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5668发布日期:2021-10-16 10:2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具体为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
3.目前,大多数的医院在存放病案时需要先对病案进行消毒,但是由于多个病案相互堆叠,因此使病案堆叠的部分不易被消毒,消毒效果差。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和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与消毒箱正面的一侧铰接,所述消毒箱正面的一侧设置有磁条,所述消毒箱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消毒箱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消毒箱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圆杆,两个所述圆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若干个所述连接板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的顶端均设置有三个支架和三个矩形槽,所述消毒箱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均由电机和凸轮组成,所述消毒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复位机构,螺杆所述复位机构均由一个矩形板和三个弹簧组成,所述电机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条固定安装在消毒箱正面一侧的中部,所述磁条的正面与箱门背面一侧的中部贴合,所述箱门由铁制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连接板两侧的中部分别与两个圆杆的外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连接板等距设置在两个圆杆的外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滑块的一端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滑块的外部分别与四个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矩形槽分别开设在若干个支架的正面,若干个所述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连接板的顶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消毒箱两侧底端的中部,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均贯穿并延伸至消毒箱的内部且分别与两个凸轮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凸轮的外部分别与其中一个连接板底端的两侧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矩形板的一侧分别与消毒箱内部两侧的顶端固定连接,六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矩形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六个所述
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其中一个连接板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的配合使用,使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使凸轮时可以配合弹簧的弹力带动若干个连接板上下移动,振动支架内的病案,使若干个病案在振动过程中,若干个病案之间可以产生缝隙,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可以全方位的对病案进行消毒,提升了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的图1中消毒箱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的图1中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消毒箱;2、箱门;3、磁条;4、臭氧发生器;5、滑槽;6、圆杆;7、连接板;8、滑块;9、支架;10、矩形槽;11、电机;12、凸轮;13、矩形板;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病案管理用病案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1和箱门2,箱门2的一侧与消毒箱1正面的一侧铰接,消毒箱1正面的一侧设置有磁条3,消毒箱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臭氧发生器4,臭氧发生器4为sh

b

3.5g型臭氧发生器,消毒箱1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5,消毒箱1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圆杆6,两个圆杆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7,若干个连接板7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块8,若干个滑块8的顶端均设置有三个支架9和三个矩形槽10,消毒箱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均由电机11和凸轮12组成,电机11为5ik120rgn

cf型减速电机,消毒箱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复位机构,螺杆复位机构均由一个矩形板13和三个弹簧14组成,电机11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臭氧发生器4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1.其中,磁条3固定安装在消毒箱1正面一侧的中部,磁条3的正面与箱门2背面一侧的中部贴合,箱门2由铁制成,通过磁条3,使人们关闭箱门2时,箱门2可以被磁条3吸住,不易转动。
22.其中,若干个连接板7两侧的中部分别与两个圆杆6的外部固定连接,若干个连接板7等距设置在两个圆杆6的外部,通过连接板7,使人们可以将病历放在连接板7上置于消毒箱1的内部。
23.其中,若干个滑块8的一端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7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若干个滑块8的外部分别与四个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滑块8和滑槽5的配合使用,使凸轮12转动时,连接板7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
24.其中,若干个矩形槽10分别开设在若干个支架9的正面,若干个支架9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连接板7的顶端,通过支架9,使病案放在支架9的内部后,在连接板7抖动时,病案只能在支架9内上下移动,不易散落在连接板7上。
25.其中,两个电机11分别固定安装在消毒箱1两侧底端的中部,两个电机11的输出轴均贯穿并延伸至消毒箱1的内部且分别与两个凸轮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凸轮12的外部分别与其中一个连接板7底端的两侧滑动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的配合使用,使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电机11输出轴的转动,使凸轮12时可以配合弹簧14的弹力带动若干个连接板7上下移动,振动支架9内的病案,使若干个病案在振动过程中,若干个病案之间可以产生缝隙,使臭氧发生器4产生的臭氧可以全方位的对病案进行消毒,提升了消毒效果。
26.其中,两个矩形板13的一侧分别与消毒箱1内部两侧的顶端固定连接,六个弹簧14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矩形板13的底端固定连接,六个弹簧14的底端分别与其中一个连接板7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4的弹力,使位于最底部的连接板7的底端可以始终与两个凸轮12的外部贴合。
27.工作时,首先打开箱门2,使箱门2与磁条3分离,将若干个病案放入若干个支架9的内部,关闭箱门2,使磁条3吸住箱门2,控制臭氧发生器4和两个电机11启动,两个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两个凸轮12转动,两个凸轮12配合两个弹簧14的弹力,带动若干个连接板7上下间歇移动,使若干个病案抖动,臭氧发生器4产生的臭氧可以充分与病案接触,对病案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关闭臭氧发生器4和电机11的电源,打开箱门2,人们可以将手穿过矩形槽10,将病案从支架9的内部取出,关闭箱门2。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