进入壳体内,并经第一过 滤部过滤,滤除的油滴、血水、筋膜、膨胀液等杂质通过第一过滤部进入导 流间隙,再从导流间隙穿过第一过滤部进入推杆上的通孔内,最终从推杆内 的气道抽出收集,脂肪颗粒截留于壳体中。

34、3)抽取清洗液体,对收集的脂肪颗粒进行清洗直至看不到血色,再次打 开负压源,抽出清洗后的液体,得到提纯后的脂肪颗粒。

35、4)将盛脂容器与第一转接结构相连,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正压源相连, 将提纯后的脂肪颗粒注入盛脂容器中,等待后续填充处理。

36、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体组织填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 括:

37、1)利用第一转接结构将吸脂针与壳体连通,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连接负 压源。

38、2)吸脂针插入人体取脂部位,打开负压源,拉动活塞向远离吸脂针的方 向移动,壳体内形成负压,脂肪组织在负压引导下进入壳体内,并经第一过 滤部过滤,滤除的油滴、血水、筋膜、膨胀液等杂质通过第一过滤部进入推 杆内的气道,并被抽出收集,脂肪颗粒截留于壳体中。

39、3)抽取清洗液体,对收集的脂肪颗粒进行清洗直至看不到血色,再次打 开负压源,抽出清洗后的液体,得到提纯后的脂肪颗粒。

40、4)将盛脂容器与第一转接结构相连,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正压源相 连,将提纯后的脂肪颗粒注入盛脂容器中,等待后续填充处理。

4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42、1、本发明自体组织采集装置将提纯脂肪组织的第一过滤部设置于壳体 内,可在抽脂的同时对脂肪组织进行过滤处理,提升操作效率,且抽脂与过 滤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了脂肪组织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过滤的情况, 因此降低了填充者感染的风险。

43、2、本发明自体组织采集装置中第一过滤部为滤膜,通过设置合理的滤膜 孔径,使脂肪组织中的血水、筋膜、油滴、膨胀液等基本完全滤除,可得到 纯度99%的脂肪颗粒。且此种纯化脂肪的方式对脂肪细胞损伤小,纯化后的 脂肪颗粒完整度高、活性好,植入填充部位后细胞稳定性强,成活率大于 70%,填充部位形态饱满自然,填充效果可维持12个月以上。

44、3、本发明自体组织采集装置还可根据填充部位的不同,连接带有不同孔 径滤膜的第二转接结构,对过滤、清洗后的脂肪颗粒进行筛选,筛选出适宜 粒径的脂肪颗粒,使填充效果更加自然,无异物感,不会发生凹凸不平、硬 结的情况。并且,采用本装置可以一次抽脂,填充多个部位,免除了填充者 需要多次抽脂的烦恼,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5、4、本发明自体组织采集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光作为抽脂装置,当 连接注射针后还可作为填充装置,直接向填充部位注射提纯后的脂肪颗粒, 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风险。并且,本发明自体组织采集 装置和填充装置不光适用于追求童颜脸的爱美人士,也适用于天生或意外造 成身体或面部缺陷的患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