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21303发布日期:2022-03-26 14:17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工作、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如紫外线、电脑辐射等,容易导致人体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现象,尤其是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面部皮肤,常见的问题包括:皮肤干燥、起皮、出现红血丝、皱纹增多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面部皮肤的护理也更为重视,不同种类的护肤品应用而生,尤其是面膜,市场上的面膜通常具有保湿、美白的效果,已经成为护肤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面膜的敷用时长通常控制在15-20min,在该段时间内,面膜中的成分作用于皮肤,通过皮肤吸收,短时间内使皮肤达到一定的水润、提亮肤色的效果。然而,市场上有较多面膜中,虽然在使用之后大约10min内能使皮肤变得滋润且肤色得到提亮,但后续皮肤容易出现恢复原本的状态的可能,如补水效果无法继续维持,以及细微的皱纹重新显现等。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敷用面膜的过程中,面膜中液态的营养物质与皮肤接触,相当于皮肤被面膜包覆,面膜中含有的水以及保湿成分部分被皮肤吸收,但被吸收的成分难以使皮肤达到良好的缩水、保湿的效果,最终在使用面膜的10min左右后恢复到跟未使用面膜之前的状态。
4.因此,一种易被皮肤吸收且能达到较好的保湿、滋润效果的面膜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如何能达到保湿、滋润且还能使保湿、滋润效果维持较长时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面膜及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膜,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甘油1.99-7.96wt%;保湿剂0.08-2.3wt%;甘油聚醚-26为1-4wt%;双丙甘醇1-4wt%;增稠剂1-4wt%;烟酰胺0.1-3wt%;1,2-己二醇0.3-1.5wt%;第一皮肤调理剂0.01-2wt%;第二皮肤调理剂0.1-1.5wt%;对羟基苯乙酮0.2-0.6wt%;尿囊素0.05-0.5wt%;
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0.3wt%;三乙醇胺0.1-0.3wt%;黄原胶0.02-0.3wt%;甘草酸二钾0.05-0.5wt%;peg-60氢化蓖麻油0.05-0.5wt%;第三皮肤调理剂0.01-3wt%;第四皮肤调理剂0.01-4wt%;第五皮肤调理剂0.01-4wt%;第六皮肤调理剂0.01-3wt%;第七皮肤调理剂0.01-4wt%;第八皮肤调理剂0.01-4wt%;第九皮肤调理剂0.01-2wt%;五味子果提取物0.001-0.1wt%;乙基己基甘油0.03-0.1wt%;edta二钠0.02-0.05wt%;水和日用香精为余量;所述第一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一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75wt%的非洲楝树皮提取物、0.75wt%的麦芽糊精,余量为甘油和水;所述第二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二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wt%的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余量为1,2-戊二醇、丁二醇;所述第三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三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wt%的月见草根提取物,余量为柠檬酸、防腐剂、丁二醇和水;所述第四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四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72wt%的生育酚、0.02wt%的棕榈酰四肽-10,余量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鲸蜡醇棕榈酸酯、山梨坦硬脂酸酯、聚山梨醇酯-80、苯甲酸钠、柠檬酸、氢化卵磷脂;所述第五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五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wt%的千日菊提取物,余量为水和1,3-丙二醇;所述第六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六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5wt%的水解胎盘(羊)提取物,余量为水;所述第七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七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wt%的猴面包树籽提取物,余量为苯氧乙醇、甘油和水;所述第八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八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2wt%的水解酵母蛋白,余量为苯甲酸钠、甘油和水;所述第九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九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wt%的水解胶原,余量为乙基己基甘油、苯氧乙醇、丁二醇和水。
7.本技术中采用的保湿剂为除了本技术中出现的保湿成分以外的保湿剂。
8.本技术中采用的非洲楝树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皮肤防护效果,与麦芽糊精相互配合使用,增加面膜载体(无纺布面层、面膜纸等)与面膜之间,以及买面膜与人体面部皮肤之间,形成良好的负载效果,面部皮肤上更易较为充分地接触面膜中的营养成分,还能在一定
程度上,将面部皮肤上的油脂等细微杂质进行吸附,进而使面膜的效果发挥更好。
9.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具有较好的肌肤调理效果,跟尿囊素、千日菊提取物、月见草根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相互配合,还能较好地舒缓皮肤,使面部皮肤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紧致程度,但不易出现紧绷感。
10.烟酰胺、甘草酸二钾可增强皮肤屏障,维持肌肤含水量,增进真层微循环,从而使皮肤不易出现不适感。
11.第一皮肤调理剂至第九皮肤调理剂中,主要的成分为非洲楝树皮提取物、麦芽糊精、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月见草根提取物、生育酚、棕榈酰四肽-10、千日菊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五味子果提取物、水解酵母蛋白、水解胶原,这几种成分相互配合,再加上与保湿剂的相互作用,更易被人体面部皮肤吸收,充分补水,使皮肤达到保湿、滋润的效果。且对皮肤保湿后还能维持较长时间(至少30min),该段时间内,能使皮肤保持较好的弹性以及紧致感,且使面部的假性皱纹部分消失。同时,在该段时间内,还可以继续配合精华、面霜、眼霜等护肤产品一同使用,使护肤效果更佳。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一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75wt%的非洲楝树皮提取物、0.75wt%的麦芽糊精、80wt%的甘油和18.5wt%的水;所述第二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二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wt%的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47.5wt%的1,2-戊二醇、47.5wt%的丁二醇;所述第三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三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wt%的月见草根提取物、0.05wt%的柠檬酸、0.2wt%的山梨酸钾、1wt%的苯氧乙醇、49wt%的丁二醇和余量的水;所述第四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四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72wt%的生育酚、0.02wt%的棕榈酰四肽-10、7wt%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wt%的鲸蜡醇棕榈酸酯、3wt%的山梨坦硬脂酸酯、3wt%的聚山梨醇酯-80、0.3wt%的苯甲酸钠、0.2wt%的柠檬酸、0.2wt%的氢化卵磷脂;所述第五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五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wt%的千日菊提取物、32wt%的水、61wt%的1,3-丙二醇;所述第六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六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5wt%的水解胎盘(羊)提取物和余量的水;所述第七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七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wt%的猴面包树籽提取物、1.5wt%的苯氧乙醇、30wt%的甘油和余量的水;所述第八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八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2wt%的水解酵母蛋白、0.5wt%的苯甲酸钠、30wt%的甘油和余量的水;所述第九皮肤调理剂中含有占第九皮肤调理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wt%的水解胶原、0.1wt%的乙基己基甘油、0.9wt%的苯氧乙醇、4wt%的丁二醇和余量的水。
13.按照上述用量配比进行复配获得的第一至第九皮肤调理剂进行相互配合,可使面膜的保湿、滋润、抗衰老效果更佳。
14.且采用上述配比获得的第一至第九皮肤调理剂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5.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由泛醇、聚谷氨酸钠、透明质酸钠组成。
16.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中含有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泛醇0.05-2wt%;聚谷氨酸钠0.02-0.15wt%;透明质酸钠0.01-0.15wt%。
17.泛醇、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钠可以与乙基己基甘油形成相互配合,可实现促进皮肤吸收的效果以及达到较好的保湿能力。且上述比例范围内的三种组分形成相互配合,有利于使获得的面膜的质地有适中的粘稠感。
18.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由甘油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pvm/ma共聚物、甘油、水组成。
19.通过甘油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pvm/ma共聚物的相互配合,有利于使获得的面膜具有一定的粘稠质地,有利于提高面膜在面部皮肤上的抓力。在增稠剂中,甘油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pvm/ma共聚物的用量范围通常为0.8wt%-1.2wt%:0.5wt%-0.9wt%,甘油的占比通常为50-55wt%,水为余量。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膜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步骤:将甘油、用量为0.01-0.04wt%的水充分混合,获得甘油水溶液;按照配比分别配制获得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第五皮肤调理剂、第六皮肤调理剂、第七皮肤调理剂、第八皮肤调理剂、第九皮肤调理剂;步骤一,将准备好的甘油水溶液、黄原胶混合均匀后,与甘油聚醚-26、增稠剂、烟酰胺、对羟基苯乙酮、尿囊素、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甘草酸二钾、泛醇、edta二钠、聚谷氨酸钠、透明质酸钠、用量为剩余量三分之二的水,加热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当步骤一中的第一混合物的温度降低至40-45℃以下后,将双丙甘醇、1,2-己二醇、peg-60氢化蓖麻油、乙基己基甘油、日用香精充分混合,再与降温后的第一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三乙醇胺、剩余的水充分混合后,与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获得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将步骤三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与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第五皮肤调理剂、第六皮肤调理剂、第七皮肤调理剂、第八皮肤调理剂、第九皮肤调理剂、五味子果提取物一同充分混合,获得面膜。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甘油水溶液、增稠剂、第一至第九皮肤调理剂进行配制,得到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且各自分散较为均匀。
22.通过在步骤一中,将甘油水溶液、黄原胶进行混合,是为了能降低两者混合之后的粘稠感,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混合。继而,将甘油聚醚-26、增稠剂、烟酰胺、对羟基苯乙酮、尿囊素、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甘草酸二钾、泛醇、edta二钠、聚谷氨酸钠、透明质酸钠、部分水进行混合时,通过加热使加入的组分的混合效果更好。
23.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中的分步加入,有利于使加入的组分能较大程度上保持效力,使最终得到的面膜能达到较好的保湿、滋润、抗衰效果。
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加热至75-80℃,混合均匀需采用:先在30-50hz的条件
下混合3-5min,再在20-40hz的条件下保温20-30min。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分段进行超声混合,有利于使组分混合地更为均匀。且一边超声一变进行保温,使组分之间相互配合效果更佳。
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中的混合条件为:在20-40hz的条件下混合2-5min。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使加入的组分快速进行混合,且不采用搅拌桨等结构,使加入的组分配比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保留。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皮肤调理剂至第九皮肤调理剂中的非洲楝树皮提取物、麦芽糊精、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月见草根提取物、生育酚、棕榈酰四肽-10、千日菊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五味子果提取物、水解酵母蛋白、水解胶原进行相互配合,再加上与五味子果提取物、烟酰胺、泛醇、聚谷氨酸钠、透明质酸钠的复配作用,继而使获得的面膜具有较好的保湿、滋润、抗衰效果。
29.2、第一皮肤调理剂至第九皮肤调理剂中的组分按照对应的配比进行相互组合,从而使第一皮肤调理剂至第九皮肤调理剂分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在进行混合时,不同组分之间可形成较好的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30.实施例1:一种面膜,其中含有的成分及其使用含量、复配成分中的含量均详见表1,且采用以下步骤制备获得:准备步骤:将甘油、水充分混合,获得甘油水溶液;按照表1中的配比分别配制获得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第五皮肤调理剂、第六皮肤调理剂、第七皮肤调理剂、第八皮肤调理剂、第九皮肤调理剂,配制过程中,搅拌速度为5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
31.步骤一,将准备好的甘油水溶液、黄原胶混合均匀后,与甘油聚醚-26、增稠剂、烟酰胺、对羟基苯乙酮、尿囊素、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甘草酸二钾、泛醇、edta二钠、聚谷氨酸钠、透明质酸钠、用量为剩余量三分之二的水,加热至75℃,并混合均匀,混合过程中,先在30hz的条件下混合5min,再在40hz的条件下保温2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当步骤一中的第一混合物的温度降低至45℃以下后,将双丙甘醇、1,2-己二醇、peg-60氢化蓖麻油、乙基己基甘油、日用香精充分混合,再与降温后的第一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三乙醇胺、剩余的水充分混合后,与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获得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将步骤三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与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第五皮肤调理剂、第六皮肤调理剂、第七皮肤调理剂、第八皮肤调理剂、第九皮肤调理剂、五味子果提取物一同充分混合,获得面膜。
32.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中的混合条件为:在20hz的条件下混合5min。
33.实施例2-3: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中含有的成分及其使用含量不同,详见表1。
34.表1实施例1-3中的成分及其对应的用量、复配成分中的具体组成
实施例4: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虽然实施例1中所采用的组分及其使用量相同,但实施例4中复配组分中组分占对应的复配组分总量的比例不同。
35.实施例5: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保湿剂中含有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泛醇1.8wt%;聚谷氨酸钠0.18wt%;透明质酸钠0.32wt%。
36.实施例6: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保湿剂全部为透明质酸钠。
37.实施例7: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稠剂由质量百分比为50:48.3∶1.5∶0.2的甘油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pvm/ma共聚物、甘油、水组成。
38.实施例8: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加热至80℃,先在50hz的条件下混合3min,再在20hz的条件下保温3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39.实施例9: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中的混合条件为:在40hz的条件下混合2min。
40.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相同用量的透明质酸钠分别替换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生育酚、棕榈酰四肽-10、水解胎盘(羊)提取物、解酵母蛋白、水解胶原。
41.对比例2: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相同用量的透明质酸钠分别替换非洲楝树皮提取物、月见草根提取物、千日菊提取物、水解胎盘(羊)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
42.对比例3: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相同用量的甘油分别替换非洲楝树皮提取物、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月见草根提取物、生育酚、棕榈酰四肽-10、千日菊提取物、水解胎盘(羊)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解酵母蛋白、水解胶原。
43.对比例4:一种面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第五皮肤调理剂、第六皮肤调理剂、第七皮肤调理剂、第八皮肤调理剂、第九皮肤调理剂中的具体组分分别所占对应皮肤调理剂中的含量不同,详见表2。
44.表2对比例4中复配成分中具体含量
表征试验:试验一:保湿试验试验样品:选择实施例1-9作为试验样1-9,对比例1-4作为对照样1-4。
45.试验仪器:皮肤水分测试探头corneometer cm825;皮肤弹性测试仪cutometer mpa580。
46.试验对象:受试者需要满足以下标准:人数为39人,女性,年龄在25-48岁之间,洁面后在温度为21
±
1℃、50
±
5wt%rh的实验室静坐30min后所测得的初始面部皮肤水分含量在63.0
±
1.0wt%;均根据乳酸刺痛测试筛选为敏感型肌肤,且严重系统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受试部位没有接受过皮肤治疗、美容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测试,无活动性过敏性疾病,近一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近30天内受试部位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且试验期间仅使用指定护肤品。
47.将39名受试者平均分成13组,每组3人,其中,第1-9组分别使用试验样1-9,第10-13组分别使用对照样1-4。
48.试验方法:受试者采用丝塔芙洁面乳清洁面部后,用无纺布洗脸巾轻柔拭干,在温度为21
±
1℃、湿度为50
±
5wt%rh的实验室静坐30min后,测试每位受试者面部皮肤的水分含量、皮肤弹性r2值、皮肤紧致参数f4值,每组进行平均处理后,分别记录为t0时的面部皮肤水分含量、皮肤弹性r2值、皮肤紧致参数f4值;取出对应的试验样品,将试验样品展开敷于受试者的面部,用手指轻压使其充分接触面部,15分钟后取下面膜,轻拍按摩至充分吸收,此时,测试每位受试者面部皮肤的水分含量、皮肤弹性r2值、皮肤紧致参数f4值,每组进行平均处理后,记录t15min时的面部皮肤水分含量、皮肤弹性r2值、皮肤紧致参数f4值;再过30min后,对每位受试者的面部水分含量、皮肤弹性r2值、皮肤紧致参数f4值,进行再一次测试,每组进行平均处理后,记录t30min时的面部皮肤水分含量、皮肤弹性r2
值、皮肤紧致参数f4值。
49.试验结果: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的面部皮肤的水分含量详见表3;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的皮肤弹性r2值详见表4;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的皮肤紧致参数f4值详见表5。
50.表3使用试验样1-9、对照样1-4前后,受试者的皮肤水分含量所有受试者在使用完对应的试验样品后,皮肤均未出现刺激感。
51.由表3可知,由于筛选人员时分配的较为平均,使每一组受试者在洁面5min后所测出的面部皮肤水分含量较为均匀,差距较小。
52.经敷面膜后且面膜被皮肤充分吸收后,此时,使用试验样1-9中的受试者对应的皮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使用对照样1-4的受试者对应的皮肤水分含量,这表明试验样1-9具有比对照样1-4更好的快速给面部皮肤补水的效果。进一步地,在使用试验样1-9后30min,受试者皮肤的水分含量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相对而言,使用对照样1-4的受试者,在30min后皮肤的水分含量下降幅度较大,且相对初始的皮肤水分含量而言,并未有太大的提升。综上,表明试验样1-9的快速补水、保湿效果,均优于对照样1-4,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技术中同时采用了特定比例范围内的非洲楝树皮提取物、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月见草根提取物、生育酚、棕榈酰四肽-10、千日菊提取物、水解胎盘(羊)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解酵母蛋白、水解胶原进行相互配合。
53.表4使用试验样1-9、对照样1-4前后,受试者的皮肤弹性r2值使用的试验样品t0t15mint30min使用后30min的变化率/wt%试验样10.770.7940.7912.73试验样20.7710.7990.7973.37试验样30.770.7960.7932.99试验样40.7730.7950.7922.46试验样50.7750.8010.7982.97试验样60.7750.7920.7891.81试验样70.7710.7970.7942.98试验样80.780.8010.7982.31
试验样90.7720.7910.7882.07对照样10.770.780.7740.52对照样20.7720.7830.7780.78对照样30.7740.7780.7740.00对照样40.7690.7850.7791.30由表4可知,在使用试验样1-9的受试者的皮肤弹性r2值,不仅在使用后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且还能在使用后30min依旧保持较高的数值,这表明试验样1-9能使面部皮肤达到较好的弹性,还能维持良好的皮肤弹性。
54.而对照样1-4难以达到较高的皮肤弹性r2值以及维持较高的数值,这表明对照样1-4难以使皮肤达到良好的弹性并且维持较长时间的皮肤弹性。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照样1-4中非洲楝树皮提取物、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月见草根提取物、生育酚、棕榈酰四肽-10、千日菊提取物、水解胎盘(羊)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解酵母蛋白、水解胶原的用量以及相互配合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
55.表5使用试验样1-9、对照样1-4前后,受试者的皮肤紧致参数f4值4前后,受试者的皮肤紧致参数f4值由表5可知,敷用试验样1-9和对照样1-4之后,受试者们的面部皮肤的皮肤紧致参数f4值有所提升,属于正常现象,但在使用试验样品30min后,皮肤紧致参数f4值变化情况不同。
56.敷用完试验样1-9时,第1-9组中的受试者的皮肤吸收了较多营养成分,且在营养成分中,结合表4,此时的受试者具有较好的皮肤弹性。
57.敷用完试验样1-9后30min,第1-9组中的受试者的皮肤紧致参数f4值有所下降,使皮肤变得紧致,跟初始状态皮肤紧绷的状态有所好转,然而,结合表4可知,30min后受试者的皮肤弹性虽然稍有降低,但依旧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因此,敷用完试验样1-9后30min,受试者的皮肤能保持紧致感且具有较好的弹性。
58.相对而言,敷用完对照样1-4后30min测得的受试者的皮肤紧致参数f4值相对而言较高,表明皮肤的紧致程度较低;结合表4,使用对照样1-4后30min,受试者的皮肤弹性变化效果不佳。因此,使用对照样1-4的受试者,难以达到较好的皮肤弹性和皮肤紧致感。这表明,非洲楝树皮提取物、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月见草根提取物、生育酚、棕榈酰四肽-10、千
日菊提取物、水解胎盘(羊)提取物、猴面包树籽提取物、解酵母蛋白、水解胶原按照比例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皮肤的紧致程度和弹性。
59.试验二:抗衰试验试验样品:选择实施例1-9作为试验样1-9,对比例1-4作为对照样1-4。
60.试验仪器:皮肤快速光学成像系统primos cr。
61.试验对象:选择试验一中的试验对象,将39名受试者平均分成13组,每组3人,其中,第1-9组分别使用试验样1-9,第10-13组分别使用对照样1-4。
62.试验方法:受试者采用丝塔芙洁面乳清洁面部后,用无纺布洗脸巾轻柔拭干,在温度为21
±
1℃、湿度为50
±
5wt%rh的实验室静坐30min后,采用皮肤快速光学成像系统primos cr测试每位受试者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皮肤皱纹深度,每组分别进行平均处理后,分别记录为t0时眼角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和皮肤皱纹深度(为了便于后续的比对,选择固定一条具有较大深度的皱纹进行检测),以及眼下部位(即眼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皮肤皱纹深度;取出对应的试验样品,将试验样品展开敷于受试者的面部,用手指轻压使其充分接触面部,15分钟后取下面膜,轻拍按摩至充分吸收,此时,测试每位受试者同一区域内的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皮肤皱纹深度,每组分别进行平均处理后,分别记录为t15min时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皮肤皱纹深度;再过30min后,测试每位受试者同一区域内的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皮肤皱纹深度,每组分别进行平均处理后,分别记录为t30min时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皮肤皱纹深度。
63.试验结果: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详见表6;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深度详见表7。
64.表6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数量由表6可知,使用试验样1-9的受试者,在刚使用完时,眼角和眼下部位的皱纹数量有较大幅度减少,且在使用结束30min后再次检测时,眼角部位的皱纹数量有微小的减少幅度,但眼下皮肤由于更加娇嫩,相比较刚付完面膜时的皱纹数量,则出现了微小幅度的增加,这些消失的皱纹为非常细小的假性皱纹。整体而言,试验样1-9对皮肤中营养物质的补充具有一定的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抚平眼角和眼下部位的假性皱纹有帮助。
65.对照样1-4中,对照样4对抚平细小假性皱纹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及实施例1-9,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对照样4中所采用的复配组分中的配比不够合理。而对照样1-3中,效果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可能为:缺少了重要的组分进行相互配合。
66.表7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深度表7受试者在分别使用试验样品前后眼角部位、眼下部位的皮肤皱纹深度由表7可知,使用试验样1-9结束时,眼角部位的皱纹深度有所增加,且在使用结束30min后,眼角部位的皱纹深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同样地,在使用试验样1-9结束时,眼下部位的皱纹也有细微的加深,但在使用结束30min后,对应的皱纹的深度出现极为细微的变浅现象。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样1-9中的营养成分能使面部皮肤较为充分地吸收,并且使面部皮肤整体形成一定的抬升效果,虽然被检测的皱纹处也能吸收到营养成分,但由于皱纹本身较为细小且存在皱褶,跟假性皱纹具有一定区别,因此,被检测的皱纹处被抬升的相对较少,从而使被检测的皱纹的深度被显得更为明显。从另一个角度也反应了,试验样1-9对面部皮肤具有较好的抗衰效果。
67.而受试者在使用对照样1-4前后,皱纹的深度变化情况不太明显,表明对照样1-4所具有的抗衰效果弱于试验样1-9的抗衰效果。
6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