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实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4683发布日期:2022-03-30 10:4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医学动物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动物实验架。


背景技术:

2.为了获得医学研究资料,需要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对一些体型较大的实验动物进行操作时,对实验对象的体位操作较为困难。以进行烧伤实验所选用的模型(猪)为例,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在猪的腹部进行侵入性操作并连接检测仪器和装置,而烧伤部位位于猪的背部,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需多次对实验猪的体位进行翻转或移动,且需确保实验猪避免受到损伤,尤其是连接了测试仪器和装置后,还需避免仪器和连接装置受损。实际操作中移动重量超过70 kg的实验猪并不容易,通常需要多人配合,谨慎操作,但仍然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物实验架,对实验对象动物进行可靠的固定和方便的改变体位。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物实验架,包括支架、第一转架、第二转架、下承载体、上承载体,所述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固定实验动物,所述下承载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只第一转架,所述上承载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只第二转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带动所述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在所述支架上翻转。
5.更进一步,一种较佳的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结构是,所述下承载体设有承载动物躯干下侧的下承载布,所述下承载布设有穿出动物肢体的肢体穿孔,所述下承载布的两端设有下承载杆,所述下承载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架;所述上承载体设有承载动物躯干上侧的上承载布,所述上承载布的两端设有上承载杆,所述上承载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转架。
6.更进一步,一种较佳的承载杆与转架的连接结构是,所述下承载杆是多棱柱,所述下承载布与所述下承载杆的一个棱面连接,所述上承载杆是多棱柱,所述上承载布与所述上承载杆的一个棱面连接;所述第一转架设有第一承载槽,所述下承载杆嵌入所述第一承载槽内,所述第二转架设有第二承载槽,所述上承载杆嵌入所述第二承载槽内。
7.更进一步,一种实用的承载杆结构是,所述下承载杆是四棱柱,所述上承载杆是四棱柱;所述第一转架设有多个第一承载槽,所述第二转架设有多个第二承载槽。
8.更进一步,为了有效地实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连接功能,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分别设有铰接孔,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带动所述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两端的铰接孔分别互相铰接,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展开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在一端铰接。
9.更进一步,一种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与支架的连接结构是,所述第一转架的两个铰接孔分别是第一转接孔与第一扣合孔,所述第二转架的两个铰接孔分别是第二转接孔与
第二扣合孔,所述支架在中部与第一转接孔和第二转接孔铰接。
10.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展开时,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扣合时,所述第一扣合孔与所述第二扣合孔通过扣合杆连接。
11.更进一步,另一种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与支架的连接结构是,所述支架设有翻转轴和翻转臂, 所述翻转臂设有两个与翻转轴对称的翻转连接孔,两个所述翻转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的铰接孔,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的铰接孔通过连接轴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转架、第二转架和翻转臂以所述翻转轴为中心转动。
12.更进一步,为了实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开合操作,所述连接轴杆以滑动配合穿过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一端或两端的铰接孔。
13.更进一步,为了使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保持在水平位置,所述支架设有阻止所述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转动的定位梁,有两支所述定位梁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两侧的支架上,所述定位梁使所述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保持在水平位置。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设有承载布和承载杆的承载体支承动物躯干,承载布能够更稳固和更稳定地承载和固定较大体重的实验动物,通过承载布卷绕承载杆调整承载体的宽度,使承载体更好地与动物躯体相适配,固定效果良好,并避免对动物造成损伤,采用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带动承载体在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下翻转,可方便、平稳地实现对实验动物的翻转位移操作。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6.图1 是本发明结构示图,支架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铰接口连接,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在扣合状态;图2 是本发明下承载体结构图;图3 是本发明下承载杆卷绕下承载布的示意图;图4 是本发明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扣合固定实验动物的示意图;图5 是本发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结构分解图;图6 是本发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与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扣合示意图;图7 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在支架上展开,上承载杆嵌入第二承载槽;图8 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实验猪背部向下放入上承载体;图9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下承载体罩在实验猪的腹部上,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扣合;图10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翻转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使实验猪处于背部向上的体位;图11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将第二转架翻转180
°
,取下上承载体,实验猪的上半部躯体被显露;图12是本发明设有转臂的支架结构示图;
图13是本发明设有转臂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连接结构示图;图14是本发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通过定位梁固定在支架上的结构图;图15是本发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在支架上展开的结构图;图16 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实验猪背部向下放入上承载体;图17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下承载体罩在实验猪的腹部上,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扣合;图18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翻转第一转架、第二转架、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图19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实验猪处于背部向上的体位。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至图6,一种动物实验架,包括支架10、第一转架20、第二转架30、下承载体40、上承载体50,所述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固定实验动物,所述下承载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只第一转架,所述上承载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只第二转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带动所述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在所述支架上翻转。
18.所述下承载体设有承载动物躯干下侧的下承载布41,所述下承载布设有穿出动物肢体的肢体穿孔43,所述下承载布的两端设有下承载杆42,所述下承载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架;所述上承载体设有承载动物躯干上侧的上承载布51,所述上承载布的两端设有上承载杆52,所述上承载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转架。
19.所述下承载杆是多棱柱,所述下承载布与所述下承载杆的一个棱面连接,所述上承载杆是多棱柱,所述上承载布与所述上承载杆的一个棱面连接;所述第一转架设有第一承载槽24,所述下承载杆嵌入所述第一承载槽内,所述第二转架设有第二承载槽34,所述上承载杆嵌入所述第二承载槽内。
20.所述下承载杆是四棱柱,所述上承载杆是四棱柱;所述第一转架设有多个第一承载槽,所述第二转架设有多个第二承载槽。
21.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分别设有铰接孔(21,22,31,32),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带动所述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两端的铰接孔分别互相铰接,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展开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在一端铰接。
22.如图1或图7,一种支架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连接结构是,所述第一转架的两个铰接孔分别是第一转接孔21与第一扣合孔22,所述第二转架的两个铰接孔分别是第二转接孔31与第二扣合孔32,所述支架在中部与第一转接孔和第二转接孔铰接。
23.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展开时,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扣合时,所述第一扣合孔与所述第二扣合孔通过扣合杆60连接。
24.如图12至图15,另一种支架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连接结构是,所述支架设有翻转轴15和翻转臂16, 所述翻转臂设有两个与翻转轴对称的翻转连接孔17,两个所述翻转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的铰接孔,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的铰接孔通过连接轴杆61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转架、第二转架和翻转臂以所述翻转轴为中心转动。
25.所述连接轴杆以滑动配合穿过所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一端或两端的铰接孔。
26.所述支架设有阻止所述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转动的定位梁13,有两支所述定位梁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两侧的支架上,所述定位梁使所述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保持在水平位置。
27.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一种动物实验架,包括支架10、第一转架20、第二转架30、下承载体40、上承载体50。
28.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用于固定实验动物,下承载体设有承载动物躯干下侧的下承载布41,下承载布设有穿出动物肢体的肢体穿孔43。下承载布的两端设有下承载杆42,下承载杆是四棱柱,下承载布与下承载杆的一个棱面通过螺钉44固定连接。上承载体设有承载动物躯干上侧的上承载布51,上承载布的两端设有上承载杆52,上承载杆也是四棱柱,上承载布与上承载杆的一个棱面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下承载布和上承载补可采用具有较高强度的帆布或尼龙布,下承载杆和上承载杆采用方钢管。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固定实验动物,如图4所示。旋转下承载杆可卷绕下承载布,调整下承载布的宽度,使之与实验动物的体型相适配。
29.第一转架20是一个弓形结构,第一转架上设有四个第一承载槽24,第一承载槽24分为两组设置在第一转架的两侧。第一转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铰接孔(21,22)。
30.与第一转架相同,第二转架30是一个弓形结构,第二转架上设有四个第二承载槽34,第二承载槽34分为两组设置在第二转架的两侧。第二转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铰接孔(31,32)。
31.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架20和第二转架30是相同的部件。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两端的分别采用合页的插接结构,使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通过铰接孔实现铰接。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带动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时,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两端的铰接孔分别互相铰接;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展开时,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在一端铰接。
32.下承载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只第一转架,下承载杆42嵌入第一承载槽24内。上承载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只第二转架,上承载杆52嵌入第二承载槽34内。可以在四个第一承载槽24中选择适当的两个嵌入下承载杆42,以较好的适配实验动物的体形。同理,选择适当的两个第二承载槽34嵌入上承载杆52。
33.如图1或图7,一种支架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连接结构是,在支架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转轴14。在支架的每一端分都设有一只第一转架20和一只第二转架30。在此,将第一转架的两个铰接孔分别称为“第一转接孔”21与“第一扣合孔”22;将第二转架的两个铰接孔分别称为“第二转接孔”31与“第二扣合孔”32,支架通过转轴14与第一转接孔21和第二转接孔31铰接,使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能够在支架上翻转。
34.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可以分别独立在支架上翻转,当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展开时,支架的两侧分别支撑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如图7所示。此时可以置入或取出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
35.当需要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扣合时,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互相扣合,第一扣合孔22与第二扣合孔32通过扣合杆60连接,使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实现扣合。此时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可同步在支架上转动,并带动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在支架上翻转。如图1所示。
36.如图8至图11,以一个对实验猪的操作为例。首先旋转下承载杆卷绕下承载布,及旋转上承载杆卷绕上承载布,使下承载布和上承载布的宽度良好适配实验猪的躯干。
37.将第一转架20和第二转架30在支架10上展开,使第二转架转动到与支架的一侧12接触的位置,并选择适当的位置将上承载杆52嵌入第二承载槽34,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转架30的两侧,分别有两个第二承载槽34可选用。
38.将实验猪70背部向下放入上承载体50,使上承载布51承载实验猪,如图8所示。之后可以对实验猪的腹部进行侵入性操作并连接检测仪器和装置等项操作。
39.然后,将下承载体40罩在实验猪的腹部上,使其四肢穿出肢体穿孔43,转动第一转架20,并选择适当的位置将下承载杆42嵌入第一承载槽24,将扣合杆60穿过第一扣合孔22和第二扣合孔32,使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及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如图9所示。
40.然后,在支架上翻转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下承载体40和上承载体50带动实验猪一同翻转,使第一转架转动到与支架的一侧11接触的位置,实验猪处于背部向上的体位,如图10所示。
41.之后,抽出扣合杆60,将第二转架30翻转180
°
,取出上承载体50,实验猪的上半部躯体被显露,如图11所示,可对实验猪进行烧伤实验等项操作。
42.实施例二:如图12至图15,一种动物实验架,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一种改进,本实施例采用了另一种支架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连接结构。
43.在支架20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翻转轴15和翻转臂16,翻转轴高于支架的上横梁18,翻转臂以翻转轴为中心转动,如图12所示。翻转臂设有两个与翻转轴对称的翻转连接孔17,两个翻转连接孔设置在翻转臂的两端。两个所述翻转连接孔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的铰接孔,即两个翻转连接孔的中心距与第一转架两端的铰接孔的孔距相等(同样也与第二转架两端的铰接孔的孔距相等)。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两端的铰接孔通过连接轴杆61分别与两个翻转连接孔17连接,使第一转架、第二转架和翻转臂以翻转轴为中心转动,如图13所示。
44.支架设有阻止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转动的定位梁13,有两支定位梁设置在翻转轴两侧的支架上,两支定位梁浮动放置在支架的上横梁18,移动两支定位梁至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与上横梁之间,定位梁13使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保持在水平位置,如图14所示。
45.为了将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置入或取出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一种连接轴杆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连接结构是:一支连接轴杆61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一端的铰接孔(21、31或22、32)保持转动连接,而不需要从铰接孔抽出;另一支连接轴杆以滑动配合穿过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另一端的铰接孔。当需要置入或取出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时,抽出滑动配合的连接轴杆,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相互展开。如图15所示,一支连接轴杆61a第一转架的铰接孔21和第二转架的铰接孔31保持转动连接,另一支连接轴杆61b以滑动配合穿过第一转架另一端的铰接孔22和第二转架另一端的铰接孔32,当需要置入或取出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时,抽出滑动配合的连接轴杆61b,第二转架30保持在对应于翻转轴的位置,第一转架20翻转展开,被支撑在支架的侧梁19上。当然,也可以使第一转架20保持在对应于翻转轴的位置,第二转架30翻转展开到支架的另一侧。
46.另一种连接轴杆与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连接结构是:连接轴杆61以滑动配合穿
过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两端的铰接孔。当需要置入或取出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时,抽出两支滑动配合的连接轴杆,取下位于上侧的第一转架或第二转架,即可置入或取出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在置入或取出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后还需要将连接轴杆穿回到铰接孔中,使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保持在支架上的位置。本连接结构未用图形示出。
47.如图16至图19,同样以一个对实验猪的操作为例。
48.将第一转架20和第二转架30在支架10上展开,第二转架30保持在对应于翻转轴的位置,第一转架20翻转展开,被支撑在支架的侧梁19上。将上承载体50放置在第二转架30上,将实验猪70背部向下放入上承载体50,使上承载布51承载实验猪,如图16所示。之后可以对实验猪的腹部进行侵入性操作并连接检测仪器和装置等项操作。
49.然后,将下承载体40罩在实验猪的腹部上,使其四肢穿出肢体穿孔43,转动第一转架20,并选择适当的位置将下承载杆42嵌入第一承载槽24,将扣合杆61b穿过第一转架的铰接孔22和第二转架的铰接孔32,使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及下承载体和上承载体互相扣合,如图17所示。
50.然后,在支架上翻转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下承载体40和上承载体50带动实验猪一同翻转,如图18所示。
51.转动到实验猪处于背部向上的体位之后,抽出扣合杆61b,将第二转架30翻转180
°
,取出上承载体50,实验猪的上半部躯体被显露,如图19所示,可对实验猪进行烧伤实验等项操作。
52.本发明采用承载布承载动物躯体,较网状的承载体和带状的承载体可更稳定的承载动物躯体,满足实验的要求。采用棱柱结构的承载杆与转架配合,通过卷绕承载布,可使承载体与实验动物的体型相适配,获得良好的动物固定效果。转架结构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便于操作的特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显著提高对大型动物实验的操作性能和控制能力,保障实验的顺利实施,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