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

文档序号:26574321发布日期:2021-09-08 02: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重症患者、术后患者及骨折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从手术室转运到监护病房的病床上,现有技术中转运时均采用转运车从手术室转运到监护病房后,多个医护人员及家属抬着患者的躯体将患者从转运车上抬下,抬到监护病房的病床上,抬运的过程中由于患者整个身体的重力完全作用与医护人员及家属手臂上,而医护人员及家属在抬运时由于步调不统一或者抬运时产生晃动,易造成患者伤口二次撕裂或伤口抻拉,对患者造成疼痛,骨折患者转运时更易造成骨折区二次易位,因此如何对患者平稳的转运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3.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发现只有在转运车床板连同患者一起转运到监护病房内病床上的方式是最简单且最转运最平稳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
5.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包括床架,床架下端通过多个连接板与多个电动伸缩杆下端固连,固定板活动设置在床架中部且固定板底部与电动伸缩杆活动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下端均设有带锁止功能的万向轮,固定板上表面首端至末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和第二限位板,床板下端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床板搭接在第一转运组件和第二转运组件上且床板下端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卡接;
6.所述的第一转运组件包括左侧支撑板、右侧支撑板、承载板、齿条、轴承、转轮和第一电机,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下端固连在固定板上端,左侧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槽,右侧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承载板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转轮滚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轴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承载板上端与床板下表面抵触,承载板中部固连有齿条,第一电机定子外壳与右侧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转子贯穿右侧支撑板后固连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轴承外表面与齿条上表面抵触;轴承在这里的作用是对承载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承载板移动过程中产生翻转;
7.第二转运组件与第一转运组件结构相同;
8.所述的固定板下端设有电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转运时由于将床板与患者同步转运,故不会造成患者伤口二次撕裂或伤口抻拉现象的发生;转运时,第一电机带动齿条向右移动,由于齿条与承载板固连,故承载板也跟随齿条向右移动,进而将病人从转运车上转运至监护病床
上;移动的过程中承载板下端设置的转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滚动,可以进一步减小承载板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其更加平顺。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2.图2是床板未安装在本实用新型上的立体示意图。
13.图3是第一转运组件立体示意图。
14.图4是转轮连接在承载板上的主视图。
15.图5是转轮连接在承载板上的立体示意图。
16.图6是承载板与左侧支撑板连接示意图。
17.图7是第一电机与右侧支撑板连接示意图。
18.图8是第一转运组件俯视图。
19.图9是图8中b

b处剖视图。
20.图10是图8中a

a处剖视图。
21.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转运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包括床架1,床架1下端通过多个连接板与多个电动伸缩杆2下端固连,固定板3活动设置在床架1中部且固定板3底部与电动伸缩杆2活动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2下端均设有带锁止功能的万向轮4,固定板3上表面首端至末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板5、第一转运组件6、第二转运组件7和第二限位板8,床板9下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床板9搭接在第一转运组件6和第二转运组件7上且床板9下端的第一限位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8卡接;
23.所述的第一转运组件6包括左侧支撑板60、右侧支撑板61、承载板62、齿条63、轴承64、转轮65和第一电机600,左侧支撑板60和右侧支撑板61下端固连在固定板3上端,左侧支撑板60上设有第一滑槽66,右侧支撑板61上设有第二滑槽67和第三滑槽68,承载板62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65,转轮65滚动连接在第一滑槽66和第二滑槽67内,轴承6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三滑槽68内,承载板62上端与床板9下表面抵触,承载板62中部固连有齿条63,第一电机600定子外壳与右侧支撑板6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00的转子贯穿右侧支撑板61后固连有齿轮69,齿轮69与齿条63啮合,轴承64外表面与齿条63上表面抵触;轴承64在这里的作用是对承载板6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承载板62移动过程中产生翻转;
24.第二转运组件7与第一转运组件6结构相同;
25.所述的固定板3下端设有电源。
26.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第一电机600为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能设定行程,不会出现行走过长导致承载板62从左侧支撑板60和右侧支撑板61内脱出的问题。
27.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床架1上设置床头挡、床尾挡和把手14。
28.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把手14上设有转运按钮和升高按钮,转运按钮和升高按钮均与第一电机600电连接。
29.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床架1上设置有储物柜。
30.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齿条63首尾两端均设有限位传感器,限位传感器均与第一电机600电连接,齿条63行走一定行程时限位传感器接近齿轮69后,限位传感器将接近信号发送给第一电机600,此时,第一电机600停止转动。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32.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转运时,患者趟置在本实用新型床板9上,医护人员推动把手14,将患者从手术室推至到监护病房内,使本实用新型转运装置中的床架1与监护病房内的病床架对齐,使二者平行设置,参阅图10所示,医护人员按动转运按钮,此时,第一电机600正转,第一电机600带动齿条63向右移动,由于齿条63与承载板62固连,故承载板62也跟随齿条63向右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承载板62下端设置的转轮65在第一滑槽66和第二滑槽67内滚动,可以进一步减小承载板62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移动过程中齿条63上端面持续与安装在第三滑槽68内的轴承64外表面抵触挤压,故在承载板62移动中,承载板62不会发生反转倾覆问题,当承载板62移动到监护病房内的病床架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控制多个电动伸缩杆2收缩一定高度,此时,床板9搭接在监护病房内的病床架上,医护人员再次控制多个电动伸缩杆2收缩一定高度,医护人员按动转运按钮,此时,第一电机600反转,第一电机600带动齿条63向左移动,进而复位,此时一个转运工序完成。限位传感器在这里的作用是控制第一电机600的行程,以免承载板62移动过量。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8的作用是限制床板9在转运或者移动过程中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床架(1)下端通过多个连接板与多个电动伸缩杆(2)下端固连,固定板(3)活动设置在床架(1)中部且固定板(3)底部与电动伸缩杆(2)活动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2)下端均设有带锁止功能的万向轮(4),固定板(3)上表面首端至末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板(5)、第一转运组件(6)、第二转运组件(7)和第二限位板(8),床板(9)下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床板(9)搭接在第一转运组件(6)和第二转运组件(7)上且床板(9)下端的第一限位槽(10)和第二限位槽(11)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8)卡接;所述的第一转运组件(6)包括左侧支撑板(60)、右侧支撑板(61)、承载板(62)、齿条(63)、轴承(64)、转轮(65)和第一电机(600),左侧支撑板(60)和右侧支撑板(61)下端固连在固定板(3)上端,左侧支撑板(60)上设有第一滑槽(66),右侧支撑板(61)上设有第二滑槽(67)和第三滑槽(68),承载板(62)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65),转轮(65)滚动连接在第一滑槽(66)和第二滑槽(67)内,轴承(6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三滑槽(68)内,承载板(62)上端与床板(9)下表面抵触,承载板(62)中部固连有齿条(63),第一电机(600)定子外壳与右侧支撑板(6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00)的转子贯穿右侧支撑板(61)后固连有齿轮(69),齿轮(69)与齿条(63)啮合,轴承(64)外表面与齿条(63)上表面抵触;第二转运组件(7)与第一转运组件(6)结构相同;所述的固定板(3)下端设有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机(600)为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1)上设置有储物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63)首尾两端均设有限位传感器,限位传感器均与第一电机(600)电连接,齿条(63)行走一定行程时限位传感器接近齿轮(69)后,限位传感器将接近信号发送给第一电机(600)控制第一电机(600)停止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1)上设置床头挡、床尾挡和把手(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14)上设有转运按钮和升高按钮,转运按钮和升高按钮均与第一电机(600)电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重症监护用患者辅助抬运装置,包括床架,床架下端通过多个连接板与多个电动伸缩杆下端固连,固定板活动设置在床架中部且固定板底部与电动伸缩杆活动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下端均设有带锁止功能的万向轮,固定板上表面首端至末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和第二限位板,床板下端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床板搭接在第一转运组件和第二转运组件上且床板下端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卡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转运时由于将床板与患者同步转运,故不会造成患者伤口二次撕裂或伤口抻拉现象的发生。二次撕裂或伤口抻拉现象的发生。二次撕裂或伤口抻拉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崔丽姣 段超 昝涛 关宝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04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