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72003发布日期:2022-02-12 11:2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2.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身体一侧并沿神经排列成条带状,常伴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痛、淋巴结肿大及器官功能障碍,如患尿储留、肠梗阻等。患者常因疼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对症治疗。
3.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辨证分型常见有以下三型:(1)肝经火盛证:症见单侧腰腹部、胁肋部红斑基础上呈带状分布的集簇性水疱,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2)脾虚湿蕴证:症见红斑色淡,水疱壁松弛,破后渗出糜烂,口渴而不欲饮,纳差或食后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白,舌体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而滑;(3)气滞血瘀证:多见于老年人,疱疹消退后,仍疼痛不止,烦躁不安,纳少,眠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4.中医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内治,外治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目前外治方多采用多药物组合,方中药物多,加大了毒副反应的风险,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浓度。因此,需要探寻适用性广、有效性高、毒副作用低、患者舒适度高的治疗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6.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由重量份的以下原料组成:麝香1~5、冰片10~40、雄黄20~50。
7.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由重量份的以下原料组成优选为:麝香1~3、冰片20~30、雄黄30~40。
8.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组合物全部原料粉碎、过筛、混匀,得中药组合物散剂;或将中药组合物全部原料粉碎、与基质混合,得中药组合物糊剂;或将中药组合物全部原料用乙醇溶液提取,得中药组合物酒剂;或将中药组合物全部原料粉碎、过筛、浸渍、灌装,得中药组合物喷雾剂所述基质为甘油明胶、甘油、酒、醋、蜂蜜、淀粉、凡士林、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9.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75%。
10.所述提取的步骤包括密闭浸渍、定期搅拌、压榨药液、静置沉降、滤过灌装。
11.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得的制剂包括散剂、浴剂、酒剂、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膏药、贴膏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膜剂。
12.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皮肤疾病中的应用。
13.麝香走窜温通,通入十二经,有较强的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功,为伤科之要药;雄黄解毒散结,用于治疗疥、癣、疮、疡、痈、疽、疖、瘰疬、咽痛、喉痹等,为皮肤、口腔科等疾病之常用要药。二药相须而用,增强治疗痈疽肿毒之效。冰片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于此方中,治疗病症的同时,清热止痛。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1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散剂处方:麝香5g、冰片40g、雄黄50g。
15.制法:以上3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16.用法:外用,敷于患处。
17.实施例2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散剂处方:麝香1g、冰片40g、雄黄20g。
18.制法:以上3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19.用法:外用,敷于患处。
20.实施例3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糊剂处方:麝香1g、冰片10g、雄黄20g。
21.制法:将麝香和雄黄粉碎成粗末,用70%乙醇300ml渗漉,制成流浸膏,加入淀粉3g,搅拌成糊状。将冰片溶于少量乙醇中,加入搅匀,即得。
22.用法:外用,涂患处。
23.实施例4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糊剂处方:麝香3g、冰片10g、雄黄20g。
24.制法:将麝香和雄黄粉碎成粗末,用70%乙醇300ml渗漉,制成流浸膏,加入淀粉3g,搅拌成糊状。将冰片溶于少量乙醇中,加入搅匀,即得。
25.用法:外用,涂患处。
26.实施例5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酒剂处方:麝香1.5g、冰片20g、雄黄30g。
27.制法:以上3味,粉碎成粗末,用75%乙醇2000ml作溶剂,密闭浸渍,定期搅拌,浸渍15日后,取上清液,压榨药液,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搅拌均匀,再静置沉降7日,滤过,灌装,
即得。
28.用法:外用。
29.实施例6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酒剂处方:麝香3g、冰片30g、雄黄40g。
30.制法:以上3味,粉碎成粗末,用75%乙醇2000ml作溶剂,密闭浸渍,定期搅拌,浸渍15日后,取上清液,压榨药液,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搅拌均匀,再静置沉降7日,滤过,灌装,即得。
31.用法:外用。
32.实施例7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喷雾剂处方:麝香1、冰片20、雄黄30。
33.制法:以上3味,粉碎,过筛,用75%乙醇浸渍2次,每次48h,共收集浸渍液50ml,密闭,静置24h,灌装,即得。
34.用法:外用,喷于患处。
35.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应用于实际临床治疗,部分病例如下:1、汪某,女,50岁。左侧腰部见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可见散在针头大小水疱。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4天好转。
36.2、高某,女,70岁。左侧肋下皮肤红斑,红斑基础上见丘疹、丘疱疹,伴灼热疼痛。外用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6天好转。
37.3、邵某,男,79岁。右侧胁肋部、背部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见簇集成群的丘疱疹及水疱。外用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散剂治疗4天好转。
38.4、黄某,女,69岁。左侧腹股沟、会阴部、臀部出现疼痛不适,继而局部出现红斑。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天好转。
39.5、董某,女,91岁。右侧胁肋部疼痛伴红斑、水泡消退,余症状减轻不明显。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11天好转。
40.6、黄某,女,73岁。右侧胁肋部疼痛并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见丘疹、丘疱疹及水疱,伴灼热疼痛。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4天好转。
41.7、李某,女,48岁。右侧腹部、背部皮肤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见粟米至绿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外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1天好转。
42.8、杨某,女,63岁。右胸皮肤散在红斑伴簇集成群红色丘疹。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4天好转。
43.9、马某,女,47岁。前右胸背部及右腋下皮肤开始出现红斑伴簇集成群红色丘疹。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4天好转。
44.10、郑某,男,60岁。左侧腰部阵发性刺痛,伴红色疱疹,未超过体表中线。外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1天好转。
45.11、管某,女,55岁。左侧颈部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见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外用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散剂治疗1天好转。
46.12、李某,男,35岁。右侧胸背部见多处散在红斑,红斑基础上见簇集成群的丘疱疹
及水疱,水疱未见结痂。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天好转。
47.13、李某,男,54岁。左侧腰腹部及左侧臀部皮肤出现散在红斑,红斑基础上见簇集成群的丘疱疹。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2天好转。
48.14、马某,男,48岁。右侧肩胛下及胸部见片状红斑,未见皮肤破溃及水泡。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2天好转。
49.15、杨某,男,19岁。右侧腰腹部皮肤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见丘疹、丘疱疹。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2天好转。
50.16、马某,男,48岁。右侧肩胛下及胸部见片状红斑,未见皮肤破溃及水泡。外用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2天好转。
51.17、徐某,女,49岁。右侧腰腹部见散在红色丘疱疹,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伴烧灼样刺痛及瘙痒。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2天好转。
52.18、李某,女,69岁。右侧腰肋部、腹部皮肤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见粟米大小簇集成群的丘疱疹。外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1天好转。
53.19、谭某,女,45岁。左侧腰背部片状疱疹,呈持续性烧灼样刺痛,伴瘙痒难忍,红斑基础上可见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天好转。
54.20、邓某,女,73岁。右下肢大腿皮肤灼热、疼痛,继而皮肤潮红,出现簇集性丘疹,丘疱疹、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8天好转。
55.21、刘某,女,64岁。右侧腰背部见少许淡红色疱疹,沿右侧神经呈带状分布。外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10天好转。
56.22、张某,男,67岁。右侧腰腹部皮肤见多发片状红斑结痂,红斑基础上见簇集丘疹、丘疱疹,皮损沿单侧神经呈带状分布。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3天好转。
57.23、黎某,女,72岁。左侧胸背部可见大量色素沉着。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9天好转。
58.24、张某,女,66岁。右侧腰背部及腹部皮肤出现散在红斑,腹部红斑基础上见簇集成群的丘疱疹、水疱。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5天好转。
59.25、李某,男,53岁。左侧肩背部带状疱疹。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3天好转。
60.26、崔某,女,49岁。右侧背部及胁肋部疼痛较入院时稍减轻,呈烧灼样刺痛,右腰部及右腋下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见丘疹、丘疱疹及水疱,伴灼热疼痛,阵发性加剧。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6天好转。
61.27、陈某,男,69岁。右侧胸肋部疼痛,呈间歇性烧灼痛,疼痛部位以右侧乳房周围为主。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0天好转。
62.28、范某,男,59岁。左侧胸壁及背部疼痛,呈烧灼样刺痛,左胸壁及左背部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见丘疹、丘疱疹及水疱,伴灼热疼痛。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0天好转。
63.29、胡某,女,58岁。左侧腰腹部可见红色疱疹,呈串状分布,剑下以及右侧腹部压痛。外用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6天好转。
64.30、贾某,女,64岁。右下肢皮肤灼热、刺痛,继而皮肤潮红,出现簇集性丘疹、丘疱疹、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外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散剂治疗3天好转。
65.31、徐某,男,74岁。左侧额部皮肤团块状红斑,红斑基础上见簇集成群的丘疹。外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6天好转。
66.32、雷某,女,71岁。右侧额部可见散在疱疹,伴疼痛,皮温稍高。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13天好转。
67.33、薛某,女,62岁。左上腹呈阵发性胀痛,时有烧灼感。外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6天好转。
68.34、刘某,男,66岁。右侧胸痛,疼痛性质叙述不清,疼痛沿肋间隙牵涉至背部。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5天好转。
69.35、魏某,女,82岁。右侧胁肋及背部见多片暗红斑及丘疱疹及水疱,部分丘疱疹及水疱已结痂,伴有疼痛。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13天好转。
70.36、王某,女,83岁。右侧胁肋部疼痛,右侧胁肋部及背部可见簇状水泡伴烧灼样疼痛。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14天好转。
71.37、曾某,女,71岁。右侧腰背部可见淡红色皮疹。外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糊剂治疗9天好转。
72.38、杨某,女,54岁。左侧上肢上臂、左肩背部淡红色皮疹,疼痛不适。外用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酒剂治疗4天好转。
73.39、张某,男,84岁。右下肢下段内侧可见4.5x3.5cm大小破溃面,有脓液渗出。外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治疗10天好转。
74.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应用于实际临床治疗45例,其中有效39例,无效6例,有效率达86.6%,无毒副作用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