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痛胃镜用活动面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9218发布日期:2021-12-01 10:4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痛胃镜用活动面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痛胃镜用活动面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得人们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了质的飞跃;但是,伴随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盈和伴随着着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的身体亚健康状越来越普遍,对于社会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健康保护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3.胃镜可以发现诸如胃溃疡、炎症、肿瘤、息肉等不同病变,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最直接的检查方法,如果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则需要使用面罩进行吸氧时,传统的做法是将胃镜从患者的口腔内取出,并将现有的面罩放置在脸部进行吸氧的操作,则在此过程中,胃镜的检查需中断,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且操作繁琐,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对于患者来说,延长检查时间,增加麻醉药品的使用量。
4.因此,提供一种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且不中断胃镜检查的无痛胃镜用活动面罩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且不中断胃镜检查的无痛胃镜用活动面罩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无痛胃镜用活动面罩装置,包括第一罩体、与第一罩体通过卡扣机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罩体、位于第一罩体右侧的第一凹槽、位于第二罩体左侧且与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槽、位于第一罩体上且使氧气导管通过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二罩体上且使吸痰导管通过的第二通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使胃镜穿过的通道。
8.所述第一罩体上和第二罩体上均设有打气孔。
9.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位于第一罩体上的第一卡扣体、位于第二罩体上且与第一卡扣体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体。
10.所述第一卡扣体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卡扣体分别位于第一罩体的上部和下部,第二卡扣体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卡扣体分别位于第二罩体的上部和下部。
11.所述第一卡扣体包括与第一罩体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块、位于第一连接块内的容纳腔、位于容纳腔前侧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右侧的第二通孔、位于容纳腔内的连接板、与连接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穿过第一通孔的按压柱、与连接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穿过第二通孔的卡块,连接板的后侧面通过弹簧与容纳腔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容纳腔与外界连通。
12.所述第二卡扣机构包括与第二罩体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块、位于第二连
接块上且开口向左的插孔、位于插孔的前侧面的卡孔,卡孔使插孔与外界连通。
13.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设置,便于在胃镜检查的过程中进行患者吸氧的操作,无需中断胃镜检查的过程,卡扣机构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进行连接或拆卸,操作简单,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设置,便于插入导管为患者进行吸氧和吸痰的操作,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左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a

a方向的剖面图;
19.图6为b

b方向的剖面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为:第一罩体1、第二罩体2、卡扣机构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打气孔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一卡扣体9、第二卡扣体10、第一连接块11、容纳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连接板15、按压柱16、卡块17、弹簧18、第二连接块19、插孔20、卡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1
2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痛胃镜用活动面罩装置,包括第一罩体1、与第一罩体1通过卡扣机构3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罩体2、位于第一罩体1右侧的第一凹槽4、位于第二罩体2左侧且与第一凹槽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槽5、位于第一罩体1上且使氧气导管通过的第一通孔7、位于第二罩体2上且使吸痰导管通过的第二通孔8,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组成使胃镜穿过的通道,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组成一个面罩的整体并放置在患者的面板,第一凹槽4的顶部和底部与外界连接且开口向右,第二凹槽5的顶部和底部与外界连通且开口向左,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组成是胃镜穿过的圆形通道。所述第一罩体1上和第二罩体2上均设有打气孔3,便于为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充气,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的设置,便于插入导管为患者进行吸氧和吸痰的操作,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卡扣机构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进行连接或拆卸,操作简单,所述卡扣机构3包括位于第一罩体1上的第一卡扣体9、位于第二罩体2上且与第一卡扣体9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体10。所述第一卡扣体9设置两个,两个第一卡扣体9分别位于第一罩体1的上部和下部,第二卡扣体10设置两个,两个第二卡扣体10分别位于第二罩体2的上部和下部。
25.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卡扣体9包括与第一罩体1的前侧面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块11、位于第一连接块11内的容纳腔12、位于容纳腔12前侧的第一通孔13、位于第一通孔13的右侧的第二通孔14、位于容纳腔12内的连接板15、与连接板15的前侧面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且穿过第一通孔13的按压柱16、与连接板15的前侧面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且穿过第二通孔14的卡块17,连接板15的后侧面通过弹簧18与容纳腔12的后侧固定连接,第
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使容纳腔12与外界连通,弹簧18的设置,使按压柱16带动连接板15在容纳腔12内移动,从而使卡块17在第二通孔14内移动,松开按压柱16后,弹簧18的回复力使卡块17和按压柱16恢复初始位置。
26.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卡扣机构10包括与第二罩体2的前侧面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块19、位于第二连接块19上且开口向左的插孔20、位于插孔20的前侧面的卡孔21,卡孔21使插孔20与外界连通,卡块17的前侧面为斜面,便于卡块17进入插孔20和卡孔21内,卡块17在第二通孔14内向前或向后移动,按压柱16的前端位于第一通孔13的外部,用力挤压按压柱16使按压柱16向后移动,则按压柱16带动连接板14向后移动,连接板14带动卡块17向后移动,从而使卡块17的前端位于第二通孔13内。
27.当病人的血氧浓度低或者需要吸痰使,此时,将第一罩体1放置在患者的左侧面部,然后将第二罩体2放置在患者的右侧面部,然后将第一连接块11的右端插入插孔20内,由于卡块17的前侧面为斜面,则便于卡块17进入插孔20内,当卡块17向右移动的并通过卡孔21时,弹簧18推动连接板15向前移动,则连接板15向前移动带动卡块17一起向前移动,则卡块17与卡孔21卡扣配合,从而使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固定连接,然后对患者实行吸氧或吸痰的操作,无需将胃镜拔出而中断检查的过程,当需要将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分离并脱离患者的面部时,用手向后按压按压柱16,则按压柱16带动连接板15向后移动,连接板15带动卡块17向后移动,卡块17的前端位于第二通孔14内,则卡块17与卡孔21分离,此时用力向左拉动第一罩体1,则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分离。
28.本实用新型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设置,便于在胃镜检查的过程中进行患者吸氧的操作,无需中断胃镜检查的过程,卡扣机构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进行连接或拆卸,操作简单,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设置,便于插入导管为患者进行吸氧和吸痰的操作,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