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57003发布日期:2022-03-23 00:1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病菌的反复感染形成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治疗支气管炎的过程中,当咳嗽现象频繁时,对于咽喉部位的影响非常严重。在西医治疗支气管炎的过程中,由于支气管炎种类症状复杂,对诊断要求很高,譬如,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有效,所以在治疗上也要具有针对性才行。如果西医在诊断中针对性不够,则可能不仅不能对症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为:
5.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所述药物的一剂中药配方原料按既定的各一个重量份包含:桑叶3-25份,菊花3-25份,夏枯草3-25份,连翘3-25份,枇杷叶3-25份,川贝3-25份,罗汉果1-3个,板蓝根3-25份,金银花3-25份。
6.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为感受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肺失宣肃;内因则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犯,或肺本自虚,复感外邪而致肺不主气,肃降无权,气逆而咳。病理变化为肺气不足,内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六淫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而致肺气被束,失于宣肃;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灼津生痰,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生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由于外邪性质的不同及人体强弱和阴阳偏盛差异,在症候表现上有风寒、风热、风燥等的不同。而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如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浊于肺;肾阳亏虚,气失摄纳;命门火衰,水气不能蒸化,为痰为饮,则气道阻塞;肾阴亏损,虚火内炽,灼伤肺津,皆可使肺失清肃,壅遏不宣,肺气上逆而咳喘、咯痰。此外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各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肃降无权,而致肺气上逆作咳作痰。
7.这一剂中药配方的各味原料为:
8.桑叶:又名铁扇子、冬桑叶、霜桑叶、炙桑叶、蜜桑叶,功效为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菊花:又名怀菊花、滁菊、杭菊、白菊花、甘菊花、茶菊、节华、金蕊、金精、贡菊,功效为疏风解毒,清凉散热,祛痰明目;夏枯草:又名乃东、燕面、铁色草、大头花、棒槌花、夏枯球、紫花草,功效为清肝明目,平肝降压,散热散结;连翘:又名旱连子、大翘子、空壳、黄奇丹,功效为清热解毒,清肿散结;枇杷叶:又名杷叶、卢橘、卢桔,功效为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川贝:又名松贝、青贝、炉贝、贝母、叶贝、尖母贝,功效为润肺化痰,清热散结;罗汉果:又名拉汉果、假苦瓜、野栝楼,功效为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板蓝根:又名靛根、靛青根、蓝靛根,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清斑;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三宝花、忍冬花、苏花,功效为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9.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的一剂中药配方原料按既定的各一个重量份包含:桑叶3-25份,菊花3-25份,夏枯草3-25份,连翘3-25份,生姜3-25份,枇杷叶3-25份,川贝3-25份,罗汉果1-3个,薄荷2-15份,防风2-15份,板蓝根3-25份,桂枝2-15份,金银花3-25份。这里,加入生姜、薄荷、防风、桂枝原料,其中,生姜:又名鲜姜、老姜,功效为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利水消肿;薄荷:又名蕃荷菜、升阳菜、鲜薄荷、苏薄荷、薄荷叶、薄荷梗,功效为清凉,发汗,退热,祛风,止痒;防风:又名关防风、东防风、北防风,功效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止痉;桂枝:又名香桂枝、竺桂枝,功效为发表散寒,温经止痛,通阳化气。
10.以上各味中药的功效通过本中药配方的综合,从而使药物具有解表,散寒,散热,解毒,清凉,疏风,祛风,通阳,化气,化痰,清燥,祛痰,止咳,清肺,润肺,通络等治疗功效。
11.进一步的,所述药物包含中药配方原料,还包含西药剂阿莫西林(0.25g规格的胶囊);中药配方原料采用制成汤剂、或胶囊、或片剂、或散剂、或丸剂、或口服液的中药剂;西药剂阿莫西林,具有治疗伤寒菌、治疗肺炎链球菌等功效。上述中药剂与西药剂组成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达到清除病毒,清除病菌,治疗支气管炎的目的。阿莫西林的使用,仅限于对青霉素及阿莫西林不过敏且适合口服者,中药剂与西药剂都据年龄定量。
12.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对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把一剂中药制成中药汤剂,包含步骤:
13.s1.按上述药物的一剂中药配方原料,按既定的各一个重量份称取原料并混合好,1份为1克;
14.s2.把上述混合好的一剂中药倒入加热容器并每煲一次加入600
±
90ml水煮沸,连煲三次,每次煲成200
±
30ml中药汤剂,将三次煲成的中药汤剂加在一起,制成6袋口服中药汤剂;
15.s3.将6袋口服中药汤剂用容器密封冷藏于0-5℃保存,保质期7天。
16.综上所述,如果治疗需要n剂中药,则按s1、s2、s3的一剂中药制备成中药汤剂的方法,将中药配方原料扩大到n倍,制成6n袋中药汤剂,待口服用。n为大于0的整数。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具有解表,散寒,散热,解毒,清凉,疏风,祛风,通阳,化气,化痰,清燥,祛痰,止咳,清肺,润肺,通络等治疗功效,达到清除病毒,清除病菌,对症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清除支气管炎病状、恢复身体健康上,疗效显著,疗效确实,治愈率高,并且药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不受环境限制,值得在支气管炎治疗中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18.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叙述,显然,所叙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时,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19.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所述药物的一剂中药原料按既定的各一个重量份包
含:桑叶3-25份,菊花3-25份,夏枯草3-25份,连翘3-25份,生姜3-25份,枇杷叶3-25份,川贝3-25份,罗汉果1-3个,薄荷2-15份,防风2-15份,板蓝根3-25份,桂枝2-15份,金银花3-25份。
20.所述药物为口服药,包含中药剂,或含阿莫西林,阿莫西林采用胶囊,仅限于对青霉素及阿莫西林不过敏且适合口服者,中药与西药都据年龄定量。
21.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对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把一剂中药制成中药汤剂,包含步骤:
22.s1.按上述药物的一剂中药配方原料按既定的各一个重量份称取制备所述中药汤剂的原料并混合好,1份为1克;
23.s2.把上述混合好的一剂中药倒入加热容器并每煲一次加入600
±
90ml水煮沸,连煲三次,每次煲成200
±
30ml中药汤剂,将三次煲成的中药汤剂加在一起,制成6袋口服中药汤剂;
24.s3.将6袋口服中药汤剂用容器密封冷藏于0-5℃保存,保质期7天。
25.综上所述,如果治疗需要n剂中药,则按s1、s2、s3的一剂中药制成中药汤剂的方法,将中药配方原料扩大到n倍,制成6n袋中药汤剂,待口服用。n为大于0的整数。
26.实验例
27.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进步性,现采用临床实验进一步说明。对35例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炎病例进行观察,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在7~75岁,将患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口服中药汤剂。其中,分成2个组,第一组18人,未使用阿莫西林;第二组17人,根据年龄及体重,按阿莫西林药品说明书使用定量阿莫西林(观察病例35人,都对阿莫西林不过敏且适合口服者)。
28.治疗方式:1日3次,于早中晚饭后口服上述制备的口服中药汤剂每餐2袋(学龄期儿童1袋),连服2-5日。
29.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风温肺热病的疗效评定,这里,相关标准定义为:
30.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线等检查恢复正常。
31.好转: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所改善,x线检查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收。
32.未愈:病情未见好转。
33.从各病例反馈情况看,观察病例中均没有发生毒副作用。其用药结果统计如下表:
[0034][0035]
用药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口服中药汤剂后,有效率达到90%以上,疗效明显。从患者反馈来看,大家都是好评的。
[0036]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再提供典型的以下病例4例:
[0037]
病例1:
[0038]
女,患病时7岁,2015年9月,感冒,连续干咳,无痰,呼吸困难,气喘,住县医院治疗,确诊患急性支气管炎,经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仍有干咳与气急,之后其所患的气管炎
有转重迹象。
[0039]
治疗措施:以实施例中的中药汤剂治疗,于每日早中晚饭后,每餐口服1袋中药汤剂后,加口服0.25g规格的阿莫西林胶囊1粒。两日6餐口服药物后,病例1所患的支气管炎基本好转。其对阿莫西林不过敏且适合口服。
[0040]
再同样两日6餐口服中药汤剂并加服阿莫西林胶囊后,基本愈好。
[0041]
再同样加1日3餐饭后口服中药汤剂并加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后,其所患的急性支气管炎痊愈。
[0042]
病例2:
[0043]
女,患病时45岁,2015年10月,感冒,连续干咳,无痰,呼吸困难,气喘,患急性支气管炎症状。
[0044]
治疗措施:以实施例中的中药汤剂治疗,于每日早中晚饭后每餐口服2袋中药汤剂,并每餐加口服0.25g规格的阿莫西林胶囊2粒。3日9餐口服中药汤剂及加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后,其所患的支气管炎基本愈好。其对阿莫西林不过敏且适合口服。
[0045]
再次同样两日6餐口服中药汤剂并加服阿莫西林胶囊后,其所患的支气管炎痊愈。
[0046]
病例3:
[0047]
女,患病时72岁,2018年,感冒,连续干咳,无痰,呼吸困难,气喘,住县医院治疗,确诊患急性支气管炎,经县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仍有干咳气急,之后其患的支气管炎有转重迹象。
[0048]
治疗措施:以实施例中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于每日早中晚饭后每餐口服2袋中药汤剂,并每餐加口服0.25g规格的阿莫西林胶囊2粒。按上述口服方法,3日9餐口服中药汤剂及加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后,其所患支气管炎基本愈好。其对阿莫西林不过敏且适合口服。
[0049]
再同样2日6餐口服中药汤剂并加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后,其所患急性支气管炎痊愈。
[0050]
病例4:
[0051]
男,患病时25岁,2020年6月,从就读大学的外省回到广东,十几天后,感冒,连续干咳,无痰,呼吸困难,乏力,患急性支气管炎病症。
[0052]
治疗措施:以实施例中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于每日早中晚饭后每餐口服2袋中药汤剂,并每餐加口服0.25g规格的阿莫西林胶囊2粒。按上述口服方法,3日9餐口服中药汤剂及加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后,其所患急性支气管炎基本愈好。其对阿莫西林不过敏且适合口服。
[0053]
再同样两日6餐口服中药汤剂并加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后,其所患急性支气管炎痊愈。
[0054]
尽管已经示出和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所叙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实际制备药物和治疗过程中,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配方药物(含中药西药)原理和药方组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理解引用实施例,并可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达到制备药物和治病的目的,此类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属权利要求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