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线端子及皮下植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4642发布日期:2023-06-29 17:4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载线端子及皮下植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载线端子及皮下植入工具。


背景技术:

1、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60岁左右。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帕金森病主要表现有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等,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2、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使用电极刺激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核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症状。所用到的脑深部神经刺激电极(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dbs)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脉冲发生器(通常缩写为ipg)1、延伸导线2和电极3。电极3一般植入脑部10cm左右,其余埋入头部皮下,另一端放置在耳后位置与皮下的延伸导线2相连,延伸导线2与脉冲发生器1相连。脉冲发生器1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过皮下的延伸导线2传递给电极3,进而到达脑部靶点区域。若患者身体单侧(仅身体左侧或右侧)有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通常需要植入1个脉冲发生器1、1根延伸导线2和1个电极3,即图1所示。若患者症状表现为双侧,通常需要植入1个脉冲发生器1、2根延伸导线2以及2个电极3。

3、目前,在将延伸导线2植入皮下时,需将延伸导线2与隧穿工具的载线端子连接,载线端子在穿刺杆的引导下拉动延伸导线2穿过皮肤上的两个切口。而现有的载线端子连接延伸导线2的方式主要有:一种是将延伸导线的连接头插入载线端子的内孔中,该载线端子整体直径增大,增加了引线阻力,增大了引线难度,特别容易损坏连接头;另一种是载线端子的连接杆插入延伸导线的连接头内,然后再通过螺钉径向拧紧固定,如此一来需要多次拆装螺钉,极容易损坏延伸导线的连接头,而且也不能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存在载线端子也不能同时装载多根延伸导线,以及载线端子和延伸导线连接头容易刮伤血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线端子及皮下植入工具,在减小载线端子与延伸导线连接头连接处的直径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密封连接头,还可以降低对连接头的损伤,提高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线端子,用以装夹延伸导线,所述延伸导线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载线端子的侧面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以嵌设至少部分长度的所述连接头;所述凹槽结构轴向延伸的一侧贯通所述载线端子的第一端部,所述凹槽结构轴向延伸的另一侧与所述载线端子的第二端部之间为阻断状态。

3、可选地,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贯通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尺寸互不相同;其中最近端的一个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为阻断状态,最远端的一个所述凹槽贯通所述第一端部。

4、可选地,从所述载线端子的所述第二端部至所述第一端部,多个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尺寸依次减小。

5、可选地,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凹槽;最近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整个大径区段;最远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部分长度的小径区段。

6、可选地,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三个所述凹槽;最近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整个大径区段;中间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整个小径区段;最远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延伸导线的部分导线本体。

7、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凹槽的径向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区段的最大外径。

8、可选地,所述凹槽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载线端子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并在所述载线端子的轴向上错开设置;每个所述凹槽结构用以装夹一根所述延伸导线。

9、可选地,所述凹槽结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槽壁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以引导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凹槽结构。

10、可选地,所述载线端子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皮下植入工具,用于建立皮下隧道,以将延伸导线经皮下隧道植入预定对象,其包括:

12、造隧端子;

13、以及任一项所述的载线端子;以及,

14、造隧杆,所述造隧杆的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造隧端子或所述载线端子可拆卸地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皮下植入工具还包括:

16、手柄,所述造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皮下植入工具还包括:

18、造隧管,所述造隧管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造隧杆上,且所述造隧管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造隧杆在轴向上被限制移动。

19、本发明利用载线端子侧面的凹槽结构来嵌设并固定延伸导线的连接头,使载线端子带动延伸导线穿过皮肤上的切口而植入皮下。如此配置,使载线端子与连接头配合后的整体直径不会太大,可以降低引线阻力,降低引线难度,而且避免了将整个连接头插入载线端子的内部,也避免了将载线端子插入连接头的内部,且不需要通过螺钉径向拧紧固定,因此可有效防止载线过程中对延伸导线连接头的损伤,提高连接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凹槽结构的槽壁可以封堵连接头的端面插孔以及径向螺钉孔,防水密封效果好,可以进一步降低连接头的损伤。

20、本发明可利用凹槽结构中的多个凹槽对连接头上不同外径的区段进行卡设固定,如此设置,可有效降低延伸导线脱落的风险,确保延伸导线装夹的牢靠性。

21、本发明通过将至少部分凹槽的径向深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区段的最大外径,可以避免连接头突出于载线端子的外部,从而防止在引线过程中连接头刮伤皮下毛细血管的问题,降低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患者体的不适感。

22、本发明可将凹槽结构设置为多个,每个凹槽结构可以装夹一根延伸导线,从而实现同时将至少两根延伸导线植入皮下的目的,扩大了皮下植入工具的应用范围,使用更为方便。尤其的,所有所述凹槽结构在载线端子的轴向上错开设置,可以解决多根延伸导线上的连接头并列所造成的整体直径过大的问题,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载线端子整体直径,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并降低引线难度。

23、本发明利用凹槽结构的槽壁的导向斜面来引导连接头的插入,可以进一步降低装夹连接头的难度,并降低对连接头的损伤。另外,本发明还通过将载线端子设置为具有光滑的外表面,进一步防止在引线过程中载线端子刮伤皮下毛细血管的问题,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载线端子,用以装夹延伸导线,所述延伸导线的一端设有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线端子的侧面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以嵌设至少部分长度的所述连接头;所述凹槽结构轴向延伸的一侧贯通所述载线端子的第一端部,所述凹槽结构轴向延伸的另一侧与所述载线端子的第二端部之间为阻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贯通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尺寸互不相同;其中最近端的一个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为阻断状态,最远端的一个所述凹槽贯通所述第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载线端子的第二端部至所述第一端部,多个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尺寸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凹槽;最近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整个大径区段;最远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部分长度的小径区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三个所述凹槽;最近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整个大径区段;中间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连接头上的整个小径区段;最远端的一个所述凹槽用以卡设所述延伸导线的部分导线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凹槽的径向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区段的最大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载线端子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并在所述载线端子的轴向上错开设置;每个所述凹槽结构用以装夹一根所述延伸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槽壁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以引导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凹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线端子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10.一种皮下植入工具,用于建立皮下隧道,以将延伸导线经皮下隧道植入预定对象,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皮下植入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皮下植入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线端子及皮下植入工具,皮下植入工具包括手柄、造隧端子、载线端子、造隧杆,造隧杆的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选择性地可拆卸连接造隧端子或载线端子,载线端子用以装夹延伸导线,延伸导线的一端设有连接头,载线端子的侧面设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用以嵌设至少部分长度的连接头;凹槽结构轴向延伸的一侧贯通载线端子的第一端部,凹槽结构轴向延伸的另一侧与载线端子的第二端部之间为阻断状态。如此配置,在减小载线端子与延伸导线连接头连接处的直径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密封连接头,还可以降低对连接头的损伤,提高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军,唐龙军,吕依蔓,徐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神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